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俊生
输卵管妊娠是常见的妇产科急腹症之一,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在绝育术后发生输卵管妊娠易被临床医生忽视,因此误诊率较高.我院近10 a来共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565例,发病前已行绝育术者72例,发病率为12.7%,误诊31例,误诊率为43.1%,分析如下.
作者:马艳秋;杨少琴;张愿芳;田清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的治疗方法有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两种选择,手术时机和术式选择仍有较多争议[1].我院1988-01~2002-12共收治SAP83例,对不同时期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孙嵩洛;周忠勇;李诗杰;郑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1994~2002年经临床、X线、CT检查确诊的创伤性湿肺36例,结合文献复习其发病机制及X线、CT表现,并比较它们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价值.
作者:仲斌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病因心脏病的严重阶段.部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我院近几年来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有焦虑、抑郁者和无焦虑、抑郁者分研究组、对照组两组进行了免疫功能测定.
作者:张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内科自1996-01~2000-06对顽固性心绞痛50例使用肝素、硝酸甘油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苏俊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利巴韦林(病毒唑)是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能干扰DNA合成,阻止病毒复制.近年来,临床实践证明,不良反应较多,综述如下.
作者:侯庆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关于压力压力被评价为超出个人应付能力而成为负担,并危及个体健康的一种状态[1],它体现为人和环境间的一种动态的、相互的、双向指导关系中的一种处理方法.
作者:庞小兰;蒋小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Nd:YAG激光在皮肤科治疗的开展和广泛的应用,我科用美国康奥公司生产的Nd:YAG激光治疗雀斑、文眉、文身、脂溢性角化症、扁平疣、汗管瘤30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亢万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自1999-01~2002-10我们采用透明婴幼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02例,效果较好,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谷绪英;冯振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科自1992-06~2002-06共收治旋后肌综合征即前臂背侧骨间神经卡压综合征10例,其中误诊为网球肘6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冠溪;刘晓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病例报告例1女,11月龄.不规则发热1个月余,偶有咳嗽,曾在省某医院拟诊:大脑发育不全.住院治疗20 d余,效果欠佳出院.5d前,患儿突然呕吐胃内容物,量少.5~6次/d,伴腹胀,收住儿科.
作者:李国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由于头部解剖结构复杂,各组织器官互相重叠.为获得尽量多的诊断信息,许多部位用近距离摄影常会收到较好的效果.现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建林;高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阐明眼眶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报导1例侵袭性眼眶纤维瘤病,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形态进行探讨.结果1例21岁女性患者,眼眶肿瘤侵入颅内损伤嗅神经及视交叉,引起嗅觉及视力下降.肿物质韧,光镜下为胶原纤维结缔组织,可见胶原纤维玻璃样变性及断裂,间质有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结论眼眶侵袭性纤维瘤病为一种罕见的良性瘤样病变,但有明显类似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早发现、早手术,彻底切除肿物是预防本病术后复发的关键.
作者:廖瑞端;朱文珲;吴善宏;陈雪梅;陆献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病例报告男,42岁.因四肢烧伤在当地医院治疗,于左小腿内踝处大隐静脉切开,放置普通输液管输液,连续留置输液管10 d,后因切口处红肿改用其他部位输液.
作者:宁龑;李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我们随机抽取20份进行了正规与不正规操作血沉的对比实验,其中男10例,女10例.
作者:姜正德;戴志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自1981~2001年我们共收治男性乳腺癌21例,经病理证实并随访分析如下.
作者:武治铭;张江舟;王宏模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科从1997-02~1999-05对食管癌151例进行了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和常规放射治疗,以探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
作者:陈剑;慕建成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1998-05~2002-04我院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SAP)90例,其中男42例,女48例;年龄28~72岁,平均47.6岁,随机抽取50例为对照组,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所有病例均采用文献[1]标准,合并胃肠功能衰竭的诊断采用文献[2]标准.
作者:卢金凌;赵海英;王绪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4~2001年,我院共收治臂丛神经损伤54例,其中28例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占引.9%.我们采用健侧C7神经根移位加多组神经移位术治疗[1],配合有效的锻炼,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安林芝;吴若丹;田丽娜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