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春;赵玉芳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肝纤维化患者15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对照组76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保肝、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及丙氨照转氨酶(ALT)的改善率,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肢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水平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的ALT复常率达75.0%.而对照组则为4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A 、PCⅢ、Ⅳ-C、LN术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李远志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方法在长期血透便秘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肾内科在2010年8月~2013年8月进行血透的患者,共120例.随机将其平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血透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以1年为期限,比较不同方法护理1年后的便秘发生情况及对便秘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透患者经综合护理后的便秘发生率为48.3%,对照组为7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血透患者的大肠蠕动功能、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缓解患者的痛苦,进而促进排使,降低血透患者便秘的发生率.
作者:李珺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治疗慢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的简便、术后谈复快的改良手术方法.方法 对比传统乳突根治术与乳突腔填塞并保留完整外耳道皮筒的改良乳突根治术的术后上皮化时间及听力恢复情况.结果 ①术后随访6个月-1年无胆脂瘤复发;②改良乳突根治术,术腔均能在术后3-6w完全上皮化.传统乳突根治术Hw未能完全达到上皮化,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③术后3个月复查听力,听力恢复良好,平均听力气骨导差在1.5~20dB;④术后外耳道形态基本正常,生理功能正常.结论 慢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的手术治疗应根据病灶的范围及乳突气化等情况而采用不同的个性化手术方式.对于乳突气化差及病灶范围广的骨疡型慢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患者,可采取保留完整外耳道皮筒及用骨粉及肌-骨膜瓣填塞乳突腔的改良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治疗,术后上皮化快,外耳道形态好,保留外耳道正常生理功能,听力恢复良好.
作者:唐建文;胡金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心肌肌钙蛋白Ⅰ、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乳酸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的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救治7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身患疾病类型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研究组40例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两组均行心肌肌钙蛋白Ⅰ、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乳酸诊断,比较两组诊断阳性情况、血清白介素水平及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hs-CR、cTnⅠ、血乳酸诊断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白介素水平较对照组低;研究组hs-CR、cTnⅠ、血乳酸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肌钙蛋白Ⅰ、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乳酸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价值显著.
作者:朱端翔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热敏针炙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热敏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艾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5(H=14.225,P<0.05).结论 热敏针灸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徐永竹;彭强丽 刊期: 2015年第51期
临床实习是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技能逐步融合的过程中,也是医学教学的关键阶段.现代生物医学模式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内科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以提高内科临床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医学人才.
作者:陈玉奇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开发影响血糖药物的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与临床药物效应动力学查询系统.方法 以《临床用药须知》等权威书籍及药物说明书作为信息数据来源;根据影响血糖药物的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与临床药物效应动力学的信息特点,采取不同的查询方法来提取显示隐藏于其中的知识和规律,根据上述情况编写软件,从上述信息资源中获取数据,分类整理,存入数据库,利用软件的查询功能对于相关数据进行重新整理并显示.结果 经过相关书籍及药物说明书的检索,目前确定了常用影响血糖药物42种,并将相关信息分别编入数据库的22个字段,编写软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检索,进行特征性查询.结论 通过整合现有相关信息,建立一个药物种类较全、内容齐全的数据库查询系统,为影响血糖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个新的便捷的信息查询的工具.
作者:冯正林;李广 刊期: 2015年第51期
临产孕妇进入产程时会出现阵发性的腹痛,并伴有子宫颈的扩张孕妇(尤其是初次怀孕)临产前由于剧烈的疼痛以及对生产过程未知的恐惧而导致心理紧张.这种心理紧张和恐惧会导致孕妇自控能力的丧失以及各种所没有预料到的反应,是妇女分娩压力的主要来源,因此如果能在临产期对孕妇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上的抚慰及护理,就能够有效缓解孕妇的紧张、焦虐、恐惧等心理情绪,从而使接下来的分娩更加顺利.
作者:钱晓庆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分析多切口浮线引流加挂线高位置管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疗效和安全性.选取高位肛周脓肿患者60例,进行多切口浮线引流加挂践高位置管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变化,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60例患者中,治愈59例,一次性治愈率98.3%;好转1例,经二次手术均获得治愈.实验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评分、首次换药疼痛评分、愈合时间和凹陷缺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60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未见肛门失禁、大出血、肛门缺损、桥形愈合、移位等后遗症.多切口浮线引流加挂线高位置管术能够做到有效引流,保证脓腔清洁,且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出现的换药、排便疼痛,同时能够有效控制复发和并发症、后遗症,疗效及安全性均十分优越,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马宝珠;全立海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甲状腺癌是近年来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上升速度快的恶性肿瘤,目前手术根治及淋巴结清扫仍作为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段.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例甲状腺癌术后严重淋巴漏患者,使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后,淋巴漏恢复好,顺利出院.
