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静;冯翠娜;王彦
目的:探讨低位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行一期手术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3年1月收治68例低位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低位大肠癌术中结肠灌洗后行一期手术切除吻合总住院时间短、总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结论低位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术中行结肠灌洗并一期切除吻合治疗较二期手术治疗具有住院时间短、总住院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少,生存率高等特点,因此术中结肠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周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妇通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复通丸研究组、输卵管通液治疗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采用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比,研究组通畅26例,通畅率35.62%,对照组通畅6例,通畅率16.67%,治疗后两组间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妇通汤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作者:许红英;李万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措施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3年9月于我院眼科就诊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降眼压治疗方案;优质护理组患者同时予以基础、生活和心理等多方位优质护理措施,而常规护理仅给予一般的临床护理方式。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眼压较治疗前均得以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优质护理组=8.231, t常规护理组=6.218, P<0.05)。而且,优质护理组的眼压为(3.04±1.12)kPa,常规护理组的(3.52±1.36)kPa,优质护理组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11, P<0.05),此外,优质护理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χ2=5.026, P<0.05)。结论专业化、富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对改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致盲率。
作者:黄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术时含服利多卡因胶浆对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观察组(B组)每组50例,A组采用芬太尼1.0μg/kg,2%利多卡因2ml,丙泊酚60mg/min顺序静注的麻醉方法,观察组在麻醉前含服利多卡因胶浆10ml,顺序静注芬太尼1.0μg/kg,2%利多卡因2ml,丙泊酚60mg/min。监测两组患者的HR、MAP、SpO2,记录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手术室滞留时间以及呛咳、体动情况。结果 B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手术室滞留时间少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术前口服利多卡因胶浆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及手术室滞留时间。
作者:林爱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镜腹腔镜双镜联合下胃间质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2例胃镜腹腔镜双镜联合下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手术方式、术中处理原则以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22例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3.6min,平均出血量37mL,术后平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5~36h,平均住院4~8d。结论胃镜腹腔镜双镜联合下胃间质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手术时间断、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点,在外科手术向微创方向快速发展的今天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作者:张国烈;林庆凡;吴黎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眼针与针药结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治疗组102例。对照组采用针药结合治疗,治疗组在针药结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眼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102例患者中,基本痊愈46例,占45.10%;有效51例,占50.00%;无效5例,占4.90%。对照组98例中,基本痊愈25例,占25.51%;有效50例,占51.02%;无效23例,占23.4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与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紧急气管插管在急性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重症医学科自2006年2月~2013年10月共收治48例急性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临床救治情况。结果经过积极治疗,48例急性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0例(83.3%)病情好转,症状消失,胆碱酯酶活力>50%,顺利脱机,拔除气管插管成功,病情平稳后转出重症医学科,8例(16.7%)死亡,均为重度中毒患者,患者大多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结论抢救急性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时,应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紧急气管插管,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周干;潘素节;林峰;刘涉泱;冉景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注射用奥沙利铂又名艾恒,属于新的铂类衍生物,适用于结、直肠癌的患者,可单独或联合氟尿嘧啶使用。不良反应包括:血液学方面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贫血、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非血液学方面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腹泻;神经系统方面以末梢神经炎为主要表现,有时可有口腔周围、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的痉挛及感觉障碍。本文对其导致的过敏性休克进行个案报道,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禹玉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助产护士存在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压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院18名助产士工作压力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问卷内容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结果助产士主要的工作压力来源于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护理专业及工作两个方面;助产士焦虑和抑郁评分(45.93±13.76、53.34±14.05)明显高于比常模水平(P<0.05),助产士中存在焦虑44.46%(8/18),抑郁61.11%(11/18);压力源是导致助产士存在焦虑、抑郁的主要因素。结论管理者应当提高对助产士的关心力度,加强对助产士业务培训及心理减压训练,合理进行人力资源配置,从而使助产士工作压力减轻,保持良好的精神积极投入工作。
