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带秀;李春艳;吕江明
通过对9例先天性梅毒合并骨质皮肤损害早产儿实施的护理,重点做好患儿的消毒隔离及骨损伤、皮肤的护理。结果7例患儿皮肤损害治愈,2例好转;9例均未发生骨损害的严重后果。
作者:刘艳林;晏昕;周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通过讨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分析学生被动学习的原因,将行动导向教学引入高职教育体系,解决传统的高职护理药理教学中存在的学习兴趣不足、理论与实际脱离的问题,使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以期进一步提高高职护理药理的教学质量。
作者:杨立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肝门部的胆管细胞癌诊断过程中,螺旋CT的临床实际应用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确切证实病情),将其螺旋CT诊断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重点对患者肝内胆管的扩张范围、程度、血管受侵,肝门部肿块,实质性脏器转移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螺旋CT诊断与分析,在所有选取患者中共有45例被检测出患有肝门部胆管细胞癌,诊断符合率高达90%,这些患者的主要病症表现为肝门部软组织出现肿块、不同程度的肝内胆管扩张,共有16例出现肝门部肿块,16例胆管范围扩张,12例存在实质性脏器转移。结论螺旋CT对于肝门部胆管细胞癌形态及病症情况的观察十分有利,可以用于观察患者肝内子病灶的存在情况和肿瘤沿周围血管的浸润度等,对于肝门部的细胞癌诊断实用价值很高。
作者:冯建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高血压病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病,它不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而且是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化的加速,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在持续上升,且上升幅度逐年上升[1]。尽管降压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十分重要,可以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残率。但是因为很多原因,许多患者做不到。因此,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保健水平,加强高血压的防治,遏制人群血压水平的上升,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策略和措施[2]。
作者:田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腰腿痛患者中药湿热敷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近3年来应用自拟的中药方湿热敷治疗的32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60例。两个组均行针灸、推拿、火罐、牵引等中医传统治疗。对照组中加中医湿热敷治疗。结果本组320例,疗程短3d,长60d。临床治愈156例,显效92例,好转6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7.81%。结论腰腿痛是常见的中老年疾病,近年来有年轻化发病趋势,应用自拟的中药方湿热敷治疗,此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患者无痛苦,乐于接受。
作者:凌继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唤起患者的健康意识,使他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健康素质及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患者在出院时进行调查,所有患者都认为健康教育非常必要。结果患者有疑问有心里话愿意对护士讲,而护士也能时刻以患者为中心,予以全面、周到地护理。结论把握患者的生活内容和习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使健康教育成为适合患者个体需要的具体的教育活动内容,以引导患者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马泽晖;郑小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由EDTA-K2所造成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进行分析。方法对13例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标本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手工计数血小板,重采末梢血预稀释人工计数,EDTA-K2抗凝血和末梢血涂片染色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结果 EDTA-K2抗凝剂会诱发血小板聚集,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临床无出血,凝血功能检查正常,引起诊治错误。结论加强血小板减少现象原因的综合分析可纠正 EDTA抗凝剂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以仪器法为主,结合必要的手工复查,是当前血细胞分析的模式。
作者:李红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放化疗中Hb动态变化与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聊城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经病理和/或细胞学确诊的86例初治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均接受放化疗联合或单纯化疗治疗,分为血红蛋白下降显著组(≥2.5g)35例和血红蛋白无或轻度下降组(0~2.5g)51例。对可能影响生存因素的比较采用 log-rank 检验,死亡相对风险的比较采用 Cox 比例风险模型进行计算。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0.5个月。血红蛋白下降显著组中位生存期(8个月)明显短于血红蛋白无或轻度下降组(21个月)(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BMI、治疗过程中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手段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BMI、治疗手段、疗中血红蛋白水平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均<0.05)。结论疗中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与预后有相关性,对于评估预后或指导临床治疗等方面可能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作者:韩慧;狄曼曼;曹芳丽;王彦文;王宝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硬膜外麻醉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在我科行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40例。两组均给常规护理,观察组另给予预防尿潴留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促进硬膜外麻醉术后排尿成功率,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田千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社区内经确诊为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针对个体差异行整体护理,加强健康教育,改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等干预手段,将两组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相关知识掌握、服药依从性、治疗效果等方面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不孕患者的心理问题常与身体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患者情绪往往会影响内分泌,内分泌又与排卵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患者移植前、中、后的心理护理,通过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纠正不利于治疗的心理状态,提高了移植的成功率,阐述了心理护理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重要性。
