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田艳萍

关键词:护理干预, 高血压病患者, 非药物治疗, 心血管病, 社会经济发展, 高血压患病率, 肾功能障碍, 重要策略, 血压水平, 血压控制, 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 人口老化, 健康教育, 疾病防治, 致残率, 生存率, 脑卒中, 老年人, 冠心病
摘要:高血压病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病,它不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而且是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化的加速,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在持续上升,且上升幅度逐年上升[1]。尽管降压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十分重要,可以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残率。但是因为很多原因,许多患者做不到。因此,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保健水平,加强高血压的防治,遏制人群血压水平的上升,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策略和措施[2]。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护生的护理软技能在急救护理实践教学中培养

    目的:探索对护生进行急救护理软技能培训的方法,提高其急救能力、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方法随机抽取35名同学为实验组,另外30名同学为对照组。实验组在急救护理实践教学中采用护理软技能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患方及带教老师对采用软技能教学方法组评价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通过对护生软技能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患者对护生的综合满意度和就业竞争力。

    作者:周龙兰;宋兴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研究生《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课程实施初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这一实验教学在医学院校的研究生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并联系实际,提出了通过合理设置实验内容、改变实验课教学方式、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等形式对实验课进行优化,探讨医学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作者:李晋;白国辉;罗果;朱姜;刘坤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缬沙坦与氨氯地平用于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82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缬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氨氯地平组和联合治疗组各4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降压效果、血糖及肾功能指标。结果 C组的mALB明显低于A、B组,C组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A、B组。结论缬沙坦配伍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可以较好的控制患者的血压,同时还可以减轻靶器官损害,是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法。

    作者:陶汉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

    目的:观察和评价原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方法52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症状和总体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感觉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与对照组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硫辛酸和疏血通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为理想,无不良反应。

    作者:徐艳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及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讨论分析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胃溃疡及复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7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雷贝拉唑进行治疗。阿莫西林、克拉霉素(7d1个疗程),奥美拉唑、雷贝拉唑(4w1个疗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为88.64%,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69.7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7,P=0.005);治疗组上腹痛(t=4.80,P<0.0001)、腹胀(t=4.94,P<0.0001)、嗳气(t=4.39,P<0.0001)与反酸(t=5.99,P<0.0001)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胃溃疡复发率(4.55%)低于对照组(20.9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9,P=0.02)。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可以有效治疗胃溃疡并防止复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明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12年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前、后分析

    目的:观察我院实施干预措施前、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及分析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干预前、后的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各150例,统计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结果干预前存在选药不合理、用药时机不合理、不合理联合用药等问题,在干预后得到较明显的改善。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干预措施有效,但仍有部分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赵德斌;曹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学科馆员在医院科研中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医院图书馆学科馆员,即医学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是医院图书馆服务于信息时代的知识管理与医院学术科研建设的创新服务模式。当前医院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遭遇诸多问题,深入分析探讨学科馆员对于医院科研工作的促进与保障作用,拓展信息时代医院图书馆的创新服务,对于医院图书馆的良性发展和医院科研工作的提升都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梁富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原因分析,采取积极的临床护理,消除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其病痛,以达到尽快恢复健康的目的。方法采取的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有维持正常体温的护理,保护性隔离,保证营养供给,清除局部病灶的护理。在对新生儿家长的心理护理方面,为了能使对新生儿的救助能够顺利的开展,在对患儿治疗的同时,必须去除患儿父母的恐惧心理,使其能够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的救治。结果经过1~2w的精心护理,除病情特别严重的患儿外,90例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患儿均健康出院,治疗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患儿家属均感到满意。结论对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进行早期的常规护理,以及对其父母进行心理护理显得非常有必要,以便让父母对其患儿病症能够能有正确的认识,对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实事能够坦然面对,这对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恢复显得极其重要。

    作者:刘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四子散腹部穴位外敷治疗骨科卧床患者便秘效果观察

    目的:总结应用中药四子散腹部穴位外敷治疗骨科卧床便秘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对骨科长期卧床患者出现的便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卧床时间以及类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①腹部按摩:以神阙穴为圆心,在腹部周围沿顺时针方向摩动,以腹内有热感为宜,约20min,每日三餐饭后2h各按摩1次。②口服果导片2次/d,2粒/次。观察组采取以神阙穴为圆心,在腹部沿顺时针方向进行四子散进行热敷。结果观察组中所有观察对象中总有效率达95%,两组总有效率达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要好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四子散对便秘后治疗上有着单纯按摩及果导片难以达到的效果,且操作简单,副作用少,通便作用缓和,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崔邦胜;陈棉智;吴嘉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消化性溃疡复发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及分析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2月已治愈的300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进行定期的复诊或电话随访,同时辅以进行胃镜检查,并将复发者设为观察组,未复发者设为对照组,记录观察结果并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不良生活方式、心态情绪、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依从性、溃疡愈合质量等方面上的差异,并研究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少复发人数。结果对300例患者进行随访12~60个月,平均(36.42±1.53)个月,复发者共95例(观察组)占31.67%(95/300),未复发者共205例(对照组)占68.33%(205/3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合并不良生活方式、心态情绪不稳定、服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不依从、胃镜S1期未愈合的人数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或减少其复发,如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心理精神支持等方面,劝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引起重视。

