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敏;郭述良
阐述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进展,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参阅大量研究文献,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领域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包括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定义、子宫收缩乏力型产后出血的常见及新处理方法等内容。总结子宫收缩乏力性子宫出血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我们认为防治仍是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重要环节。
作者:田润芝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并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2011年1月16日我院成功实施首例食管大部分切除,主动脉部分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护理组按护理程序给予积极的术后护理。有效的实施各项护理措施。结果术后护理效果良好,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发生,顺利康复出院。
作者:倪弘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患者杨某某,女,57岁,因“反复头晕、乏力、口干、眼干3年,上肢无力1+年,咳嗽、气紧2d”入院于2013年4月14日。
作者:邹晋梅;李思吟;杨静;邓代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探讨其价值,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收治我院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67例,痊愈64例,死亡3例。分析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护理对预后的关系。结果有效的临床临床观察及护理可以降低上消化道大出血严重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结论严密临床观察与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是神经细胞变性死亡,功能减弱或丧失的一类型疾病。临床上常见的包括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病、视网膜变性疾病、亨廷顿病等。这些疾病病因病机有差异,然而病理上均会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元脱失,所致功能异常等病理表现,查询近几年文献,本文将从干细胞治疗上述几种疾病进行综述。
作者:董世桃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肾病综合征主要是原发于患者肾小球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小儿患者临床多见病症,发病原因为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蛋白丢失,以水肿、高脂血症、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为主要表现,病程长、复发几率高、合并症多,对患儿及其家属心理都有显著影响,所以目前临床治疗中对于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健康十分关注,是临床护理重点[1]。下面我们对心理健康在肾病综合征患儿及其极家属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
作者:全初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分析脑室出血钻孔引流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34例采用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的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分析脑室出血钻孔引流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34例采用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的脑室出血患者经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29%,其中,15例为痊愈,14例为好转,2例患者放弃治疗,2例患者出现死亡现象,1例患者转上级医院。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脑室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黎中兆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自然分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10月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对两组产妇的三个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流血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流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三个产程时间以及总产程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在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帮助产妇调节心理状态,降低剖宫产率,从而增加顺产比率。
作者:汤庆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防止过期药品的产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减少经济损失。方法根据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完善的效期管理措施。结果经过科学管理,药品管理质量、效率显著提高。结论效期药品管理应严格、规范。
作者:杨丽芬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什么?我的回答是院人才队伍建设和基础架构建设。没有一支适应信息化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是不可能建设好、维护好医院信息系统的。同样,没有一个符合国家标准的、具有良好安全性、稳定性的网络体系也是无法保证医院整个网络系统长期、安全、稳定地运行的。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保证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作者:许鹤;马端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心内科实行优化住院环境,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药物护理,对患者实施切实可行的人性化护理。结果护理全程体现人性化,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促进康复,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形象和素质,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结论人性化护理的实施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提高了心内科患者对医院和科室的满意度,让医院赢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谷春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消化道手术后发生医院内真菌性腹腔感染,增强其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选取1例阑尾术后真菌性肠间隙脓肿临床资料,结合患者慢性基础病、留置腹腔引流管、抗菌药物使用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二重感染院真菌性肠间隙脓肿。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消化道手术后体温下降后再度畏寒高热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的,应警惕真菌性腹腔感染。
作者:韦小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提高医疗设备维修成本的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维修费用,在医院管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对医疗设备维修初期的成本控制,重视培养医疗设备维修队伍,重视对设备维修费用的核算,是有效降低医疗设备维修费用的重要举措。
作者:唐运强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地中海贫血是一组因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而导致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目前对地中海贫血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基因诊断是通过对受检者某一特定基因(DNA)或某转录物(mRNA)进行分析来诊断遗传病的技术,已成为为普遍的地中海贫血常规检测方法,又被称为是诊断地中海贫血的金标准。本文综述了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孜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的状况已被研究者确认,癌症患者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范围从8%~84%[1],世界卫生组织定义营养状态为躯体摄入、吸收和利用营养素的条件和其对病理生理状态的影响[2]。多达20%的癌症患者死于营养不良,而非肿瘤本身[3]。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可由多种因素引起,肿瘤本身和后续治疗等均是产生营养问题的原因。晚期肿瘤患者,大部分都存在着营养不良,即恶病质状态。肿瘤恶病质脂肪代谢活性增强;肿瘤组织消耗机体大量氮,肝脏合成蛋白质减少,出现负氮平衡;糖利用下降,糖酵解增强。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报告,饮食是治疗癌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合理的膳食营养能够帮助患者感觉更加舒适和保存自身体力。现结合文献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张昊;丛庆学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童断指再植术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脑卒中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每组有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有38例患者对我院护理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95%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是提高儿童断指再植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儿童断指再植术后应重视心理护理。
作者:朱莹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随着新医改对管理体制、运行体制、保障体制、监督体制的深入推进,医院正朝着终末质量管理向环节质量管理转变,医院信息化也从传统的内部管理为主的HIS系统,向以患者为核心的临床信息化系统转变。我院近年来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基于临床信息系统服务平台的医疗行为管理系统建设,在实现电子病历、电子医嘱的基础上,嵌套合理用药监测、病历质控及临床路径管理系统等各类功能模块,实现对医生医疗行为的监管和规范,从而降低医疗缺陷,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黄少斌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护理的相关措施以及心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有1例因合并多器官衰竭而死亡,6例好转出院,38例治愈。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该特别注意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的观察,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可以有效的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赵小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以及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以及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妇产科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以及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安四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医院合并扩建后护理人力资源构成与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统计某院现有1090例护理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等基本情况。结果护理岗位人力配备不足;护理人员年轻化,高学历、低职称人员比例较高,其中35岁以下人员占75.94%,本科以上学历占59.54%,初级职称护理人员占83.12%;梯队建设缓慢,队伍不稳定,管理方式不完善,临床学科间交流受限等因素影响护理事业发展。为加强管理,应当采取根据护理人员结构制定合理的招聘计划,加强对年轻护士的培训及对合同制护士的关注,完善护士长选拔任用办法等相应的措施。结论通过对护理队伍的有效管理,可以加强护理队伍的稳定性,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促进医疗安全。
作者:唐国一;吕回;张静容;陈岱岚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