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柳红;麦慧英;郭愿愿;彭梦萍;谢渝晓;沈皓珍;徐思源
工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也随着而来。环境污染不仅大大降低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对人类健康的危险也逐渐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儿童作为体质较弱的群体,在自身免疫力和器官功能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应对外界病原菌和致病因素侵袭的能力较为有限,已成为目前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群体。在空气污染方面,无论是室内污染还是室外污染,均能够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在目前PM2.5数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针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逐年高发态势。
作者:孙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取决于残余肾功能,尿量及透析间隔时间尤其对少尿或无尿患者,如饮食控制不合理可导致严重的高钾血症、导致水潴留、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可防止或减轻并发症,还可以改善透析效果,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设法改善患者的营养对患者长期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勤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本文从血气分析前影响因素、分析中影响因素、分析后判断结果3个方面对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相关因素现状进行综述,旨在让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提高采血的成功率、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张玉凤;梅英丽;冯文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生物力学课程是首都医科大学的特色专业基础课,面向不同专业对象开设,医工结合特色使得该课程无论对工程还是医学专业都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针对医学院校中不同专业的实际特点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调整了课程线索与内容,改革了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扩充了知识面,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宋红芳;闫松华;钱秀清;张昆亚;王辉;吴宝平;刘志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回顾PICC在临床实践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类,并对并发症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法,提出目前PICC在临床中出现的并发症处理的研究现状,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近几年来,受军队编制缩减和体制调整的影响,军队疗养院自2006年始试行非现役文职人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军队疗养院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职护士队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紧迫的艰巨的任务[1]。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为适应整体护理发展的需要,培养集预防、医疗护理,康复护理,保健、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护理人才,我院从2006年开始对文职护士的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实施系统化、规范化管理,对38名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带教,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丽;周满臻;谭春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治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案,但多数病例就诊时已为进展期肿瘤。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术前新辅助化疗逐渐应用于临床,并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加之新的化疗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大大改善了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为结直肠癌的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就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做以综述。
作者:郭宇;程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加速了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 itus,T2DM)的发生和发展,也增加了患代谢综合症(metabolicsyndrome, MS)的危险性。IR是目前临床上治疗T2DM和MS的重点和难点。20世纪就有人提出炎症是产生IR的重要因素[1],炎症导致IR的分子机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长期坚持有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受体数目,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进而改善IR。但是在运动领域,IR与炎症反应发生发展的关系并不是很清楚。
作者:高静全;陆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 itus,GDM)是指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目前全球糖尿病孕妇中80豫以上为妊娠糖尿病,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1%~14%,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10~l5年约有50豫发展为糖尿病[1],随着随访年限的延长,妊娠糖尿病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比率逐渐升高,并可能发展为远期糖尿病。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规律随访具有长远的、前瞻性的指导意义,能有效地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及早发现产后持续糖耐量异常的情况,对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曹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食管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道肿瘤,包括食管鳞状细胞癌、腺癌、鳞腺癌等类型。而我国则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高发地区,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随着针对肿瘤的分子靶向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作为研究热点之一的ErbB受体家族在食管癌中的有关作用也有了诸多的报道,本文针对这些研究进展进行相关性探讨,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顾文跃;陈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四种新型口服抗凝药院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已经被四大临床试验证明较华法林具有更好的降低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的效果和更小的出血风险。其中除依度沙班外,另三种抗凝药均已通过FDA认证。本文就新型口服抗凝药用于降低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金云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及护理,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提高社会交往的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方法根据医嘱对患者开展日常生活技能训练、行为矫正治疗、社会交往训练、特殊工娱治疗、音乐治疗、运动疗法等康复治疗。结果通过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使患者掌握基本日常生活技能,纠正不良行为,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人际关系,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结论通过对患者开展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及护理措施,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治疗时护士认真按程序耐心指导患者是完成康复治疗计划,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赵勤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和实际调查,分析、归纳、评价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喹诺酮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多,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光敏反应、中枢神经系统、肝肾损害、肌肉关节、软骨毒性、血液系统影响等。结论正确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充分发挥其广谱、高效、低毒的优势,减少耐药性及不良反应。
