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兰;刘秀红
目的总结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发作时的急救及护理经验,以供同行参考应用。方法对24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临床特征分析根据不同症状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结果急救成功率达100%。22例患儿治愈出院,2例患儿惊厥控制后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论护理措施得当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百宗;任平平;曹改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护理常规对胃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胃痛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患者采取本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常规,运用辩证施膳、情志调适、中医护理技术:艾灸、中药膏外敷、耳穴埋豆及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从两组的护理效果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痛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运用。
作者:肖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电动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电动止血带在110例四肢手术患者应用效果。结果100例患者中无切口渗血,手术视野清晰,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失血量小,术后血运正常。结论电动止血带应用于四肢手术能够明显降低术中出血量,综合手术时间,降低不良反应,术中护理能够有效保证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封志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以在本院诊治的8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临床不同护理措施,并跟踪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61.90%;观察组、对照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8依2.2)分、(3.2依1.2)分,两组在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过程中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和提高患者疗效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熊琳;陈瑶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近有研究发现在缺血半影区或者梗死区域许多神经元在脑缺血几天或几小时后出现凋亡并非坏死,神经元可在缺血后一段时间后具有复原的潜能[2]。本文就脑缺血后细胞凋亡基因如Bcl-2家族,Par-4,P53,Caspase,Fas,AIF和IECs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进行一简要综述。
作者:何德深(综述);陈文杰(综述);陈罡(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人性的优质关怀与护理在手术室里的应用。方法收集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3月住院期间选择进行手术的120例的患者,将这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并进行了统一的计算分析。其中使用常规手术护理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护理,使用人性化的手术护理对观察组进行护理,并且后两组手术患者术后护理的情况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显著(约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还有就是,将两组在手术室护理中患者,进行了1例患者满意度的调查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结论充分实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时刻把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服务与人性关怀结合起来,让手术患者的心理与生理状态都能保持一个佳状态,不但可以为患者减压舒缓心情,还能为手术的进行创造一个相对良好的手术环境,确保能够顺利的进行手术。
作者:刘晓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对小儿尿道下列护理的特点以及具体措施进行深入的探讨。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患儿中随机抽取100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模式护理系,对该组的患儿额外进行心理护理、麻醉护理、膀胱造瘘管护理和阴茎的观察及护理等方面的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护理,两组的患儿均已得到良好的康复,但是实验组的康复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实验组的满意人数为48例,占总人数的96%,对照组的满意人数为35例,占总人数的70%。实验组出现并发症的患儿为2例,占总人数的4%;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患儿为6例,占总人数的12%。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优质护理对患儿术后的康复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优化对患儿的护理模式是医院必行的改革之策。
作者:陈爱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护理对无痛人流术患者的手术结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笔者选取2012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2例行无痛人流患者纳入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检查手术流程。试验组在常规处置的基础上开展术前心理护理。结果术中宫口松弛、人流综合症、术中术后出血及术后药物止痛情况见表1所示。试验组宫口未松弛、人流综合症及术后药物止痛的病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约0.05)。两组术中术后出血情况无明显差异(跃0.05)。试验组焦虑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约0.05)。结论开展术前心理护理能够减少宫口未松弛、流产综合症及术后疼痛的发生,同时减轻其焦虑,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郝桂琴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超高龄老人冠心病患者多数病史长、全身多脏器功能退化、反应迟钝、创伤后恢复缓慢,常伴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病等慢性疾病,老年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而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安全性高,适合急诊等优点。但介入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生理发展进程,因此对患者实施优化的药物治疗加规范的介入治疗,才能使介入治疗的效果大化,患者收益大化。
