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娟
目的 检测念珠菌对2种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选择敏感的抗真菌药物.方法 实验受试菌株共40株,均来自于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皮肤科患者送检的标本,均证实为念珠菌.用M27-A2法测试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敏感性.结果 结果显示氟康唑、伊曲康唑对念珠菌的敏感率分别为75.5%、67.5%.结论 氟康唑、伊曲康唑对念珠菌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本实验结果显示两者无明显差异,因氟康唑价格相对低廉,且对念珠菌的抗菌作用较好,仍可作为念珠菌感染的主要治疗药物.
作者:孙启军;李霞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影响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入院的12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是否愿意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加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环境适应、人际关系、心理状态与生理状况评分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及舒张压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行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下降,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影响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作者:蒋丽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在正常分娩产妇中应用全面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在我院产科近2年来收治入院的产妇中随机选取104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全部产妇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产妇作为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另一组产妇用常规分娩护理形成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正常分娩率、心理状况评分、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上的区别.结果 观察组在各项相关指标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面护理干预可提高产妇正常分娩率,有效改善产妇的不良心理状况,减少产后并发症,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郑婧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评价早期肠内营养对危重病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并根据研究对这类患者护理的要点及难点进行探讨.方法 特81例ICU的危重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EEN)40例和延迟肠内营养组(DEN)41例,于固定时间点对每例危重患者的粪便和胃液进行隐血情况的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x2检验,得出统计学结论.结果 早期肠内营养组(EEN)和延迟肠内营养组(DEN)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40例和16/41例(P<01).结论 对于危重病患者,及早采用肠内营养对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徐联燕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应用在剖宫产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住院部接诊的剖宫产患者120例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舒适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寒战、呕吐及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寒战、呕吐及SH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患者采取舒适护理,不仅可降低呕吐、寒战及SHS发生率,并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
作者:揭春华;赖慧慧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2010~2014年我院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和抗菌药物年使用量,探讨抗菌药物使用量和阴沟肠杆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10~2014年使用的7种抗菌药物的年使用量,计算抗菌药物的年用药频度(DDDs),分析其与阴沟肠杆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阴沟肠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5年内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5年中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的用药频度逐年下降,但是哌拉西林、阿卡米星、头孢吡肟的用药频度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头孢哌酮的使用量在2013年达到高值.阴沟肠杆菌对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和用药频度呈正相关,阴沟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与用药频度呈负相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阴沟肠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哌酮的耐药率与用药频度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阴沟肠杆菌在2010~2014年对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与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存在相关性.
作者:蒋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深入探讨在与预防手术室感染中,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护理干预,然后就两组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及手术室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感染率指标比较上,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护理干预作用于预防患者出现手术室感染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玮玮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15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综合护理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内容包括用药指导、对症护理、饮食指导、日常护理等.综合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细化护理方案,并加入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内容,按照孕产妇的个人特点和要求,有侧重地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降压治疗效果、妊娠结局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护理组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5.764,P<0.05),足月生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6.171,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15.625,P<0.05).结论 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综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以及饮食运动干预等内容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于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妊娠结局,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蕊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分析多切口浮线引流加挂线高位置管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疗效和安全性.选取高位肛周脓肿患者60例,进行多切口浮线引流加挂践高位置管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变化,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60例患者中,治愈59例,一次性治愈率98.3%;好转1例,经二次手术均获得治愈.实验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评分、首次换药疼痛评分、愈合时间和凹陷缺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60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未见肛门失禁、大出血、肛门缺损、桥形愈合、移位等后遗症.多切口浮线引流加挂线高位置管术能够做到有效引流,保证脓腔清洁,且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出现的换药、排便疼痛,同时能够有效控制复发和并发症、后遗症,疗效及安全性均十分优越,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马宝珠;全立海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就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200例进行临床检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2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全部患儿都行包括尿常规、生化测定、血常规检查等在内的多项检查,并且检查患儿血清中的MP-IgM抗体.结果 本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有6例(12%)为支气管哮喘,19例(38%)为急性支气管炎,9例(18%)为支气管肺炎,16例(32%)为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有21例(42%)患者的C反应蛋白为阳性,有9例(18%)患者红细胞沉降,有40例(80%)的患者白细胞正常或者上升.结论 为了防止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出现误诊、漏诊,大限度地提高检验正确率,务必要综合采用血气分析、痰培养试验、血常规检查、生化测定、尿常规检查等检测方法.
