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的研究

黎秋霞

关键词:乳腺癌术, 辅助化疗, 癌因性疲乏, 影响因素
摘要:癌因性疲乏影响着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从癌因性疲乏的临床表现出发,从躯体、心理、治疗、社会等角度阐明了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介绍了癌因性疲乏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要点,旨在提高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生理舒适度,降低癌因性疲乏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讨论人性关怀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人性的优质关怀与护理在手术室里的应用。方法收集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3月住院期间选择进行手术的120例的患者,将这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并进行了统一的计算分析。其中使用常规手术护理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护理,使用人性化的手术护理对观察组进行护理,并且后两组手术患者术后护理的情况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显著(约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还有就是,将两组在手术室护理中患者,进行了1例患者满意度的调查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结论充分实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时刻把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服务与人性关怀结合起来,让手术患者的心理与生理状态都能保持一个佳状态,不但可以为患者减压舒缓心情,还能为手术的进行创造一个相对良好的手术环境,确保能够顺利的进行手术。

    作者:刘晓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版)》手术类项目成本测算特殊性研究

    准确有效的成本测算是制定《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版)》的依据。本文阐述了《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版)》成本测算的一般方法,研究了2012版手术项目成本测算的特殊性,并对影响手术项目成本测算的特殊因素和解决办法进行了细致分析。

    作者:朱怡;黄明忠;邓艳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主要发生机制是管腔狭窄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易损斑块脱落形成栓子。本文主要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斑块的检测及意义;内科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等治疗方面就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单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烧伤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小儿烧(烫)伤后,家属多会产生自责,入院后对疾病认识和对医护人员的了解缺乏产生焦虑和不信任,对烧伤的预后状况忧虑引发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家属的心理状态对患儿的康复有直接影响。我们对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及护理。

    作者:张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浅谈基层医院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素质

    目的提高优质护理服务保障护患沟通技巧。方法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及道德教育把职业教育作为长期细致的工作来抓,激发护理人员对患者服务的高尚道德,是护理人性化服务达到更高境界。结果为了使护理质量达到预期目标,护士自觉学习理论知识,护理常规,提高了护士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结论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升不断改善和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身文化素质。

    作者:萨吾列?米勒太;扎米拉?沙吾提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舒适护理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应用及体会

    目的分析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特点,探讨舒适护理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疗效及体会。方法选取56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观察组为92.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对照组满意率为82.1%,观察组满意率为95.8%,观察组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接受临床给予的舒适护理,可明显速患者的恢复、减少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戴登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内科综合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

    目的总结分析内科综合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紧急护理、饮食护理、输液护理、心理护理等内科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结论内科综合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能显著提升抢救成功率,有效控制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使护理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胃网膜右静脉置管的护理

    目的探讨胃网膜右静脉置管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护理要点。方法分析158例脾切除断流术后留置胃网膜右静脉置管的患者,观察手术前后血小板的变化、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溶栓效果。结果158例患者脾切除断流术后血小板进行性升高,至术后2 w左右达到峰值,术后1月降至正常水平;术后67例患者出现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2.4豫,溶栓治疗后,50例血栓溶解,溶栓成功率为74.6豫。结论经胃网膜右静脉置管溶栓抗凝可有效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为患者今后可能施行的肝移植手术保留条件,围手术期护理是该措施顺利进行、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雷雪英;李学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体会

    2003年9月~2005年12月共收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15例,全部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例患者中,年龄20~65岁。男4例,女11例。均为口服中毒,其中服氧化乐果中毒6例,1605中毒4例,甲胺磷中毒5例。服药至入院时间为30min~3h,服毒量50ml~400ml。全部患者均有毒蕈硷样、烟硷样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血胆硷脂酶活力均小于30%。其中神志不清11例,脑水肿2例,呼衰2例。

