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儒红;邱利霞;田陈晨;刘敏;闵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也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1],因此,治疗和护理冠心病患者时,应重视心理护理的作用。
作者:齐会秋;张雅伶;张秋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总结21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应用VSD封闭引流的护理措施。结果21例患者病灶清除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通过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均愈合,无复发病例。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必须保持良好的密闭和有效的负压,同时采用0.9%Nacl加抗生素冲洗伤口,使药液直接作用于病灶,有利于脓液或血凝块稀释及排出,也可杀灭细菌。
作者:陈秀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在高职医学教育中过程评价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过程评价中多数院校还是单纯从知识掌握度,即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对学生成绩进行认定,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不能完全相符,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医学职业教育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不符。研究认为,高职医学教育学生成绩过程评价中,应注重从多个角度较全面的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认定,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作者:冯晓灵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应用输尿管镜经尿道治疗血精症的外科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8年~2012年在我院应用输尿管镜经尿道治疗80例血精症患者出现的护理常见问题以及实施的有效护理措施。结果80例中,有78例成功进镜,2例未能成功进镜,均无明显手术并发症,随访3~6个月,78例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治疗后第3个月行精液红细胞、白细胞、精浆果糖3项指标检查均较术前有明显的好转,治愈率为92.5%,术后患者的性生活均正常,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规范科学地提出护理问题,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较好地配合和促进输尿管镜经尿道治疗血精症的治疗,为规范配合临床治疗血精症的护理基础提供了经验,但远期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仍需要进一步的总结和研究。
作者:蒙有轩;王晓平;廖君娟;张伟国;赵奇;刘俊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本文首先从癫痫的临床发作类型开始说起,详细列举了这些类型的具体表现和分类依据;其次将临床发作类型与年龄相互对比,做出发作的年龄大致分布趋势;后基于上述的临床发作类型和年龄分布,叙述癫痫的病因和有可能的诱导因素。
作者:周亚林;刘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通过对灸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文献加以回顾性综述,总结灸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概况,分析其临床现状,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本文分别从隔物灸、艾条灸、针灸并用、针药结合、其它特殊艾灸法及综合疗法6个方面对有关艾灸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覃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粘膜被胃消化液消化而形成的溃疡,以胃及十二指肠为多见,分别称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是由于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胃小弯处粘膜脆弱,还有生理及心理的应激,及食用烟酒或刺激性食物后引起的胃黏膜的损害而形成胃溃疡。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病因,缓解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和防止并发症针对病因的治疗。指导患者放松心情,保持乐观主义精神,可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乔银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中山市人民医院通过采用VPN技术和利用运营商信号实现了移动办公和移动医疗。作者认为,医院自己架设无线局域网成本高,维护麻烦,利用运营商的无线信号比较方便,成本便宜,维护工作可由运营商承担。经过测试,微波治疗仪对Wi-Fi信号有干扰,而3G信号可以正常使用。
作者:牛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新职工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需求,进行措施改进。方法调查2013年进入本院工作的护理新职工43人,了解他们对岗前培训的感想及需求,进行对策分析及改进。结果全体新职工护士对于岗前培训的必要性给予肯定,希望能够再增加有关医院文化的相关内容。结论护理部新职工岗前培训应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使新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得适应之后的临床工作。
作者:陈静;方莉娜;孙颖;顾敏华;夏艳;江明珠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方法通过我们院前急救及护理200例病案分析及总结。结果200例患者中192例安全转入我院,8例途中死亡。结论较高责任心是院前急救的前提,丰富临床经验是抢救成功的基础,及时出车、合理搬运,、快速用药、有效输氧、心理护理是抢救患者的基本措施。
作者:金丛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我国的老龄化现象变得越来越明显,老年人的社会保健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常伴有疾病的发生。应该加强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帮助老年人预防疾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能够幸福生活。
作者:慕容轩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前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或降低再次发生卒中的危险,减轻残障程度。二级预防是缺血性脑卒中有效而重要的预防手段,可以减少复发,降低卒中花费和社会负担。本文对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甘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药学服务对策效果。方法结合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药房的实际工作情况,参照当前医改任务从药房实际出发,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对应处置措施和药学服务对策,观察效果指导临床药学管理与服务实践。结果针对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置,加强药学服务后,通过转变医院药剂管理新思路,理顺了医药关系,药品差错事件下降51.69%,退药人次下降54.93%,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建立药房新型药学服务模式是未来的必然趋势,针对以往药学服务的诸多问题进行药学服务干预,有利于药学服务的开展,更好的保障用药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孟亚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过程的产妇心理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探讨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和经验。结果对剖宫产孕妇主动热情、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关心体贴的精心护理,给予生理和心理支持,尽快让孕妇情绪稳定,适应手术环境,以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结论通过对产妇进行周到的心理护理,给予产妇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产妇对手术医生、麻醉师和护士产生完全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使产妇对剖宫产有更好的理解,更好的配合手术的进行,减少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
作者:王琴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社区护理的组织管理与设置应依据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在研究目前国内社区护理系统的结构和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架构。通过基本功能的设定、组织体系的设计、管理制度的建立、护理设备的配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创造和谐的、有效的工作环境。
作者:陈卫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盘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对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或多次反复发作治疗无效宜采用手术治疗。建立一套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系统、科学、完整的护理常规,以减少复发和并发症,使患者的功能损害减少到低程度,尽早回归社会,实现自我的价值。方法采用个案护理的方法,选取108例患者为护理对象。结果所有病例由于手术前、手术后充分预备及护理的密切配合,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而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巩固手术疗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起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李淑俊;贺立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常规阑尾切除术,结扎阑尾根部切除阑尾后,需常规荷包缝合包埋阑尾残端,但因病程长短不同,患者及病情个体差异不同,盲肠及阑尾解剖关系和粘连水肿的原因,导致荷包缝合包埋阑尾残端困难;我们应用单纯结扎阑尾根部,切除阑尾后不做荷包包埋残端的方法,术后无肠瘘发生,自2006~2013年,应用于阑尾切除术12例患者,我们认为阑尾切除术中,荷包缝合包埋阑尾残端困难时,不可强行荷包缝合以免导致水肿的盲肠壁撕裂,可以不做荷包缝合也是安全的。
作者:朱铁雁;王伟华;陈元旺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糖尿病(DM)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终身性疾病,目前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在2%~4%,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杀手。该疾是一种终身性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坚持长期规范治疗重要,但是根据有关研究,高达50%~80%的患者自身对糖尿病的用药,尿糖、血糖的监测,饮食、足部护理以及其他疾病期间的自我护理知识严重不足,从而直接影响到疾病的预后及康复[1]。患者的依从性对糖尿病的有效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经研究证实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不断提高对糖尿病的诊疗护理水平,从而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同时缩短了住院天数,减少医疗费用,增加病床使用率,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使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得到延续[3]。本文对糖尿病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及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郭淑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参照现代医学模式,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进度,在不同学习阶段给予不同层次的案例贯穿于消化内科学习的整个阶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掌握消化内科的基础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为日后进入临床第一线打下扎实的根基。
作者:李大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在护理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60例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不明显,>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主要包括监控病情、药物治疗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等几个方面。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护理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临床实践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代金元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