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凤英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收集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ICU行机械通气患者115例,其中符合VAP诊断标准35例,对其进行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危险因素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并观察VAP患者的愈后情况。重症监护室 VAP发生率30.43%,做好环境管理、加强手卫生、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口腔护理、预防误吸和返流、正确吸痰等,是降低 VAP的基本措施,严格掌握有创机械通气指征,是减少重症监护室内发生VAP的关键。
作者:张冬屏;杨爱萍;唐炎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指医患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尊重、温馨健康的医患关系。近年来,医患纠纷增多,给人民群众留下了极坏的影响,扰乱了医院的正常工作,影响了医院的形象。现医患关系不仅仅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问题,而成为了社会问题,医院能平安发展应内外兼顾,既要确保内环境的安全、稳定,才能保证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医院的持续发展;又要借助新闻媒体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沟通,宣传传医务人员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医学知识及医院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方面采取的新举措和新成效,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医疗的风险和医学技术的局限性及当前医患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呼吁人民群众了解医学的服务对象不仅局限于人类自身,应强调人--社会--自然和谐统一[1]。
作者:陈建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内科收治的160例重症呼吸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常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应急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在治疗后血液PH值,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比常规有较大的提升,而二氧化碳分压指标降低幅度相对较大。结论正确的护理与抢救方法,可有效减少患者病情加重,提高病患的生命质量。
作者:李群芝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1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05例)与观察组(10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肝功能等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正常率(86.67%)、乙肝五项检查正常率(71.43%)、肝脏B超检查正常率(92.3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的临床护理意义。
作者:潘蔚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 )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它是指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而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呼吸功能衰竭。其病理生理特征为肺顺应性降低、肺容积减少、和严重的通气/血流比值失调,以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为主要的临床表现,肺部X线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1]。继续恶化,发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由于ALI病死率高达40%~50%,疗效差,是临床比较棘手的问题,现就ALI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吴振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神经源性膀胱(NB)是一类由神经性病变导致膀胱、尿道功能失常,因而产生一系列并发症的疾病常的总称[1]。所有导致储尿和/或排尿生理功能调节过程的神经系统病变,均可能出现膀胱和/或尿道的功能障碍,从而成为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其中脊髓损伤(SCI)是常见的引起NB的原因[2]。由于SCI 致控制膀胱的中枢或周围神经发生病变,膀胱失去神经支配导致储尿和/或排尿功能障碍,引起尿失禁和尿潴留等主要临床表现,甚至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死亡等严重后果。NB的康复治疗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课题,目前常用的康复治疗措施多种,包括:膀胱功能训练、局部理疗、针灸等,其中膀胱功能训练的方法有:间歇性导尿术、行为技巧、反射性排尿训练、代偿性排尿训练(va1salva屏气法和Crede手法)、直肠训练及盆底肌训练等,这些方法也都被收录于中国康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编写的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指南(2011年版)中[3]。然而,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优缺点,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努力寻找更多易操作、痛苦小、安全、经济的膀胱功能锻炼方法。通过查阅万方数据库等,本文拟将近几年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新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蓝佼晖;李智敏;陈在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总结在心电图教学和临床带教的体会和经验,提高今后心电图的带教质量。方法在理论课带教中重视心电图与临床的联系,强调心电图的重要性;应用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心电图理论形象化生动化;在见习课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对带教老师整体素质的培养。结果启发学生对心电图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心电图的重视,掌握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在临床的动手能力及分析基本心电图的能力。结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做好心电图带教工作的保证。
作者:龙文军;姜晓霞;张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术后肠梗阻50例,观察组26例进行营养支持护理和胃肠减压护理,对照组24例进行一般腹部手术护理。结果观察组经过严密腹痛、腹胀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均痊愈。
作者:方凤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数字化医院是医院信息管理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已成为全世界医疗机构的研究热点和建设趋势。研究基于信息平台的数字化医院评价,从评价点入手,提示医疗机构进行数字化医院建设,先作科学论证、长远规划、整体架构。对数字化医院的前景,做到建成之前胸中有数,未行先知,建成之后,持续发展,目标明确。
