董琳琳
目的培养教师反思性教学意识和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提高《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方法分小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师生进行反思讨论并撰写反思日记、教学总结。结果师生对反思性教学引入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满意度高,教学效果较好。结论不断训练和培养教师反思性教学能力和学生反思学习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陈丽荣;赵媛;颜云;董文英;袁映梅;张筱岚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研究显示,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均为大脑特定区域发生神经元丢失,且具有进行性特征,因此有学者提出可通过植入外源性神经干细胞获得显著治疗目的。由于大脑内部神经元结构错综复杂,因此移植神经干细胞治疗神经退行性病变仍具有较大困难。今后的工作方向应以激活自身神经干细胞给予内源性治疗为主,移植神经干细胞进行外源性治疗为辅,从而有效解决细胞来源不足及存活率低、存活时间短的问题。
作者:胡龙淼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方法通过我们院前急救及护理200例病案分析及总结。结果200例患者中192例安全转入我院,8例途中死亡。结论较高责任心是院前急救的前提,丰富临床经验是抢救成功的基础,及时出车、合理搬运,、快速用药、有效输氧、心理护理是抢救患者的基本措施。
作者:金丛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探讨康复锻炼于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骨科住院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各75例,前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以及基本的康复指导,后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专业医护人员给予全面的康复锻炼指导,分别于住院时、出院时、5个月后测评生活能力指数,并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优质组出院时、5个月后生活能力两者比例53.33%、81.33%优于对照组36.00%、6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
作者:梁玉兰;刘秀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对信息的需求更加广泛,医学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传输的网络化正以全新的方式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推动着医院图书馆服务方式的深刻转变。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基于自身的信息优势,与科研人员密切沟通配合,以定题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医院科研工作者的医学信息咨询服务,是医院图书馆与时俱进的迫切需要。医院图书馆要加强对查新咨询和定题服务规律的探索,打造高素质的信息服务队伍,为医院科研工作做出贡献。
作者:余春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患关系现状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于门诊接受护理的100例患者,其中50例只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外50例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见风险的防范的综合性护理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医疗失误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医疗失误发生0次,对照组医疗失误发生9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结论对于护理中的常见因素进行科学的防范和处理意义重大,综合性的护理在减少医疗失误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上效果较好。
作者:任艳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退行性主动瓣疾病(degenerative aortic valve disease,DAVD)是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常见类型,表现为瓣膜弹性减低、瓣膜增厚及钙化斑块形成引起瓣膜关闭不全甚至狭窄。其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已成为老年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晕厥及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病理学研究显示:早期DAVD的病变机制与动脉粥样硬化相类似,即主动脉瓣叶表面的内皮细胞层遭到破坏之后,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导致瓣膜内脂质的沉积及炎性细胞因子释放,造成瓣膜间质细胞增生、活化和细胞外基质的重构,导致瓣膜钙化受损[2],长期的瓣膜受损可引起主动脉瓣的关闭不全和狭窄。而主动脉瓣狭窄易引起局部血流速度的增加形成湍流,这种血流的紊乱又可加重该疾病发展。近年来研究表明,主动脉瓣及其支架长期受血流冲击、磨损、机械力作用是促进其钙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血流动力学对主动脉瓣的影响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退行性主动脉瓣疾病的发展,并对如何干预其过程提供更多依据。
作者:龚林(综述);胡阳;邓洁(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环境健康决策者衡量环境的一个为重要的工具就是环境健康指标。无论从环境保护亦或者环境管理等方面都显得非常重要,环境健康指标的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清楚的表达出健康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这种角度来说,环境健康指标就是衡量环境是否好坏的一个重要凭证。但是从目前我国环境健康衡量测试的的角度来说,还不能够准确的表达出环境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不能够建立其中相关联的基础指标,所以说建立相关的环境健康指标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刘红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总结21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应用VSD封闭引流的护理措施。结果21例患者病灶清除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通过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均愈合,无复发病例。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必须保持良好的密闭和有效的负压,同时采用0.9%Nacl加抗生素冲洗伤口,使药液直接作用于病灶,有利于脓液或血凝块稀释及排出,也可杀灭细菌。
作者:陈秀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评价农村社区老年人跌倒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2个村的老年人,其中之一为干预组,另一个为对照组,对干预组采取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跌倒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17.50%,<0.001;与护理干预前比降低了11.2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农村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作者:蔡茵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评价PBL教学法相对于LBL教学法对医学留学生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药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资料,收集2003~2013年发表在国内各医学教育期刊上有关PBL教学法在医学留学生教学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4.2.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0篇,质量评价总体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用PBL教学法能明显提高对医学留学生的教学效果,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2.68,95%CI为[8.68、16.49],约0.01);纳入文献存在一定的发表性偏倚。结论PBL教学法在对医学留学生教学中,有一定的提高综合考试能力的作用,值得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借鉴。
