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莹
目的:探讨游离前臂皮瓣与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修复上颌骨大面积缺损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腭癌患者应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与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修复术后上颌骨缺损,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常规术前准备及口腔和供皮区的准备、术前沟通交流训练。术后给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气管切开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移植皮瓣的观察和护理、用药观察、出院指导等。结果30例患者均无由于护理失误而造成皮瓣坏死,患者的语言、吞咽、呼吸等功能及上颌骨缺损、腭部和面部外形恢复良好。结论术后精心护理,对保证手术成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梁金凤;黄妹贞;兰丽林;梁一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前,全世界有20亿人感染结核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达1500万,结核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结核病疫情十分严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1]。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标准化疗方案采用的是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的板式组合药为主导的一线抗结核药品。方案实施以来,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治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然而,由于标准化疗方案治疗时间至少6个月,服用药物量大,因服用板式组合药所致的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s,ARS)时有发生[2]。不同人群对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性亦不同,Javadi MR[3]研究发现,对抗结核药物有不良反应史的复治患者是发生不良反应的高危人群(OR=5.81,95%CI:1.31-25.2),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服用抗结核药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OR=6.68,CI:1.28-36.2)。另外,导致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众多,据国外文献报道[4],性别、年龄、人种、肝炎病史、嗜酒、等均可能为影响因素,但目前尚缺乏相关性研究。
作者:金韬;王春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9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锻炼患者呼吸功能;进行肺部叩击与振动、体位引流、机械吸痰等物理治疗,观察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入选的59例患者在入院卧床1年内,无肺部感染的发生。结论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锻炼呼吸功能,配合肺部物理治疗,可有效预防肺部感染,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杨清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及医疗环境也在不断的得以完善,人民享有高质量医疗服务权利日渐受到关注。然而,近年来随着医患关系矛盾的突显,一方面可能存在部分患者及家属由于法律及道德意识缺失,影响了正常医疗秩序。但是从另一方面,作为医疗服务的主体,医护人员职业缺失也成为了促进医患关系紧张的内在原因之一。本文从分析妇产科护理职业缺失的现状,试探具体相关对策。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张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选取5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加强手术室消毒、备好物品及器械准备;术中熟悉手术过程、密切配合手术医师,使手术顺利完成。结果5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12±0.63)h,术中平均出血(135.9±12.58)mL,无压疮发生,患者满意度为94.12%。结论加强手术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素质,积极配合医生,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患者进行抽样,选取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进行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术后并发症上的差异。结果在对90例患者进行护理后,效果很好。在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上,实验组分别为95.56%、93.33%,对照组分别为57.78%、60.0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20.00%),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稳定患者血压,提高其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病几率。
作者:王艳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格列吡嗪与二甲双胍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测量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肾功能,血脂,体重指数。方法把3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9个病例。治疗组使用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对照组采用格列吡嗪,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h血糖,肾功能,血脂和体重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格列吡嗪与二甲双胍合用可以更好的使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并能引起血脂和体重指数下降。
作者:刘力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职高专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如何加强实验室的管理,运用科学手段进行管理,使之在新形势下与高职高专教育工作任务相适应,对充分发挥实验室在高职高专教学、科研中的作用,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消化内镜金属夹在小儿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2例外科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消化内镜金属夹的应用与护理效果。结果在82例患儿中,一共被放放置了326枚消化内镜金属夹。以内镜为辅助工具,检查患者的大肠组织,发现有9例患者为先天性巨结肠。经治疗后,尚未发现患者存在严重并发症,术后3d内,有2例患者发生金属夹脱落现象,2例患者发生消化道再出血症状,出血率为0.2%。结论利用消化内镜金属夹能够对多种类型的小儿外科疾病进行诊治,使确诊率大大提升。
作者:敖春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CVVH模式配合血透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我中心收治维持性血透皮肤瘙痒患者2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3例,对照组103例。治疗组采用透析2~3次/w,4h/次。前3个月透析2~3次/w,行CRRT-CVVH 1次/2w,12h/次左右。3个月后透析2~3次/w,行CRRT-CVVH 1次/月。血管通路采用动静脉内瘘、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血流量150ml/分~200 ml/分CRRT-CVVH模式治疗,1次/2w,治疗时间为10~12h。对照组血透次数基本相同,2~3次/w,4h/次,观察时间为6个月。结果应用CRRT-CVVH模式+血透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明显改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血透治疗。
作者:宗晓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的抢救过程,总结急救护理体会。结果56例患者均好转出院,抢救成功率100%。患者呕血持续(26.62±1.53)h,黑便持续(1.31±0.44)d,血压波动(2.14±1.05)d,平均住院时间(5.57±1.62)d。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李秀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异位妊娠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位异位妊娠的观察,心理护理,手术护理及中药辅助护理的过程。结果经医护人员及时抢救及精心护理,138位患者手术治疗113例(其中开腹手术63,腹腔镜手术50例),保守治疗27例(其中保守治疗失败后行手术治疗2例)。结论异位妊娠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通过院前生育健康保健、院中密切积极的术前术后护理、全面专业的健康指导等综合措施,可以提供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意识和异位妊娠的治疗率。
作者:王海燕;李敬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概括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相关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进行Meta进行分析。结果检索文献39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终筛选10篇,进行Meat分析。其中在有效性Meat分析中,OR=1.60,95%CI[1.08,2.3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氨氯地平组的疗效,明显优于硝苯地平组,安全性Meta分析中,RR=0.41,95%CI[0.26,0.6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可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高于采用硝苯地平治疗,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58例痰菌阳性肺结核影像特点,以提高对本病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对58例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例进行回顾性影像分析,主要查阅普放 DR片及CT片。结果以双肺野分布多见,病变范围较为广泛,形态多种多样,主要以渗出、增殖、空洞及纤维化改变为主,并伴有肺内播散。结论胸片结合CT片观察,能找出诊断结核病的蛛丝马迹,为临床确诊或进一步检查指明方向。
作者:朱光兴;盛二燕;杨黎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诊断原发性甲亢的方法。方法选取41例确诊甲亢的患者(甲亢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变化,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量甲状腺上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max)、助力指数(RI)和心率(HR),对比观察两组甲状腺内部血流分布状态。结果甲亢组甲状腺显示密集均匀型和粗糙不均匀型回声,甲状腺上动脉Vmax(121.6±24.8)cm/s,HR(102.8±17.5)次/min,与正常甲状腺 Vmax(25.4±4.27)cm/s,HR(74.5±9.32)次/min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助力指数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显示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内部血流分布状态及回声变化,对临床诊断原发性甲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梁隆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口腔科2009年12月~2013年8月169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9例患者经积极的抢救和护理,无伤口感染、呼吸道窒息等并发症发生,均获治愈。结论细致的护理工作,有效的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能使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急救与护理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蔡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氨茶碱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及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89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氨茶碱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本组89例患者经氨茶碱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肺功能各项检测指标也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用药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氨茶碱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疗效好,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证用药安全性。
作者:何逢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喘证、哮证范畴,是因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肺部疾病之一,有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而长期反复发作常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西医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有缓解哮喘发作及控制哮喘发作的两类药物,以β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为主。而中医药治疗哮喘是通过祛除致病因素,控制哮喘发作症状,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以达到祛邪治病,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中医治疗哮喘在控制症状、消除病因、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作者:李俊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结果实验组主观不舒适感觉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明显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萍;刘彬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益肾纳气丸口服。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江华桥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