作者:刘若中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发病急,病情复杂,进展迅快[1]。目前,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和抗生素药的发展,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进展发病机理和病程演变过程的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医学界已从单纯的治疗途径演变为现今的根据不同病程,进行对症分期治疗为主,对出现的继发感染常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联合手术治疗[2]。
作者:王卫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总结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脑瘫患儿流涎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双侧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的137例临床资料,对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归纳相应护理问题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病例通过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科学临床护理,有效预防了出血、流涎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术后实施的精心、科学护理措施能有效减轻、消除了患儿及家属的紧张情绪,是达到预期效果,使手术患儿平稳恢复及康复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罗晓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糖尿病(DM)是人类社会仅次于瘤症、艾滋病、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4位危害性疾病。让患者加强对此病的基本知识的了解,能够有效地顶防和治疗、护理,加强对DM患者护理、管理及教育,以减轻或避免DM的急、慢性合并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戴彦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套扎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本院67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加强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及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出血征兆、加强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急诊止血率为100%(18/18),曲张静脉根治率为47.8%(32/67),曲张静脉好转率为44.8%(30/67)。平均住院时间为17.9d,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能有效控制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消除曲张静脉,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顺利实施内镜下套扎术,保障内镜下套扎术成功,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临床并发症,缩短病程的关键。
作者:胡朝线;代苗苗;杨艺;董其义;易显林;郭平;吴素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以人为本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旨在缓解护理人员沉重的职业压力,促进和谐职业环境的构建,满足护理人员精神、物质需求,进而提高护理的质量与效率。本次研究就以人为本理念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必要性开始阐述,总结相关措施及其应用价值。
作者:于海艳;谭玲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儿科患者多为年龄小、体内血管细小、不能主动配合治疗的儿童群体,故小儿静脉穿刺已经成为儿科治疗中突出的问题。一旦穿刺不及时,会延误患儿病情,严重影响生命安全,而小儿静脉穿刺也是医疗工作的一项基本操作,是检验医院医护人员医疗实力的一项基本手段。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做到一针见血,是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值得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利用小儿穿刺相关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通过对患儿穿刺部位的选择、穿刺方法、穿刺技巧、回血技巧和思考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对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及护理进展进行综述研究。
作者:韦小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整体护理急性脑梗塞(AICD)早期病情变化、临床护理措施疗效观察。方法挑选我院自2008年4月~2013年9月收治的37例应用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共分两组,康复组在治疗前后给予个体化的整体护理,对照组遵医嘱予一般常规护理,对疗效及护理分析总结。结果康复组在溶栓前予个体化心理护理,溶栓中的病情观察,溶栓后早期功能锻炼,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溶栓治疗后辅助个性化的整体护理对患者康复及恢复功能效果良好。
作者:李明;徐晓峰;孙敬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探讨兴趣教学法在中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罗杰斯认为一个学生如果感到课堂心理气氛是自由和安全的,他就会心情舒畅。笔者在外科护理教学中通过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比赛、演说、抢答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75例患者采取一般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针对性的精心护理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韦永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发生抽血晕针的原因及其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体检中心体检时发生晕针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抽血晕针主要与体检者心理因素、机体状况以及护士的操作技术和言行举止有关。结论安静舒适的环境、护士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娴熟的穿刺技术可有效降低晕针的发生。
作者:王晓芳;程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药剂科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全科室担任着药品的采办、管理和供应。但是医院的药品种类繁多、数目巨大、药品的使用和流通较大,因此加强医院的药剂管理是当前药剂科的重要任务。同时加强药剂科的管理,可以直接影响到医院整体效能的发挥,才能符合当前新形势下的医疗事业的发展需求。加强当前的医院药剂科管理要从制度、人员、药品等方面进行严格执行和管理。
作者:郝永康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