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脐炎临床护理措施探讨

左美华

关键词:新生儿, 脐炎,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脐炎的临床护理途径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脐炎患儿54例,实施皮肤护理、并发症控制、健康教育,观察患儿脐炎控制状况。结果54例新生儿脐炎患儿均痊愈,其中0~4d内痊愈30例、5~8d内痊愈16例,9~14d痊愈8例,护理效果非常显著。结论临床护理可以提升新生儿脐炎控制的有效性,对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高专产科实验室对幼童开放进行性及生殖健康教育的探讨

    目的探讨高职高专产科实验室对幼童(学龄前儿童)开放进行性及生殖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根据幼儿园对性及生殖健康教育的需求,整合学院实验实训资源,有计划的有组织地安排幼童进入产科实验室,通过模型演示、观察标本、图片展示、观看多媒体及老师生动形象地讲解,结合幼童好动好模仿的特点,进行现场角色扮演及互动等方法进行教学。结果通过教学使幼童能直观真实地了解性及生殖现象,理解性的自然属性,男女两性的特征及生育生殖过程。解答幼童提出的各种与性及生殖生育相关的问题,纠正幼童存在的常见性问题。结论高职高专产科实验室对幼童开放进行性及生殖生育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学前教育中对幼童性教育的重要补充,值得推广。

    作者:袁素华;竹艳芳;王静;廖书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来我院治疗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是治疗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常见方法,在围手期结合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礼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重症监护护理危险的防范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危险的因素与护对策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重症监护患者284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患者142例作为对照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142例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重症监护出现护理风险的不安全因素较多,临床上要做好各个环节的护理风险监控,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护理差错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承姣;刘江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7例肠造口周围严重粪水性皮炎合并溃疡的护理

    目的总结肠造口周围严重粪水性皮炎合并溃疡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7例肠造口周围严重粪水性皮炎合并溃疡治疗护理过程。结果7例肠造口周围严重粪水性皮炎合并溃疡患者均治愈,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护理满意。结论造口护肤粉、皮肤保护膜、爱康肤银、水胶体等湿性敷料联合使用;1903超大底盘1件式透明造口袋有效收集粪便;辅以心理干预、健康指导是创面成功治愈的关键。

    作者:陆艳春;唐艳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河南省预防接种单位建设及管理历程

    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经济、有效的措施,包括预防接种门诊、村级接种点、产科接种点等在内的预防接种单位是提供预防接种服务,完成预防接种操作直接、关键、核心的机构,是预防接种工作的基本单元。维持无脊灰、消除麻疹、加速乙肝控制等目标的实现以及预防接种工作措施的终落实均依靠预防接种单位工作的开展。规范、加强预防接种单位的管理,是提高预防接种工作水平与质量,加强免疫规划工作,实现相关疾病控制的基础与关键。河南省预防接种单位建设和管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综述如下。

    作者:张延炀;路明霞;王长双;王燕;马雅婷;张肖肖;肖占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如何发挥信息科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的作用

    信息科在医院数字化信息建设中承担着规划者、设计者、实施者、维护者的多重角色,是加快和推动医院数字化信息建设的核心力量,现结合所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实际工作经验,讨论信息科所应发挥的作用。

    作者:段文倩;刘诗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头孢克肟的不良反应

    本文就头孢克肟引起的过敏反应、皮肤病变与关节疼痛、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肝肾毒性及胃肠反应、诱发癫痫与动眼神经危像、心动过速等多种不良反应进行了归纳和综述,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詹滨瑜;蓝结;谭毓治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超声影像室数字化建设思路

    信息时代,医学超声影像数字化技术及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医学影像室必须加强数字化建设。超声影像室数字化建设是使用数字化设备,将PACS数字化设备及产生的信息进行网络化和信息化,有效整合设备、人力和物力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本文论述了超声影像室数字化建设的意义、措施以及超声影像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建设。

    作者:王爱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基层医院药房药品效期管理与对策

    目的防止过期药品的产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减少经济损失。方法根据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完善的效期管理措施。结果经过科学管理,药品管理质量、效率显著提高。结论效期药品管理应严格、规范。

    作者:杨丽芬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研究

    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给医院的档案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医院档案管理者要审时度势,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制度和手段,提升医院档案管理水平,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医院和患者双方。

