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见根尖周病损的误诊与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孙家睿;陈鲁沂;周德刚

关键词:根尖周疾病/诊断, 误诊, 根尖周疾病/治疗, 治疗失败
摘要:根尖周病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当牙髓病或根尖病的患牙与正常解剖标志发育或其它牙源性疾患以及全身疾病在根尖周及颌骨上的表现发生某些巧合时,则容易发生误诊,如果根管扩大不符合要求,消毒药物选用不合理,根管超充或欠填等易造成治疗失败,本文举例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铅中毒误诊15例分析

    现将近2 a来我院收治的使用含铅锡壶饮酒致慢性铅中毒22例,其中误诊1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2例全部为男性,年龄大为82岁,使用含铅锡壶的时间3个月~1 a 4例,~2 a 8例,>5 a 10例.除1例来自机关,其余21例均来自农村.

    作者:刘继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8例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瘤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在活检前均未能明确诊断,组织学检查该肿瘤具有一定的形态学特点如由大小一致的小圆形细胞组成,核圆形,点彩状.肿瘤细胞免疫组化表达Vimentin及CD99.结论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瘤是一种极少见的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十分困难.根据其组织学改变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与其他肿瘤鉴别.

    作者:陈汉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糖尿病心肌梗死的治疗

    为了减少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特别是心肌梗死(MI),人类已经做了很多不懈努力.本文就有关糖尿病合并MI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邓云;李勤;梅春雪;熊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术中脊髓造影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术中脊髓造影对判定硬膜前方减压彻底与否的实用价值.方法 17例患者后路AF复位固定后,经切口下位椎板间隙穿刺将Omnipaque 10 ml注入蛛网膜下腔,当即透视,观察硬膜囊前方致压物向后突出程度(与椎管前后径比较).对其中经间接减压后,后突仍>1/3以上者施行后路的侧前方减压.结果 17例患者造影结果均与术中探查、术后CT复查结果相符合.其中16例神经功能获得部分或全部恢复.结论术中脊髓造影可为术者提供判定椎管前方减压彻底与否的可靠标准.

    作者:徐国健;金柏军;钱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变异型黑色素瘤1例

    1 病例报告男,48岁.左鼻塞、鼻出血3个月.查体:皮肤检查未见异常.左鼻腔中隔肿物约豆粒大,表面红黑色,可见脓性渗出物.颈部淋巴结无肿大.CT示左鼻腔不规则密度影,中隔部分骨质吸收.在门诊行肿物活检术.

    作者:李建国;陈善红;孙桂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副反应分析

    由于骶管注射(下称骶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故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但其引起的副反应不容忽视.现对我科1990~2001年间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副反应分析如下.

    作者:王庆来;吴惠明;王劲义;张益;陈志坚;吕存贤;张帆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无菌性尿道综合征误诊52例分析

    无菌性尿道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主要见于女性,误诊率较高.我们对曾经误诊的52例,分析如下.

    作者:杨磊;常新荣;郭明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484例的再认识

    目的对484例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再认识,纠正252例原甲状腺腺瘤的诊断.方法选自本院1990~2000年病检档案资料,对原484例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切片进行复查、重新诊断.结果原诊断甲状腺腺瘤349例(72.11%),结节性甲状腺肿135例(27.89%),复查后确诊腺瘤97例(20.04%).结节性甲状腺肿387例(79.96%).复查前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之比为2.59∶1,复查后比为1∶3.99.结论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两种疾病尽管属良性病变,但治疗有差异,故二者不宜混淆.遇有腺瘤性甲状腺肿,且有囊性变时,就容易将腺瘤性甲状腺肿误诊为甲状腺腺瘤;结节内或囊壁中淋巴组织的增生数量较少时,以往多被诊断为腺瘤;忽视了对腺瘤性甲状腺肿时,间质纤维组织的增生,并分隔滤泡,有形成结节的趋势的镜下观察,导致甲状腺腺瘤的过早诊断.因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表现、预后、复发、恶性变均不相同,故应严格掌握上述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要点,以避免误诊.

    作者:阎京京;王美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以皮肤病变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以皮肤病变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以期能为早期诊断糖尿病提供线索.方法总结分析以皮肤病变为首发表现的13例糖尿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首疹就诊均误诊,主要是对糖尿病的皮肤病变缺乏认识,对无糖尿病典型表现的患者忽视了检查血糖.结论临床上糖尿病的皮肤病变较常见,对有反复真菌感染、化脓性皮肤病、顽固性皮肤瘙痒的中老年人,应重视血糖测定,避免误诊糖尿病.