作者:张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进一步研究妇产科不孕不育症治疗中,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了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1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上述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检查与治疗。结果上述101例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与腹腔镜手术,其中,47例受孕,受孕率为46.5%。输卵管方面因素、排卵方面问题、子宫方面问题,子宫内膜异位以及宫腔等因素,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因素。麻醉意外、气腹并发症、穿刺并发症以及感染、出血等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结论妇产科不孕不育症治疗中,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对患者不孕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与诊治,临床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有效改善输卵管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应该如何合理的选择分娩方式,才能有效的减轻对母婴产生的不良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22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患者,研究其分娩方式以及临床表现,并进行讨论分析。结果研究的22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中,有82例选择阴道试产,138例选择再次剖宫产。其中选择阴道试产中的82例患者在试产过程中有65例阴道分娩,17例剖宫产;阴道试产率37.27%(82/220),试产成功率79.27%(65/82);根据研究报告发现,我院此次所有剖宫产和阴道分娩的患者都没有出现新生儿窒息或产妇死亡等不良现象。结论加强对产妇及其家属分娩知识宣传教育,合理选择分娩方式,针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进行全面的孕期检查,了解其是否符合试产适应症,并对其试产过程严加控制,密切监护。此外,还应当尽可能控制首次剖宫产指征,减小二次剖宫产率。
作者:程美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PPH手术在重度痔疮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 PPH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73.91%;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0%,显著低于对照组34.78%,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PH术对重度痔疮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高于传统手术方法,且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传统手术方法,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健康,是安全有效的重度痔疮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运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中发现单脐动脉胎儿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3年6月经我院产前超声发现的94例怀有单脐动脉胎儿孕妇的病历及随访资料。结果产前超声检出的94例单脐动脉胎儿,其中48例为单纯性单脐动脉,46例为单脐动脉合并畸形者。结论超声发现单脐动脉,要进一步检查胎儿是否合并其他结构异常,单脐动脉合并畸形预后差其染色体异常率明显升高。而单纯性单脐动脉胎儿妊娠结局良好。单脐动脉可以作为胎儿先天异常的一个软指标。这对有效降低我国缺陷儿的出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宗玉;左娟;郭正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股骨头坏死好发于中青年人[1-2],未经有效治疗,多数患者将在1~4年内出现股骨头塌陷[3]。约80%的患者会因股骨头塌陷而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约87%的股骨头从塌陷至需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间隔时间为24个月[4]。目前,全髋关节置换对中青年的中长期疗效仍难预料[5],保留股骨头仍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理想的保留股骨头的治疗方法应该是既能有效改善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促进坏死骨的修复,又能改善股骨头的力学性能,防止股骨头塌陷[6]。
作者:王效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乳腺增生病病机复杂,症状轻重不一,中医药治疗本病从整体出发,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等手法,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积累临床研究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灵活,治愈率高,且毒副反应低,已成为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主要手段。
作者: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Ki-67、VEGF-2、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检测74例乳腺癌和18例乳腺良性病变石蜡包埋切片 Ki-67、VEGF 、Her-2的表达,并探寻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其相互的关系。结果①Ki-67、VEGF、Her-2在乳腺癌表达率别为:66.2%,78.4%及27.1%;良性病变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1.1%、38.9%、5.5%(P<0.05),分析有统计学差异;②Ki-67和VEGF在乳腺癌中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高其表达率呈增高趋势,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 Ki-67、VEGF、Her-2的表达与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Her-2、Ki-67、VEGF参与;②乳腺癌中肿瘤大小及年龄与Her-2、Ki-67、VEGF的表达无关。
作者:木拉提·库尔班;于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为了分析阴道炎患者的病症情况以及患阴道炎的原因,研究该病患者的护理办法。方法选取48名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照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宣传,分析两组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及病情复发率。结果在经过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之后的实验组其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好(P<0.05),并且实验组病情的复发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该尽量了解患者出现这种妇科疾病的原因,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从根本上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复发几率。
作者:高言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芬太尼静脉输注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11月腹部手术患者60例,对照组在手术完成后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为负荷剂量后接PCA泵,泵内的药物是芬太尼1.2mg,稀释为100mL,48h泵入;实验组在手术完成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为负荷剂量后接PCA泵,泵内药物为氟比洛芬酯50mg+芬太尼0.5mg,稀释为100mL,48h泵入。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CTH、β-EP的浓度,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应激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两组间应激反应发生的差别。结果实验组术后应激反应程度低,对照组镇静程度和恶心呕吐等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可减少芬太尼的不良反应,提高镇痛质量。
作者:李升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