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军;沈正善
目的 就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200例进行临床检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2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全部患儿都行包括尿常规、生化测定、血常规检查等在内的多项检查,并且检查患儿血清中的MP-IgM抗体.结果 本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有6例(12%)为支气管哮喘,19例(38%)为急性支气管炎,9例(18%)为支气管肺炎,16例(32%)为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有21例(42%)患者的C反应蛋白为阳性,有9例(18%)患者红细胞沉降,有40例(80%)的患者白细胞正常或者上升.结论 为了防止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出现误诊、漏诊,大限度地提高检验正确率,务必要综合采用血气分析、痰培养试验、血常规检查、生化测定、尿常规检查等检测方法.
作者:左雪枚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析麝香保心丸对于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4年8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66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使用西医的常规治疗,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之后观察肺动脉压力下降的情况并与原来的情况进行对比,计算肺动脉压力下降的比例.结果 实验的完成率为9394%,共有4例没有完成实验,对照组2例,实验组2例,其他患者均可耐受药物治疗,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对于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77.42%,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54.84%,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麝香保心丸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肺动脉高压,且具有很好地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邹佳江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心率、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富马酸比索洛尔组和琥珀酸美托洛尔组,每组43例,评价疗效、心率变化度不良反应.结果 富马酸比索洛尔组总有效率高于琥珀酸美托洛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富马酸比索洛尔组治疗后较琥珀酸美托洛尔组心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富马酸比索洛尔组与琥珀酸美托洛尔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控制心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利于减少猝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雪松;何勇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2014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3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前、术术后护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结果 本组37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恢复效果良好.结论 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介入治疗时关注到其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理,可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有必要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高琳;古丽娜·阿黑;张广霞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析针对焦虑症患者采取整各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焦虑症患者40例为整合护理组,对其采取整合护理模式治疗;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焦虑症患者40例为常规护理组,对其采取焦虑症常规护理模式.均给予相同的抗焦虑药物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SAS和HAMA评分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情况均得到有效缓解,但整合护理组出院时SAS评分和HAMA评分均显著好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整合护理组焦虑改善情况更佳.同时整合护理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焦虑症患者采取整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状态,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护理干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仙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对PubMed收的产后出血相关文献的年份、国别、期刊来源、多产作者、主要主题词进行统计,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明确产后出血相关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
作者:郝金凤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旨在找出有效的肝癌患者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88例,这88例患者都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主要进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主要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 在患者临床相关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患者临床护理满意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肝癌介入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任红丽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对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模式构建与实施渠道进行讨论,分析药学服务模式的内容与重要性,并归纳和总结医院中临床药学的服务模式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发展建议,从而推动医院中临床药学的服务,促进药学服务的高效发展.
作者:余旭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术前体位训练联合肌肉放松训练配合术后纳米穴位敷贴减轻甲状腺术后体位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体位适应性训练,术后不给予纳米穴位贴,实验组术前给予体位适应性训练,同时指导患者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方法,术后给予穴位纳米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术体位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头疼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为53.33%;观察组恶心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23.33%;观察组呕吐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18.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7.73,5.07,5.18;P<0.05).结论 术前采用前体位训练联合肌肉放松训练配合术后纳米穴位敷贴能够有效减轻甲状腺术后体位综,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率.
作者:张晴;韩永红;佘晓芳;戈文心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安全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接爱住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别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发生危险事件的次数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跌例、用药失误、医院感染、并发症等危险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2、4.92、3.95、4.52、10.40,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9,P<0.05).结论 跌例、用药失误、医院感染、并发症等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常见危险因素,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减少危险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
作者:高云霞;王爱华;孙海燕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吞咽障碍是导致脑卒中患者死亡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50%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早期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护理策略,可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对中西医结合药物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50例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回顾分析,对其进行DSA检查后根据其结果选择治疗用药,作为此次讨论的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相同症状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对其进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亦根据其结果选择用药.对比两组检查结果及相关治疗效果.结果 根据患者脑梗死发作至入院治疗时间可将其分别分为24h以内,24~48b,48~72h三组,24h内入院患者,DSA阳性检出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检出率66.67%,P<0.01;其余两组检出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根据2mm为病灶体积分界点,对两组检出情况进行比较,明显看出,2mm以内病灶检出率观察组为87.5%,对熙组为58.82%,观察组更优,P<0.01;病灶体积大于2mm两组检出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具有一定程度下降,观察组效果更佳,P<0.05.结论 DSA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更准确的检出率,可准确暴露病灶情况,更利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的选择.
