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常规检测中静脉血和末梢血的结果分析

邓林平

关键词:血常规, 静脉血, 末梢血
摘要: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测中静脉血和末梢血的检验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血液常规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进行静脉血检验,对照组进行末梢血检验,分析对比静脉血和末梢血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RBC、RGB、PLT值均高于对照组,WBC值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静脉血重复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重复检测值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毒义.结论 血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血检验可多次重复检验,结果较末梢血更准确,有利于临床诊断.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剧吐的针灸治疗及护理

    目的 探讨妊娠剧吐的针灸治疗及护理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针灸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针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取穴上脘、中脘、内关、足三里行针灸治疗及配合相应护理,治疗5d.结果 比较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重复住院率针灸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配合针灸治疗妊娠剧吐,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徐艳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门诊及住院部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拟定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研究组(72例)与对照组(7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维格列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为87.50%,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共计出现1例(1.39%)不良反应,表现为低血糖,对照组出现1例头痛、1例贫血,总不良反应率为2.78%,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对比3=0.2041(P=0.651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临床总有效率,稳定患者血糖,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菅丽萍;朱靖;吴媛媛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心理护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0例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骨外科患者,依据骨科的护理特性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研究心理护理在骨外科护理中的特点和临床效果.结果 正确的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调整负面心理,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安排,取得家属及亲友的支持,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使骨科护理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结论 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遇娟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责任助产在提高产房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并研究责任助产对提高产房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3年6月~2015年8月接收216例的足月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8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的助产护理进行助产干预,观察组采用责任助产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各个产程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总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分娩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状况比对照组更少,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的出血重为(65.3± 11.5)ml,对照组为(83.5±13.5)m1,两组比较,P<0.05,差并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产妇分娩过程中合理实施责任助产能够提高产房的护理质量,缩短产妇各个产程的时间,降低分娩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更能得到产妇的接受和认可,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玉宝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消化内镜诊疗相关性穿孔的内镜治疗现状

    目的 对相关性消化道穿孔(又称为PODT病症)患者给与内镜闭合治疗方式,探究现今内镜治疗的相关状况.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2月的30例相关性PODT病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钛夹闭合治疗方式并时时记录其相关临床表现,同时研究其他内镜相关治疗方式.结果 对于相关性PODT病症患者给与及时内镜治疗能够较好促进患者后续病症康复.结论 给与相关性PODT病症患者有效内键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赵俊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论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目的 探讨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评估及护理手段.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所收集的妇产科手术后患者88例,按照患者自身情况与疼痛情况进行正确评估,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研究组实施疼痛评估,并调查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情况与手术后36h的疼痛情况.结果 在手术后36 h研究组的疼痛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有所缓解,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妇产科手术后患者进行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评估其疼痛状况,针对其疼痛症状实施相应的护理可有效的缓解疼痛,提高满意度.

    作者:张小丽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四肢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目的 分析四肢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探讨其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北丹江市妇幼保健院四肢骨折采用内固定失败的10例患者,分析其原因和处理效果.结果 导致四肢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有内固定适应症选择不当、内固定时机选择不当、年龄选择不当、术中操作不规范、内固定器材选择使用不当、髓内钉选择使用不当、功能锻炼不当、内固定术后处理不当导致的感染或感染加重等,经过正确的治疗后,2~9个月后,10例患者中除有1例患者四肢功能尚未恢复正常外,其他9例患者皆以痊愈.结论 为避免导致四肢骨折内固定失败,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症、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手术,术前准备充足,术中认真操作,术后安排正确的功能锻炼,加强对感染的认识,避免感染的发生.

    作者:许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与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的术后护理比较

    目的 探讨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与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的术后护理.方法 根据相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了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而观察组采用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及时的记录与对比.结果 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膀胱冲洗天数、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等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明显减少,解除患者病痛的同时又使护理工作量明显少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作者:任旭霞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两种临床护理实习带教方法的应用及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在临床护理实习带教过程中,不同带教万法的应用效果,旨在提升临床护理实习带教效率.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110例,按照临床护理实习带教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护生接受PBL护理实习带教,观察组护生接受CBL护理实习带教.结果 经过两组临床护理实习带教方法应用,护生各方面成绩都明显提升,但除了实践操作成绩两组无明显差异外,在其他成绩上,两组都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CBL临床护理实习带教方法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升护生各方面成绩,还能从根本上提升护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护士护理质量.

    作者:冯月霞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雷贝拉唑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胃溃疡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该院治疗的92例老年胃溃疡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使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雷贝拉唑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不同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和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治疗老年胃溃疡方面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治疗效果优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庞玲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于提高宫颈糜烂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析人性化护理对于宫颈糜烂患者治疗效果中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疗效、心理状况、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64.7%,对照组显效率为23.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毒度为88.2%,对照组满意度为2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11.7%.对照组发生率为35.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切实提高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医院改进工作质量具有促进作用,应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吉毛加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工会管理对医院文化建设的作用研究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的激烈化,而不断深化的医疗改革促使医院迈入市场激烈竞争的时代,医院文化建设能够利于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整体竞争力.由于构建和谐医院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医院文化、加强医院工会工作,由此,本文就医院文化建设中工会的优势进行分析,随后就工会管理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予以讨论.

    作者:代凤泉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浅谈健康宣教对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分析健康宣教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计划性和随机性相结合的方法,对3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宣教.结果 健康宣教后患者对血液透析健康知识掌握有明显提高,均能主动而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 护理人员对所有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具有重要意义,使患者能坦热面对并规范的进行血液透析,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同时增强了患者和家属的健康知识,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

    作者:赵静;刘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

    目的 观察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纳入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观察组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2年愈后优良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剑锋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相关研究显示,近年来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发病率不仅有上升趋势,而且重症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SMPP)和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日趋增多.临床上应对小儿支原体感染的诊治十分棘手,尤其对其早期有效检测方法的缺乏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等问题不容忽视.

    作者:王松;何玲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整理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治疗组患者进行法莫替丁联用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的使用克拉霉素进行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痊愈患者35例,治疗痊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治疗痊愈30例,治疗痊愈率为75%.两组患者的痊愈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法莫替丁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作者:黄初劭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血脂的影响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分成齐拉西酮组(48例)和阿立哌唑组(48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进行治疗,于入院时及治疗后4w、治疗后8w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PG)、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水平,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齐拉西酮组和阿立哌唑组治疗前、后的FPG、TG、TC均无统计学变化(P>0.05);两组间FPG、TG、TC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谢无显著的影响.

    作者:刘洪秋;魏俊明;张雅楠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大剂量氨溴索对肺保护作用的国内研究

    文章以氨溴索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内应用大剂量氨溴索在相关疾病治疗中时,其对患者肺功能起到的保护作用,现综述如下.

    作者:石建强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50例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在胎膜早破产妇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50例胎膜早破孕妇,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孕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孕妇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孕妇孕周、产后出血、孕妇感染率、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死亡率等情况.结果 以上指标经过统计学分析后显示,研究组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胎膜早破孕妇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能够保证母婴安全,降低产妇的感染率,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钟燕;赵会;刘小燕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手术患者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目的 杜绝或减少手术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保障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方法 分析总结手术护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对策.结果 通过分析安全隐患,加强对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有效减少了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结论 通过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有效减少手术护理安全隐患,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手术护理工作质量,保证了手术患者的安全.

    作者:姚新智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