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

黄春玲

关键词:优质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措施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3年9月于我院眼科就诊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降眼压治疗方案;优质护理组患者同时予以基础、生活和心理等多方位优质护理措施,而常规护理仅给予一般的临床护理方式。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眼压较治疗前均得以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优质护理组=8.231, t常规护理组=6.218, P<0.05)。而且,优质护理组的眼压为(3.04±1.12)kPa,常规护理组的(3.52±1.36)kPa,优质护理组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11, P<0.05),此外,优质护理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χ2=5.026, P<0.05)。结论专业化、富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对改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致盲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腺肌病保守治疗的研究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病变,常规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药物为辅。手术全子宫切除术使生育年龄的女性丧失生育能力并产生多种术后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药物治疗仅短期内有效,停药后症状易复发,且副作用大。而高强度聚焦超声作为一种科学、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中期疗效显著,无严重并发症,有望成为子宫腺肌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卢晓雪(综述);陈锦云(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也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现在医疗界虽然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血管痉挛做出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其发病机制仍不是很明确,仍然困扰着众多从事于颅腔研究的医学工作者和患者。明确其发病机制和原理,对于有效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宫腹腔镜诊治妇产科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进一步研究妇产科不孕不育症治疗中,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了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1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上述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检查与治疗。结果上述101例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与腹腔镜手术,其中,47例受孕,受孕率为46.5%。输卵管方面因素、排卵方面问题、子宫方面问题,子宫内膜异位以及宫腔等因素,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因素。麻醉意外、气腹并发症、穿刺并发症以及感染、出血等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结论妇产科不孕不育症治疗中,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对患者不孕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与诊治,临床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有效改善输卵管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口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经口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11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 POEM治疗,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观察随访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结果116例患者成功接受POEM,吞咽困难症状完全消失,生理功能恢复良好,无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无1例发生胸,腹腔感染,平均住院7d。结论 POEM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完善术前准备,术中与术者密切配合,加强患者病情监护,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健康教育等有效的护理配合,有助于顺利完成术中操作,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梁瓞绵;刘德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于提高外科手术满意度及患者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46例外科手术患者。分别采取常规及舒适护理两种方案,对比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满意度,对照组为60.87%(14例);研究组满意度95.65%(22例)。对照组:ASA评分,(67.8±6.0)分;SDS评分,(58.4±9.6)分。研究组:ASA评分,(34.1±6.8)分;SDS评分,(31.5±8.8)分。结论舒适护理对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作者:李春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对老年吸入性肺炎病例的分析和临床实践,及时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起到有效的降低其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具体结合我院15例患者的病例分析及认真观察并针对性制定全面临床护理。结果老年吸入性肺炎病不具有典型性,通过制定合理的临床护理,有效缓解并发症和治愈病情。结论合理化的全面护理可缩短临床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治愈成功率。

    作者:朱玲;李经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例鱼鳞病患者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行剖宫产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鱼鳞病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行剖宫产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例该病产妇实施剖宫产术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实施了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母婴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产前检查能有效预防子痫的发生,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经皮跟腱切断术时机的选择

    目的:探讨经Ponseti方法治疗的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经皮跟腱切断术时机的选择。方法90例(125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5例,以Pirani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治疗前两组评分均≥4分,属于僵硬型马蹄内翻足。 A组患足矫形外展至50°,背屈<10°,同时HS>1、MS<1和距骨被覆盖;B组患足矫形至前足内收纠正但无法背屈,同时HS>1、MS≤1,行跟腱切断术;比较两组石膏固定次数、治疗时间和治疗结果。结果患儿均得到随访,A、B两组手术前石膏矫形次数分别为(9.3±1.34)次、(5.2±0.87)次(P<0.05),治疗时间分别为(69.3±3.76)d、(35.5±4.82)d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跟腱均愈合,跖屈有力,患足背屈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onseti方法治疗僵硬型马蹄内翻足过程中,早期行经皮跟腱切断手术可明显减少石膏矫形次数、缩短疗程,不影响疗效。

    作者:季泽娟;孙克明;王军建;张春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螺旋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急腹症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200例经手术或穿刺证实诊断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B超诊断进行比较。结果包括胰腺炎52例、肾包膜下血肿2例、肠套叠6例、肝脓肿患者8例、肝包膜下血肿2例、腹腔脓肿6例、脾内血肿6例、胆管炎并胆总管结石30例等。其中螺旋 CT诊断的准确率为96%﹝192/200﹞,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84﹝168/200﹞。结论螺旋CT对急腹症的诊断在临床上有其充分的优越性,有助于临床诊断,利于指导治疗。