    作者:刁建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儿童龋病的社区护理干预

    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口腔科常见的疾病,好发于任何年龄阶段,尤以儿童多见。龋病发生后露出牙髓时,对冷、热刺激非常敏感而且疼痛。龋病可影响食欲、咀嚼及消化功能,还可继发牙髓炎、牙槽脓肿、诱发心内膜炎等,影响儿童的成长和发育。对儿童时期实施综合的健康行为干预,降低龋病的发病率,是社区初级卫生保健的重点内容之一。

    作者:张雅伶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小儿厌食症的患者采用小儿推拿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1月收治的93例小儿厌食症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9例患者采用小儿推拿的治疗方法,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药物的治疗,对患者治疗后的食量以及食欲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1%,差异显著(约0.05)。结论对小儿厌食症患者采用小儿推拿的治疗方法,能够使患者的胃肠功能得到改善,并使神经系统得到调节,从而激发食欲。

    作者:骆强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妇科和产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妇产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分娩或手术后3w,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梳理,从发病原因、预防及护理、有症状下肢静脉血栓护理等几个方面综述国内外预防及护理进展。

    作者:张宏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155例开放性骨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总结155例开放性骨折护理经验。方法对收治的155例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伤口一期愈合102例;换药、再次清创缝合及植皮后愈合39例,二期皮瓣转移修复愈合14例,53例小切口引流伤口,12~14d全部愈合,无骨筋膜室综合症发生。所有合并伤患者经保守及手术治疗后恢复顺利。结论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进行细致的术前、术后观察与护理,对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效淑莲;吴建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情况分析

    本文总结、分析了世界上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近年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项目实施进度,并从6个方面强调了其普及之后的主要应用价值,指出未来几年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项目的发展重点是推进普及和加强数据挖掘应用。

    作者:刘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并分析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除使用正常护理方式外,还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对照组采取为常规护理法,针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组轻度贫血者8例(26.7%),中度贫血者4例(13.3%);对照组轻度贫血者13例(43.3%),中度贫血者7例(23.3%),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为(5.3依1.2)d,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8.8依2.9)d,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3%与73.3%,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约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取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也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该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焦放友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降低风险的策略

    近几年,我国医院的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不断上升,本文主要阐述了导致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有效的防范方法,以此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降低手术室护理的风险,提升医院的知名度。

    作者:许春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老年患者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和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从我科2009~2013年共收治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390例。结果378例中治愈112例,好转238例,未愈19例,死亡9例。结论通过密切监测,及时给药,做好心理、饮食、安全全面的护理,可使老年患者转危为安,提高治愈率,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50例突发性耳聋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突发性耳聋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5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患者依从性、满意度分别为76.92%、(78.28依12.25)、(82.16依6.48);干预组分别为87.5%、(94.36依4.23)、(96.45依3.32)。结论于基础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功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微创及无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病变。文献报道,育龄期妇女中发病率高达70%,其中15%~30%有临床症状,需治疗[1]。传统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为子宫全切术或肌瘤剔除术,治疗创伤大,术后恢复期长,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近10年来,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Fibroid Embolization, UAE)、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及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perc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 PMWA)等微创及无创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方法不仅避免了手术切除带来的风险,还具有创伤小、可保留患者子宫、治疗后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不少研究表明MRI是用于检测和评价子宫肌瘤准确的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无论是在微创治疗前患者的选择、预测治疗疗效、评估潜在的治疗风险、治疗中手术的操作及管理,还是评估治疗效果及诊断潜在并发症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已成为微创治疗子宫肌瘤前后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2]。本文将MRI在UAE、HIFU、PMWA等微创及无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综述如下。

    作者:马霞;张晶(审校);董宝玮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实验室信息系统管理在CNAS-CL35认可要求中的认识

    现代医院实验室越来越依重于数字信息化技术,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LIS)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SO 15189[1]对实验室信息系统的管理作出了严格要求,本实验室在充分理解认可条款含义的基础上,制定全面的、适合自身实验室的质量体系文件及管理措施,保证实验室信息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更好的为临床和患者提供了服务。

    作者:卢赞;钱净;胡大春;刘德华;任宝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