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致泻性大肠杆菌的流行特征及耐药现状研究

文英

关键词:致泻性大肠杆菌, 细菌性腹泻, 耐药性
摘要:致泻性大肠杆菌(DEC)为常见的一种细菌性腹泻病原菌,主要包括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还有近期研究发现的肠产志贺样毒素、侵袭力较强的大肠杆菌(ESIES)。以婴幼儿中发生DEC感染率较高。近年来,在成人人群中的腹泻患者DEC检出率有所增高,成为部分地区细菌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治疗难度较大,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临床上受到高度的重视与关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试论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与其效果评价

    目的讨论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并对其效果予以客观评价。方法以86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作两组,一组定义为对照组(43例,整个手术过程中行常规护理),另一组定义为观察组(43例,整个手术过程中行细节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在手术并发症方面,观察组(11.63%)明显优于对照组(46.51%);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3.02%)明显优于对照组(53.49%)。结论对于手术室护理而言,合理引入和应用细节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总之,可以大幅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姜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BL教学在骨科临床课教学的应用

    目的 PBL教学在骨科临床课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6月在我院实习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员,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以传统的讲授加上多媒体,试验组以传统的讲授加上多媒体再加上病例式PBL教学。采用理论考试成绩、学生课程评价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平均分为(86.0依5.9)分,对照组为(78.2依5.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病例分析题统计结果院试验组平均分为(17.40依2.4)分,对照组为(12.9依3.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在理论联系实际性,知识获得性,临床思维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各方面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值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BL教学摸索阶段应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张云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目的总结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经验。方法通过分析我院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经验,总结相关的管理与控制方法。结果强化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落实,以规章制度为核心做好规范管理,加强相关的培训,做好监测和新生儿病区管理,并完善一次性药品的管理和消毒,积极推动专业队伍建设等是我院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主要方法。结论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我院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很好的促进了医院感染控制,为我院在本地赢得较高知名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谷文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对51例颅脑外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亚低温治疗。结果51例患者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早期即得到及时控制,未发生冻伤,压疮。结论有效的亚低温治疗,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是达到预期疗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保证,是患者恢复健康的关键。

    作者:冯素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内科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水平也越来越关注,并且,由于大部分内科疾病病情复杂,病因难以明确,其中一些内科疾病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一些内科疾病治疗的成败和护理工作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现在,随着生活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处理要给患者做好基础的护理之外,还必须要注意对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病情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研究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措施,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以实例出发,对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作者:张合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患者血液透析中尿路感染分析与预防护理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尿路感染情况,探讨治疗和预防护理对策以降低尿路感染率,提高透析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血液透析患者489例资料,分析其中尿路感染患者的感染表现、感染因素、病原菌种类,实施相应的预防、治疗、护理。结果血液透析患者489例,发生尿路感染者34例,占6.95%。病原菌依次为常见的是大肠杆菌18例(52.9%),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17.7%),鲍曼杆菌5例(14.7%),不动铜绿假单胞菌3例(8.8%),其它2例(5.9%)。结论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尿路感染要采取积极护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强化无菌操作,改善营养以提高免疫力,感染后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作者:罗诗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逐渐引起儿科医生的重视。本文试图从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机理、临床症状、诊断、治疗方法和手段四方面进行综述研究,以期为小儿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作者:杨小梅;喻圣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踝关节骨折的治疗现状

    近10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无论成人还是青少年,踝关节骨折的发生率均较过去明显上升。踝关节为一屈戌关节,主要功能是负重及运动,其运动主要限于前后方的屈伸,还可有部分的内外翻运动。在步行时踝关节需承受1.5倍的体质量,而在跑步时则承受8倍的体质量,所以日常生活中踝关节容易受到损伤[1]。

    作者:程渊;高仕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我院消毒供应室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目的总结我院消毒供应室现在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方法通过我院消毒供应室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干预措施。结果针对我院供应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强化管理规范和流程,全面提升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结论领导重视,加大消毒供应室硬件设施投入,改变消毒供应室人才梯队结构,加强培训,规范流程,为我院的医疗安全保驾护航。