作者:孔艳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病已经成为人类疾病史上的灾难性疾病,随着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广泛应用,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患者的生存时间及机会性感染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而非感染性并发症包括肺动脉高压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实际上肺动脉高压已成为HIV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HIV感染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治疗上较特发性性肺动脉高压又有很多限制,预后较差,早期发现和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在HIV感染者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能解释的与心肺相关症状时,应考虑到HIV相关的肺动脉高压,并及时给予干预以期提高HIV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杨萍;赵贺红(综述);冯萍(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通过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LBL)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对比研究, 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增强课程知识点创新性,促进多学科协作性,对临床病例认识全面性及深入性等优点,PBL教学法应用于骨科临床教学具有可行性,值得医学教学推广及探讨。
作者:段晓艳;张映波;张伟;付能高;夏先学;何江涛;蒋成;蔚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部分切除后应用颈外静脉1期重建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对1例患者进行了右侧颈总动脉部分切除,应用同侧自体颈外静脉进行玉期血管重建。本患者为女性31岁,甲状腺髓样癌晚期,欲行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检查发现甲状腺右叶肿瘤灶和颈部转移肿大淋巴结将右侧颈总动脉下部一段绝大部分包绕,长度约4cm,术前行球囊阻塞实验阴性。手术中在肿瘤包裹的颈总动脉段上下各保留约0.5mm安全界后切除右颈总动脉约5cm,用同侧自体颈外静脉连接重建,颈外静脉管径为颈总动脉管径2辕3,手术成功,术后愈合良好,玉期愈合,无并发症。术后3d、1w、1月,2月,6个月,1年后分次复查,重建血管未见堵塞。结果随访12月,患者未出现脑缺血症状,管壁变厚,考虑静脉壁部分动脉化[1]。结论应用颈外静脉重建颈总动脉的手术方法较应用大隐静脉修复,具有简便,时间短,手术切口少,创伤小等特点,重建后未出现因动脉压力高引起重建静脉管壁怒张或破裂等情况。但手术例数少,统计学比较无法进行,需长期积累。总结院颈外静脉代替大隐静脉行颈总动脉置换、重建,优点多,创伤小,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新方向。
作者:刘挚欣;党玉兰;蔡志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2013年12月,我科成功抢救1例胃癌术后吻合口出血合并双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女,49岁,诊断:胃癌,于2013年12月2日入院。入院后完善术前相关检查,于2013年12月10日在全麻下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术后2h经胃肠减压引出鲜红色血性液300ml,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0.9%氯化钠40ML+凝血酶2000u胃管注入,并夹闭胃管30min,给予止血、抑酸治疗,继续观察;术后4h胃肠减压引出鲜红色血性液500ml,立即遵医嘱急配血、输血。术后8h胃肠减压引出鲜红色血性液800ml,急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91g/L,红细胞计数3.12×1012/L,白细胞计数7.54×109/L,血小板计数84×109/L,急诊行胃镜探查止血。胃镜止血后胃肠减压引出少量褐色液,定时冲洗胃管,保持通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第5d 11:00患者解柏油样黑便量150ML后,突感胸闷、气短明显,血压85/50mmhg,心率130次/min,血氧饱和度70%,立即更换鼻导管吸氧为高流量面罩吸氧,效果不佳,立即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参数为PEEP4cmH2O,Fio2100%,F18次/min)。遵医嘱5%葡萄糖250ml+多巴胺100mg,以60ml/h静脉泵入,加快输液速度,积极补液治疗。1h后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血压110/68mmhg,心率110次/min,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病情平稳后,急诊行双下肢及胸腔B超示: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嘱患者双下肢抬高制动,遵医嘱低分子肝素钠4000u皮下注射,立即行肺动脉造影示:肺栓形成。急诊在局麻下行髂静脉血栓滤网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穿刺部位加压包扎,静卧12h,观察双下肢皮肤颜色、皮温。术后第8d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转入普通病房。于12月30日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刘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经尿道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护理方式与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本院住院经尿道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患者122例,在治疗的同时,于不同治疗阶段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护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给予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之后,所有患者经手术成功的击碎或者是取出了结石,手术成功率达到了100.00%,且所有患者都已康复出院,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病例。结论针对输尿管结石患者采取经尿道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治疗方法,并于手术期的不同时段进行全面护理,可有效的提升手术成功效率,值得各大医疗机构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骆晓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8例肋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对其采取急救护理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38例患者经过及时正确的抢救及护理,均在较短时间内治愈,治疗护理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认真细致的做好病程中各个方面的护理,有利于病情控制,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作者:曾文房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病案作为医疗纠纷举证倒置的唯一证据,患方为了保护病案资料的真实性,常要求封存住院病案。但实际在病案封存的工作中常因疏漏导致额外医疗纠纷的发生。建立封存病案的预案使封存病案表格化、流程化,有助于规范病案封存的管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与额外的纠纷发生。
作者:唐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