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γ干扰素与结核性胸膜炎

董璇

关键词:IFN-γ, 结核, 诊断
摘要:IFN-γ是在多种免疫刺激下,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NK细胞及NKT细胞产生。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结核性胸膜炎的局部免疫应答是以Th1细胞免疫为主,Th1细胞免疫的主要标志便是γ干扰素, IFN-γ通过活化效应细胞(巨噬细胞)消除抗原,减轻组织损伤。同时活化巨噬细胞产生各种细胞因子。目前,多项研究与实验方法已证实胸腔积液中IFN-γ明显升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IFN-γ在结核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试谈医疗设备质量保障与维修管理

    本文关于医疗设备质量保障与质量保障的问题,指出了医疗设备质量保障与维修管理含义;说明了设备保养和检查的具体范畴;阐明了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措施;论述了设备维修管理对策。

    作者:聂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泌尿外科2010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52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围手术期对照组实施常规系统化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围手术期心理状态、护患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较低,护患满意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约0.05)。结论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同时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增进护患关系。

    作者:许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毒理学专题实习教学环节改革的探索

    为适应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探索培养创新型预防医学人才的教育模式,对预防医学专题实习的的毒理学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使专题实习延伸化,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学习阶段;进行毒理学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科研素质。通过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预防人才。

    作者:郭会彩;张荣;牛玉杰;赵丽娟;王磊;刘诣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探讨康复锻炼于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骨科住院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各75例,前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以及基本的康复指导,后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专业医护人员给予全面的康复锻炼指导,分别于住院时、出院时、5个月后测评生活能力指数,并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优质组出院时、5个月后生活能力两者比例53.33%、81.33%优于对照组36.00%、6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

    作者:梁玉兰;刘秀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VSD联合腓肠肌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腓肠肌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护理措施,以有效提高皮瓣修复的成功率。方法术前应用抗生素及加强换药治疗,待局部创面炎症症状减轻后对创面进行简单的处理,去除坏死组织,要充分止血,行负压封闭引流术,根据创面大小选择辅料覆盖或填充创面,缝合固定,在VSD辅料外层使用生物半透性薄膜粘贴覆盖封闭创面,连接负压治疗仪进行负压治疗,负压调整为100~200mmHg持续或间断吸引。经过7~10d负压治疗后去除泡沫辅料,行腓肠肌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创面,对皮瓣的观察及正确判断,术后的护理,及康复期功能锻炼的指导进行总结。结果10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痊愈,1例患者好转,1例患者失败。结论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做好VSD的护理,保证管道通畅有效,术后严密细致的皮瓣观察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败的关键,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对手术的成功患肢功能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日期,降低住院费用,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皇甫金变;李美琴;汪慕华;李代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62例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命关怀与护理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的临终护理与关怀。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对62例住院晚期肺癌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对常规护理与开展临终关怀及护理干预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5.1%。对照组家属满意度为7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结论生命关怀与护理是为生命即将结束的患者及家属提供精心细致的全面的身心照顾与关心,明显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吴俊泓;林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p53基因第72密码子多态性与肿瘤关系的研究

    p53基因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发生相关性高的基因之一,具有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种。野生型基因在保持基因的完整性和抑制细胞恶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野生型基因发生突变时具有促肿瘤作用,大约50%的人类癌症中存在着p53基因的突变。 p53基因具有多态性,其第72位密码子的CGC/CCC是一个常见的多态位点,研究发现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Arg/Pro多态与多种恶性肿瘤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作者:魏桃;王学红;马臻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血流动力学对主动脉瓣钙化的影响

    退行性主动瓣疾病(degenerative aortic valve disease,DAVD)是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常见类型,表现为瓣膜弹性减低、瓣膜增厚及钙化斑块形成引起瓣膜关闭不全甚至狭窄。其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已成为老年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晕厥及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病理学研究显示:早期DAVD的病变机制与动脉粥样硬化相类似,即主动脉瓣叶表面的内皮细胞层遭到破坏之后,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导致瓣膜内脂质的沉积及炎性细胞因子释放,造成瓣膜间质细胞增生、活化和细胞外基质的重构,导致瓣膜钙化受损[2],长期的瓣膜受损可引起主动脉瓣的关闭不全和狭窄。而主动脉瓣狭窄易引起局部血流速度的增加形成湍流,这种血流的紊乱又可加重该疾病发展。近年来研究表明,主动脉瓣及其支架长期受血流冲击、磨损、机械力作用是促进其钙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血流动力学对主动脉瓣的影响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退行性主动脉瓣疾病的发展,并对如何干预其过程提供更多依据。

    作者:龚林(综述);胡阳;邓洁(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妇科和产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妇产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分娩或手术后3w,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梳理,从发病原因、预防及护理、有症状下肢静脉血栓护理等几个方面综述国内外预防及护理进展。

