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会秋;张雅伶;张秋艳
小于胎龄儿(SGA)是指出生体质量在同胎龄平均体质量的第10个百分位以下新生儿[1]。因为小于胎龄儿各系统发育尚不成熟,所以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死亡率也高于适于胎龄儿。冯泽康[2]报道中国南方6省、区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为10.13%;2005年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和《中国当代儿科杂志》联合发起的全国范围内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为6.61%,其中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为13.10%,而足月儿中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为6.05%[3]。近年来,随着我国围生医学快速的发展和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推广和提高,小于胎龄儿得到了更好的救治,存活率明显增高。关于小于胎龄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策略的研究报道繁杂不一,观点也不尽相同,关于一些导致小于胎龄儿的危险因素还存在着争议,该文对小于胎龄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策略的研究予以综述。
作者:零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近有研究发现在缺血半影区或者梗死区域许多神经元在脑缺血几天或几小时后出现凋亡并非坏死,神经元可在缺血后一段时间后具有复原的潜能[2]。本文就脑缺血后细胞凋亡基因如Bcl-2家族,Par-4,P53,Caspase,Fas,AIF和IECs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进行一简要综述。
作者:何德深(综述);陈文杰(综述);陈罡(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我国的老龄化现象变得越来越明显,老年人的社会保健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常伴有疾病的发生。应该加强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帮助老年人预防疾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能够幸福生活。
作者:慕容轩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救方法,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28例上消化道大出血行胃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再出血患者22例,对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结果528例上消化道大出血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再出血22例,再出血发生率为4.17豫。22例患者手术治疗后均于术后72h内再次出血,其中5例为十二指肠溃疡,5例为急性粘膜病变,5例为十二指肠结核,4例为胆结石合并胆道出血,3例为十二指肠憩室。经分析可知,引起22例患者胃切除手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包括外因及内因,具体如下院吻合口缝合不严4例(18.18豫),旷置溃疡出血6例(27.27豫),胃癌复发出血6例(27.27豫),应激性溃疡出血3例(13.64豫),手术方式选择有误3例(13.64豫)。经治疗后22例患者痊愈12例,病情好转8例,死亡2例。结论手术过程中严格掌握上消化道出血指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步骤进行,同时借助内窥镜进行诊治能有效避免上消化道大出血术后再次出血的现象发生。
作者:郑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烧伤疤痕整形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来我院接受烧伤疤痕整形手术治疗的患者168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方式可有效改善烧伤疤痕整形手术患者的焦虑感,通过心理疏导,有效的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3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8例患者,采用常规被动护理,实验组6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值(FBG)、甘油三酯(TG)、餐后2h血糖值(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c)以及总胆固醇(TC)与治疗前相比均有良好的改变优于对照组,实验组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约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约0.05)。讨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血糖的控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蒋素荣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通过1例重症肺炎、玉型呼吸衰竭失代偿期患者,探讨有针对性的护理能提高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作者:钟文豪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肾病则成为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第二大病因,而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目前仍不明确。目前的研究显示,足细胞损伤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中心环节。自噬作为维持足细胞内环境稳定的重要途径,其在足细胞生理病理情况下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可能为揭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作者:肖梦云;王小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病变。文献报道,育龄期妇女中发病率高达70%,其中15%~30%有临床症状,需治疗[1]。传统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为子宫全切术或肌瘤剔除术,治疗创伤大,术后恢复期长,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近10年来,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Fibroid Embolization, UAE)、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及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perc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 PMWA)等微创及无创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方法不仅避免了手术切除带来的风险,还具有创伤小、可保留患者子宫、治疗后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不少研究表明MRI是用于检测和评价子宫肌瘤准确的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无论是在微创治疗前患者的选择、预测治疗疗效、评估潜在的治疗风险、治疗中手术的操作及管理,还是评估治疗效果及诊断潜在并发症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已成为微创治疗子宫肌瘤前后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2]。本文将MRI在UAE、HIFU、PMWA等微创及无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综述如下。