    作者:黄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也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现在医疗界虽然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血管痉挛做出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其发病机制仍不是很明确,仍然困扰着众多从事于颅腔研究的医学工作者和患者。明确其发病机制和原理,对于有效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宫腔镜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对我院112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同时在宫腔镜下取病理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112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中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8例,粘膜下子宫肌瘤11例,子宫内膜增生7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8例,子宫内膜癌4例,节育环嵌顿7例,子宫内膜炎6例,萎缩性子宫内膜31例。结论造成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较多,目前主要病因是子宫腔内良性病变和非器质性病变,宫腔镜下定位活检或诊刮减少了漏诊率,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故宫腔镜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临床效果好,值得应用。

    作者:郭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诊手术护理风险因素与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护理风险因素的预防措施,提高护理的质量。方法分析急诊手术护理中的高风险因素,对其提出预防措施,降低发生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结果急诊手术护理风险因素多,需要加强风险因素的管理。结论风险预防、规章制度的落实、专业教育培训和加强安全管理是预防急诊手术护理风险因素的重要措施。

    作者:方婷婷;黄雪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大鼠膈神经放电记录的实验综述报告

    膈神经放电可反映呼吸运动状态及呼吸中枢的电活动,通过大鼠膈神经放电记录实验可使学生系统深入地理解呼吸生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从膈神经放电记录的详细过程、注意事项及实验体会,系统展开综述报告,为教学及科研需要而进行的该类实验提供参考。

    作者:张新芳;刘晓丽;刘自兵;龙子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判断切口感染,比较切口感染组与无切口感染患者可能影响因素的差异,相关影响因素的选择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营养状态、骨折类型、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卧床时间等。结果500例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20例,感染率为4.0%。感染相关因素感染年龄(54.5±13.2)岁、BMI23.5±1.2、营养不良占33.4%、开放性骨折占73.6%、手术时间(12.3±4.2)h、卧床时间(14.2±3.2)d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大、BMI高、营养不良、开放性骨折、手术时间及卧床时间长,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病区管理,做好营养状况评估,加强BMI高患者切口管理,做好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伤口观察与护理,严格规范化操作,加强基础护理管理是主要的护理对策。

    作者:李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康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难点

    康复治疗管理系统是康复医学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康复诊疗活动提供一个自动化的操作平台,在完善康复电子病历、提高工作效率、辅助临床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系统业务流程分析、功能模块设计及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作者:李林;廖琳;苏韶生;黄营湘;李小鹏;吴伊敏;伍志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利培酮辅以抽搐电休克治疗精无神分裂症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利培酮辅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住院病历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合用组与单用组各50例。分别给予入院前,治疗1、2、4、8、12w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RP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计算减分率,评定治疗有效率疗效及副反应(TESS)。结果 BPRS减分率,两组4w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S减分率,两组4、12w末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1、2、8w末差异不大。SANS减分率,两组8w末(P<0.05),4、12w末(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评分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利培酮辅以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起效快,对阳性,阴性症状控制均有效。尤其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更好。两组病例副反应均较小。 MECT是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手段,起效快,疗效好,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更好。

    作者:孙刚;张会堂;刘桂英;于宏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病案室参与病案质控的探讨

    本文介绍我院通过推行质量检查员制度、增设操作规范和质量评价标准、运用现代技术将质量管理嵌入病案管理软件,施行病案管理程序阶段性升级改造,建成完整的数字化病案管理体系等措施,使病案室较好地参与到病案管理质量控制当中去。这些将质量管理融合到病案管理的各个环节的重要实践,即形成质量管理的特色,也取得显著的成效。

    作者:王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现代化背景下南通市市区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现状与对策

    养老问题是关乎我国安定团结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本文从南通市居家养老的背景、现状与对策三个方面,对南通市市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期为南通市乃至全国的居家养老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沈爱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西医康复锻炼方法在肘关节异位骨化术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西医康复锻炼方法对肘关节异位骨化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在我院行肘关节异位骨化术患者52例资料,按照术后康复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手术后常规功能训练配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的26例患者为对照组,术后西医针对性康复锻炼方法进行治疗的26例资料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后按照文中统计指标进行统计并比较疗效结果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康复治疗后平均活动范围(103.2±9.8)°,比治疗前活动范围[(11.3±4.6)°]明显增大(P<0.05)。观察组疗效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平均活动范围(80.1±10.2)°,(P<0.05)。结论西医针对性康复锻炼方法对肘关节异位骨化术后恢复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富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