作者:贺丽;吴有凤;罗凤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对比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9例观察组29例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29例患者实施传统开腹子宫肌瘤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和有效率等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小、安全性高等优点,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于凤;刘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9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宫腔纱布填塞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三联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珊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直肠活动性出血的影响因素,探讨及时且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 将2014年9月~2015年2月住院部所收治的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出现直肠活动性出血症状的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出血组.选择同期接受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未出现直肠活动性出血症状的患者共计50例作为对照对象,设置为未出血组.比分析出血组、未出血组患者在穿刺针数(≤8针;>8针)、抗凝药物(继续口服;暂停或未服用)、以及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方面的差异情况.结果 出血组患者穿刺针数>8针、暂停或未服用抗凝药物、以及前列腺癌患者构成比分别为86.00%(43/50)、80.00%(40/50)、90.00%(45/50),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穿刺针数>8针、暂停或未服用抗凝药物、以及前列腺癌患均是导致患者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直肠活动性出血的独立危险性因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穿刺针数>8针、暂停或未服用抗凝药物、以及前列腺癌患均是导致经直肠前列腺活检术后直肠活动性出血的危险性因素.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不会产生严重后果.
作者:余明海;涂继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计分析盆腔炎所导致的慢性疼痛采用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以往收治的128例盆腔炎所导致的慢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128例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和患者家属均明确此次治疗方式,并签字确认),每组各64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疗效,研究组(93.75%)高于对照组(73.43%),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研究组(1.56%)与对照组(4.69%)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1.6181,P=0.2034).结论 治疗盆腔炎所导致的慢性疼痛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可考虑将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此治疗方式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治疗疗效,患者各临床症状可得到更好的改善,且较为安全可靠,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
作者:韩春霞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对早期不同剂量氨基酸在早产儿静脉营养种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1月来我院实施静脉营养100例早产儿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出生24 h之内接受氨基酸2.4 g/kg/d,每日增加0.6 g/kg/d,3.4 g/kg/d为其预期峰值;对照组对象在出生24 h之内接受氨基酸1.0 g/kg/d,每日增加0.6 g/kg/d,3.0 g/kg/d为其预期峰值.结果 两组研究资料对比,观察组对象住院时间级体重降低百分比等均显著下降,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对比,两组对象BUN、胆红素、BE值与血氨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产儿静脉营养中使用大量氨基酸,可有效对早产儿营养情况进行改善.
作者:谢颖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匹多美德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收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同时使用匹多莫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机体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匹多莫德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机体抗体水平,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刘世龙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研究观察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中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急救护理,观察组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自呼救至采取治疗平均用时分别为(31.1±10.5)min和(47.9± 1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分别为10.0%与33.3%,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分别为23.3%与53.3%,观察组的死亡率、致残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中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显著缩短患者自呼救至入院的时间,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
作者:孙忠樑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建立一种电化学测定人体尿液样中铅的不同形态的方法.方法 修饰传感器在季铵盐离子溶液优化测定条件下,用微分脉冲阳极伏安法对人体尿液中不同形态铅含量分析的测定.结果 季铵盐离子溶液修饰传感器,用微分脉冲阳极伏安法对人体尿液中不同形态铅——“游离态铅”、“不稳定络合态铅”、“稳定络合态铅”及“总铅”的含量分析加以测定.结论 首次提出了人体尿液中存有不同形态铅之分且选用季铵盐离子溶液修饰传感器,且用微分脉冲阳极伏安法完成了对人体尿液中不同形态铅测定.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操作方便、快速简捷;满足于人体尿液中铅的形态加分析.
作者:陈冠群;陈自强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就诊时的心理反应及原因,及时提供相应的心理分析,提高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与患者的接触沟通和观察,判断患者的心理反应,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 就诊时的不良心理反应均有不同的减轻或好转,且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服务质量.结论 对门诊就诊患者提供相应合理准确的心理护理,不仅能有效的消除其不良的心理反应,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更能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
作者:杨卫平;晋国蓉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医学院校学生实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巩固和丰富所学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加强骨科临床实习教学进行探讨.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①重视门诊常见病的带教.②强调骨科查体和基本操作的重要性.③侧重临床能力的培养.④加强医德医风的教育.
作者:范德刚;武明媚 刊期: 2015年第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