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颖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疗法治疗因应用抗结核药物所导致的急性肾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当中选出16例,其均因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引发急性肾脏损伤病症,均采用血液透析疗法进行治疗,记录患者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中,疗效显著患者共11例,占比68.75%;治疗有效转为长期治疗的共3例,占比18.75%;治疗无效或死亡患者共2例,占比12.50%.结论 急性肾损害是结核疾病治疗时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表现较为明显,对脏器的影响较大,必须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血液透析的时机,保障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作者:彭金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人性化带教模式在妊高症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护生108名为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4名,给予观察组人性化带教模式,给予对照组常规带教模式.对两组护生的带教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生无论是理论成绩还是技能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护生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针对于妊高症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带教而言,采用人性化带教模式可进一步提升带教效果,同时也提升了护生的满意度.
作者:张福玲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磁性附着体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30例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进行修复,并进行24个月的随访.结果 本组患者用磁性附着体义齿24个月后,其牙龈指数、牙用探诊深度及牙齿松动度与戴用之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修复后的固位及稳定、语言功能及美现性感到满意,2例患者对咀嚼功能感到不满意,2例患者对义齿的舒适度感到不满意,另有10例患者对修复价格感到不满意.结论 磁性附着体的应用为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修复效果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啟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对县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应急能力进行评价,以便提高和加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突发事故中的应急能力.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地区的10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五等级评分法对已经构建的应急能力的相关评价条目进行现场考核,对机构的应急能力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本次考核的10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整体的应急能力水平均较低,平均分值为5862分,评价结果为“良好”的机构有3家,分值范围在(6313~67.35)分,但较为趋向于“中等”水平;其中,协调能力评分为(41.24±2.14)分,报告能力评分为(55.57-±1.34)分,应急储备能力为(27.15-±2.43)分,均为疾控机构应急能力的制约因素.结论 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应急能力的总体水平尚存在不足,机构中应急能力的各个维度的建设尚未平痕,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疾控机构的应急能力,以便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作者:蔺江玲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髋关节手术后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的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64例行髋关节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时所采用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34例在其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下肢情况、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深静脉血栓、肿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满意度97.10%显著高于对照组43.33%(P<0.05).结论 髋关节手术后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显著,对改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石新兰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外科手术的132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认识度高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并且有效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秀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方法及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3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7例),前者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操作,后者则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 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心致病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显著低于对照组,焦虑缓解情况及护理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展开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其焦虑情绪,减少心绞痛的发生,在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的基础上,达到巩固治疗效果的目的,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江淑英 刊期: 2015年第51期
乳腺癌手术后,患者不仅要承受躯体上的不适,还要经受心理上的巨大打击.特别是术后乳房缺失引起的心理缺陷,术后治疗的各种副作用、肿瘤复发、转移等给患者造成的心理恐惧及来自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极大程度地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部分患者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自杀倾向.因此,术后从心理及人文关怀等角度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刘志琴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小儿腹腔沟疝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疗效及远、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12例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做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应用开放性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儿手术均成功,研究组在平均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恢复时间、发现隐性疝及住院时间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长达1年的术后随访,研究组近期(6个月以内)术后并发症发生病例虽然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远期(6个月~12个月)并发症无1例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同时可术中能够及时发现并治疗对侧鞘状突未闭(隐性疝),较传统手术有显著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鹏程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及分析在凝血检测中应用稀释法消除溶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6月的42例外观正常的凝血标本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取22例行2倍稀释后,与未稀释血浆检测PT、APPT值,行统计学分析并构建直线回归方程.剩余20例标准则行注射器重复抽吸溶血后,对其溶血前后的凝血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溶血后的标本进行2倍稀释,然后将经回归方程获得的结果和溶血前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稀释前后22例标本的PT和APTT值指标呈线性相关性,溶血后的PT与APTT值均明显高于溶血前(P<0.05),甲组与B组的PT与APTT值对比(P>0.05).结论 采用稀释法消除溶血对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作者:牟方勇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医患纠纷愈演愈烈,本文从建立固定的院外调解场所、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医疗纠纷的责任界定、医院和就诊患者缴纳一定的费用,建立医疗救助保险、建立纠纷得分的医务人员追责机制几个方面出发,从法制建设的角度,探讨如何疏缓医患纠输.
作者:王联德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护理干预的普外科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两组存在显著差异(97.50%vs82.5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普外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护理效采显著.
作者:廖素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并对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情况进行跟踪,以研究变应性皮肤血管炎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的112例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并将其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6例)两组,分别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和西医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并对治疗结果和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中医辨证疗法的治疗组疗效明显由于西医治疗的观察组.以1、2、3个月为节点进行复发情况跟踪分析,中医辨证疗法的治疗组复发病例少于西医治疗组.结论 中医辨证疗法在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临床应用能够极大的提升患者治愈率并降低复发风险.
作者:熊学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细胞毒性药物不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13年5 月~2014年5月这一期间随机抽检的3650张临床细胞毒性药物处方进行研完,并对检出的120张细胞毒性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原因和应用科室进行分析.结果 在120张细胞毒性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原因中,主要原因为溶剂应用不合理,占51.67%.其次为配伍不合理,占20.83%、受抗肿瘤药物复配液稳定性因素作用,占18.33%、浓度及应用时间不恰当,占6.67%、抗肿瘤药物副作用处理不恰当,占2.50%.另外,在120张细胞毒性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应用科室中,肿瘤科所占比例大(65.83%),其次为血液科(27.50%)、其他科室(6.67%).结论 应针对细胞毒性药物不合理用药原因和应用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临床用药干预,以大程度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危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降低其经济负担.
作者:饶振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疝气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150例疝气术后患者中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伤口的疼痛感、患者的满意程度等明显比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更利于患者恢复,有所提高.结论 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疝气手术后患者缩短了住院时间,患者满意程度提高,降低了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伤口的疼痛意也比常规护理减轻了.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疝气术后患者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瑾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64排CTU和常规方法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72例肾脏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采用常规手术得到确诊,患者采用64排CTU进行诊断,将结果和常规手术诊断结果比较,分析64排CTU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效果.结果 入选72例患者均经过常规病理手术得到确诊,确诊率为100%;64排CTU诊断一致率为90.28%,两种诊断方法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肾脏疾病患者采用64排CTU诊断效果理想,该方法和常规手术诊断方法相比并不会降低确诊率,且患者创伤较小,能够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袁为标;郑荣荣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2015年2月收活的3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我们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饮食、并发症的防治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提高了血液透析的有效性,延长了患者的生命.结论 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给予科学规范的护理,可保证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质量.
作者:曾桂花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我院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治疗的102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功能训练,观察组综合功能训练,比较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脑卒中吞咽困难改善率为94.1%,对照组为72.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实施综合功能训练可将患者对吞咽功能的依从性有效增加,将患者吞咽障碍有效减轻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景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及探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中不预防使用抗生素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天津市泰达医院普外科2009年1月~2015年1月起收治的择期行LC手术的20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术中均不给予抗生素进行处理,观察和记录200例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200例患者中,198例(99.0%)患者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时间为16~78min,平均手术时间为(36.17±11.28)mm,术后住院时间为2~7d,平均住院时间为(4.42±1.27)d.其中共有2例患者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经换药治疗后愈合良好,1例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而伴发慢性支气管炎,术后伴发肺感染,给予抗生素抗感染处理后好转,剩余195例患者均预后良好,均未合并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及泌尿系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结论 LC术中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王军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针对优质护理对肿瘤晚期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12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效果、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肿瘤晚期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整体治疗效果的提升.
作者:李颖 刊期: 2015年第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