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武警部队总队系统干部人群健康管理模式刍议

刘华磊;夏芹;高萍;李浴峰

关键词:健康管理, 武警部队, 干部人群
摘要:根据前期工作探索,提出武警部队总队系统干部人群健康管理模式院依托信息化平台,总队卫生处全面组织协调,医院、机关门诊部、卫生队各司其职,在分级目标管理的框架下,融合群体管理和个体管理,实施自我管理、互助管理及专业管理相结合。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护理体会

    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的病情发展很快,因其常伴发新生血管反复渗液或出血,结果致患者的中心视力、色觉和对比敏感度下降,引起严重的视物变,从而成为黄斑变性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这一切都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视觉功能以及心理健康。雷珠单抗是针对VEGF所有亚型的人源化全长单克隆抗体。近几年来,一些医学专家发现,雷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重组单克隆抗体片段,抑制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血管渗漏。因此,被用做治疗多种视网膜血管疾,在玻璃体腔内为患者注射雷珠单抗药物,可以有效治疗老年性黄斑病变。玻璃体腔内给药克服了血眼屏障,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处,在眼内局部高浓度及长时间持续作用。我院眼科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临床观察疗效良好且无明显的并发症。

    作者:邹肖梅;刘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

    目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内涵,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建设、建立科学的操作流程和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人员素质培训等方面,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结果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各环节的质量管理,保证了无菌物品质量,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消毒供应中心的每个工作流程紧密相连,只有落实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实行规范化的质量管理,才能全面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运玲;梁革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作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0例急诊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选取以往急诊护理中未采取健康教育的8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97.2%)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3.6%),具有显著性差异(约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为建立温馨和谐的医疗环境提供了条件。

    作者:胡书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初产妇和新生儿产伤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影响评价

    目的对初产妇和新生儿产伤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影响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1月~10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8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0例,研究组产妇分娩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和新生儿产伤的发生率,以及满月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情况。结果研究组初产妇和新生儿产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研究组中满月新生儿的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进行阴道按摩,并采用良好的助产技术,能有效的降低初产妇产伤的发生率与会阴侧切率,同时也降低了新生儿产伤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吴新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3例护理及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严重疾病,其常见病因为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是肝硬化晚期食管静脉曲张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极为凶险,如果救治不及时或处理方法不当,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因此,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与护理极为重要。近年来我院救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3例,经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就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门诊药房如何开展药学服务

    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的开展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医院药学服务的现状,通过7个方面来阐述门诊药房如何来开展药学服务。

    作者:吴秀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缺血性心脏病发病机制与治疗药物的研究

    近年来缺血性心脏病发病和病死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手段多样,其中药物治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分别从病理机制及治疗药物治疗二方面阐述缺血性心脏病发病机制与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佳勋;杜晓华;杨为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慢性肾衰老年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总结慢性肾衰老年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老年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诱导期的并发症。采取严密监测、心理干预、控制脱水速度、镇静、应用升压药及高渗糖等护理措施,预防并减少血液透析诱导期并发症的发生。结果78例老年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诱导期25例发生失衡综合征;42例出现低血压症状,1例合并心功能不全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经停止透析、心肺复苏后转危为安;4例有出血倾向,以上患者经一系列护理措施均安全度过诱导期,无死亡病例。结论老年患者透析诱导期易发各种并发症,应严密监测患者生理反应,认真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时处理,使老年患者安全渡过诱导期,为常规血液透析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帅晓莉;沈渝;付敏;姜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手部游离皮瓣移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手外伤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7月的93例游离皮瓣移植手术手外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结果4例出现静脉回流障碍,予拆除部分缝线后好转,3例出现皮瓣小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好转,2例胸脐皮瓣、1例足背复合皮瓣坏死,余皮瓣色泽、弹性良好。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提高移植游离皮瓣的成活率的作用不可忽视。

    作者:吴菲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是骨科常见的严重合并征之一,骨筋膜室内的肌肉、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如不及时治疗会迅速发展为肢体坏死或坏疽,严重者可并发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我科对20例患者严密观察,细心护理,及时治疗,杜绝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避免了不良后果的发生。

    作者:魏娟娟;全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空气污染导致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工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也随着而来。环境污染不仅大大降低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对人类健康的危险也逐渐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儿童作为体质较弱的群体,在自身免疫力和器官功能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应对外界病原菌和致病因素侵袭的能力较为有限,已成为目前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群体。在空气污染方面,无论是室内污染还是室外污染,均能够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在目前PM2.5数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针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逐年高发态势。

    作者:孙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糖尿病患者在骨科手术前后护理。方法通过术前护理、手术日护理、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对患者实施护理。结果经良好血糖控制,正确充分的围手术期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完全可以耐受骨科中大手术。结论准确有效的护理方案,做好患者的血糖管理,重视骨科患者伤口围手术期护理及皮肤护理,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静;沈秋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对58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密切观察护理。结果经保守治疗,临床治愈44例,好转13例,死亡1例。结论严密观察病情,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治疗,做好临床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

    作者:付默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155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15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术前对患者认真评估,讲解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优点,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正确评估,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15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术前宣教、术后正确评估、严密观察病情和加强基础护理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

    作者:王芳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浅谈区县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问题与对策

    目前我国面临着尽快提高区县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以满足国家社会对区县级医院医务水平的不断需求的目标。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区县级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根据实际从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出发,探讨了提高我国区县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对策。以期给广大医务人员些许有用的借鉴。

    作者:黎清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仔细回顾并分析本院2009年3月~2013年5月收治住院的89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将89例患儿分成了临床诊断组(36例)、临床诊断+血培养阳性组两组(53例),统计分析根据不同诊断依据诊断结果是否一致,并计算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率。同时归纳总结了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以找出常见的一种。结果89例败血症患儿中的38例出现了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为42.70%,并发症发生率为42.70%。主要表现出的临床特点是院出现体温异常的患儿33例发生率86.84%,明显高于呼吸暂停,惊厥以及前颅饱满和吸允减少的发生率,23.68%.、55.26%、28.95%、3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所引发的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只有了解掌握其主要的临床特点对快速做出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周金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54例外伤性肝破裂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外伤性肝破裂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急救部和创伤科收治的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共计5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由病理诊断确认为外伤性肝破裂。按照AAST肝脏损伤程度标准进行分型,14例患者给予非手术治疗,40例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组共14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率为14.29豫(2/14),手术治疗组共40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率为17.50豫(7/40),两组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跃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AAST分型标准为依据,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是提高外伤性肝破裂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钟秀洪;朱建;何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局部麻醉药中毒致惊厥的救治与护理

    局部麻醉是指在患者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身体某一部位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被阻断,局部痛觉暂时消失,达到手术无痛的方法之一。因其简便易行及其安全性大而在临床广泛应用。局部麻醉药中毒致惊厥虽然极少发生,但一旦发生反应迅速,强烈,如抢救不及时,极易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我科曾遇2例麻醉过程中患者突发全身抽搐,经抢救处理后顺利完成手术。现将术中抢救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展开优质服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展开优质护理,通过制定详细的优质护理计划,将排班模式改革,适当将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调整,强化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结果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服务满意度较高,同时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结论优质护理服务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促进了患者的快速康复,而且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了。

    作者:陈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新型口服抗凝药用于降低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的研究进展

    四种新型口服抗凝药院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已经被四大临床试验证明较华法林具有更好的降低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的效果和更小的出血风险。其中除依度沙班外,另三种抗凝药均已通过FDA认证。本文就新型口服抗凝药用于降低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金云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