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鹿瓜多肽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分析

杨海

关键词:鹿瓜多肽,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药物监测
摘要:目的 研究鹿瓜多肽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及发生规律,为合理使用鹿瓜多肽注射剂的同时,应加强用药监测与预防,以尽量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35例鹿瓜多肽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鹿瓜多肽不良反应中,男性19例(54.3%),女性16例(457%);其临床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休克5例(14.3%).结论 药物使用过程中必须严密监测,合理使用鹿瓜多肽的同时,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也尤为重要.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81例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手术配合及体会

    目的 探讨经输尿管镜直观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对例经输尿管镜直观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手术配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手术护士配合熟练,掌握泌尿外科腔镜手术器械的维护,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安全.结论 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进展顺利,效果满意.

    作者:王玉春;赵玉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细节护理在门诊儿童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在门诊儿童输液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门诊输液的78例儿童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儿童.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输液护理,治疗组患儿给予细节护理,对比两组儿童输液护理质量.结果 治疗组儿童及家属满意度为97.43%,对照组儿童及家属满意度为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在门诊儿童输液中的有效应用,减少了不安全因素,提高了输液质量,确保了门诊儿童输液安全,并且进一步提高了医院门诊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龙敏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

    目的 观察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纳入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观察组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2年愈后优良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剑锋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新形势下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检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餐饮服务食品的安全监测检验主要是为构建食品药品监管机制做一个有力的参考.新形势下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检验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政府一定要加大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检验的宣传,终达到食品安全的目的.本文主要叙述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检验的必要性,分析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现状,阐释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控制与监测检验.希望笔者的研究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检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陶建英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康复的效果.方法 53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综合性肠道康复护理.结果 经过综合护理干预,Barthel评分(4~6)分(x2=15.320,P<0.01)和(7~10)分(x2=10.615,P<0.01)患者均有显著性增加.结论 脊髓损伤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恢复肠道功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者:刘小兰;陈慧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2012年1月~12月入院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总体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红肿、压痛、焦虑等症状较常规护理患者明显减轻,住院时间也较短.结论 治疗组患者满意度为9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6%.

    作者:孟慧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产前检查对孕产妇及围产儿保健作用分析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部分农村偏远地区,孕产妇缺乏对孕前检查的正确认识,孕前检查的次数很少.同时孕产妇的首次产前检查时间通常都比较晚,不重视产前检查.产前检查主要是对孕前、孕期、产时、产褥期到新生儿期对母亲和胎、婴儿的健康生殖服务的一些列保健措施.产检前检查可以有效地预防遗传性疾病,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瑞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胸外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研究

    目的 探讨胸外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 我院胸外科2010年~2012年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而2013年~2015年针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研究并制定防范措施处理作为研究组,两组均抽取5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护理风险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外护理中针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研究与总结,然后制定合理防范措施处理,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同时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周永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消化科疾病药物治疗中兰索拉唑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行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以2014年1月~12月作为研究阶段,将该时间段内我院住院部所收治的100例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50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用药法莫替丁,实验组患者用药兰索拉唑.对两组患者接受为期6w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评估,同时对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5/50),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消化科疾病,特别是胃食管反流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当中.应用兰索拉唑进行用药干预的效果非常确切,可在改善疗效的同时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刘俊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普外科中胃部手术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观察分析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出血患者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总结相应的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普外科胃术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在保守治疗基础上采用手术手段治疗)和对照组(在保守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非手术手段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37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疗有效34例,无效6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5%),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外科中胃部手术后出血患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非手术保守治疗、手术治疗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作者:张金山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浅析经皮微创固定治疗高龄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为常见四肢骨折之一,由于人口老龄化,发病率不断攀升[1],高龄患者多伴有内科基础性疾病、存在骨质疏松、骨折碎裂严重,功能恢复差,目前仍是治疗难题,而微创手术治疗该骨折具有很大的优势,本人就微创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做一分析.

    作者:吴增礼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小儿腹腔沟疝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疗效及远、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12例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做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应用开放性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儿手术均成功,研究组在平均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恢复时间、发现隐性疝及住院时间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长达1年的术后随访,研究组近期(6个月以内)术后并发症发生病例虽然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远期(6个月~12个月)并发症无1例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同时可术中能够及时发现并治疗对侧鞘状突未闭(隐性疝),较传统手术有显著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鹏程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宫颈环扎预防妊娠习惯性流产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宫颈环扎预防妊娠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选取了2013年8月~2014年8月来治疗的128例妊娠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64例.给予对照组保胎药物预防,观察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宫颈环扎预防,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妊娠周为(32.62±5.14)w,出生胎龄为(33.84±6.15)w,胎儿存活率为100%;对照组妊娠周为(27.95±5.62)w,出生胎龄为(30.06±5.71)w,胎儿存活率为54.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习惯性流产患者实施宫颈环扎预防疗效确切,可推广运用.