作者:朱芷薰;江茹;沈琴峰;陆静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为肿瘤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的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局部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月~2月采用PICC置管治疗的30例患者,对导管的护理及对置管期间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置管期间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出血3例,静脉炎2例。优点:PICC置管术只需外周穿刺,由于其操作简便、危险性低、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大限度的减少了化疗患者的血管损伤和刺激,外周留置感染率低(<2%),留置时间长(数月至1年以上),经济有效且容易拔管,能提供稳定的静脉输液,并易于家庭自我护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率。结论 PICC导管适合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人、血管条件差的患者。避免反复进行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多次痛苦和心理压力,及发生气胸、血胸等锁骨下行cvc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化疗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常常会对患者的血管产生强烈刺激在化疗中采用PICC置管能够减少痛苦、保证疗程,是肿瘤患者较为理想的化疗药物输注方式。
作者:贾占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护理对无痛人流术患者的手术结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笔者选取2012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2例行无痛人流患者纳入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检查手术流程。试验组在常规处置的基础上开展术前心理护理。结果术中宫口松弛、人流综合症、术中术后出血及术后药物止痛情况见表1所示。试验组宫口未松弛、人流综合症及术后药物止痛的病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约0.05)。两组术中术后出血情况无明显差异(跃0.05)。试验组焦虑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约0.05)。结论开展术前心理护理能够减少宫口未松弛、流产综合症及术后疼痛的发生,同时减轻其焦虑,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郝桂琴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中护理的作用。方法资料为我院2009年~2012年接受治疗的AMI合并左心衰的患者33例,加强病情观察,重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早期康复护理。研究治疗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本组33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后,治疗成功率为96.9%,病死率为3.1%;护理满意度为93.9%,随访1年,再入院率为12.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患者治疗中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生还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近有研究发现在缺血半影区或者梗死区域许多神经元在脑缺血几天或几小时后出现凋亡并非坏死,神经元可在缺血后一段时间后具有复原的潜能[2]。本文就脑缺血后细胞凋亡基因如Bcl-2家族,Par-4,P53,Caspase,Fas,AIF和IECs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进行一简要综述。
作者:何德深(综述);陈文杰(综述);陈罡(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以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腰痛,且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疾病。1病因及病理LDH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多于女,椎间盘是构成脊椎骨的负重关节,具有稳定脊柱、缓冲震荡、维持脊柱生理曲度等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弹性明显下降,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驰或产生裂隙,椎体间过度活动(不稳)等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内因。急性或慢性损伤,使椎间盘后部压力增加,容易发生纤维环破裂和髓核向后外侧突出,这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椎间盘突出之所以发生在腰部是由于腰椎负重及活动度较大,L4~5、L5~S1是全身应力的中点,负重及活动度更大,故易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陆荣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行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4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术式,总结术后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本组49例患者经有效的术后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1依0.7)d,术后1例患者发生胰瘘,1例患者发生肠梗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结论通过加强对胰十二指肠切除行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术患者术后的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建术后的恢复。
作者:李昌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超声影像已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它运用现代高新的医学超声影像技术综合分析各种医学图像,提供辅助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在计生服务中心超声影像室发展中人才起着关键作用,要加快超声影像室的发展,就必须加强超声影像专业人才的梯队培养,搞好超声影像学科建设。
作者:王爱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本研究通过在胆囊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探讨其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对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8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33例。实验组接受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和管理,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胆囊结石手术患者护理中结合临床路径能有效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盛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减轻胃管留置患者痛苦。方法分析留置胃管对患者不适而采取相应措施。结果护理干预有效减轻患者不适。结论护理干预有效提高胃管留置患者生理,心理舒适。
作者:院红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