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王彬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近期预后, 影响因素, 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预后影响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康复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26例AMI患者近期(1个月)病死率与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就诊时间、梗死部位、治疗方法、危险因子等的相关性,及时有效地制定个体化康复护理程序.结果 女性、高龄、前壁心肌梗死、就诊时间>6h患者近期病死率更高,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病死率较溶栓治疗组低,吸烟、高脂血症可能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及时实施康复护理程序,有效预防AMI复发、降低近期病死率效果确切.结论 AMI近期预后受多因素影响,可通过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控制危险因素、加强康复期护理改善预后.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Nampt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Nampl)又称为内脏脂肪素(visfatin)和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re-B cell enhancing factor,PBEF),是NAD补救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Nampt通过调节细胞内NAD水平间接调控NAD依赖蛋白的活性,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家族成员Sirtuins和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Nampt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分期分级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将就Nampt与肿瘤的关系以及Nampt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孙洁;陈静瑜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心内科开展人文关怀护理病房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开展人文关怀护理病房的方法,提高病房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起心内科开展人文关怀护理病房的方法,提供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价值的护理服务.结果 开展人文关怀护理病房后,患者满意度由91.24%上升至97.22%,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由(89.26±2.75)分上升至(94.45± 1.85)分,开展人文关怀护理病房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013年医院收到患者投诉2起,2014年无投诉.结论 开展人文关怀护理病房,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服务患者主动意识增强,提升了护理服务品质.

    作者:雷志香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健康评估技能操作中的应用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一定的模拟情景,使参与者在接近现实的情况下扮演某种角色,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1].健康评估是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从护士同服务对象的首次接触直到完全康复的整个护理过程中,都贯穿着评估.

    作者:佟玉荣;肖焕新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兰索拉唑对老年患者两种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并探讨兰索拉唑对老年患者两种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50例老年糜烂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将其设置为A组;另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50例老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将其设置为B组.同时给予两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兰索拉唑进行治疗,治疗持续2个月.对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症状评分;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病变情况进行分级;对比两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病变情况均得到显著的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和病变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 兰索拉唑用于两种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变情况,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官玲玲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早期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目的 对早期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囊脑炎的疗效进行全面的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患者,共计104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均52例.治疗组行早期的手术治疗,对照组行非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为(2.41±1.08)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49-±1.54)d;且其体温恢复正常值以及住院的时间,也都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52例患者中,并发症发生者共3例,所占百分比为5.77%;对照组共8例,所占百分比为15.38%.治疗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手术疗法,对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患者实施早期治疗,能保障患者于治疗期中的安全性,利于其病情的恢复.

    作者:缪胜辉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联合测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选我院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健康体检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清蛋白值,在组间平行比较.将试验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比单一组(空腹血糖检测)、联合组(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试验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清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联合检测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96.7%)明显高于单一检测组(7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联合检测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标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小爱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季铵盐离子液推助微分脉冲阳极伏安法对人体尿铅形态分析与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电化学测定人体尿液样中铅的不同形态的方法.方法 修饰传感器在季铵盐离子溶液优化测定条件下,用微分脉冲阳极伏安法对人体尿液中不同形态铅含量分析的测定.结果 季铵盐离子溶液修饰传感器,用微分脉冲阳极伏安法对人体尿液中不同形态铅——“游离态铅”、“不稳定络合态铅”、“稳定络合态铅”及“总铅”的含量分析加以测定.结论 首次提出了人体尿液中存有不同形态铅之分且选用季铵盐离子溶液修饰传感器,且用微分脉冲阳极伏安法完成了对人体尿液中不同形态铅测定.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操作方便、快速简捷;满足于人体尿液中铅的形态加分析.