    作者:欧阳芳;蒋岚;徐勇;马红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常见性病患者血液套式PCR扩增HCMV-DNA的研究

    目的建立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套式PCR方法并探讨常见性病患者HCMV的感染情况.方法在HCMV IEA基因内自行设计两对引物,建立套式PCR检测688例常见性病患者及138名健康献血员血液HCMV-DNA,同时应用捕获ELISA检测HCMV-IgM.结果性病患者HCMV-IgM及DNA阳性率分别为34.74%和39.53%,与对照组(8.00%、10.14%)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从性病类型来看,梅毒患者HCMV感染率高,其HCMV-IgM及DNA阳性率分别达46.80%、51.90%;从年龄分组看26~35岁组为HCMV感染高峰组,HCMV-IgM及DNA阳性率分别达40.20%、46.62%.结论性病患者易发生活动性的HCMV感染,性接触也是成年人之间HCMV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套式PCR是一种临床检测HCMV的快速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东标;凌志强;徐冉行;张建英;陈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误诊与鉴别诊断

    现结合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患者,讨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其它疾病鉴别诊断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经确诊为椎管内肿瘤4例,男2例,女2例,均行CT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长期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后经MRI确诊转手术治疗.

    作者:朱明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B超导引下经皮肾活检护理52例体会

    我院肾科1997-07~2002-10对患者进行B超导引下经皮肾活检过程中,经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女28例,年龄11~45岁,其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20例,狼疮性肾炎4例,蛋白尿待查16例,血尿待查1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

    作者:周莲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阿奇霉素治疗妊娠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妊娠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CT),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9-06~2002-05对性传播疾病高危人群妊娠后筛选,单纯生殖道CT阳性患者123例.年龄为21~34岁,孕龄10~38周.无症状81例,有症状42例,表现白带增多.采用随机法分2组,实验组62例(无症状41例,有症状21例),对照组61例(无症状40例,有症状21例).

    作者:王荣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结果常见的误差原因分析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内源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其检测方法一般有手工法和仪器法两种,试剂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和氯化钙.在临床中,影响其检测结果的因素很多,现将使结果出现常见误差的原因总结如下.

    作者:张金莲;范锡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左心房粘液瘤诊断与误诊分析

    笔者收集左心房粘液瘤误诊12例,其中被误诊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7例,脑血管病2例,风湿热2例,雷诺氏病1例;分析误诊原因,从中探索对本病诊断的启示.

    作者:施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Gilbert综合征合并急性戊型肝炎1例

    1 病例报告女,22岁.因乏力、纳差、恶心、尿黄4周入院.患者4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厌油、恶心及明显尿黄.在当地医院化验肝功ALT459 u/L,AST256 u/L,TB198 μmol/L.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给以维生素、联苯双脂、茵枝黄等保肝、降酶、退黄等药物治疗,乏力及消化道症状明显好转,但黄疸无明显改善.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而来我院.

    作者:李云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嗜水气单胞菌性败血症1例

    1 病例报告男,30岁.因右上肢肿胀坏死及败血症急诊入院.入院时t39℃,WBC6.0×109/L,中性杆状细胞0.60,晚幼粒细胞0.09,L0.17.右上肢肿胀溃破,溢出血性液体,立即做细菌培养,均生长嗜水气单胞菌,6 h后抢救无效死亡.细菌培养鉴定,血性液体24 h培养,血培养增菌转种48 h均生长灰白色、光滑、湿润、周围出现2~3 mm,B-溶血环,麦康凯及SS均生长良好.

    作者:孟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食管鳞癌和肺鳞癌中HPV感染的特点观察和比较

    目的观察和比较食管鳞癌和肺鳞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特点.方法用PCR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100例食管鳞癌和49例肺鳞癌组织中的HPV DNA并结合病理组织学研究.结果食管鳞癌中共检出HPV阳性26例(26%),以HPV16型为主(16/26,61%).肺鳞癌中HPV 阳性7例(14.2%),以HPV6/11型为主(6/7,86%).结论食管鳞癌和肺鳞癌中的HPV感染状况有相同和不同之处,HPV感染的途径可能有所不同.存在HPV感染的食管癌和肺鳞癌在大体生长方式上都不以外生性生长为主.

    作者:邢鲁奇;刘鸿瑞;李淑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抗感冒药的选择与应用

    感冒多由病毒感染所致,由于目前尚无特殊抗病毒药物.因此,治疗感冒主要以对症处理、休息、戒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继发细菌感染为主.若感冒症状较轻微,通过休息、多饮水等基本可迅速缓解.若感冒症状明显,则可选用药物进行对症处理.对症处理主要是缓解由感冒引起的各种症状.如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喷嚏、流泪、咳嗽等.现在就部分抗感冒药的合理选用,分述如下.

    作者:田崇会;史守慧;周洪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内口切除术治疗早期直肠肛管周围脓肿45例分析

    自1995-10~2001-10我们采用早期手术切除内口治疗直肠肛管周围脓肿45例,效果较好,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18~54岁,平均32岁;病程2~7 d;脓肿位于肛门一侧者33例,位于两侧者12例,其中左后位15例,右后位16例,左侧6例,右侧8例.治疗时均伴全身不适,发烧、肛周剧痛、坐位困难,化验白细胞及中性均增高.

    作者:邓永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