    作者:兰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动力螺钉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失败的原因,以提高动力髋螺钉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的患者51例、治疗成功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发现导致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的原因。结果成功组与失败组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分级、骨质疏松分级以及复位对线指数可得,失败组患者的骨质疏松率更高,年龄较大,不稳定性骨折比例高,骨折复位差,与成功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导致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失败原因较多,尤其是有骨质疏松、高龄及不稳定骨折患者,使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的失败几率较高,对于此类患者需要临床医生给予重视。

    作者:白耀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面向医工类学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根据国家与社会对医工类人才的专业迫切需求,面向医科大学医工类的大一新生开设机械制图课程,授课对象为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与假肢矫形工程专业的大一新生,这门课程的讲授能够引导医工类专业学生建立机械科学的大体框架、奠定学生了解机械科学的知识基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课堂交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讲授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画法几何、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常用件与标准件、以及工程图样等主要内容,并且通过分组课程设计训练课程与期中期末考试的考核手段来检验教学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为未来授课过程中课程内容、层次与深度的调整积累宝贵的经验,从而大程度上地帮助学生未来从事科技研发、设备医工管理或影像放射专业科室等工作的需求。

    作者:孙翠莲;钱秀清;刘志成;张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从多环节提高机能学教学质量

    机能学是一门跨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医学综合课程。由于其周期长、内容多、实验性强,因此,很有必要从多个环节入手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主要包括有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增加综合性实验比重、开展探索性实验、建立虚拟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

    作者:袁带秀;李春艳;吕江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异位妊娠破裂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破裂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2位异位妊娠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32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早期施行急救护理措施,早扩容,早手术是抢救异位妊娠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淑绒;黄全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关系研究进展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指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机体状态。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代谢综合征等相关,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特别是冠心病的患病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常伴有高尿酸血症且高尿酸血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旨在从多角度就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孟琳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预防泌尿外科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对泌尿外科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进行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共8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例数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明显少很多,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预防出现术后并发症的状况,并促进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龙秋;张秋生;涂超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螺旋CT在肝门部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在肝门部的胆管细胞癌诊断过程中,螺旋CT的临床实际应用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确切证实病情),将其螺旋CT诊断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重点对患者肝内胆管的扩张范围、程度、血管受侵,肝门部肿块,实质性脏器转移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螺旋CT诊断与分析,在所有选取患者中共有45例被检测出患有肝门部胆管细胞癌,诊断符合率高达90%,这些患者的主要病症表现为肝门部软组织出现肿块、不同程度的肝内胆管扩张,共有16例出现肝门部肿块,16例胆管范围扩张,12例存在实质性脏器转移。结论螺旋CT对于肝门部胆管细胞癌形态及病症情况的观察十分有利,可以用于观察患者肝内子病灶的存在情况和肿瘤沿周围血管的浸润度等,对于肝门部的细胞癌诊断实用价值很高。

    作者:冯建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究

    卫校学生在获取医学信息的同时,必须掌握计算机技术理论知识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该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建构本专业和相关领域中计算机应用的能力。教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进行适当的评估,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强烈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思考的能力,发挥其潜在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学有所成。

    作者:李秋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衡山县HIV/AIDS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衡山县HIV/AIDS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寻找控制措施。方法分析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衡山县的资料,及全县艾滋病监测的实验室资料。结果2003年报告首例HIV抗体阳性,至2013年10月累计报告105例。2010~2013年共累计报告96例,占总数的91.43%;职业以农民为主71例,占67.62%;年龄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59例,占56.19%;经性传播92例,占87.63%;地区分布以县城及周边乡镇为主61例,占58.10%。结论 HIV/AIDS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性传播为主,应扩大宣传教育,扩大高危人群干预,扩大检测。

    作者:刘文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角色扮演法在《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角色扮演法在护理技术实训课程中的教学的应用效果。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下发工作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以临床护士的工作岗位为依据,进行分配角色,通过角色的演练来完成工作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某一个角色的感悟、体验、思考,提高自身对职业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作者:白舒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8月~2013年4月来我院行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手术的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50例。针对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手术满意度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86%,常规组满意度为7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32%。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干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手术满意度以及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朱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