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曦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护理过程中的应用及产生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的140例乳腺癌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进行服务,分析对比出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率为94.28%,对照组满意率为87.14%,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乳腺癌的治疗和康复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可以作为一种新颖有效的护理办法应用到乳腺癌临床中。
作者:王蕊菊;潘丽芳;方芳;魏冬琴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4例乳腺癌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心理需求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使用SAS量表对两组患者焦虑情况及手术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干预组患者SAS量表评价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术后满意度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鲁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来我院治疗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是治疗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常见方法,在围手期结合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礼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各国人民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事件,灵敏、高效、经得起实战检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应急处置体系可以显著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此类事件给人民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新疆昌吉市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现状简要总结,提出今后完善该体系的合理建议。
作者:韩彦明;王先化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均属于阻塞性气道疾病,支气管哮喘患者因病程过长,特别是对于长期吸烟的患者易导致不可逆的气流受限症状,而在COPD患者中也有部分病例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出现可逆的气流受限表现,上述征象干扰了临床医师对相关疾病的辨别与诊断。本文从支气管哮喘与COPD的鉴别、自然病史、危险因素、气道特点、气道重塑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两种疾病的研究现状,为开展临床诊疗及两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作者:莫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报道1例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以期在临床中不断提高诊疗水平,规范诊疗思路,早期明确病因,大程度的使患者受益。方法临床回顾1例副肿瘤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头颅MRI,胸部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亚急性起病,病情进行性加重,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并先于肿瘤的发现。结论副肿瘤综合征合并肺癌是副肿瘤综合征中常见一种类型,但在临床诊疗中,神经系统常为首发症状,易误诊为脑血管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因此,需要提高诊疗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
作者:戴琴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对高龄烧伤患者进行全麻苏醒期观察与护理的探讨。方法对56例70岁以上高龄烧伤患者全麻苏醒期并发症进行密切观察与有效的护理。结果56例高龄患者均顺利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结论麻醉苏醒期严密的观察和护理是高龄烧伤患者顺利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的关键。
作者:胡岩;张桂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0例,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分析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护理情况。结果4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源性休克为3例,比例为7.5%,心律失常为10例,比例为25.0%;血管神经性迷走反射为1例。本组患者早期死亡为1例,原因是心源性休克,其他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后痊愈。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需要注意加强并发症护理,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董琳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肾病综合征主要是原发于患者肾小球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小儿患者临床多见病症,发病原因为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蛋白丢失,以水肿、高脂血症、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为主要表现,病程长、复发几率高、合并症多,对患儿及其家属心理都有显著影响,所以目前临床治疗中对于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健康十分关注,是临床护理重点[1]。下面我们对心理健康在肾病综合征患儿及其极家属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
作者:全初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临床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糖尿病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不同可分为4类。其中发病率高的是2型糖尿病,其基本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茁细胞功能下降[1]。而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并破坏自身胰岛茁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其他还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有糖尿病视网膜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终可导致失明、肾功能衰竭、脑卒中、心血管事件等,增加死亡率和(或)致残率。预计到203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将增涨至5.29亿(来源于2013年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届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将会是全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因此,对糖尿病预防及治疗的探索需不断进行。