    作者:洪淑琴;寇学品;张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腰椎病小针刀术后并发症的临床预防和护理总结

    目的分析腰椎病小针刀术后并发症的临床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以来收治的50例腰椎病行小针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腰椎病小针刀术后患者给予正确有效的康复锻炼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业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骨科中医护理应用现状探讨

    中医护理应用于骨科具有其独特的效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骨科中医护理应用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从骨科中医护理应用现状出发,探讨影响骨科中医护理推广应用的不足,为提高骨科中医护理推广、应用水平提供改进方向。

    作者:刘玉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探讨减轻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压力的主要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减轻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压力的主要应对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心血管内科6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并同时随机抽取其他科室60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对象(对照组),对120名护理人员进行压力状况问卷调查,并使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问卷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对照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压力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压力状况之前的不同。另外,问卷调查之外还对心血管内科的实际工作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比其他科室护理人员的压力要大,原因主要与心血管内科工作内容较为广泛,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有关。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因为工作内容较为繁重和要求较高等原因工作压力较大,寻找有效减轻这些人员的减压措施非常必要和重要。

    作者:王莹澄;侯兰珍;王海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近几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多,为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探究,相关研究人员查阅了近几年来许多家医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的一些成果资料。在临床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根据将疾病的判断与辩证的观点相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将对疾病进行整体治疗作为指导的关键所在,运用了不同种类的方法对疾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但在其治疗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值得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致病因素以及临床表现,其次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用药以及治疗的优点,后表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问题及展望。

    作者:周巍;佟晓琳;嘉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研究

    抗病毒治疗是治疗艾滋病患者的关键,近年来临床不断应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抗HIV疗效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临床抗HIV的疗效与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如患者自身、药物、社会等因素以及临床护理效果,为进一步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和临床护理情况,国外内学者对此纷纷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就这些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潘蔚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嗅觉传导通路形态学研究现状

    嗅觉是人体十分重要的感觉功能,具有辨别气味、识别环境等作用,嗅觉功能的障碍会造成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可以造成精神上的压抑或者忧郁。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对嗅觉结构与功能的了解和研究较视觉、听觉和触觉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MRI硬件设备与软件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利用MRI对嗅球和嗅束以及嗅觉相关区域的脑皮质体积进行测量,以探讨嗅觉的传导通路。

    作者:沈健;刘奕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如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应用胰岛素护理、皮肤护理等,对临床资料进行有效的观察分析。结果在采取有效的护理后120例患者的血糖达到良好的控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的控制有促进作用,并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谭文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催乳素与疾病

    催乳素是一种蛋白质类的激素,近年来,很多学者着重于对催乳素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这对阐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相互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也为与之相关的一些疾病的治疗如肿瘤、免疫系统疾病等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作者:王晶;高俊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

    术后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的症状,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手术后8h内患者不能排尿而膀胱尿量大于600ml,或者患者不能自行有效排空膀胱而残余尿量大于100ml ,即诊断为术后尿潴留研究发现39%的术后患者不能自行排尿,手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0%~44%。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术后尿潴留进行大量的研究,现就发生术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葛群;马登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西安医学院2010级护理专业266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班级分组,1011、12、13班实验组(n=135),1014、15、16班为对照组(n=131),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取基于CNP的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自行设计的实验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和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对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学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提高职业核心技能等方面,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情景模拟法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基于CNP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层认识和提高操作水平。

    作者:郭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骨质疏松症患者强化内固定稳定的研究进展

    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在脊椎外科领域应用逐步广泛,传统上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采用普通的内固定方法,缺少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由于骨质疏松患者骨骼变脆弱,锚着力和骨的支撑力不够坚固,术后承载过大的负荷,内固定-骨界面间的弹性模量较大,造成微骨折和内固定松动、拔出,导致内固定失败,假关节形成[1];影响椎弓根钉把持力的因素主要有螺钉的直径、长度[2],螺纹结构[3]、置钉位置[4]、椎体骨密度以及术后承载负荷等,其决定因素是钉-骨界面的强度。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如何提高钉-骨界面强度己成为骨科临床医生所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针对这一项的研究,总结国内外的新报道做一综述。

    作者:韩晓辉;韩永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