作者:陈开琦 刊期: 2015年第51期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治疗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国内外对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日益重视,生命质量已经被认为是衡量癌症康复的一个重要结局指标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需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可以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主要体现在治疗手术并发症(如应瓣坏死、上肢水肿等).提高患者免疫力、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防治转移复发、改善睡眠饮食等各个方面,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贺建红;储军;谢玉蓉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度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1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41例患者痊愈18例,中度残疾9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9例,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加强护理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预后.
作者:吴雅兰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回顾总结10例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根据伤指软组织损伤程度在同侧腕部掌侧设计切取相应大小的皮瓣,皮瓣内包含桡动脉掌浅支、皮下浅静脉和正中神经掌皮支或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然后于显微镜下以11-0血管吻合践将桡动脉掌浅支与指固有动脉端端吻合,将皮瓣内浅静脉或伴行静脉与指背静脉或指掌侧浅静脉吻合,根据需要将正中神经掌皮支、前臂外侧皮神经或桡神经浅支与指固有神经吻合,皮瓣供皮创面直接缝合,屈腕位石膏托外固定,术后予“三抗”治疗.根据患者特点实施专科个性化护理,适宜的温湿度,室温保持在24℃~26℃,湿度在50%~60%;患肢抬高、应用60w烤灯照射利于局部保温;密切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肿胀;采用多模式超前镇痛、应用自控泵持续镇痛,做好疼痛护理;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结果 10例患者术后出现血管危象3例,经过精心护理并与医生合作,血管危象均得到好转,游离皮瓣均成活,供受区伤口一期愈合,患者手功能及外形满意.结论 患者术后适宜的体位、患指保暖,密切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肿胀,疼痛护理,是皮瓣成活的关键,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做好供皮区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王会利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前,对选择性脑低温的研究表明,选择性深低温能明显提高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又无全身重要器官功能明显损害[¨.选择性深低温脑保护逐渐成为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从选择性脑深低温的研究现状、实验性研究及其对全身与局部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作者:应建有;徐蔚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总结ICU危重征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观察.方法 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口腔和鼻肠管护理,严格配液,掌握营养液的输入量、浓度、速度和温度,密切观察并发症.结果 经肠内营养支持9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发生腹胀16例,腹泻6例,便秘3例,高血糖症2例,低血糖症4例,堵管5例.结论 肠内营养支待疗法,作为ICU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保护和利用患者胃肠道正常功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是一种经济、使用的营养疗法,且临床护理简便,值得推广.
作者:孙志萍;于乃浩;王玥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之机,医院领导把握机遇,带领全院职工认真学习标准,完善各项制度,制定操作流程,建立应急预案,从过去行政化的粗放型管理转变为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的精细化管理,利用全面质量管理工具,从每一个细节入手,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持续改进医院管理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医院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医院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现乐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管理方法,提出感染控制与护理管理适宜措施.方法 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体保健意识,落实消毒隔离措施.结果 108例手足口病患儿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及院内感染发生.结论 加强护理管理是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院内外配合感染控制管理是防止手足口病大流行的有效措施.
作者:颜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对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用药时间的影响.方法 建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本次活动主题,调查现状,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实施并评价.结果 缩短了急性心梗患者的静脉溶栓用药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品管圈活动明显缩短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用药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胡明姣 刊期: 2015年第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