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患者的护理体会

王玉霞

关键词:胃癌, 护理体会
摘要:胃癌(gastric.cancer)是常见的胃部恶性肿瘤,占消化系统癌肿的第1位,其死亡率在我国位居恶性肿瘤的首位。胃癌的发病情况,与地区有明显的特征。我们所处的东北地区发病率较高。此病大多见于男性,多发生于较高年龄。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用于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用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结果经舒适护理后,观察组在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结论舒适护理对提高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能够使患者提前康复并出院,在临床上值得被推广。

    作者:丰山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护理的相关措施以及心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有1例因合并多器官衰竭而死亡,6例好转出院,38例治愈。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该特别注意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的观察,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可以有效的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赵小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股骨头坏死机制及早期治疗现状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Ischmie Neciosis of the Femoil Head简称陨晕云匀)是骨科常见病,是骨的活性成分(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死亡所引起的病理过程。近年来,由于外伤、大量饮酒、高凝血状态、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等,该病发病率日渐增高。股骨头坏死早期病程可以逆转,而且周期很长,进展至退行性髋关节病变晚期需3~5年。目前,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且患者治疗后会造成患者股骨头塌陷[1-4]。而当患者股骨头塌陷后,又会造成患者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引发其他功能障碍,严重患者将造成关节病废。对于少数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又会引起患者进行多次翻修手术,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寻找一种更为安全、高效、经济的治疗方法,是当前骨科医师的重大职责之一。

    作者:朱江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300例

    目的探讨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0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取300例血糖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血样并分离血清,然后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的测试。结果经血脂指标检验后,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测定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脂与正常人相比较高,而糖尿病患者各种指标如TG、TC及LDL也会相继提高,因此,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严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38例产后出血原因的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来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住院38例患者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要因素,38例产后出血患者经临床观察抢救和护理后痊愈。结论做好产前、产时、产后的预防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才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对已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关键是及时找准出血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抢救措施,进而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刘洪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血源档案规范化管理及其意义

    本文首先从科技发展对血源档案规范化的影响角度对血源档案管理的发展进行系统的讲解,其次从保护血源档案作用的方面来探讨血源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后从采供血血源档案保护的强大力度等方面做深入阐释,终在血源档案规范的前提下使献血者勇于献血、患者安全用血。

    作者:陈瑚;汤旭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采用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8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116例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探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复发率为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复发率为17.2%,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宫颈炎效果肯定,且复发率低,是首选的治疗手段。

    作者:林棠棠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1例心梗合并肝挫伤患者漂浮导管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梗合并肝挫伤患者漂浮导管使用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合并肝挫伤患者漂浮导管使用的护理措施。结果该例患者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合并肝挫伤的患者,因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予以床边置入漂浮导管,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稳定。结论准确及时的监测导管的各项指标,做好穿刺后患者的各项护理,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康复。

    作者:张如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疝气患者手术前后的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疝气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择期进行疝气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8例,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疝气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给予综合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覃成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肠息肉的护理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本文就内镜下高频电疗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胃肠息肉患者164例,均行高频电圈套切除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患者在接受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及优质护理后,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结论内镜下高频电疗应用于胃肠息肉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广。

    作者:曹惠萍;黄翠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投稿小知识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社区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护理中的效果及应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2013年3月的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患者出院后社区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患者24例,占总比例的80%,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显效患者18例,占总比例的6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率为8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对患者病情改善,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唐桂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产房舒适护理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的影响

    目的分析产房舒适护理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我院诊治的孕产妇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产房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助产效果和产房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助产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房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房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助产质量,降低产房内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邹晓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老年心血管介入术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在老年心血管介入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43例,全部患者行介入治疗,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43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积极的护理措施之后,介入治疗均成功,1例出现血压降低,1例患者穿刺部位肿胀,2例患者出现血管迷走反应,3例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结论加强老年心血管介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艳;韩相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浅谈医学检验报告网上查询

    患者在医院门户网站通过个人信息注册后,可上网查询和打印医学检验报告。网上查询系统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便利,节省就医成本,降低医院内交叉感染;但网上查询打印的检验报告因无医生签章而不能被认可和实现结果互认,互联网的开放性使患者隐私可能泄漏。随着全实验室自动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系统的发展,完善的检验报告网上查询系统将发挥其作用。

    作者:徐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干细胞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是神经细胞变性死亡,功能减弱或丧失的一类型疾病。临床上常见的包括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病、视网膜变性疾病、亨廷顿病等。这些疾病病因病机有差异,然而病理上均会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元脱失,所致功能异常等病理表现,查询近几年文献,本文将从干细胞治疗上述几种疾病进行综述。

    作者:董世桃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内科护理学见习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法运用于内科护理学见习中,通过分组讨论、临床指导、考核与反馈等流程,可有效强化医护生主体作用,培养团队能力,提升临床护理综合能力。

    作者:展小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进展

    股骨颈骨折是指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髋周肌肉群退变、反应迟钝或年轻人遭受严重外伤所致的股骨颈断裂,是临床常见多发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3.85%,占髋部骨折的54%[1],多发于老年人,年轻人多为严重创伤所致。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交通等创伤的增加,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股骨头颈血供、解剖关系的特殊性常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分别高达10%和10%~20%。治疗不当会给患者带来功能障碍或致残,影响生活质量,甚至死亡。因此,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

    作者:侯建思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门诊护理指导

    目的对门诊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指导,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能力,以保证治疗顺利完成。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护理指导,从而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及有效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周建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信息化建设背景下的医院服务水平评价模型初探

    在数字化医院建设的过程中,针对目前难以对医院服务水平进行客观、综合评价的现状,试图探讨一种适用于数字化医院服务水平的评价理论,从医院基础建设、经济效益、工作质量、用户评价这4个方面的多项指标中,运用Saaty的层次分析法构建数字化医院服务水平评价模型,从而分析研究数字化医院建设对医院服务水平的影响程度,深入发现问题,弥补不足,促进医院的均衡发展。

    作者:朱朝霞;冯怡;肖飞;景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