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云
目的探讨产褥感染合并子宫下段切口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我院妇产科病房于2013年6月25日接诊了1例G4P3孕34w+6d ,双胎,剖宫产术,腹痛待查,盆腔脓肿的产妇,在腰麻垣连硬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垣盆腔脓肿引流术垣子宫下段切口感染组织清除缝合术,并积极抗感染、少量多次输新鲜血、血浆、白蛋白等对症治疗和护理。结果产妇康复出院。结论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及治疗,落实专业的护理措施,使产妇得到全面康复。
作者:韩卫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髋内收畸形围手术期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使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方法采用解除股内收肌痉挛和挛缩的手术方法,内收肌切断、内收肌切断结合闭孔神经前支切断术。结果本院采用两种方法结合闭孔神经前支切断术,治疗脑瘫后遗症具有髋内收畸形6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和手术同样重要,结合其他综合性功能康复方法可以得到更好的护理结果。
作者:侯惠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勤人员行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是提高疗养水平的关键,对提升空勤不对战斗能力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应用于空勤疗养中的措施进行研究,针对在健康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采取对应措施,制定针对性管理目标,加强健康管理方面的研究,从而建立起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模式,从而将航空医学的保障能力得到完全提升。
作者:阮源;李志宏;王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随着除草剂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除草剂中毒患者也明显增多。其中百草枯中毒救治难度大,死亡率极高。百草枯中毒强调防止肺部纤维化是重点。患者出现肺部纤维化死亡机率很高。近年来,本院采用大剂量抗氧化剂联合激素治疗,利用抗氧化剂对血管内皮修复,抑制毒素介导的破坏因素进一步损伤肺部使其纤维化,同时适当的使用激素,使机体短期内应急状态的机制处于爆发状态,治愈率明显提高。
作者:刘超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全飞秒激光手术治疗近视、散光的护理。方法总结该手术的护理难点,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148例294只眼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满意。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有效地帮助患者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确保术后的观察和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作者:伏丽珍;张媛媛;刘洁;王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内涵,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建设、建立科学的操作流程和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人员素质培训等方面,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结果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各环节的质量管理,保证了无菌物品质量,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消毒供应中心的每个工作流程紧密相连,只有落实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实行规范化的质量管理,才能全面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运玲;梁革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通过阅读大量有关于如何减轻静脉输液疼痛感的论文,参考其实验得出的结论,综合其各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总结出一种方法完善无痛穿刺技,减轻患者在静脉输液中的疼痛感。
作者:李海琴;谢亚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1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急救过程,总结护理方法。结果71例患者死亡3例,死亡率4.23%;1例术后并发脑疝,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67例患者在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后,均治愈出院,治愈率94.37%。结论快速诊断、迅速救治、加强护理,可提高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熊旭;黄运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10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主要措施有术前予心理护理、适应手术中体位训练、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呼吸功能锻炼、颈托的佩戴方法。术后加强进行体位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观察脊髓神经功能、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观察有无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并作好详细的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结论加强病情观察与护理是保证和维持良好治疗效果的有力措施和重要因素。
作者:蓝柳红;麦慧英;郭愿愿;彭梦萍;谢渝晓;沈皓珍;徐思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分娩产妇的心理特点,护理策略,心理护理作用。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12月收治入院的1260例分娩产妇实施心理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实施心理护理降低了剖宫产率,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和产科质量。结论重视分娩产妇的心理护理,可以保证产妇有良好的心理准备进入产程并平稳安全地完成分娩。
作者:廖代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社区康复服务三级管理模式对残疾人运动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7月宁波市江北区白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有残疾的患者需要康复服务者为研究对象。以康复师为主体,社区责任医生为服务团队,对辖区内筛选出187例为评估对象。进行分类,签订服务协议,制定方案实行三级康复管理。结果在第1次评估期间,15例配备了辅助器具;2例转康复中心康复;22例适合(中心或服务站)康复;30例适合居家康复;118例仅给予常规的康复指导和健康宣教,鼓励居家锻炼。对187例进行2次的满意度测评存在明显差异,满意人数从117例提高到169例(约0.05)。对服务站康复的22例和居家康复的30例进行2次的功能评定存在明显的差异,Barthel指数从(59.8依15.4)提高到(78.1依16.8)(约0.05)。结论三级康复管理模式适合现阶段社区康复服务。三级康复管理模式对肢体残疾康复对象能有效降低残疾程度,增加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干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的手术和术后化疗的临床治疗模式疗效并不理想。多学科综合治疗是直肠癌佳治疗的模式,准确的直肠癌治疗前评估是直肠癌综合治疗方案实施的需要,个体化原则基础上进行的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中规范化手术、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等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了直肠癌的疗效。本文对此复习相关文献,对国内外直肠癌综合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范增鹏;黄敬敏(综述);张成武;王成(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接受介入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经过细致、有效护理,术后1个月、6个月、1年随访,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力保证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成功。
作者:黄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护理美学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本院妇产科2010年~2012年收治的100例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美学,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更具有显著优越性(约0.05),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产科患者在常规护理上应用护理美学,能够提高患者对医疗的依从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障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黄秀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病已经成为人类疾病史上的灾难性疾病,随着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广泛应用,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患者的生存时间及机会性感染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而非感染性并发症包括肺动脉高压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实际上肺动脉高压已成为HIV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HIV感染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治疗上较特发性性肺动脉高压又有很多限制,预后较差,早期发现和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在HIV感染者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能解释的与心肺相关症状时,应考虑到HIV相关的肺动脉高压,并及时给予干预以期提高HIV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杨萍;赵贺红(综述);冯萍(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提高对肠梗阻并发胆道扩张积气诊断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肠梗阻并发胆道扩张积气患者的临床病史及CT表现。结果 CT及临床诊断为肠梗阻并发胆道扩张积气。结论结合影像上及临床上与胆道积气同时存在的其它影像表现、临床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还要在影像诊断中注意考虑多个影像表现及临床症状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主次关系,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
作者:孙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手外伤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7月的93例游离皮瓣移植手术手外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结果4例出现静脉回流障碍,予拆除部分缝线后好转,3例出现皮瓣小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好转,2例胸脐皮瓣、1例足背复合皮瓣坏死,余皮瓣色泽、弹性良好。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提高移植游离皮瓣的成活率的作用不可忽视。
作者:吴菲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将5W1H设问法,即在康复护理中回答6个问题院①何时(when)?②何地(where)?③何人(who)?榆做什么事情(what)?虞为什么要这样做(why)?愚该怎样做(how)?贯穿②脑出血康复护理的全过程,让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稳定情绪,对疾病的康复过程做到心中有数,以佳的心态配合康复训练,并积极参与康复治疗和护理,促使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吴繁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因此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理及其药物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疗该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聪吉;杜晓华;杨为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新医改体制下的医院制剂处于飞速发展阶段,政府相关部门对药品生产和使用也有越来越大的监管力度,更需要我们明确医院制剂生产、应用及管理现状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正视医院制剂正面临的新挑战,注重医院制剂的改革创新,在积极开发新型制剂的同时,坚定不移走控制规模、保证质量、不断创新、特色鲜明的路线,将医院制剂对临床的作用发挥到大。
作者:杨萍;韦凤时;李彦婵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