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流动力学对主动脉瓣钙化的影响

龚林(综述);胡阳;邓洁(审校)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 主动脉瓣钙化, 瓣膜关闭不全, 退行性,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疾病, 炎性细胞浸润, 细胞因子释放, 动脉粥样硬化, aortic valve, 心脏瓣膜病, 细胞外基质, 病理学研究, 增长趋势, 血流速度,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细胞增生, 受损, 内皮细胞
摘要:退行性主动瓣疾病(degenerative aortic valve disease,DAVD)是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常见类型,表现为瓣膜弹性减低、瓣膜增厚及钙化斑块形成引起瓣膜关闭不全甚至狭窄。其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已成为老年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晕厥及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病理学研究显示:早期DAVD的病变机制与动脉粥样硬化相类似,即主动脉瓣叶表面的内皮细胞层遭到破坏之后,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导致瓣膜内脂质的沉积及炎性细胞因子释放,造成瓣膜间质细胞增生、活化和细胞外基质的重构,导致瓣膜钙化受损[2],长期的瓣膜受损可引起主动脉瓣的关闭不全和狭窄。而主动脉瓣狭窄易引起局部血流速度的增加形成湍流,这种血流的紊乱又可加重该疾病发展。近年来研究表明,主动脉瓣及其支架长期受血流冲击、磨损、机械力作用是促进其钙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血流动力学对主动脉瓣的影响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退行性主动脉瓣疾病的发展,并对如何干预其过程提供更多依据。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护理文化建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护理中的人文关怀需求增加,通过树立和培育护理文化理念,将护理文化融入护理管理中,倡导人性化服务,加强护理文化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文化层面建设,从而能有效提高医院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核心竞争力。

    作者:寇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的术前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患者的观察和有效护理方法,提高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分析探讨1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卧硬板床,防止感染,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合并脊髓损伤时,通知医生根据骨折类型和受压部位行必要手术治疗。结果本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治愈出院。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积极适当的护理措施是有效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患者及提高护理水平的重点。

    作者:赵勤娟;蔡梅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新鲜马铃薯片治疗100例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导致液体外渗所致的局部肿胀或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静脉输液导致的液体外渗患者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治疗并观察效果。结果显示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结论应用马铃薯切片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其功效独特,方法简便,对局部皮肤无刺激,与皮肤接触良好,应用经济,省时省力,无任何副作用,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特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全身麻醉患者125例,统计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平均年龄(58.4依9.2)岁,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平均年龄(34.7依6.9)岁;耳鼻喉科手术发生并发症14例(36.8%),妇科手术发生并发症8例(17.7%),普外科手术发生并发症4例(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致并发症发生因素有院疼痛(46.3%)、心理刺激(11.6%)、呼吸系统刺激(26.9%)等。结论术后并发症集中发生于中老年患者且手术类型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较大,麻醉恢复室应针对性加强对易发生并发症的高危患者的护理,规避风险。

    作者:彭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加强档案管理,促进医院持续发展

    加强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医院与医学界发展的关键。因此,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促进医院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塞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急诊常见危重病,是诱发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入院后早期进行溶栓治疗,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是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病死率,改善预后的有效措施。尿激酶能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不仅能降解纤维蛋白凝块,亦能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和凝血因子峪等,且该药费用低廉,因此基层医院在临床上常应用它作为溶栓治疗首选药。在溶栓治疗中,正确及时的病情观察和细致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李嫣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对患者行化疗、放疗及免疫移植等预处理治疗后,输注供者或自身造血干细胞,从而建立正常造血和免疫系统的一种治疗方法。根据造血干细胞来源可分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同卵双生间的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oto-HSCT)。50多年前首次以保存的自体骨髓治疗经放疗/化疗后骨髓严重抑制患者并取得成功。30多年前Appelbaum等人通过自体骨髓输注治疗一组9例复发淋巴瘤,其中3例获得长期无病生存,提示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骨髓移植可使部分患者得以治愈[1],从而奠定了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基础。随着造血生长因子及血细胞单采技术的进步,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逐渐取代了骨髓移植,解决了骨髓移植造血重建速度慢、骨髓采集困难等缺点。临床上应用多的即auto-HSCT及allo-HSCT,auto-HSCT有花费较低(相对于allo-HSCT)、不受供者来源限制,移植后无排斥反应,移植相关死亡率死亡率较低等优点,同时因干细胞来源于自身,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肿瘤细胞或患者经预处理后体内仍存在残留肿瘤细胞,故复发率相对于al o-HSCT较高。相反的,allo-HSCT有移植物抗肿瘤效应,复发率相对较低,可能是治愈某些血液系统肿瘤的唯一方法,但供者来源不足、花费较高,多数患者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移植相关死亡率较高。临床上应该充分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尽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作者:文静;王海龙;刘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三阴乳腺癌的辅助化疗现况与争议点

