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林;刘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护理中的人文关怀需求增加,通过树立和培育护理文化理念,将护理文化融入护理管理中,倡导人性化服务,加强护理文化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文化层面建设,从而能有效提高医院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核心竞争力。
作者:寇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治疗肛周脓肿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肛周脓肿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治疗护理。比较两组一次治愈率、愈合时间、肛瘘发生率及VAS疼痛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一次治愈率、愈合时间、肛瘘发生率及VAS疼痛评分分别为67.50%、(32.01依5.69)d、25.00%及(6.10依1.28)分,观察组分别为100.00%、(24.22依3.87)d、5.00%及(3.87依1.02)分,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0.01)。结论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治疗肛周脓肿,配以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术后疼痛及减少肛瘘发生率,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作者:马明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患关系现状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于门诊接受护理的100例患者,其中50例只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外50例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见风险的防范的综合性护理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医疗失误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医疗失误发生0次,对照组医疗失误发生9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结论对于护理中的常见因素进行科学的防范和处理意义重大,综合性的护理在减少医疗失误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上效果较好。
作者:任艳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我国的老龄化现象变得越来越明显,老年人的社会保健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常伴有疾病的发生。应该加强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帮助老年人预防疾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能够幸福生活。
作者:慕容轩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行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4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术式,总结术后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本组49例患者经有效的术后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1依0.7)d,术后1例患者发生胰瘘,1例患者发生肠梗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结论通过加强对胰十二指肠切除行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术患者术后的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建术后的恢复。
作者:李昌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现代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护理的心理学。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在当下护理工作中起取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者:翟艳;董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掌握小儿高热惊厥的正确护理方法,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减轻颅脑损伤。通过对我院儿科急症病例观察,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并未出现并发症,均治愈出院。高热可加重痉挛,造成恶性循环,增加氧消耗,引起脑水肿,故应用镇静药时对高热患儿应立即给予降温处理。
作者:贾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骨科卧床患者的便秘原因及如何护理。方法选择本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中所收治的共86例骨科患者为例,观察这86例患者所造成的外伤、需要的卧床时间、手术类型、饮水及饮食的情况并分析这些与便秘之间的联系。结果骨科卧床患者中有80%以上便秘;其中伤势比较严重的或大手术者多发生便秘;全麻者发生便秘概率比较高,患者的心情和不正确的的饮食也可能造成便秘。结论在骨科卧床患者中,要及时干预患者的术后回复,关心患者的心里状况,适当做腹部按摩或者用药物辅助。
作者:张昆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护理专业是一个很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临床实践不仅可以加强和巩固专业理论知识,也使实习护生学到临床应用的方法和经验,所以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两位作者分别作为理论和临床带教指导老师,通过多年不定期沟通督查、反馈,总结护生在妇产科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期间的带教心得,指出护生从理论学习过渡到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完善临床妇产科护生带教,为临床输送优秀护理人才。
作者:夏霞;魏素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情况。方法将我院1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而干预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配合艾灸,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同时评价其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8.3%,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洪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复杂性眼球外伤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的70例因眼球外伤,需要行玻璃体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做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使用焦虑量表测试焦虑分数。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焦虑情况,以及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分数为(31.1依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4依3.7)分,(约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约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5d,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0d,(约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外伤后性玻璃体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吴虹;王英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小于胎龄儿(SGA)是指出生体质量在同胎龄平均体质量的第10个百分位以下新生儿[1]。因为小于胎龄儿各系统发育尚不成熟,所以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死亡率也高于适于胎龄儿。冯泽康[2]报道中国南方6省、区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为10.13%;2005年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和《中国当代儿科杂志》联合发起的全国范围内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为6.61%,其中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为13.10%,而足月儿中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为6.05%[3]。近年来,随着我国围生医学快速的发展和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推广和提高,小于胎龄儿得到了更好的救治,存活率明显增高。关于小于胎龄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策略的研究报道繁杂不一,观点也不尽相同,关于一些导致小于胎龄儿的危险因素还存在着争议,该文对小于胎龄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策略的研究予以综述。
作者:零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新形势下推进医院志愿者工作是医院和谐发展,建立良好的医患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医院开展志愿者工作的重要性出发,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医院志愿者工作的对策。
作者:陈徐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房颤合并冠心病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需要对两种疾病同时治疗,目前的抗栓药物很多,如何把握和平衡有效抗凝及出血风险,如何个体化制定及调整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抗栓方案,仍有待探索。
作者:李欣儒(综述);邱春光(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癌因性疲乏影响着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从癌因性疲乏的临床表现出发,从躯体、心理、治疗、社会等角度阐明了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介绍了癌因性疲乏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要点,旨在提高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生理舒适度,降低癌因性疲乏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黎秋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随着当前公共卫生事件的日益频繁,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将会影响疾控中心正常工作的开展。因此,十分有必要对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进行探讨。本文从人事档案管理的意义出发,提出了几点关于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的意见。
作者:汪洁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在医疗体制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护理人员缺编仍较严重,护理人力资源的匮乏,是临床护理质量不高,易引发护患纠纷、发生护理差错、护理事故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什么原因造成护理人员的缺编,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需要各界人士重视并加以整改,扭转护理人员严重短缺的局面。本文通过阅览了大量的文献,收集了影响人力资源配置的各种因素,并就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整改见解。
作者:陆国园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护理方法,并就其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提高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通过系统随机选取,回顾性地研究分析近些年来我院收治的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改变的患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改变的患儿在入院治疗期间进行抗感染、吸氧、雾化吸入、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对症等综合治疗及全方位的综合护理模式。结果患儿的哮喘症状控制效果良好。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减少。结论护理对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的患儿有很大的影响,其临床效果良好,对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2010年~2012年收治病例中随机挑选6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改变的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谭朝晖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超高龄老人冠心病患者多数病史长、全身多脏器功能退化、反应迟钝、创伤后恢复缓慢,常伴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病等慢性疾病,老年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而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安全性高,适合急诊等优点。但介入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生理发展进程,因此对患者实施优化的药物治疗加规范的介入治疗,才能使介入治疗的效果大化,患者收益大化。
作者:闫金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对维吾尔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的维药炮制实验课程实行PBL联合LBL教学法,了解其教学效果。方法通过考试成绩与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BL联合LBL教学法在学习成绩、学生学习态度、能力与素质及专业知识学习等方面与单纯的PBL和LBL教学法比较,均有显著差异(<0.05)。结论PBL联合LBL教学法明显优于单纯的PBL和LBL教学法。
作者:麦合苏木·艾克木;阿孜古丽·吐鲁洪;阿依努尔·热合曼;艾尔肯·阿不力孜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