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文杰;车彪;王凯;覃松;刘骏;喻忠斌;夏晓枫
从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职能、内容、方法、工作规范、技术规范考核评价体系、人力资源方面介绍了我国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对策。
作者:陈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HIS已经成为现代医院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很多医院纷纷将HIS应用于门诊、住院、检验和病案管理等中。但是,传染病报告管理在HIS系统中使用较少,文献报道也相对较少。本文以医院信息系统为背景,在HIS系统中研究传染病报告管理原则与方法,分析使用这种管理后的优点等,从而提高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作者:单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病变,常规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药物为辅。手术全子宫切除术使生育年龄的女性丧失生育能力并产生多种术后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药物治疗仅短期内有效,停药后症状易复发,且副作用大。而高强度聚焦超声作为一种科学、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中期疗效显著,无严重并发症,有望成为子宫腺肌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卢晓雪(综述);陈锦云(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对我院112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同时在宫腔镜下取病理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112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中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8例,粘膜下子宫肌瘤11例,子宫内膜增生7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8例,子宫内膜癌4例,节育环嵌顿7例,子宫内膜炎6例,萎缩性子宫内膜31例。结论造成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较多,目前主要病因是子宫腔内良性病变和非器质性病变,宫腔镜下定位活检或诊刮减少了漏诊率,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故宫腔镜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临床效果好,值得应用。
作者:郭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研究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两种药物联合疗法对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物的安全性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7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慢性胃炎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药物治疗,实验组慢性胃炎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法莫替丁药物治疗,分析对比两组胃炎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中、治疗后所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经过药物治疗,病情均有了一定改善,但实验组慢性胃炎患者的各项症状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的诸多药物治疗方法中,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疗法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比较小,较为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开来。
作者:龙德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的检查结果,为鉴别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298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冠心病类型(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不同病变数量(单支、双支、多支病变),不同狭窄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狭窄)患者的TNF-α和IL-8检查结果。结果心肌梗死组TNF-α水平更高,IL-8更高,稳定型心绞痛 TNF-α及IL-8检查结果低,组间对比P<0.05;多支病变组TNF-α和IL-8水平高于双支、单支病变,且单支病变组低,P<0.05;重度狭窄冠心病患者 TNF-α高、IL-8高,与轻中度狭窄组对比差异明显,且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心肌梗死、多支病变和重度狭窄者 TNF-α和 IL-8的水平更高,使用TNF-α和IL-8有助于医生判断冠心病患者的严重程度。
作者:谭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类重要细胞器,除了作为能量产生的场所外,还参与包括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线粒体融合蛋白2是定位于线粒体外膜并参与线粒体功能调节的一类高度保守的蛋白质。近年来对线粒体及相关因子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
作者:董文岳;张景华;李玉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康复治疗管理系统是康复医学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康复诊疗活动提供一个自动化的操作平台,在完善康复电子病历、提高工作效率、辅助临床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系统业务流程分析、功能模块设计及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作者:李林;廖琳;苏韶生;黄营湘;李小鹏;吴伊敏;伍志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塞的患者在积极活血抗凝和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稳定的情况下静脉泵入尼莫地平联合甲钴胺肌注治疗,主要根据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30例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患肢肌力增强。结论尼莫地平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有效、经济、安全。
作者:邹霞;陈学文;刘燕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ABO血型不合孕妇新生儿ABO溶血发生率及与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及临床随访。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3年9月ABO血型不合的23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新生儿溶血91例,观察新生儿溶血发生的相关因素(丈夫血型、孕16w抗体效价)等,采用 Logistic统计学方法对各可能因素与新生儿溶血发生之间的关系及相程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母婴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发生率39%。结论孕16~18w抗体滴度、有无妊娠合并症及女性新生儿是新生儿溶血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
作者:陈赛琼;陈江鸿;林佳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股骨头坏死好发于中青年人[1-2],未经有效治疗,多数患者将在1~4年内出现股骨头塌陷[3]。约80%的患者会因股骨头塌陷而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约87%的股骨头从塌陷至需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间隔时间为24个月[4]。目前,全髋关节置换对中青年的中长期疗效仍难预料[5],保留股骨头仍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理想的保留股骨头的治疗方法应该是既能有效改善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促进坏死骨的修复,又能改善股骨头的力学性能,防止股骨头塌陷[6]。
