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本文概述近年来中西医治疗儿童哮喘的相关研究,总结中西医在治疗小儿哮喘方面的优势及不足,倡导充分利用中西医优势,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注重外治法的应用。并在规范治疗基础上加强对哮喘的中西医防护,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杨现周;赵琼;田金娜;周鸿雲;张肖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在我们的临床护理观察中,肝功能不良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全麻苏醒期躁动。全麻苏醒期患者的躁动由于耗氧量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剧升、脑压升高、导管滑出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会给治疗与术后护理及患者带来不利,所以加强对全麻苏醒期患者的躁动护理十分重要。结合我科对肝功能不良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42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厚莉;黄文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本文从中医天人相应的角度对过敏性鼻炎、哮喘和特应性皮炎这三种在发病特点和过程方面具有一些共性的过敏性疾病,从病因病机、虚实辨证着手,对其古至今的认识进行了较深入的剖析。
作者:马淑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肺心病患者此病多为老年患者,病程长,合并症多,紧急多变,临床病死率高,病情变化迅速,临床护理困难,预后差。临床上需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与护理,为了提高疗效,探讨合理的护理方法,临床治疗中值得研究。现就67例重症肺心病患者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冯秀琴;江浩;侯颖萍;孙宁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月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变化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提升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
作者:劳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根据临床应用实践,对肩胛骨投照技术提出新的观点。方法对近20年来,本院240例肩胛骨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四组中,D组成像效果好,患者能达到体位要求,诊断效果好。结论孟代英先生主编的《临床X线投照技术》中提到的肩胛骨投照技术可以有新的发展。
作者:肖信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全脑血管造影术应用护理干预对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观察。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本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48例,予常规护理作对照组,予护理干预作研究组,分析两组尿潴留的发生、排尿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临床观察,研究组尿潴留1(2.08%)例比对照组10(20.83%)例少;且研究组排尿功能0级为25(52.08%)例比对照组11(22.92%)例多,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护理的满意度47(97.92%)例比对照组39(81.25%)例多,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和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同时还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作者:杨兴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及其它粉尘所致的肺组织广泛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在煤炭、采矿、纺织、发电厂等工人中广泛存在,是严重危害工人健康的职业病。采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灌洗,清除尘肺患者肺泡内、支气管树内的粉尘、致纤维化因子等起到去除病因,改善呼吸功能,灌洗后其胸闷气喘得到缓解,提高生活质量,对防止疾病的病情进一步发展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孙庆梅;蔡桂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机械应力刺激可对骨组织的骨形成及骨重塑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机械应力刺激作用于骨骼后,可在骨组织内部产生一系列局部信号,其中能被骨细胞识别并接收的几种主要信号形式为细胞变形、流体剪切应力及流动电势,这些局部信号作用于骨细胞后,骨细胞通过数个信号转导通道将其接收并转化为细胞能够识别的一系列生化信号,NOS信号转导通道就是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信号转导通道,本文综合了国内外近年来的一系列实验研究成果,对骨细胞的 NOS信号转导通道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皓(综述);尹良军(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析老年胃溃疡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确诊为胃溃疡的老年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参照组。其中参照组100例老年患者则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100例老年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包括腹部疼痛护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对比两组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主要包括治疗有效率、溃疡复发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患者,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溃疡复发率要低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溃疡患者采用强化的护理措施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效果,而且还加强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护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书岩;方素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颈椎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接收的10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愈18例(36%),显效15例(30%),有效14例(28%),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护理作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护理干预手段,可以显著改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疼痛,与一般护理中西结合,充分发挥护理的优势,显著提升临床护理疗效。
作者:陈平治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本文以CNP理论为基础,研究腹股沟疝手术临床护理路径相关问题。探讨了护理路径对腹股沟疝手术的意义,以时间序列和护理内容为主导,设计了专业化临床护理路径。提出多项保障措施,为临床护理路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唐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患者术后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52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其护理内容,包括体位固定、皮肤及疼痛护理、心理疏导、并发症预防及功能锻炼等。结果通过实施精心、细致的护理工作后,本组52例术后均于15~64d(平均24.9d)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1年,骨折处愈合良好。结论术后充分考虑实际病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骨折恢复,提高医疗舒适度。
作者:马贞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 )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它是指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而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呼吸功能衰竭。其病理生理特征为肺顺应性降低、肺容积减少、和严重的通气/血流比值失调,以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为主要的临床表现,肺部X线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1]。继续恶化,发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由于ALI病死率高达40%~50%,疗效差,是临床比较棘手的问题,现就ALI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吴振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脑血管畸形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并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0%vs16.7%),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8.2±1.3)vs(11.2±1.6)],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100%vs80.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艳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急症,临床上约75%的急性胰腺炎为水肿型或轻症,一般在1.5w左右即可基本治愈,另外约25%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死率达36~50%,其中有40%~70%可合并胰腺感染性坏死,是导致SAP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论述了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的治疗研究进展,首先对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进行了阐述,接着论述了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后论述了早期非手术综合治疗在 SAP合并感染治疗中的地位。
作者:周林;何志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套扎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本院67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加强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及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出血征兆、加强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急诊止血率为100%(18/18),曲张静脉根治率为47.8%(32/67),曲张静脉好转率为44.8%(30/67)。平均住院时间为17.9d,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能有效控制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消除曲张静脉,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顺利实施内镜下套扎术,保障内镜下套扎术成功,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临床并发症,缩短病程的关键。
作者:胡朝线;代苗苗;杨艺;董其义;易显林;郭平;吴素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对74例远郊定向临床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为测评工具,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在影响被试心理的生活事件中,人际关系因子的应激量高,其次是受惩罚和学习压力因子;而出现异常分值所占人数比例靠前的分别是丧失和健康适应因子。结论不仅应该减少应激性事件的发生,还应该要根据其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降低其造成的影响。
作者:纪颖;霍春月;聂立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职学校学生正处于性意识活跃期,受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以及性解放思潮影响,接受到许多负面性知识,导致很多学生的性态度过于开放,性道德责任感不强,甚至发生性错罪。作为性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的学校教育,理所应当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系统、科学、正面的性知识,为学生将来能拥有健康和谐的人生奠定基础。
作者:向太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社区随访,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社区2012年6月~2013年6月的随访管理的糖尿病患者40例,对患者采用有效的随访管理,进行社区生活方式干预,在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饮食、运动、预防、糖尿病监测、及时回访等多方面的综合管理,观察40例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之后的总体疗效。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20)与对照组(n=20)。对照组仅进行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并定期评价其遵医行为,及时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合理用药、合理运动。结果干预组20例,血糖达标17例,达标率85%;对照组20例,血糖达标9例,达标率45%。实行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40例患者均得到良好控制,无1例死亡,无1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采用有效的社区生活方式干预方法,针对患者的整体病情采取合理的随访管理,可以规范糖尿病的治疗,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费燕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