    作者:张宏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讨论人性关怀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人性的优质关怀与护理在手术室里的应用。方法收集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3月住院期间选择进行手术的120例的患者,将这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并进行了统一的计算分析。其中使用常规手术护理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护理,使用人性化的手术护理对观察组进行护理,并且后两组手术患者术后护理的情况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显著(约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还有就是,将两组在手术室护理中患者,进行了1例患者满意度的调查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结论充分实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时刻把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服务与人性关怀结合起来,让手术患者的心理与生理状态都能保持一个佳状态,不但可以为患者减压舒缓心情,还能为手术的进行创造一个相对良好的手术环境,确保能够顺利的进行手术。

    作者:刘晓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重症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临床外伤中主要的致死原因,笔者对急诊外科2010~2013年收治的重症创伤失血性休克进行回顾性调查,就其中l例心脏穿通伤及66例重症复合外伤所致的失血性休克的成功救治分析如下。

    作者:艾斯卡尔?艾沙;艾山江?买买提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案例教学贯穿消化内科学习,提高医学生学习效果

    参照现代医学模式,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进度,在不同学习阶段给予不同层次的案例贯穿于消化内科学习的整个阶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掌握消化内科的基础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为日后进入临床第一线打下扎实的根基。

    作者:李大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12例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12例心脏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左侧卧位L1~L2或L2-L3硬膜外穿刺,头端置管3.5cm。手术床左倾斜位。1.5%~2%的利多卡因,每5~10min注入3~5ml。局麻药用量(299.8依47.4)mg,胎儿娩出后,10例产妇静注氟哌利多2.5~3.75mg,芬太尼50~75ug。结果阻滞平面上界T62例,T810例。2例血压下降≥30mmHg,7例下降约20mmHg,前者静注麻黄硷8~10mg后血压回升,后者未予处理术终回升,2例心动过速,给予西地兰0.2~0.4mg静注。1例室早静注利多卡因60mg。术中输液量300~500ml。11例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1例3分,经气管插管纯氧IPPV,5min评分8分。全组母婴无死亡。文中讨论了心脏患者剖宫产术麻醉体会,充分的术前准备,纠正心功能;控制输液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增加心脏负担;及时处理术中发生的问题等术中监测管理和新生儿复苏都十分重要。文中还讨论了心脏患者剖宫产局麻药用量较一般孕妇剖宫产少的原因可能是,此类孕妇椎管内静脉丛扩张较剧烈,硬膜外间隙更窄发致。结论硬膜外麻醉可适用于心脏患者剖宫产术,但必须小量分次注药,控制麻醉平面,术中严密监测、管理。

    作者:万锦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主要发生机制是管腔狭窄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易损斑块脱落形成栓子。本文主要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斑块的检测及意义;内科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等治疗方面就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单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介入治疗用于前置胎盘中期妊娠引产的观察及护理

    介绍了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的原因及分类,并较为系统的阐述了介入治疗用于前置胎盘中期妊娠引产的观察,后还从各个方面对介入治疗用于前置胎盘中期妊娠引产的护理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探究,给探讨介入治疗英语前置胎盘中期妊娠引产的观察及护理带来了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尹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腹腔镜结直肠肿瘤与传统开腹手术对比研究

    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术已经成为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术技术,但还需不断的培训、时间、研究以及经验,不断完善,使腹腔镜技术更加成熟。为了进一步研究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疗效、预后等方面存在的优、缺点,本文将两种治疗方法进行了对比论证,深入了解腹腔镜在达到传统开腹手术要求的基础上,具备更高的安全可行性。

    作者:杨新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腭裂语音的研究进展

    本文从腭裂语音的产生机制、腭裂患者的语音特点、腭裂语音的分类及影响因素四个方面对当前我国的腭裂语音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当前我国腭裂治疗中的主要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开展语音治疗,这对于我国唇腭裂治疗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莹;王爱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运用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运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合理饮食和用药依从性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FBG、HbAlc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加强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并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宗丽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重症复杂性眼球外伤行玻璃体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复杂性眼球外伤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的70例因眼球外伤,需要行玻璃体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做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使用焦虑量表测试焦虑分数。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焦虑情况,以及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分数为(31.1依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4依3.7)分,(约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约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5d,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0d,(约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外伤后性玻璃体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吴虹;王英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浅谈干休所门诊部用药管理

    目的畅谈体会,总结经验,共同提高。方法回顾工作中的人和事,联想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在做好本职工作上动脑筋,尤其是以照顾好老干部为出发点,按规章制度办事,就能牢牢把握主动权。结果只要认识到两高期的老干部,慢病缠身,脑功能退化;认识到我们到干休所是干什么的,明确职责和任务,许多困难就迎刃而解。结论牢记职责,明确任务,胸怀感恩之情;严格规章,不忘制度,履行自己职责,就能把药事管理搞好,让老前辈受益。

    作者:段永芝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