作者:王效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急性胰腺炎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不良饮食卫生习惯及人口老龄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疾病谱和流行趋势发生相应改变。近年来对疾病谱、疾病流行趋势变化和临床证治特点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住院病例的分析研究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的目的即通过病例分析掌握急性胰腺炎发病特点、变化趋势和临床证治特点,用以指导临床与科研。
作者:聂金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检测脑积水患者手术前后认知功能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脑积水患者65例,按照其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发病原因及发病时间长短,采用美国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分值越低,表示其认知功能就越差,检测手术前认知功能以及手术后72h、2w、1月认知功能变化,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积水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下降(P<0.01)。脑积水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年龄、性别、学、病史长短等具有明显相关性,脑积水术后患者认知功能与术前相比明显还转,术后2w明显增强,4w强。结论脑积水痫患者存在认知功能下降,其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学历以及发病时间长短等对其影响较大。
作者:王占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病变致醛固酮分泌异常增加,导致水钠潴留,体液容量扩张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一组综合征,是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原因之一。随着检测技术和认识的提高,原醛症的诊断率越来越高。作为一种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原醛症可引起机体代谢紊乱、低血钾及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因此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分型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本文将就原醛症的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晓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47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行电气化术常见的护理问题,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月行电气化手术47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患者进行评估和评价。结果本组47例中有21例有膀胱促进症状,占45%;术后失禁12例,占26%;勃起功能障碍8例,占17%;逆行射精6例,占13%。除2例患者术后并发出血再次手术止血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根据患者围手术期常见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整体性护理对促进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做好整体护理工作,就能够为患者减少各并发症,减少痛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早日康复。
作者:王爱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胃炎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对2007~2012年在我院诊治的228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案的原则,分为A、B两组,A组122例,B组106例,A组患者均采用 PPI三联疗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均给予适当的对症处理,未经正规治疗。结果A组122例中,治愈48例,显效47例,有效21例,无效6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5.08%。 B组106例中,治愈25例,显效22例,有效23例,无效36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6.03%。两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一旦感觉上腹饱胀、反酸、疼痛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作者:张春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的术后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总结术后观察及护理方法。结果20例患者无1例死亡,其中2例并发肺部感染,1例并发左心衰竭,3例并发消化道出血,术后并发生发生率30.0%;患者术后GCS评分明显优于术前(P<0.05)。结论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强护理观察,熟练应用各种护理技巧,以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韦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利用声卡检测心率变异性方法和利用心电(ECG)波形的检测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男女各2名志愿者,分成两组,每组男女各1名,分别是声卡组和心电组,其中声卡组志愿者接受声卡采集低频的ECG信号,并分析信号中的R波。而心电组志愿者则是通过Power Lab信号的采集系统进行检测,对照两组研究心率变异性分析情况。结果研究表明,声卡组采集到低频ECG信号的R波,且R波的波峰位置和通过Power Lab采集的R波的波峰位置重合,且RR间期没有差异,所得的RR间期对HRV的分析具有准确可靠性。结论通过研究,利用声卡检测分析心率变形性不仅成本低、性能高且兼容性较强、升级方便,和传统采集方法比较优势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姜红;赵玉德;刘桂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TORIC 人工晶体(IOL)植入矫正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观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植入 TORIC IOL的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1.00D的患者15例(16只眼),检查术前、术后1d,1月,3月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残余散光及人工晶体轴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4%术后3月裸眼视力>0.5,81%术后3月裸眼视力>0.8,94%佳矫正视力>0.8,术后角膜散光由术前的(2.60±0.86)D降至(0.36±0.18)D,与术前预期残余散光(0.39±0.41)D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d平均偏离轴位3.75+4.70°,术后3月平均偏离5.01+6.73°。结论 TORIC IOL矫正角膜散光效果可靠,SN60TT TORIC IOL矫正散光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及旋转稳定性,用于矫正白内障患者散光安全有效。
作者:魏丽丽;刘立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脊柱外科作为骨科领域为复杂和尖端的分学科,专业性强,内容多,在医学生临床见习中是一个难点。文章就作者在脊柱外科临床见习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几点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和解答。为开展更有效的脊柱外科见习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黄景辉;孙振;罗卓荆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