作者:马霞;张晶(审校);董宝玮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针对我国临床技能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教学经验,论述高等职业院校临床技能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范柳笛;郭小慧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针对药学专业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门课程融为一门人体解剖生理学,该课程内容繁杂、抽象、难理解,且总学时偏少、教学内容偏多的矛盾日益突显,通过对该门课程教学的探索,发现了一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自己的一些粗浅体会。
作者:侯良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IFN-γ是在多种免疫刺激下,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NK细胞及NKT细胞产生。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结核性胸膜炎的局部免疫应答是以Th1细胞免疫为主,Th1细胞免疫的主要标志便是γ干扰素, IFN-γ通过活化效应细胞(巨噬细胞)消除抗原,减轻组织损伤。同时活化巨噬细胞产生各种细胞因子。目前,多项研究与实验方法已证实胸腔积液中IFN-γ明显升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IFN-γ在结核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董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提高优质护理服务保障护患沟通技巧。方法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及道德教育把职业教育作为长期细致的工作来抓,激发护理人员对患者服务的高尚道德,是护理人性化服务达到更高境界。结果为了使护理质量达到预期目标,护士自觉学习理论知识,护理常规,提高了护士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结论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升不断改善和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身文化素质。
作者:萨吾列?米勒太;扎米拉?沙吾提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区域医疗作为当今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其信息数据是非常庞大而复杂的,但它体现的内容却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为了实现对日常居民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医疗行为分析,总结出区域医疗优势和掌握居民健康状况,在对物联网和区域医疗行为内涵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针对区域医疗的行为分析系统,实现对区域医疗各个环节产生数据进行记录和统计,结合相关分析策略总结规律,为区域医疗发展和管理提供相关参考数据,同时为居民健康状况分析奠定基础。
作者:于姗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护理常规对胃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胃痛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患者采取本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常规,运用辩证施膳、情志调适、中医护理技术:艾灸、中药膏外敷、耳穴埋豆及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从两组的护理效果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痛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运用。
作者:肖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原因,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81例麻醉恢复室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根据不同原因采取有效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患者恶心呕吐都得到缓解,无1例患者因呕吐而发生窒息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药物治疗,能够及时缓解患者的症状,防止发生严重并发症,提高患者对麻醉恢复室的满意度。
作者:朱儒红;邱利霞;田陈晨;刘敏;闵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中护理的作用。方法资料为我院2009年~2012年接受治疗的AMI合并左心衰的患者33例,加强病情观察,重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早期康复护理。研究治疗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本组33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后,治疗成功率为96.9%,病死率为3.1%;护理满意度为93.9%,随访1年,再入院率为12.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患者治疗中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生还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随着近代生物医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以及现代学科的专业化,手术室已成为运用多学科成就,为各专科提供治疗、诊断及抢救的重要基地。手术室是进行手术依诊疗及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范围不断扩大,这对手术室的工作无疑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而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与患者的安危手术的成败戚戚相关。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当今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和护理技术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护理服务的提升,对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投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又是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一种新的护理质量评价方法。它是反应护理质量的重要渠道,也是护理质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无论在医院等级评审、医院管理年活动以及医院管理评价中,患者满意度已经成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多媒体健康教育方法在关节外科临床路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6月我院接收的100例择期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实施多媒体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情况及对康复锻炼的依从性。结果试验组患者实施多媒体健康教育后,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率、对康复锻炼的依从率、以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患者的初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也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对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多媒体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率,使患者很好的配合护理人员完成护理,提高临床护理疗效,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薛翌蔚;董文君;钱燕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本文首先从癫痫的临床发作类型开始说起,详细列举了这些类型的具体表现和分类依据;其次将临床发作类型与年龄相互对比,做出发作的年龄大致分布趋势;后基于上述的临床发作类型和年龄分布,叙述癫痫的病因和有可能的诱导因素。
作者:周亚林;刘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