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华
目的探讨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外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100例患有骨外科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对他们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橡皮管自然引流法进行治疗,对比两钟治疗方法在骨外科疾病方面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一共50例患者,其中显效率为60.00%,有效率为36.00%,总有效率为96.00%,无效率为4.00%;而治疗组一共50例患者,其中显效率为630.00%,有效率为34.00%,总有效率为96.00%,无效率为36.00%.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骨外科疾病上,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如此,它还可有效降低切口平均换药的次数,不仅减少上药的复杂程序还减少伤口感染的机会。所以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适用于骨外科疾病患者的治疗。
作者:王作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近年来一些大规模前瞻性研究充分而进一步肯定了进行强化降血糖治疗能有效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能够延长患者的预期寿命。但是伴随着患者血糖控制的逐渐达标,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逐渐增加。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不但严重的阻碍了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的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并且严重的低血糖反应更增加了主要大血管和微血管事件,是糖尿患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发现和预测低血糖及低血糖昏迷;鉴别无症状低血糖和老年人低血糖;预警药物导致的低血糖;及时发现和纠正低血糖;避免脑损伤监测合并疾病引起的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糖尿病治疗不仅要血糖控制达标,同时还要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本文探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低血糖的定义、临床表现及原因,为临床预防及管理低血糖提供依据。
作者:张运捷;唐咏梅;王镜雯;吴广飞;刘博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精神因素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而情志方面的治疗和干预对于提高疗效有着重要意义。了解情志干预在普外护理中的应用的意义和正确原则方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以求情志干预在护理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胡双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报告1例59岁女性原发于直肠的侵犯眼眶的粘膜相关性淋巴瘤病例,并复习有关粘膜相关性淋巴瘤及侵犯眼眶的相关文献。眼眶粘膜相关性淋巴瘤发病率较低,文献报道以原发性多见,继发者少见,临床症状有眼红,眼干,视力下降等,原发性眼眶粘膜相关性淋巴瘤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而继发性者以全身化疗为主,是否手术及放疗尚无统一标准。
作者:游志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报告1例地中海贫血合并麻疹患儿的护理。通过加强消毒隔离、呼吸道管理、心理护理等措施,患儿好转出院,未发生医院感染。
作者:陈惠娘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44例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较优,且护理组护患纠纷及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提高门诊护理质量,临床价值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雪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巨细胞病毒(cytomegaIovirus,CMV)感染是婴幼儿常见感染之一,可导致生殖泌尿、中枢神经、肝脏等各系统感染,从无症状感染直到严重缺陷或死亡。本文主要对CMV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检测方法,动物模型以及疫苗的研发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
作者:许莉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提高了护理的质量,融洽了护患关系,使患者满意度得到大大的提高。方法在我院开展优质护理的3个病房及未开展优质护理的3个病房做对比,进行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及护理的质量评比。结果未实施优质护理病房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不是很理解,满意度不是很高,实施优质护理的病房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患关系更融洽。更是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及护理的质量。结论加强优质护理服务,是可以协调护患关系,既提高了护理质量的水平又使患者满意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刘俊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提高医疗设备维修成本的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维修费用,在医院管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对医疗设备维修初期的成本控制,重视培养医疗设备维修队伍,重视对设备维修费用的核算,是有效降低医疗设备维修费用的重要举措。
作者:唐运强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收入的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住院期间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评价其住院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以及运动功能评分(FMA)。结果本组患者在出院时均好转,其中ADL评分出院时为(93.2±2.3),明显高于住院前的(35.8±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MA运动积分出院时平均为(92.3±3.8),也明显高于住院前的(43.5±5.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脊柱骨折伴瘫痪患者规范化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能力,保障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这种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江燕;张承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对门诊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指导,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能力,以保证治疗顺利完成。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护理指导,从而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及有效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周建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通常人们把“白衣天使”的桂冠加冕给护士,这是对护士的尊敬、爱护、理解和支持。但我们护士是人,不是神,她们的感情世界也有喜、怒、哀、乐等。生活中也充满了酸、甜、苦、辣。情绪也会高涨和低落。又由于我们的特殊职业-护理,交往的特殊对象-患者,特定的交往环境-医院,这使我们在交往中出现问题不同于其他行业,有它的特殊性。因此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做一名护士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心境,懂得控制自己情绪并及时调整情绪,只有稳定、积极情绪才能充分发挥个人操作技能,表现佳护理水平。
作者:李鸿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为提高医院药学实习生带教质量提供参考。以笔者带教经验为基础,探讨更好的带教模式。应注重带教前期工作准备,规范实习期带教各个环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训练,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实习生专业能力,对带教中发现的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以求提高带教质量。
作者:陈怡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子宫及宫旁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子宫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过多,间断性阴道大出血。盆腔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子宫及宫旁动静脉畸形的金标准。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子宫及宫旁动静脉畸形的首选治疗,对于多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失败而阴道大出血的难治性患者,采用结扎子宫动脉血管后行子宫病灶切除术、同时对子宫旁病灶行消除术治疗,达到治疗疾病又保留子宫的满意效果。
作者:阮惟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发病率高,病死率和致残率也高。怎样大限度地减少或降低致残率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辅助治疗作用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夏国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以及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以及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妇产科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以及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安四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患者杨某某,女,57岁,因“反复头晕、乏力、口干、眼干3年,上肢无力1+年,咳嗽、气紧2d”入院于2013年4月14日。
作者:邹晋梅;李思吟;杨静;邓代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支气管哮喘是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T淋巴细胞与慢性呼吸道炎症,引发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严重,出现紫绀等症状,好发于晨起或夜间。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很难根治、容易反复发作的肺部疾病。不适宜长期住院治疗和护理,开展有效的家庭护理是预防和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因此,对患者进行健康干预是被证实除药物以外的一项重要措施,使患者提高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生活起居和遵医服药的习惯,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冯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我科近2年来共收治眼外伤住院患者67例,其中小儿眼外伤19例,占眼伤患者总数的28℅。入院后通过紧急处理、治疗及精心护理,除1例患者病情严重转上级医院治疗外,其余患儿都康复出院。
作者:肖习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睡眠时上呼吸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如不及时治疗,持续较久或反复的呼吸暂停会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从而导致各系统的病生理变化,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导致呼吸骤停和心律失常,发生睡眠中猝死。近年来,有不少关于OSAS患者手术前、中、后死亡的报道[1]。因此,在重视确定治疗方法,掌握手术指征,选择手术、麻醉方式,慎用镇静、镇痛剂等的同时,着力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我科自2010年12月~2013年1月为81例患者施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慧贤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