作者:张敬红;邓华聪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跌倒风险评估对预防骨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作用。方法运用我院护理部修订的《住院患者坠床辕跌倒危险因子简易评估表》对我科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高危跌倒患者采取相应防范护理措施。结果使用《住院患者坠床辕跌倒危险因子简易评估表》对我科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与护理管理后,我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2012年的0.08%降低至2013年0.03%。结论使用《住院患者坠床辕跌倒危险因子简易评估表》对骨科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与护理管理能提高护患双方的护理安全意识,减少和避免骨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保障骨科住院患者安全。
作者:罗淑娴;杨传俊;陈章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讨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我科于2011年10月~2014年1月共收治2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依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结果15例治愈出院,5例好转出院,1例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论适当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李艳林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医院感染控制是预防感染传播的关键所在。在新形势下,医院该如何提高医院感染控制力度,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根据当前医院感染控制情况,对医院感染控制提出建议,以及管理对策,以便于未来医院感染控制能够更加有效的开展。
作者:冯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近年来一些大规模前瞻性研究充分而进一步肯定了进行强化降血糖治疗能有效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能够延长患者的预期寿命。但是伴随着患者血糖控制的逐渐达标,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逐渐增加。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不但严重的阻碍了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的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并且严重的低血糖反应更增加了主要大血管和微血管事件,是糖尿患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发现和预测低血糖及低血糖昏迷;鉴别无症状低血糖和老年人低血糖;预警药物导致的低血糖;及时发现和纠正低血糖;避免脑损伤监测合并疾病引起的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糖尿病治疗不仅要血糖控制达标,同时还要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本文探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低血糖的定义、临床表现及原因,为临床预防及管理低血糖提供依据。
作者:张运捷;唐咏梅;王镜雯;吴广飞;刘博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高度近视患者进行术前正确指导,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出现并发症及时处理,做好相关出院指导。结果15例患者30眼中,术后矫正视力为0.6~0.8的患者有5例10眼,术后矫正视力为0.8~1.0的患者有10例20眼。结论对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矫正视力。
作者:王静;岳新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影响大等特点,早期发现及正确治疗对其转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AKI诊断标准、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预后因素、治疗进展及预防进行综述。
作者:张慧;赖德源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抽搐是指局部或全身骨骼肌发作性的不自主的抽动、强直、痉挛的一组症状群,不是一种疾病。常见于神经系统的感染、肿瘤、外伤、血管性或变性病变;高热、惊厥、子痫、高血压脑病、肺脑综合症、中毒性代谢性疾病,发病不受年龄限制[1]。抽搐来之较急,大多到急诊室就诊,可见于多种疾病,且多为严重阶段,平时需要我们熟记能引起抽搐的各个系统疾病及其他们的抽搐特点、伴随症状,全面有序的进行各个系统检查,尽早做出病因诊断[2]。异常的肌肉收缩来自肌肉、周围部位或非神经系统任何水平的障碍,单纯来自肌肉的收缩一般指发生于局部肌束的颤动而无关节的运动,如肌束颤动、肌肉颤动。
作者:张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乳腺癌术后潜在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DVT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了解乳腺癌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加强术后早期预防,早期观察,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DVT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陈丹娟;姚雪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9月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2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本院治疗之后,采用分组进行护理,对照组的满意例数有23例,可例数为24例,不满意例数为11例,总满意率为78.33%,患者的住院平均时间为(7.8±1.2)d,下床活动平均时间为(2.2±0.5)d;观察组患者满意例数有31例,可例数为27例,不满意例数为2例,总满意率为96.67%,患者的住院平均时间为(2.5±0.8)d,下床活动平均时间为(1±0.3)d,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整体护理可以提高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在腹腔镜手术后护理效果。
作者:罗国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脑出血后血糖升高是导致患者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时发生胰岛素抵抗无疑使病情进一步恶化。血糖升高后机体发生细胞内脑水肿,同时机体厌氧代谢加强,能量生成障碍,线粒体ATP生成减少,细胞膜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降低,细胞内外的Na+、K+、Ca2+、H+交换障碍,出现细胞内高钠、高钙,细胞外高钾;同时钙通道的变化会损害细胞骨架及细胞膜的稳定性[1];急性脑出血中患者一般进食少或不能进食,同时为控制脑水肿常规应用大剂量甘露醇和速尿,会抑制钙和镁的重吸收,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致钙和镁的排泄增加,导致血钙、血镁下降。低血钙时神经纤维和骨骼肌的应急性增高,即阈值降低。低镁血症可促使钙离子过度内流,从而增加了平滑肌可利用的钙离子,使肌张力增高和神经细胞的应激性增高,同时急性脑卒中患者进食少和长时间卧床,胃排空减少,迷走神经受到刺激,甚至可导致频繁性顽固性呃逆[2]。脑出血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脑损害程度必定进一步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笔者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报告认为,脑出血72h内单独使用镁剂、72h后钙镁联合使用能有效地降低胰岛素抵抗,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海龙;文静;何朝晖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