    三阴乳腺癌预后差、复发及转移率高、生存率低,是乳腺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因其对常规的治疗疗效欠佳,各家报道不一,存在较大争议,故需要临床肿瘤医生加以关注和研究,新的治疗方案有待提出及评价疗效,以便获得更好的预后。因此笔者综合探讨目前三阴乳腺癌临床特点及评价治疗的现况,浅谈笔者对三阴乳腺癌辅助化疗的原则和新理念。

    作者:崔智文;李红瑞;张俊恩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健康评估》实训课教学中护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也在日益增长,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利益的维护,护生的法律意识也不断提高。作为护理工作的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从法律方面对护生进行相关的教育,强化护生的护理意识和法律意识,以便更好的保障合法权利,维护法律尊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在《健康评估》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中,培养护生的法律意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从《健康评估》实训课的教学出发,探讨应该如何培养护生的法律意识。希望所得结果可以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也希望本研究能够为相关的领域带来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作者:赵玲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急救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救治的78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措施,评价其效果。结果通过采取积极、准确、有效的临床急救与精心护理,共有75例患者痊愈出院,3例患者来院重危,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6.15%。结论快速准确的诊断,及时彻底的洗胃,清除体内毒物,合理使用解毒药物,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及精心的护理是提高有机磷中毒患者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黄丽燕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加强体征观察、预防血容量不足、预防尿潴留、做好拔管护理和心理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22例患者给予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5例患者在5min内意识清醒,其余患者在30min内心率均恢复正常,1h内血压处于正常范围,面色苍白逐渐转红润。结论对于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要早发现早治疗和护理,为了预防其发生在围手术期要做好护理措施,避免出现各种诱因。

    作者:董琳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多媒体健康教育方法在关节外科临床路径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多媒体健康教育方法在关节外科临床路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6月我院接收的100例择期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实施多媒体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情况及对康复锻炼的依从性。结果试验组患者实施多媒体健康教育后,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率、对康复锻炼的依从率、以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患者的初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也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对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多媒体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率,使患者很好的配合护理人员完成护理,提高临床护理疗效,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薛翌蔚;董文君;钱燕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医院危机中的沟通管理机制

    目的探讨医院危机管理过程中沟通管理的方法,化解或解决医院危机。方法从医院危机沟通的概念、分类、不同阶段入手,研究不同危机、不同阶段沟通的技巧。结果有效沟通能使危机各方相互理解、信任和协调,有利于医院危机的化解或解决。结论沟通是解决医院危机的有效方法和主要手段。

    作者:葛晶;李惠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自噬在糖尿病肾小球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研究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肾病则成为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第二大病因,而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目前仍不明确。目前的研究显示,足细胞损伤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中心环节。自噬作为维持足细胞内环境稳定的重要途径,其在足细胞生理病理情况下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可能为揭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作者:肖梦云;王小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喜辽妥软膏防治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护理进展

    静脉炎是临床输液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静脉输注胺碘酮更容易发生静脉炎,喜辽妥软膏尤其是喜辽妥配合其他疗法的应用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综述。

    作者:陈颖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3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索住院期间正己烷中毒患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对2011年6月~2012年11月3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病历护理资料的分析,针对性采取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结果实施积极的护理安全防范措施,3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安全意外事故。结论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定并实施预防意外事件发生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制定意外事件应急预案、加强职业医学专科理论知识培训及应用、提升护士综合素质和法制观念、构建护理安全制度管理体系、加强对患者心理疏导、疾病知识及康复训练的指导和积极情绪的干预可降低安全意外事故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张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循环肿瘤细胞在卵巢癌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卵巢癌作为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位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第一位。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 s,CTC)是由原发肿瘤病灶脱落进入循环中的肿瘤细胞,近年来有研究证实CTC可作为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可能成为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来预测卵巢癌的预后、指导治疗决策的制定甚至成为靶向治疗的靶向位点。本文简要综述了CTC的常用检测方法以及其对卵巢癌预后的预测价值的研究进展。

    作者:曾沥琼;杨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不同光波对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红细胞免疫作为机体免疫功能的组成部分,其专业领域的研究日益扩大与深入,许多因素都对机体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就不同光波对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王成艳;何立英;叶路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高等职业院校临床技能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分析

    针对我国临床技能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教学经验,论述高等职业院校临床技能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范柳笛;郭小慧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并分析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除使用正常护理方式外,还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对照组采取为常规护理法,针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组轻度贫血者8例(26.7%),中度贫血者4例(13.3%);对照组轻度贫血者13例(43.3%),中度贫血者7例(23.3%),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为(5.3依1.2)d,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8.8依2.9)d,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3%与73.3%,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约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取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也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该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焦放友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