作者:许有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综合护理过程及效果的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进行了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的40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然后观察两组平均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有助于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罗爱英;龚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康复治疗管理系统是康复医学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康复诊疗活动提供一个自动化的操作平台,在完善康复电子病历、提高工作效率、辅助临床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系统业务流程分析、功能模块设计及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作者:李林;廖琳;苏韶生;黄营湘;李小鹏;吴伊敏;伍志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曲唑酮对慢性前列腺炎( chronic prostatitis, CP)患者性功能障碍和精神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19例伴有性功能障碍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口服盐酸曲唑酮(50mg ,qn,疗程4w),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w、2w、3w、4w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IIEF、CIPE、SAS、SDS量表)评价疗效。结果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经4w曲唑酮治疗后,阳痿患者的有效率为74.19%,早泄患者有效率为77.38%。而且曲唑酮在治疗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同时还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焦虑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80.65%,抑郁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80.36%。结论曲唑酮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性功能障碍的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周雪刚;姜庆;周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类重要细胞器,除了作为能量产生的场所外,还参与包括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线粒体融合蛋白2是定位于线粒体外膜并参与线粒体功能调节的一类高度保守的蛋白质。近年来对线粒体及相关因子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
作者:董文岳;张景华;李玉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塞的患者在积极活血抗凝和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稳定的情况下静脉泵入尼莫地平联合甲钴胺肌注治疗,主要根据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30例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患肢肌力增强。结论尼莫地平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有效、经济、安全。
作者:邹霞;陈学文;刘燕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应用中药四子散腹部穴位外敷治疗骨科卧床便秘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对骨科长期卧床患者出现的便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卧床时间以及类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①腹部按摩:以神阙穴为圆心,在腹部周围沿顺时针方向摩动,以腹内有热感为宜,约20min,每日三餐饭后2h各按摩1次。②口服果导片2次/d,2粒/次。观察组采取以神阙穴为圆心,在腹部沿顺时针方向进行四子散进行热敷。结果观察组中所有观察对象中总有效率达95%,两组总有效率达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要好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四子散对便秘后治疗上有着单纯按摩及果导片难以达到的效果,且操作简单,副作用少,通便作用缓和,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崔邦胜;陈棉智;吴嘉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质量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分为3个部分,分别简单介绍了我国饮用水安全现状、生活饮用水质量检测的常见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
作者:李光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规避电子病历记录存在缺陷,确保病案信息的法律依据的客观性、真实性,确保医疗质量,杜绝医疗纠纷。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2年7~12月948份电子病历应用存在的缺陷。结果948份电子病历中有596份存在记录缺陷,缺陷率62.87%,主要为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出院记录、医嘱单和病案首页记录缺陷。结论加强电子病历质量监控,是医院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是一项不可以忽视的重要工作。
作者:李亚玲;李明;毕珍;赵越;张瑜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采用标准三联治疗,即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两组均治疗21d,治疗结束后观察总体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幽门螺旋杆菌(Hp)转阴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0.8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经治疗两组患者上腹部不适或疼痛、胀闷、灼热感、嗳气泛酸,食欲不振等症状均有改善( P<0.05),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Hp转阴率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4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胀闷、灼热感、嗳气泛酸,食欲不振等症状,可明显提高Hp转阴率。
作者:沙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广西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我区先天性心脏病围产儿父母的孕前及孕早期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和Logia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孕前或孕早期母亲患病、妊娠前6个月或孕早期家庭装修或购置家具、孕早期连续上网或看电视时间过长、孕早期负性生活事件影响、丈夫工作中接触有害物质、经常吸烟是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孕前或孕早期补充叶酸为先天性心脏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孕前及孕早期服用叶酸,避免接触与先天性心脏病有关的高危因素,加强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可以降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作者:曾萼;晏丽坚;刘湘红;丘小霞;姚慧;韦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从2009年7月~2011年1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130株肺炎克雷伯菌分析其分布及耐药性,细菌鉴定采用英国先德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法国梅里埃 API手工板条,药敏试验用传统的纸片扩散法(K-B法),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监测。结果130株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源于痰(60.77%)、中段尿(16.15%)等,来源科室主要有 ICU(29.23%)、呼吸内科(19.23%)、肿瘤中心(12.31%)等。检出ESBLs阳性43株占33.08%。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较高,产ESBLs菌株对β内酰胺类药物普遍耐药,且其耐药率普遍高于非产酶株。临床应合理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有效控制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作者:刘媛;王本祥;于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