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亚珍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及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单面蓝光治疗并加强护理。结果80例患儿全部治愈,无一例发生核黄疸。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措施能预防并发症发生,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愈率。
作者:周丹;陈莉;黄功利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通过11例带蒂皮瓣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总结护理经验,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护士观察皮瓣的颜色、血运温度、指压反应等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并发症,及早处理,保证皮瓣的存活。结果皮瓣存活成功。结论必须通过护士的细心护理和观察,才能及时发现异常及并发症,及时处理,才能使皮瓣存活成功,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刘立俊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应用输尿管镜经尿道治疗血精症的外科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8年~2012年在我院应用输尿管镜经尿道治疗80例血精症患者出现的护理常见问题以及实施的有效护理措施。结果80例中,有78例成功进镜,2例未能成功进镜,均无明显手术并发症,随访3~6个月,78例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治疗后第3个月行精液红细胞、白细胞、精浆果糖3项指标检查均较术前有明显的好转,治愈率为92.5%,术后患者的性生活均正常,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规范科学地提出护理问题,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较好地配合和促进输尿管镜经尿道治疗血精症的治疗,为规范配合临床治疗血精症的护理基础提供了经验,但远期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仍需要进一步的总结和研究。
作者:蒙有轩;王晓平;廖君娟;张伟国;赵奇;刘俊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探讨康复锻炼于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骨科住院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各75例,前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以及基本的康复指导,后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专业医护人员给予全面的康复锻炼指导,分别于住院时、出院时、5个月后测评生活能力指数,并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优质组出院时、5个月后生活能力两者比例53.33%、81.33%优于对照组36.00%、6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
作者:梁玉兰;刘秀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从强调基层医院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医院制度与医院制度文化的内涵界定,分析了当前基层医院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合新形势下基层医院制度文化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基层医院制度文化建设的思考。
作者:朱卫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通过对灸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文献加以回顾性综述,总结灸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概况,分析其临床现状,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本文分别从隔物灸、艾条灸、针灸并用、针药结合、其它特殊艾灸法及综合疗法6个方面对有关艾灸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覃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近几年,我国医院的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不断上升,本文主要阐述了导致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有效的防范方法,以此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降低手术室护理的风险,提升医院的知名度。
作者:许春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呼吸衰竭中NCPAP的疗效。方法选取患儿55例,均给予NCPAP治疗,同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疗效。结果患儿于治疗5 h后,PaCO2、PaO2、SaO2指标均得到改善,且治疗24 h后,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呼吸衰竭新生儿NCPAP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冯瑾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脊柱手术的特点,探讨脊柱手术过程中良好的体位摆放的临床护理的效果,为临床提供一定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18例实施脊柱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体位摆放的临床护理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出现血管、神经、皮肤的损伤的概率仅为10.1%,对照组出现的概率为35.8%,观察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5.4%,对照组为78.9%,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良好的摆放体位护理,可使术野充分暴露,不影响患者的各项生理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蒋妮秀;梁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总结21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应用VSD封闭引流的护理措施。结果21例患者病灶清除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通过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均愈合,无复发病例。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必须保持良好的密闭和有效的负压,同时采用0.9%Nacl加抗生素冲洗伤口,使药液直接作用于病灶,有利于脓液或血凝块稀释及排出,也可杀灭细菌。
作者:陈秀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护理对无痛人流术患者的手术结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笔者选取2012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2例行无痛人流患者纳入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检查手术流程。试验组在常规处置的基础上开展术前心理护理。结果术中宫口松弛、人流综合症、术中术后出血及术后药物止痛情况见表1所示。试验组宫口未松弛、人流综合症及术后药物止痛的病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约0.05)。两组术中术后出血情况无明显差异(跃0.05)。试验组焦虑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约0.05)。结论开展术前心理护理能够减少宫口未松弛、流产综合症及术后疼痛的发生,同时减轻其焦虑,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郝桂琴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除使用正常护理方式外,还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对照组采取为常规护理法,针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组轻度贫血者8例(26.7%),中度贫血者4例(13.3%);对照组轻度贫血者13例(43.3%),中度贫血者7例(23.3%),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为(5.3依1.2)d,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8.8依2.9)d,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3%与73.3%,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约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取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也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该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焦放友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本文从腭裂语音的产生机制、腭裂患者的语音特点、腭裂语音的分类及影响因素四个方面对当前我国的腭裂语音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当前我国腭裂治疗中的主要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开展语音治疗,这对于我国唇腭裂治疗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莹;王爱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在高职医学教育中过程评价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过程评价中多数院校还是单纯从知识掌握度,即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对学生成绩进行认定,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不能完全相符,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医学职业教育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不符。研究认为,高职医学教育学生成绩过程评价中,应注重从多个角度较全面的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认定,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作者:冯晓灵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是血液系统中恶性度较大的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无效的造血及病态造血。因此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于MDS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从骨髓各系细胞形态学检查出发,阐述了MDS的形态学特点以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MD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梁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也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1],因此,治疗和护理冠心病患者时,应重视心理护理的作用。
作者:齐会秋;张雅伶;张秋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本文简单阐述了宫颈癌患者进行性生活的良好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宫颈癌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后从健康教育的角度说明提升性生活质量的方法。
作者:乐赛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医院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必然。HIS系统中存放了大量多样化信息,HIS的接口功能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了利用这些数据的条件。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拥有1067张核定床位,年门诊量80万人次,年出院患者40000人次。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是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的重要检查内容。为完善医院日常监管与评价体系,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卫生部下发《卫医管评价便函[2012]105号》文件,要求在全国各类三级医院开展医疗服务监管信息(HQMS)直报工作,各医院须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在2012年12月31日前完善医院信息系统逐步实现数据自动获取。按照卫生部统一安排,我院按时开发了HQMS医院质量检测系统,现就HQMS医院检测系统开发汇报如下[1-2]。
作者:袁乐华;肖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术已经成为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术技术,但还需不断的培训、时间、研究以及经验,不断完善,使腹腔镜技术更加成熟。为了进一步研究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疗效、预后等方面存在的优、缺点,本文将两种治疗方法进行了对比论证,深入了解腹腔镜在达到传统开腹手术要求的基础上,具备更高的安全可行性。
作者:杨新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烧伤疤痕整形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来我院接受烧伤疤痕整形手术治疗的患者168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方式可有效改善烧伤疤痕整形手术患者的焦虑感,通过心理疏导,有效的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