作者:闫金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和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从我科2009~2013年共收治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390例。结果378例中治愈112例,好转238例,未愈19例,死亡9例。结论通过密切监测,及时给药,做好心理、饮食、安全全面的护理,可使老年患者转危为安,提高治愈率,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究小儿厌食症的患者采用小儿推拿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1月收治的93例小儿厌食症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9例患者采用小儿推拿的治疗方法,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药物的治疗,对患者治疗后的食量以及食欲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1%,差异显著(约0.05)。结论对小儿厌食症患者采用小儿推拿的治疗方法,能够使患者的胃肠功能得到改善,并使神经系统得到调节,从而激发食欲。
作者:骆强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也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1],因此,治疗和护理冠心病患者时,应重视心理护理的作用。
作者:齐会秋;张雅伶;张秋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护士是临床第一线工作者,尤其是妇产科护士,每天都与患者零距离接触产妇的羊水、血液、恶露及新生儿的胎脂、胎粪,职业感染的机会较多,由于产科护士工作繁重、琐碎,长期处于高度的工作紧张状态,同时在心理上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使之身心疲惫,导致职业危害中为危险的群体之一。针对相关问题及因素,为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大限度的降低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风险,尽量保障妇产科护士的职业安全。
作者:和丽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出生后1min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1]。严重窒息是导致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出生后常见的紧急情况,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2]。窒息新生儿出现低氧血症、代谢酸中毒、高碳酸血症等极易导致新生儿伤残或死亡。新生儿窒息的本质在于缺氧,影响胎盘及肺部气体交换的相关因素都可导致新生儿窒息。临床多出现在产程开始之后,多为胎儿窒息的延续[3]。国内报道我国新生儿窒息率约为4%~9%,每年新生儿窒息致死数更是高达12万以上。
作者:凌燕 刊期: 2014年第14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2岁,于2011年1月24日23:00收入我院,经头颅CT确诊为脑干出血,出血量7ml。患者呈重度昏迷状,舌后坠,有频繁呼吸暂停现象,查体:T37.C,P78次/min,R14次/min,BP190/110mmH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2.5mm,右侧肢体活动受限,左侧肢体能够屈伸,经呼吸科会诊后行气管切开术,呼吸平稳,R14次/min,入院6d,未自行解大便,行人工掏大便。术后经153d精心治疗、护理,患者逐渐清醒,血压稳定,气管插管拔除,好转要求出院。
作者:杨秀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盘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对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或多次反复发作治疗无效宜采用手术治疗。建立一套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系统、科学、完整的护理常规,以减少复发和并发症,使患者的功能损害减少到低程度,尽早回归社会,实现自我的价值。方法采用个案护理的方法,选取108例患者为护理对象。结果所有病例由于手术前、手术后充分预备及护理的密切配合,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而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巩固手术疗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起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李淑俊;贺立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减轻胃管留置患者痛苦。方法分析留置胃管对患者不适而采取相应措施。结果护理干预有效减轻患者不适。结论护理干预有效提高胃管留置患者生理,心理舒适。
作者:院红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以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腰痛,且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疾病。1病因及病理LDH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多于女,椎间盘是构成脊椎骨的负重关节,具有稳定脊柱、缓冲震荡、维持脊柱生理曲度等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弹性明显下降,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驰或产生裂隙,椎体间过度活动(不稳)等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内因。急性或慢性损伤,使椎间盘后部压力增加,容易发生纤维环破裂和髓核向后外侧突出,这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椎间盘突出之所以发生在腰部是由于腰椎负重及活动度较大,L4~5、L5~S1是全身应力的中点,负重及活动度更大,故易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陆荣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前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或降低再次发生卒中的危险,减轻残障程度。二级预防是缺血性脑卒中有效而重要的预防手段,可以减少复发,降低卒中花费和社会负担。本文对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甘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2010年全球范围内有2.85亿糖尿病患者,这一数字在未来20年内预期将达到4.39亿[1]。与此同时,近年癌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2]。目前,糖尿病导致恶性肿瘤发病率增加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免疫系统等因素可能在糖尿病并发恶性肿瘤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麦高阳(综述);李骏(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