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Orem自理理论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姚菲;高美芳;黄晓莉

关键词:Orem自理理论, 自理能力, 心血管疾病, 临床护理实践
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增高。由于其多发病突然,病情较重,致死率高,因此心血管疾病护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Orem自理理论(theory of self-care)强调护理对象的自我照顾需求,包括3个学说院自理学说、自理缺陷学说及护理系统学说。该理论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实践。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国外灾难医学救援的现状及启示

    本文就灾难医学在我国和发达国家发展现状包括医学知识水平和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对我国建立灾难医学教育培训体系提出新的看法。①建立丰富、立体的全国一体化的灾难医疗救援体系,提高救援效率。于建立在校教育-继续教育-专业训练的教育模式,对广大民众实施继续教育,普及其应对灾难的常识;对医学生和救灾人员实施规范培训。对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进行定期的教学培训,提高广大官兵专业技能。③加大科研力度。

    作者:杨蕾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新合并扩建医院护理队伍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了解医院合并扩建后护理人力资源构成与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统计某院现有1090例护理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等基本情况。结果护理岗位人力配备不足;护理人员年轻化,高学历、低职称人员比例较高,其中35岁以下人员占75.94%,本科以上学历占59.54%,初级职称护理人员占83.12%;梯队建设缓慢,队伍不稳定,管理方式不完善,临床学科间交流受限等因素影响护理事业发展。为加强管理,应当采取根据护理人员结构制定合理的招聘计划,加强对年轻护士的培训及对合同制护士的关注,完善护士长选拔任用办法等相应的措施。结论通过对护理队伍的有效管理,可以加强护理队伍的稳定性,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促进医疗安全。

    作者:唐国一;吕回;张静容;陈岱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6月在消化内科见习的护理本科学生124名为研究对象,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按PBL教学要求,学生按自学寅病史采集寅小组讨论寅教师总结四个步骤进行。自制PBL教学法评价表,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PBL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消化内科临床见习护生的带教效果,有利于护生从学生到护士顺利的角色转变,值得在临床带教中广泛推广。

    作者:饶玉霞;艾青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浅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分析回顾我院近些年来所收治的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并就其护理措施和要求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从对300例阑尾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正确的术后护理后,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还能够大大减轻患者并发症的发作,从而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结论采取正确有效的术后护理办法,如术前心理疏导和术后各项生命体征的全面监测,并就其饮食和日常活动进行专门的指导,从而帮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有效恢复并减少并发症。

    作者:尕梅;地丽努尔·瓦力要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7例肠造口周围严重粪水性皮炎合并溃疡的护理

    目的总结肠造口周围严重粪水性皮炎合并溃疡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7例肠造口周围严重粪水性皮炎合并溃疡治疗护理过程。结果7例肠造口周围严重粪水性皮炎合并溃疡患者均治愈,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护理满意。结论造口护肤粉、皮肤保护膜、爱康肤银、水胶体等湿性敷料联合使用;1903超大底盘1件式透明造口袋有效收集粪便;辅以心理干预、健康指导是创面成功治愈的关键。

    作者:陆艳春;唐艳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脊柱骨折伴截瘫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收入的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住院期间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评价其住院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以及运动功能评分(FMA)。结果本组患者在出院时均好转,其中ADL评分出院时为(93.2±2.3),明显高于住院前的(35.8±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MA运动积分出院时平均为(92.3±3.8),也明显高于住院前的(43.5±5.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脊柱骨折伴瘫痪患者规范化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能力,保障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这种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江燕;张承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护理康复路径对结肠癌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康复路径对结肠癌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结肠癌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康复路径组和普通组,分别采用康复路径护理和常规护理,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康复路径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普通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患者满意度均高于普通组,且P<0.05。结论护理康复路径可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马明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头孢克肟的不良反应

    本文就头孢克肟引起的过敏反应、皮肤病变与关节疼痛、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肝肾毒性及胃肠反应、诱发癫痫与动眼神经危像、心动过速等多种不良反应进行了归纳和综述,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詹滨瑜;蓝结;谭毓治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现状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均属于阻塞性气道疾病,支气管哮喘患者因病程过长,特别是对于长期吸烟的患者易导致不可逆的气流受限症状,而在COPD患者中也有部分病例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出现可逆的气流受限表现,上述征象干扰了临床医师对相关疾病的辨别与诊断。本文从支气管哮喘与COPD的鉴别、自然病史、危险因素、气道特点、气道重塑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两种疾病的研究现状,为开展临床诊疗及两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作者:莫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疝气患者手术前后的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疝气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择期进行疝气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8例,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疝气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给予综合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覃成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咯血--是否警惕了房颤消融术后肺静脉狭窄