    作者:李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脑血栓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院接收的脑血栓94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47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乙组47例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比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甲组住院平均时间为(28.36±4.24)d,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68.09%。乙组住院平均时间为(17.25±1.27)d,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87%。乙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间短于甲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甲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加快患者恢复具有重要作用,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栾苏妮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护理的相关措施以及心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有1例因合并多器官衰竭而死亡,6例好转出院,38例治愈。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该特别注意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的观察,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可以有效的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赵小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钙镁联合使用对降低脑出血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脑出血后血糖升高是导致患者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时发生胰岛素抵抗无疑使病情进一步恶化。血糖升高后机体发生细胞内脑水肿,同时机体厌氧代谢加强,能量生成障碍,线粒体ATP生成减少,细胞膜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降低,细胞内外的Na+、K+、Ca2+、H+交换障碍,出现细胞内高钠、高钙,细胞外高钾;同时钙通道的变化会损害细胞骨架及细胞膜的稳定性[1];急性脑出血中患者一般进食少或不能进食,同时为控制脑水肿常规应用大剂量甘露醇和速尿,会抑制钙和镁的重吸收,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致钙和镁的排泄增加,导致血钙、血镁下降。低血钙时神经纤维和骨骼肌的应急性增高,即阈值降低。低镁血症可促使钙离子过度内流,从而增加了平滑肌可利用的钙离子,使肌张力增高和神经细胞的应激性增高,同时急性脑卒中患者进食少和长时间卧床,胃排空减少,迷走神经受到刺激,甚至可导致频繁性顽固性呃逆[2]。脑出血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脑损害程度必定进一步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笔者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报告认为,脑出血72h内单独使用镁剂、72h后钙镁联合使用能有效地降低胰岛素抵抗,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海龙;文静;何朝晖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感染期临床观察与护理探讨

    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伤口的愈合需要消耗很多能量,使得自身的代谢速度加快,体内蛋白大量分解,致使患者机体处于负氮状态。此外,患者体内能量消耗过快,使得患者的身体极度虚弱。无论是免疫力,还是抵抗力都很低下,这样就会加大烧伤患者感染的发生率。通过对相关的资料分析,发现大多数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死亡是由感染致使的。为此,在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除了防止患者感染情况的加重,还要加强患者感染期的观察和护理,这样才能够确保患者及早的康复。本文主要探讨了大面积烧伤患者感染期临床观察和护理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邱玉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原因研究

    近年来一些大规模前瞻性研究充分而进一步肯定了进行强化降血糖治疗能有效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能够延长患者的预期寿命。但是伴随着患者血糖控制的逐渐达标,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逐渐增加。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不但严重的阻碍了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的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并且严重的低血糖反应更增加了主要大血管和微血管事件,是糖尿患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发现和预测低血糖及低血糖昏迷;鉴别无症状低血糖和老年人低血糖;预警药物导致的低血糖;及时发现和纠正低血糖;避免脑损伤监测合并疾病引起的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糖尿病治疗不仅要血糖控制达标,同时还要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本文探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低血糖的定义、临床表现及原因,为临床预防及管理低血糖提供依据。

    作者:张运捷;唐咏梅;王镜雯;吴广飞;刘博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儿童眼外伤的早期急救与护理体会

    我科近2年来共收治眼外伤住院患者67例,其中小儿眼外伤19例,占眼伤患者总数的28℅。入院后通过紧急处理、治疗及精心护理,除1例患者病情严重转上级医院治疗外,其余患儿都康复出院。

    作者:肖习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食欲素受体拮抗剂用于失眠的研究

    治疗失眠的药物研究及失眠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失眠的药物治疗主要为非苯二氮卓类(如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但该类药物仍有严重副作用成瘾性。需要进一步开发新的失眠药物。食欲素受体拮抗剂是一全新用于失眠治疗的作用机制,通过暂时阻断食欲素的功能,可以增加REM和NREM的维持时间,不同于GABA-A受体调节剂只减少REM维持时间,更接近生理睡眠。

    作者:李俊红;彭卫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12月来我院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治疗的患者共计60例,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均分,分别为30例实验组和30例对照组,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对实验组则需在其进行手术前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探访巡视,同时在手术中对其胃肠道以及皮肤进行相关的护理,准备好手术需要的相关仪器、设备及药物等。结果实验组有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漏情况,对照组有4例患者出现吻合口漏,3例患者切口受到感染。在手术时间方面,对照组要长于实验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肠道功能的恢复、手术完成后住院的时间等方面,实验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病菌实行相关的手术室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可以使患者尽快恢复,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徐桂银;曾英玉;谢洁;石靖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睡眠时上呼吸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如不及时治疗,持续较久或反复的呼吸暂停会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从而导致各系统的病生理变化,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导致呼吸骤停和心律失常,发生睡眠中猝死。近年来,有不少关于OSAS患者手术前、中、后死亡的报道[1]。因此,在重视确定治疗方法,掌握手术指征,选择手术、麻醉方式,慎用镇静、镇痛剂等的同时,着力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我科自2010年12月~2013年1月为81例患者施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慧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治疗方法的现状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归宿。在美国和欧洲,约有90%[1-2]的心衰患者由于存在水钠潴留现象而住院,将近40%[3]的心衰患者由于水钠潴留未得到控制而再次住院。水钠潴留与心衰的恶化及高死亡率有关[4],因此控制水钠潴留是治疗心衰的基石,而利尿剂是目前惟一可以充分控制心衰患者体内水钠潴留的药物[5],但现今利尿方法多种多样,利尿效果褒贬不一。现就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治疗方法的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谢应欢(综述);皮延生(审校);陈秋;金青;张继磊;李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