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留置针单手穿刺术在儿科病房的应用

王芳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穿刺术, 儿科
摘要:静脉留置针单手穿刺术是在十几年临床护理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方法,深入研究得出的一种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它尤其适合于小儿静脉穿刺.由于年龄小,很多患儿的手脚大小和成人的大拇指差不多,所以在静脉穿刺过程中能够让护士抓握的手脚的面积很有限,经常只能抓握孩子手脚的边缘或手指脚趾,极易滑脱;再加上孩子往往不能顺利配合护士进行静脉穿刺,这大大增加了操作的难度.一般的静脉穿刺术往往需要两名及以上护理人员密切配合,再加上家长的协助,孩b被完全控制,此时患儿身体所受的痛苦及心灵遭受的创伤是无法形容和比拟的,同时也使得我们护士在患儿心目中的形象变得非常恐怖.一些家长甚至以此为招牌,要求孩子答应某些条件,这显然对孩子的成长教育也不利.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心绞痛血脂水平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自2010年6月~2012年1月我院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190例,取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浆TC、TG、HDL-C、LDL-C、VLDL-C、ApoAl、ApoB、LP(a)、血常规、凝血全项等.结果 TC三组病例中急性心肌梗死组低,稳定型心绞痛组高,TG三组病例中急性心肌梗死组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高,HDL-C三组病例中急性心肌梗死组低,稳定型心绞痛组高,LDL-C中稳定型心绞痛组高,急性心肌梗死组低,VLDL-C三组病例中急性心肌梗死组低,稳定型心绞痛组高.结论 血清脂质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低,稳定型心绞痛组高,随着斑块不稳定性的增加,血清脂质呈现降低趋势.

    作者:梅寒颖;刘继文;刘炬;胡玲;王琦;汤曾耀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2015年就诊我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的患儿40例,分两组,单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为对照组;盐酸氨溴索联合市地奈德雾化为治疗组,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差异有显著差异.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雾霉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切,作用迅速,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晶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路径

    目的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通过对本院救活的126例手术患者护理过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结果 给手术患者安全、优质、高效的优质护理服务,为了满足优质护理的推广和深入的要求,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己从简单的器械传递发展到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模式,此护理模式已深受广大患者及家属的青睐.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更新了护理管理和服务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注重细节服务,丰富了护理工作的内涵,大大缩短了患者与手术室之间的距离,减轻了手术患者和家属的不安及恐惧心理.

    作者:李雪琴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并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4年1月1日~2015年6月30日.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行康复护理.护理结束后,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并使用脑年中影响量表对患者的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脑卒中功能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的临床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施行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有效提高患者的机体功能和生活能力.

    作者:吴梅;陈芝薇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 针对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加以分析.方法 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2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利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辅助治疗,比较这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1%(P<0.05).对照组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的治疗过程中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辅助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周耀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中药塌渍、灌肠等法综合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

    目的 通过中药塌溃、灌肠、内服,理疗等法综合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方法 通过外治法,内服法,食疗法等3种方法综合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结果 通过中药塌渍、灌肠等综合法对女性盆腔炎的缓解与治疗有明显效果.结论 可在女性盆腔炎性疾病中引入中药塌渍、灌肠等方法.

    作者:关海霞;赵伊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脓毒血症胆碱酯酶变化的临床意义

    通过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5月~2011年6月58例脓毒血症患者入院时、入院后24h、入院后72h的胆碱酯酶的动态观察、分析,得出结论:①脓毒血症患者的胆碱酯酶的动态变化可以作为感染严重程度及疾病发展、转归的一项指标;②脓毒血症患者的CHE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一项指标.