    咯血是呼吸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出血,由口腔排出。患者咯血量大易引起失血性休克。故咯血一旦被确定,须进一步探究病因以便及时予相应治疗。但咯血病因复杂,常见原因为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近年来随着检查手段的进步,非上述原因所致咯血有增多趋势,尤其在多次痰找肿瘤细胞、抗酸杆菌结果均阴性时,需警惕肺血管疾病,如肺静脉狭窄、肺血管畸形等。肺静脉狭窄( pulmonary venous stenosis,PVS)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获得因素造成肺静脉管腔狭窄进而导致肺静脉血液回流受阻的一系列临床疾病。近年来随着射频导管消融在房颤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多,因射频消融导致肺静脉狭窄的报道亦增多,房颤射频消融成为APVS又一病因[1]。Preto等研究表明,房颤射频消融所致肺静脉狭窄患者中约16豫存在咯血,且有部分患者以咯血为首发症状。

    作者:杨小敏;郭述良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现代医院感染控制在新形势下管理对策思考

    医院感染控制是预防感染传播的关键所在。在新形势下,医院该如何提高医院感染控制力度,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根据当前医院感染控制情况,对医院感染控制提出建议,以及管理对策,以便于未来医院感染控制能够更加有效的开展。

    作者:冯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子宫及宫旁动静脉畸形诊治

    子宫及宫旁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子宫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过多,间断性阴道大出血。盆腔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子宫及宫旁动静脉畸形的金标准。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子宫及宫旁动静脉畸形的首选治疗,对于多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失败而阴道大出血的难治性患者,采用结扎子宫动脉血管后行子宫病灶切除术、同时对子宫旁病灶行消除术治疗,达到治疗疾病又保留子宫的满意效果。

    作者:阮惟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河南省预防接种单位建设及管理历程

    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经济、有效的措施,包括预防接种门诊、村级接种点、产科接种点等在内的预防接种单位是提供预防接种服务,完成预防接种操作直接、关键、核心的机构,是预防接种工作的基本单元。维持无脊灰、消除麻疹、加速乙肝控制等目标的实现以及预防接种工作措施的终落实均依靠预防接种单位工作的开展。规范、加强预防接种单位的管理,是提高预防接种工作水平与质量,加强免疫规划工作,实现相关疾病控制的基础与关键。河南省预防接种单位建设和管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综述如下。

    作者:张延炀;路明霞;王长双;王燕;马雅婷;张肖肖;肖占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进展研究

    目的分析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护理进展。方法给予吸氧及药物止痉等治疗,并在治时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对应护理,包括病情监测、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后,所有患儿均痊愈,无1例发生脑水肿及出现严重后遗症;惊厥发作次数大于2次的有7例,其中1例患儿为持续惊厥,经过对症处理后临床症状得以缓解。结论在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时进行全面的护理有助于改善预后,在临床中应重视护理干预的实施。

    作者:常景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并发症预防和康复训练,尽量使患者达到骨折愈合与肢体功能,同时恢复的效果。从而了解此类骨折复位后的骨折位置情况与膝关节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6例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前后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经平均6~18个月的随访,全部骨折临床愈合。疗效按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27例,良14例,可3例,差2例。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患者实施全面康复护理措施是改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重要保证。

    作者:阳建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我院首例非体外循环下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并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并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2011年1月16日我院成功实施首例食管大部分切除,主动脉部分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护理组按护理程序给予积极的术后护理。有效的实施各项护理措施。结果术后护理效果良好,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发生,顺利康复出院。

    作者:倪弘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胃癌患者的护理体会

    胃癌(gastric.cancer)是常见的胃部恶性肿瘤,占消化系统癌肿的第1位,其死亡率在我国位居恶性肿瘤的首位。胃癌的发病情况,与地区有明显的特征。我们所处的东北地区发病率较高。此病大多见于男性,多发生于较高年龄。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阻塞性黄疸介入治疗42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介入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阻塞性黄疸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资料。结果5例术中出现胆心反射,12例患者术中出现疼痛症状,8例患者术后因逆行胆道感染出现发热症状,4例患者引流管出现堵塞、移位,3例患者术后引流管出血,以上症状及时处理后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阻塞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精心、全面的护理是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采用护理干预机制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分别选取我院手术室接收的未采用护理安全干预的对照组患者300例和采用护理安全干预的观察组患者250例,对比两组患者医疗事故发生率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将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应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后,观察组的250例患者其医疗事故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低,而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将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应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中,能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亚琴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