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殊护理干预在儿科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应用

陈丛蓉

关键词:特殊护理干预, 儿科, 静脉留置针
摘要:目的探讨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在儿科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患儿利用静脉留置针治疗时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儿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即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特殊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达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82.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69%,显著低于对照组20.51%,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应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儿科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本科住院分娩的1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将180例初产妇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人性化护理服务。观察两组自然分娩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变化。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后,观察组自然分娩率(8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43.5依1.36)、抑郁评分(24.1依0.42)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可使初产妇掌握分娩基本知识,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可深化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珊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心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加强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恐惧感,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采用交谈法和观察法,调查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心理问题及对心理护理必要性的认识。结果180例患者中有164例占91.1%,认为有必要进行心理护理。结论手术护士手术前后进行访视,麻醉前安慰,术中关心体贴患者,术后随访患者详细交待注意事项并追踪观察心理状况,可使其能够更好的密切配合手术,取得佳疗效和满意度。

    作者:施兰兰;杨青凤;徐昌霞;朱新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3例护理及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严重疾病,其常见病因为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是肝硬化晚期食管静脉曲张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极为凶险,如果救治不及时或处理方法不当,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因此,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与护理极为重要。近年来我院救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3例,经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就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随着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的增加,目前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3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模式的现代化以及社会的老龄化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常常引发各类严重的并发症,造成患者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正确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积极加强自我护理能力意义非常重大。我中心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社区的28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探索社区糖尿病患者行为生活方式干预的新技术、新方法。使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患者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敏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武警部队总队系统干部人群健康管理模式刍议

    根据前期工作探索,提出武警部队总队系统干部人群健康管理模式院依托信息化平台,总队卫生处全面组织协调,医院、机关门诊部、卫生队各司其职,在分级目标管理的框架下,融合群体管理和个体管理,实施自我管理、互助管理及专业管理相结合。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刘华磊;夏芹;高萍;李浴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异位胰腺的诊治进展

    异位胰腺是指在正常胰腺解剖位置以外的胰腺组织,产生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造成的。其常在外科手术或内镜检查时发现,多为单发。临床常无症状或非特异性症状包括腹痛、腹胀等,也可表现为肠套叠和消化道梗阻。近年来随着超声内镜的广泛应用,异位胰腺的诊断变的更方便、准确。目前多认为无症状的患者可以随访;有症状、诊断不明的患者,可以选择内镜下粘膜切除、腔镜下手术切除或开放手术切除。

    作者:贾春娟;李延龙;王朝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提高护理本科临床教学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临床教学方法。方法从教学管理模式、临床带教模式、临床实习方式、带教老师规范化培训、护生岗前规范化培训、护生就业指导等方面规范临床教学方法。结果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提高了护生综合素质,提高了本科护生实习效果,使护理本科生在三甲医院就业率达到97.9豫,就业率是100豫。结论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带教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向社会输送护理人才的质量。只有规范临床带教模式与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护生实习效果、提高护生综合素质,达到学以致用,成为适应新世纪发展所需要的高级护理人才。

    作者:刘冬琴;刘璐;申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局部麻醉药中毒致惊厥的救治与护理

    局部麻醉是指在患者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身体某一部位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被阻断,局部痛觉暂时消失,达到手术无痛的方法之一。因其简便易行及其安全性大而在临床广泛应用。局部麻醉药中毒致惊厥虽然极少发生,但一旦发生反应迅速,强烈,如抢救不及时,极易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我科曾遇2例麻醉过程中患者突发全身抽搐,经抢救处理后顺利完成手术。现将术中抢救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理美学在妇产科的应用

    目的探究护理美学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本院妇产科2010年~2012年收治的100例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美学,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更具有显著优越性(约0.05),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产科患者在常规护理上应用护理美学,能够提高患者对医疗的依从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障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黄秀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全身麻醉后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全身麻醉后由于麻醉药物残留容易导致误吸、呕吐、呼吸道梗阻及躁动等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在全身麻醉苏醒期间的预防、观察及护理对预防全身麻醉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起到关键的作用。现就全身麻醉后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车美华;穆兆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理管理与防控医院感染的思路与探讨