作者:左雪枚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分析门诊干眼症诊治疗效.方法 分析2015年3月~8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89例中度干眼症患者临床资料,通过临床中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泪河高度、睑板腺功能检查(MGD评分)等检查,确定中度干眼症的诊断标准,并进行临床分型,给予相应治疗.结果 89例干眼症患者中40例为水液缺乏型干眼,49例为脂质缺乏型干眼,分别给予针对性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75%.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泪河高度、睑板腺功能检查(MGD评分)与治疗前对比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通过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泪河高度、睑板腺功能检查(MGD评分)可快速诊断干眼症,并明确分型,利于临床中给予针对性治疗,有效避免盲目用药和重复用药,对临床治疗干眼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晓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白控式氧化亚氮(笑气)吸入联合会阴神经阻滞在高龄初产妇分娩镇痛的疗效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正常足月妊娠,单胎头位,年龄在35~43岁的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三组,单纯氧化亚氮吸入组(吸入组,30例),单纯会阴神经改良阻滞组(阻滞组,30例),氧化亚氮吸入联合会阴神经改良阻滞组(联合组,30例).观察比较三组产痛程度、分娩方式、会阴侧切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吸入组、阻滞组、联合组的镇痛有效率分别为73.3%、6.7%、93.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1).三组剖宫产率联合组(13.3%)低于吸入组(30.0%)和阻滞组(43.3%),差异有显著性(P<001).三组总产程联合组[(313.58±35.42)min]短于吸入组[(331.58-±40.28)min]和阻滞组[(371.53 ±34.12)min],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三组会阴侧切率联合组(10%)和阻滞组(13.3%)低于吸入组(26.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1);三组在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氧化亚氨吸入联合会阴神经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满意,对母儿均无不良影响,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春春;黄白莉;康桂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回顾总结10例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根据伤指软组织损伤程度在同侧腕部掌侧设计切取相应大小的皮瓣,皮瓣内包含桡动脉掌浅支、皮下浅静脉和正中神经掌皮支或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然后于显微镜下以11-0血管吻合践将桡动脉掌浅支与指固有动脉端端吻合,将皮瓣内浅静脉或伴行静脉与指背静脉或指掌侧浅静脉吻合,根据需要将正中神经掌皮支、前臂外侧皮神经或桡神经浅支与指固有神经吻合,皮瓣供皮创面直接缝合,屈腕位石膏托外固定,术后予“三抗”治疗.根据患者特点实施专科个性化护理,适宜的温湿度,室温保持在24℃~26℃,湿度在50%~60%;患肢抬高、应用60w烤灯照射利于局部保温;密切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肿胀;采用多模式超前镇痛、应用自控泵持续镇痛,做好疼痛护理;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结果 10例患者术后出现血管危象3例,经过精心护理并与医生合作,血管危象均得到好转,游离皮瓣均成活,供受区伤口一期愈合,患者手功能及外形满意.结论 患者术后适宜的体位、患指保暖,密切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肿胀,疼痛护理,是皮瓣成活的关键,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做好供皮区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王会利 刊期: 2015年第51期
报告1例烧伤瘢痕继发上皮样肉瘤的病例.患者男,51岁,头顶部皮肤反复溃烂10+年,出现肿物伴破溃3+月.专科查体:头顶部皮肤可见大片萎缩性瘢痕,表面凹凸不平,中央可见一凸出增生物,约4cm×3cm×1cm大小,色暗红,边界清楚,周边红肿、糜烂,可见较多淡黄色渗出及脓性分泌物,有恶臭气味,周围覆盖黑色痂壳,揭起痂壳易出血.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头顶部)低分化上皮样软组织肉瘤.免疫组化检测结果:Vimentin(+++)、S-100(+)、CK、EMA、HMB45、CD31、CD34、FVⅢ均(-);Ki-67阳性率约70%.
作者:张志洋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补肺益肾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4例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医组各37例,中医组接受补肺益肾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疗效以及肺功能.结果 中医组总有效率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67.57%(P<0.05);FEV1、FVC、FEV1%、MMEF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肺益肾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有助于改善整体疗效,增强肺功能,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理想方法.
作者:王荣芬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1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方法头孢呋辛治疗,观察组实施术前术后的合理用药.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实际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在临床上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感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妇产科手术的围手术期对于患者实施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能够显著的提升抗菌药物的实际治疗效果.
作者:高春杰;朱明智;任志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以突发昏迷、语言障碍、四肢瘫痪、偏身感觉障碍、语言障碍、大小便失禁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起病急剧,变化迅速,病死率极高,并且大部分恢复后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2015年5月我科收治一例脑出血昏迷患者,经过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宇;崔建英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并研究其相应的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2013~2015年我院进行生化检查的40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分析化验前、中、后3个检测阶段,提出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可能造成影响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经检测的,存在偏差、失误的有31例,占总数的7.8%;患者因素有16例,占40%:其中药物因素有6例,检验前饮食不当有10例;标本因素有13例,占3.3%:其中溶血因素有9例,标本保存不当、送检过程出错有4例;仪器问题有4例.再次复检后,对比初检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得到造成结果较大误差的主要因素分为临床因素(275例,占总数的68.8%)和实验室因素(125例,占总数的31.3%),临床因素中主要包含严重溶血现象的发生、血液标本没有及时送检、抽取患者输液侧血液进行检验等:实验室因素中包括对血液标本处理不当(水溶时间过长、没有做充分的离心处理).其中发生严重溶血现象共有145例(36.3%),输液侧抽血例127例(31.6%),水溶时间过长50例(12.5%),血液标本送检不及时14例(3.5%),离心处理不充分144例(36%).结论 在临床检验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医院相关部门应加强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治疗.
作者:陈嫣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肱骨近端骨折为常见四肢骨折之一,由于人口老龄化,发病率不断攀升[1],高龄患者多伴有内科基础性疾病、存在骨质疏松、骨折碎裂严重,功能恢复差,目前仍是治疗难题,而微创手术治疗该骨折具有很大的优势,本人就微创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做一分析.
作者:吴增礼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了解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耳鼻咽喉科新入院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评估,计算调查对象每题均分及各因子均分.结果 共发放问卷68价,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为88.24%.60例住院患者中有5例患者总分>160为阳性,阳性率为8.33%.每例患者每个指标平均分为(1.59±018),高于全国常模(1.44±0.43)(t=2.69,P=0.007).各因子得分除在“焦虑”和“恐怖”上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外,其他因子平均得分与常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耳鼻喉科住院患者SCL-90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尤其是在“焦虑”和“恐怖”因子方面,提示对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行心理评估和干预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葛亮 刊期: 2015年第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