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治疗方法的现状

谢应欢(综述);皮延生(审校);陈秋;金青;张继磊;李春艳

关键词:心力衰竭, 利尿剂, 治疗方法
摘要: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归宿。在美国和欧洲,约有90%[1-2]的心衰患者由于存在水钠潴留现象而住院,将近40%[3]的心衰患者由于水钠潴留未得到控制而再次住院。水钠潴留与心衰的恶化及高死亡率有关[4],因此控制水钠潴留是治疗心衰的基石,而利尿剂是目前惟一可以充分控制心衰患者体内水钠潴留的药物[5],但现今利尿方法多种多样,利尿效果褒贬不一。现就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治疗方法的现状作一综述。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女性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2011年,中华医学会制定PCOS的诊断标准。在治疗上,西医主要通过降低血雄激素水平、改善PCOS的胰岛素抵抗和诱发排卵等治疗改善症状,中医辨证论治改善机体的内在环境,重建正常月经周期,提高受孕率。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互补优势,提高临床疗效,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管淑琴;曲艺;张丽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血源档案规范化管理及其意义

    本文首先从科技发展对血源档案规范化的影响角度对血源档案管理的发展进行系统的讲解,其次从保护血源档案作用的方面来探讨血源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后从采供血血源档案保护的强大力度等方面做深入阐释,终在血源档案规范的前提下使献血者勇于献血、患者安全用血。

    作者:陈瑚;汤旭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1日~6月30日收治的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67%。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洪菊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从暴力伤医事件看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化,各种社会矛盾和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就极易集中在医院暴力事件中,这是由于患者或患者家属对治疗效果不满意,或对医务群体不信任而产生的过激行为,随着医院暴力发生率的逐步提高,医务人员受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暴力侵害,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身心健康,造成生理、心理伤害,进而影响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医疗科学的进步与发展。护理人员应增强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及时发现暴力倾向苗头,防止重大伤害事件发生,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张曦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研究

    地中海贫血是一组因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而导致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目前对地中海贫血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基因诊断是通过对受检者某一特定基因(DNA)或某转录物(mRNA)进行分析来诊断遗传病的技术,已成为为普遍的地中海贫血常规检测方法,又被称为是诊断地中海贫血的金标准。本文综述了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孜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新生儿脐炎临床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炎的临床护理途径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脐炎患儿54例,实施皮肤护理、并发症控制、健康教育,观察患儿脐炎控制状况。结果54例新生儿脐炎患儿均痊愈,其中0~4d内痊愈30例、5~8d内痊愈16例,9~14d痊愈8例,护理效果非常显著。结论临床护理可以提升新生儿脐炎控制的有效性,对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左美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患儿家长满意度、护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患儿救治成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7.5±8.6)分,医护人员护理质量为(94.7±7.7)分,患儿救治成功率为95.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发生2例护理风险事件,对照组发生18例,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干燥综合征并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患者杨某某,女,57岁,因“反复头晕、乏力、口干、眼干3年,上肢无力1+年,咳嗽、气紧2d”入院于2013年4月14日。

    作者:邹晋梅;李思吟;杨静;邓代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护理纠纷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工作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4年发生的护理纠纷事件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导致护理纠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的态度问题,共计16例,占总数的40.0%;技术不合格所致共12例,占30.0%;护理人员工作的失职和不负责任导致共计5例,占总数的12.5%;另外还包括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记录书写发生差错而引起护理纠纷,共计5例,后是环境因素2例。结论导致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的态度,因此在预防对策上主要是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有效防范,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从而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兰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甲状腺自身抗体与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研究进展

    目前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在妊娠期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它们与妊娠不良结局关系密切。本文就近年来甲状腺自身抗体与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刘利华(综述);徐勇(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采用护理干预机制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分别选取我院手术室接收的未采用护理安全干预的对照组患者300例和采用护理安全干预的观察组患者250例,对比两组患者医疗事故发生率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将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应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后,观察组的250例患者其医疗事故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低,而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将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应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中,能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亚琴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我院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的做法与体会

    我院响应卫生部号召,于2011年5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以外妇科病区作为试点病区,率先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以点带面,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2012年全院三个临床科室全部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优质护理服务值得推广。

    作者:梁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患儿及家属问卷调查,分析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总结防治对策。结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院护士因素,患儿家属因素,医院制度、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等均会引起儿科护理纠纷。结论儿科护理纠纷的防治,要从细节入手,以提升服务质量,降低医患纠纷率,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罗彦芬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300例

    目的探讨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0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取300例血糖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血样并分离血清,然后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的测试。结果经血脂指标检验后,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测定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脂与正常人相比较高,而糖尿病患者各种指标如TG、TC及LDL也会相继提高,因此,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严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咯血--是否警惕了房颤消融术后肺静脉狭窄

    咯血是呼吸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出血,由口腔排出。患者咯血量大易引起失血性休克。故咯血一旦被确定,须进一步探究病因以便及时予相应治疗。但咯血病因复杂,常见原因为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近年来随着检查手段的进步,非上述原因所致咯血有增多趋势,尤其在多次痰找肿瘤细胞、抗酸杆菌结果均阴性时,需警惕肺血管疾病,如肺静脉狭窄、肺血管畸形等。肺静脉狭窄( pulmonary venous stenosis,PVS)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获得因素造成肺静脉管腔狭窄进而导致肺静脉血液回流受阻的一系列临床疾病。近年来随着射频导管消融在房颤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多,因射频消融导致肺静脉狭窄的报道亦增多,房颤射频消融成为APVS又一病因[1]。Preto等研究表明,房颤射频消融所致肺静脉狭窄患者中约16豫存在咯血,且有部分患者以咯血为首发症状。

    作者:杨小敏;郭述良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肠息肉的护理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本文就内镜下高频电疗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胃肠息肉患者164例,均行高频电圈套切除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患者在接受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及优质护理后,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结论内镜下高频电疗应用于胃肠息肉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广。

    作者:曹惠萍;黄翠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60例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快速提高小儿腹泻疾病的治愈。方法回顾我院自2013年1月~9月在我院儿科进行腹泻疾病治疗的60例患儿,应用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的患儿给予儿科腹泻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经治疗,实验组的显效14例(46.67%)、有效16例(53.33%)、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11例(36.67%)、有效15例(50.00%)、无效4例(13.33%),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6.6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科腹泻患儿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韦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腹膜平衡试验的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并探讨腹膜透析试验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行腹膜平衡试验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统计透析结果。结果30例患者中5例(16.7%)高转运;6例(20%)为高平均转运;18例(60%)为低平均转运,其中有8例透析充分,10例透析不充分;1例(3.3%)为低转运。结论腹膜平衡试验简单易行,配合优质护理,患者可达到较好的透析效果。

    作者:蓝辉娆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疝气患者手术前后的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疝气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择期进行疝气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8例,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疝气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给予综合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覃成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的状况已被研究者确认,癌症患者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范围从8%~84%[1],世界卫生组织定义营养状态为躯体摄入、吸收和利用营养素的条件和其对病理生理状态的影响[2]。多达20%的癌症患者死于营养不良,而非肿瘤本身[3]。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可由多种因素引起,肿瘤本身和后续治疗等均是产生营养问题的原因。晚期肿瘤患者,大部分都存在着营养不良,即恶病质状态。肿瘤恶病质脂肪代谢活性增强;肿瘤组织消耗机体大量氮,肝脏合成蛋白质减少,出现负氮平衡;糖利用下降,糖酵解增强。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报告,饮食是治疗癌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合理的膳食营养能够帮助患者感觉更加舒适和保存自身体力。现结合文献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张昊;丛庆学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