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疗效观察

李春花

关键词:舒适护理, 外科手术,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于提高外科手术满意度及患者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46例外科手术患者。分别采取常规及舒适护理两种方案,对比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满意度,对照组为60.87%(14例);研究组满意度95.65%(22例)。对照组:ASA评分,(67.8±6.0)分;SDS评分,(58.4±9.6)分。研究组:ASA评分,(34.1±6.8)分;SDS评分,(31.5±8.8)分。结论舒适护理对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B-Lynch子宫压迫缝合术对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B-Lynch子宫压迫缝合术对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大量出血的影响。方法3年来,本院产科80例产后出血的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独特B-Lynch子宫压迫缝合术或常规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在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以及子宫保留率和再次妊娠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并免子宫切除。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用B-Lynch子宫压迫缝合术可防治大出血。

    作者:魏红;戴哲凡;黄修治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乳腺增生病病机复杂,症状轻重不一,中医药治疗本病从整体出发,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等手法,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积累临床研究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灵活,治愈率高,且毒副反应低,已成为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主要手段。

    作者: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羟苯磺酸钙联合肾衰宁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肾衰宁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非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18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三组。对照一组患者进行常规综合治疗,对照二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上加服羟苯磺酸钙,实验组患者常规综合治疗加羟苯磺酸钙联合肾衰宁颗粒治疗。连续用药12w,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我们发现治疗后所有患者 Scr、BUN、UA、24h尿蛋白定量(Alb)等指标均有所下降,Ccr指标有所上升;其中实验组治疗后各项肾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一组和二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将羟苯磺酸钙联合肾衰宁颗粒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有助于改善肾功能指标,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郑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头位阴道分娩致宫颈裂伤原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探讨头位阴道分娩导致宫腔裂伤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分析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行头位阴道分娩导致宫颈裂伤产妇共6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加以分析。结果致宫颈裂伤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宫颈基础病变、宫颈水肿、人工扩张宫颈、胎位异常、催产素的应用、产程过长等。结论妊娠期妇女要做好产前检查,密切注意产程进展情况,掌握接产技巧,以上是避免宫颈裂伤的主要措施。

    作者:陈楚燕;周永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的预防与护理

    通过分析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提出糖尿病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其方法主要包括:饮食护理、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和糖尿病教育、自我监测。关注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预防并发症,降低致残致死率。采用此项措施能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和预防50%~80%的糖尿病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慧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月我院对周围社区共计728例65岁以上老人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过程中37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行6~12个月、平均(8.3±2.0)月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干预前后所有患者高血压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体重控制、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按时服药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①经有效干预后,在高血压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体重控制、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按时服药等方面较干预前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加(P<0.01);②经有效干预后,37例患者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效果突出,同时对于巩固药物降压效果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膝关节镜手术综合护理的探讨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综合护理过程及效果的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进行了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的40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然后观察两组平均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有助于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罗爱英;龚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分析研究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两种药物联合疗法对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物的安全性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7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慢性胃炎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药物治疗,实验组慢性胃炎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法莫替丁药物治疗,分析对比两组胃炎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中、治疗后所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经过药物治疗,病情均有了一定改善,但实验组慢性胃炎患者的各项症状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的诸多药物治疗方法中,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疗法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比较小,较为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开来。

    作者:龙德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和评价经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探讨其外科技术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月采用经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的46例腰椎滑脱患者。男18例,女28例,年龄31~65岁,病程为8个月~34年(平均5.5年)。峡部裂性滑脱24例,退变性滑脱21例,创伤性滑脱1例。 I°滑脱18例,II°滑脱24例,III°滑脱4例。滑脱节段L419例、L527例。疗效评估:①影像学评估:观察术后及末次随访的复位率,并观察术后椎间融合情况;②临床疗效评估:采用JOA评分系统,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结果46例螺钉及Cage融合器均成功置入,术中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46例均获16~57个月随访,平均36.7个月。本组术后滑脱椎体复位率平均为82.70%;根据Suk标准证实本组椎体间植骨融合率为95.70%,融合时间为3~24个月。疗效评定结果JOA评分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提高(P<0.01)。内固定材料无松动、断裂,Cage融合器位置、形态正常。结论①对腰椎滑脱症采用经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有较高的复位率和椎间融合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术式。②治疗的关健在于:彻底的减压;充分的软组织松解及神经减压基础上,尽可能将滑脱椎体复位;牢固的融合及坚强内固定。

    作者:娄文杰;车彪;王凯;覃松;刘骏;喻忠斌;夏晓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外科术后微量泵经静脉补钾的临床监测及护理