    作者:许杨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微量注射泵在心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微量注射泵优质护理模式在心内科疾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了2014年11月~2015年3月在本院行微量注射泵治疗的心内科疾病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注射泵优质护理模式有效提高心内科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萍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中药塌渍、灌肠等法综合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

    目的 通过中药塌溃、灌肠、内服,理疗等法综合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方法 通过外治法,内服法,食疗法等3种方法综合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结果 通过中药塌渍、灌肠等综合法对女性盆腔炎的缓解与治疗有明显效果.结论 可在女性盆腔炎性疾病中引入中药塌渍、灌肠等方法.

    作者:关海霞;赵伊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孕检和婚检女性的TSH水平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和研究孕检女性和婚检女性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差异,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2年1月~2015年1月的2114例婚检女性和4917例孕检女性,分为婚检组和孕检组,对比两组间的TSH水平差异,并将孕检组根据年龄不同分为低龄组、适龄组和高龄组,对比各组间的TSH水平差异.结果 孕检组女性的TSH平均水平为(1.74±0.12)uIU/ml,显著低于婚检组的(2.51±0.19)u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检组内不同年龄对比结果显示,低龄组孕妇的高促甲状腺素症的发生率与低促甲状腺素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适龄组和高龄组孕妇的低促甲状腺素症发生率则显著高于高促甲状腺素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非妊娠期女性相比显著降低,提示孕妇的碘营养需求明显高于非妊娠期女性,应当注意碘营养摄入,及时检查,注意调整.

    作者:覃慧群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手术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行择期手术的患儿7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5例,采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36例,选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麻醉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儿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等麻醉相关指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安全性好,大大缩短患儿的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提高定向力恢复速度,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陈斌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哮喘急性发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哮喘急性发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114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均为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将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94.74%,治疗总有效率为98.25%,平均住院时间为(6.84±0.74)d,;对照组治疗显效率为21.05,治疗总有效率为50.88%,平均住院时间为(11.93±1.97)d.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咳痰症侯积分、喘息症状积分和烦躁不安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住院时间和中医症侯积分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康复速度较快.

    作者:王艳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与假病毒中和法检测HPV疫苗免疫原性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与假病毒中和法检测HPV疫苗免疫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4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HPV感染患者,并选择同期接受HPV16/18型双价疫苗(Cervarix)免疫自然感染的患者100例,抽取其血清作为研究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假病毒中和法对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滴度检测.结果 对于自然感染HPV病毒栓测结果方面,其血清样本HPV16型抗体的滴度系数为0.519,HPV18型滴度系数为0.613,而对于接神疫苗后血清样本中,去HPV16型抗体滴度系数达到0.671,HPV18型为0.879,两组检测方法在进行HPV疫苗免疫原性检测中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在临床中,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与假病毒中和法,对检测血清样本中抗HPV疫苗免疫原性有较好相关性.

    作者:毛艳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目的 分析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并研究其相应的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2013~2015年我院进行生化检查的40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分析化验前、中、后3个检测阶段,提出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可能造成影响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经检测的,存在偏差、失误的有31例,占总数的7.8%;患者因素有16例,占40%:其中药物因素有6例,检验前饮食不当有10例;标本因素有13例,占3.3%:其中溶血因素有9例,标本保存不当、送检过程出错有4例;仪器问题有4例.再次复检后,对比初检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得到造成结果较大误差的主要因素分为临床因素(275例,占总数的68.8%)和实验室因素(125例,占总数的31.3%),临床因素中主要包含严重溶血现象的发生、血液标本没有及时送检、抽取患者输液侧血液进行检验等:实验室因素中包括对血液标本处理不当(水溶时间过长、没有做充分的离心处理).其中发生严重溶血现象共有145例(36.3%),输液侧抽血例127例(31.6%),水溶时间过长50例(12.5%),血液标本送检不及时14例(3.5%),离心处理不充分144例(36%).结论 在临床检验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医院相关部门应加强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治疗.

    作者:陈嫣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