    作者:陈冠群;陈自强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风湿痹痛散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风湿痹痛散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扶他林骨治疗,观察组采用风湿痹痛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4.6%,观察组为94.2%,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病情积分,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湿痹痛散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王元鑫;王珊珊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实施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因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在中心静脉置管(CVC)治疗中,感染的发生因素,以及采用PDCA管理模式的效果确认.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一般资料,总结感染因素实施PDCA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年龄大、留置时间长、存在合并症、联合使用激素的患者感染发生率高;实施PDCA管理后感染率(2.0%)明显低于实施前(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CVC感染因素较多,采用PDCA管理模式能够预防和减少感染,为病情恢复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冯梅;杨桃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止血带效果观察

    医源性感染是威胁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据报道,全球每年有数以亿计的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发生感染,控制医源性感染是各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1].止血带作为临床注射、输液、抽血必用的诊疗工具,每天在各临床很常见,因其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属于中度危险品,必须一人一带一用一消毒,避免发生医源性交叉感染.为了提高止血带的管理效果和质量,我院自2012年6月以来,取消临床自行清洗消毒止血带改为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回收,清洗消毒包装后供应使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麦小娟;蒋松云;魏渝湘;叶景霞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具休应用与实施.方法 通过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进行老年性脑梗塞治疗的212例患者任意分为两个小组,其中实验组的116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而对照组的116例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经过6个月的临床治疗与观察,对两组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及患者对我院护士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实验组的116例患者经过优质护理服务后,优良率可高达89.6%,而对照组的116例患者的优良率仅有7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计算P<0.05.结论 实施对经过老年性脑梗塞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使得紧张的医护关系得到改善,同时,患者的治愈率也有明显提高,值得全面推广.

    作者:程好歌;吴英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胃癌化疗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4例以及对照组44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以及护理后的7d、14d焦虑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30.3±2.6)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6.3±5.1)分,观察组患者焦虑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畀显著.结论 针对于胃癌化疗患者而言,在进行必要的化疗治疗时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也极为重要,可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负面情绪,改善焦虑状态,从而帮助患者病情的恢复,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亚敏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综合康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目的 探析综合康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星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综合性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疗程,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杨秋玉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应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皮肤瘙痒患者的症状及疗效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尿毒症需长期血液透析合并皮肤瘙痒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和对照组(单纯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皮肤瘙痒改善、肤瘙痒评分情况.结果 经有效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可有效改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提高治疗效果,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琦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四肢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目的 分析四肢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探讨其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北丹江市妇幼保健院四肢骨折采用内固定失败的10例患者,分析其原因和处理效果.结果 导致四肢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有内固定适应症选择不当、内固定时机选择不当、年龄选择不当、术中操作不规范、内固定器材选择使用不当、髓内钉选择使用不当、功能锻炼不当、内固定术后处理不当导致的感染或感染加重等,经过正确的治疗后,2~9个月后,10例患者中除有1例患者四肢功能尚未恢复正常外,其他9例患者皆以痊愈.结论 为避免导致四肢骨折内固定失败,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症、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手术,术前准备充足,术中认真操作,术后安排正确的功能锻炼,加强对感染的认识,避免感染的发生.

    作者:许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41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度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1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41例患者痊愈18例,中度残疾9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9例,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加强护理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预后.

    作者:吴雅兰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2012年1月~12月入院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总体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红肿、压痛、焦虑等症状较常规护理患者明显减轻,住院时间也较短.结论 治疗组患者满意度为9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6%.

    作者:孟慧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过氧化碳酰胺治疗胎儿窘迫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在胎儿窘迫治疗中使用过氧化碳酰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胎儿窘迫患者一共80例,通过入院时间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所有患者都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同时使用过氧化碳酰胺进行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对两组患者疾病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比对照组低,两组经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观察组胎儿的胎心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问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使用过氧化碳酰胺对胎儿窘迫进行治疗,能够提高其胎心恢复率以及疾病治疗效果,同时有效避免了胎儿窒息的现象,具有广泛使用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尹燕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深入探讨在与预防手术室感染中,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护理干预,然后就两组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及手术室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感染率指标比较上,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护理干预作用于预防患者出现手术室感染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玮玮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米非司酮用于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引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配伍口服米非司酮用于疤痕子宫引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中期妊娠要求引产的瘢痕子宫妇女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50 mg,q12 h,共200 mg,第3d上年采用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 ng.对照组单用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 mg.结果 用药至宫缩开始时间、用药至胎儿及附属物排出的时间(平均娩出时间)、产时产后出血量等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软产道裂伤.结论 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在排除禁忌症后,采用依沙吖啶配伍米非司酮进行引产不但安全可靠,而且并发症少.

    作者:莫西玲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