    作者:邓承柱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PubMed收录疝修补术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对PubMed收录的疝修补术相关文献的年份、国别、期刊来源、多产作者、主要主题词进行统计,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明确疝修补术相关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

    作者:杜常志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我院2012年~2014年1600张门诊中药处方分析

    目的 对我院门诊部中药处方用药安全性、配伍及书写治疗进行分析调查.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门诊中医处方1600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我院中药处方不合格共507张,约为31.68%,其中处方脚注不合格为3.62%,用药剂量不合格达7.75%,,临床诊断出现西医化现象处方共115张,占69.69%.结论 临床医师应加强对处方的规范管理,提高医师书写处方的规范性,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安全的用药,减少医疗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作者:葛增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老年高危骨科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安全性探讨

    目的 研究探讨老年高危骨科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12年~2015年老年高危骨科患者92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46例的对照组务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观察组实行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血浆NE、E浓度、局麻用药量、药物起效时间以及麻醉效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血待NE、E浓度、局麻用药量、药物起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对麻醉效果满意度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高危骨科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腰-联合麻醉方法可以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作者:罗俊良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以突发昏迷、语言障碍、四肢瘫痪、偏身感觉障碍、语言障碍、大小便失禁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起病急剧,变化迅速,病死率极高,并且大部分恢复后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2015年5月我科收治一例脑出血昏迷患者,经过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宇;崔建英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参照组,两组均采用吸氧、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服用茶碱类药物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知识,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6.97%;参照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81.82%.两组患者存在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率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明显.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显著,且患者的满意度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宁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浅谈计生协在计划生育中起到的作用

    基层计生协会是在各级党委、政府及计生委的领导下组织成立的群众性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育龄群众的桥梁和组带,具有人才众多、组织健全、联系面广的独特优势,已成为发动群众自觉投身计划生育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实践证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协会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需要不断的适应新形势发展、社会环境和人的思想认识.计划生育是一项涉及干家万户的广泛的群众性工作,转变人们的婚育观念,树立新型的社会主义生育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是一场移风易俗的思想革命.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计生协会更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积极主动地围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部署,独立自主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作者:王海芹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当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84例高热惊厥的小儿进行护理研究,患者皆于2014年1月~2015年4月入院,随机将患儿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与临床指标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临床指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高热惊厥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护理的效果,改善临床指标,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普及.

    作者:杨桂香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优质护理对肿瘤晚期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针对优质护理对肿瘤晚期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12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效果、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肿瘤晚期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整体治疗效果的提升.

    作者:李颖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及其对策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的类型、原因、预防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3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提出具体的防治对策.结果 326例患者中3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余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率为99.07%;手术时间30~116min,平均(45.32±6.09)min;术后住院时间3~15d,平均住院时间(6.85±1.32)d;32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1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8%.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包括胆管损伤、术中出血、胃肠道损伤、结石残留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通过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认真处理胆囊三角,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省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细胞毒性药物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细胞毒性药物不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13年5 月~2014年5月这一期间随机抽检的3650张临床细胞毒性药物处方进行研完,并对检出的120张细胞毒性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原因和应用科室进行分析.结果 在120张细胞毒性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原因中,主要原因为溶剂应用不合理,占51.67%.其次为配伍不合理,占20.83%、受抗肿瘤药物复配液稳定性因素作用,占18.33%、浓度及应用时间不恰当,占6.67%、抗肿瘤药物副作用处理不恰当,占2.50%.另外,在120张细胞毒性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应用科室中,肿瘤科所占比例大(65.83%),其次为血液科(27.50%)、其他科室(6.67%).结论 应针对细胞毒性药物不合理用药原因和应用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临床用药干预,以大程度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危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降低其经济负担.

    作者:饶振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0例脊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放射平片检查,观察组行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CT检查后骨折片移位、椎管狭窄等方面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观察组中柱骨折、后柱骨折等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中度骨折、重度骨折等评分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的诊断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CT诊断的效果更为明显,能有效提高患者病情的确诊率.并且还能清晰显示患者损伤情况.

    作者:尚宝锋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患者手术后疼痛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101例上肢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换的术后疼痛情况与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后疼痛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上肢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手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海松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感染后咳嗽146例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孟鲁斯特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加以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89%明显大于对照组52.05%,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2(2.74%)不良反应,研究组患儿6个月内复发率2.74%略小于对照组10.9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新特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显著,具改善症状迅速、安全性高、复发率低优点.

    作者:张辉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