    本文结合中医医院日常治疗及护理工作中院内易感因素提出了系列院内感染护理防控建议,认为中医医院要通过强化护理管理工作达到防控院内感染的目的,着重加强护理管理组织领导、全面优化感染防控护理工作、重点加强针灸感染防控护理,多措并举,提升院内感染预防及控制效果。

    作者:黄凤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情绪的原因及健康教育

    本文通过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抑郁特征,在临床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用多种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缓解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情绪,从而维持患者的心理健康。

    作者:冯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烧伤合并酒精依赖戒断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酒精依赖戒断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方法。方法对28例烧伤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做好严密观察、准确判断、合理看护、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28例烧伤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均创面愈合良好,治愈出院。结论患者入院时详细询问既往史,注意鉴别精神症状出现的原因,及时确诊、处理。做好安全、饮食、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使患者在烧伤创面能早日愈合的同时,也能做到自我约束,坚持戒酒,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郢;杨光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在手外伤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实践探讨

    目的对优质护理对手外伤患者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的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用优质护理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在入院第4d之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忧郁、恐惧以及焦虑等心理状况进行比较,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状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来讲,观察组患者发生忧郁、恐惧以及焦虑的概率明显要低,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明显要高。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手外伤患者的忧郁、恐惧以及焦虑等心理状况的明显降低,与此同时,还可以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胡先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无线网络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性分析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在医院临床中的应用面临信息安全问题,通过解决方案的分析以及有关权威机构的研究,该技术的应用是可行的、安全的,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提高医院医疗管理系统的效率。

    作者:李锋;李翠荣;张艳;陈光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浅谈区县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问题与对策

    目前我国面临着尽快提高区县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以满足国家社会对区县级医院医务水平的不断需求的目标。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区县级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根据实际从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出发,探讨了提高我国区县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对策。以期给广大医务人员些许有用的借鉴。

    作者:黎清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髋内收畸形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髋内收畸形围手术期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使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方法采用解除股内收肌痉挛和挛缩的手术方法,内收肌切断、内收肌切断结合闭孔神经前支切断术。结果本院采用两种方法结合闭孔神经前支切断术,治疗脑瘫后遗症具有髋内收畸形6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和手术同样重要,结合其他综合性功能康复方法可以得到更好的护理结果。

    作者:侯惠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小儿氯胺酮麻醉术后复苏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氯胺酮麻醉复苏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196例处于麻醉复苏期的氯胺酮麻醉患儿采取精心有效的护理措施,如加强病情监测和安全防范的管理。结果196例氯胺酮麻醉患儿安全度过麻醉复苏期,效果较好。结论对氯胺酮麻醉患儿采取精心有效的护理有利于安全度过麻醉复苏期。

    作者:叶红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胰头癌手术方式的现状与进展

    在现代临床中,胰头癌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程度高的肿瘤,是一种比较难以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胰腺癌起病隐匿,不易发现,手术切除率低,约20%,常合并胆管十二指肠梗阻和顽固性疼痛等症状[1]。现在临床中较为有效的治疗胰头癌的方法是根治性手术[2]。近年来其发病率增加的趋势较以往明显,在我国各地该病死亡率为2.62/10万,在所有的恶性肿瘤,占死因第10位[3]。西方国家统计每年大约有超过3万人死于胰腺癌,胰腺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死因第4位[4]。胰腺癌中主要为胰头癌,占胰腺癌的70%~80%。目前对胰头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切除是唯有望根治胰腺癌治疗方式。胰腺癌分为:可切除;有可能切除;或不可能切除(如发生远处转移或局部晚期表现)。手术方法在临床上常用的有五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全胰切除术(TP)、扩大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EPD)、区域性胰腺切除术(RP)[5]。本文就几种胰头癌手术方式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张涌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造成孕产妇和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加强护理是防止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加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观察,及早发现子痫并发症的征兆并合理处理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又一关键因素。所以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业务知识以及熟练技术,同时做好保健指导、心理护理与常规护理相结合而达到心理宽松与环境宽松相一致,使孕妇积极配合,实现顺利生产,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

    作者:吕宝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