    目的:对外科术后微量泵经静脉补钾的临床监测及护理进行分析,探讨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我院90例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普外科以及心脏外科患者术后进行微量泵经静脉补钾处理,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均较为满意,且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程度更高,(88.89%VS 97.78%,P<0.05)。结论对外科术后微量泵经静脉补钾的患者进行严密的临床监测及护理,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循证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孙平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眼针与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眼针与针药结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治疗组102例。对照组采用针药结合治疗,治疗组在针药结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眼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102例患者中,基本痊愈46例,占45.10%;有效51例,占50.00%;无效5例,占4.90%。对照组98例中,基本痊愈25例,占25.51%;有效50例,占51.02%;无效23例,占23.4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与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2010年7月应用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54例进行护理。结果膝关节功能恢复优46例(85.1%),良8例(14.7%)。结论护理人员只有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才能适应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

    作者:吴爱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全白甲

    甲包括指甲和趾甲,属于皮肤的附属器,是覆盖在指(趾)末端伸侧的坚硬角质。甲的外露部分称为甲板,为甲的主要组成部分,呈外凸的长方形。正常的甲板为粉红色、有光泽,除了保护其下的皮肤不受外伤外,还起到美观、帮助手指完成精细动作的作用。甲板的颜色变化,常见的有白色、黑色、褐色、黄色、红色、蓝色、绿色、灰色等,这些颜色变化与遗传、疾病、环境等因素有关。本文着重从全白甲方面叙述。

    作者:董慧民;季永智;宋洋;钟沿风;张亚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早期负压闭式引流预防切口感染

    目的:探讨不同引流方式与污染手术切口感染率的相关性,分析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方法收集2005~2013年腹部污染手术切口病例248例。根据引流方式随机分为四组,细引流管闭式引流组(A)69例,负压闭式引流组(B)57例,皮片,半管开放引流组(C)49例,不放置引流组(D)73例。统计比较不同组的感染率。观察早期引流方式对切口感染率的影响。结果 B组手术切口感染率低,负压闭式引流在预防切口感染方面是明显有效的(P<0.05)。结论腹部污染手术切口早期留置负压闭式引流是必要的。

    作者:郑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食管癌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的护理要点,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289例食管癌患者进行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呼吸道护理,各引流管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结果术后除5例可疑出血,9例出现低氧血症,5例肺部感染外,其余恢复良好。结论加强食管癌患者术后的护理,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可降低朮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潘玉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我院13例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分析及纠正

    目的:对由EDTA-K2所造成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进行分析。方法对13例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标本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手工计数血小板,重采末梢血预稀释人工计数,EDTA-K2抗凝血和末梢血涂片染色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结果 EDTA-K2抗凝剂会诱发血小板聚集,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临床无出血,凝血功能检查正常,引起诊治错误。结论加强血小板减少现象原因的综合分析可纠正 EDTA抗凝剂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以仪器法为主,结合必要的手工复查,是当前血细胞分析的模式。

    作者:李红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唤起患者的健康意识,使他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健康素质及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患者在出院时进行调查,所有患者都认为健康教育非常必要。结果患者有疑问有心里话愿意对护士讲,而护士也能时刻以患者为中心,予以全面、周到地护理。结论把握患者的生活内容和习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使健康教育成为适合患者个体需要的具体的教育活动内容,以引导患者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马泽晖;郑小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诊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内科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急诊内科工作的3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成员实施常规护理培训,实验组成员在进行常规护理培训的基础上增加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成员在工作中不良情况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两组成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不良情况的发生次数为3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次;实验组中,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对比结果有显著差异,有相关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内科人员工作中实施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可明显提高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产前诊断中发现单脐动脉胎儿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中发现单脐动脉胎儿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3年6月经我院产前超声发现的94例怀有单脐动脉胎儿孕妇的病历及随访资料。结果产前超声检出的94例单脐动脉胎儿,其中48例为单纯性单脐动脉,46例为单脐动脉合并畸形者。结论超声发现单脐动脉,要进一步检查胎儿是否合并其他结构异常,单脐动脉合并畸形预后差其染色体异常率明显升高。而单纯性单脐动脉胎儿妊娠结局良好。单脐动脉可以作为胎儿先天异常的一个软指标。这对有效降低我国缺陷儿的出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宗玉;左娟;郭正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麻醉科住院医师人才队伍培养途径

    目的:对麻醉科住院医师人才队伍的培养途径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麻醉科住院医师的基本资料,对其编制、学历以及职称等进行分析。结果针对本院麻醉科医师人才队伍良莠不齐的状况提出合理的培养途径措施。结论在对麻醉科医师人才队伍的培养上,要形成规范的制度化。

    作者:曾毅;侯丽宏;董海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