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君
肠造口是腹部外科急症临时性或根治性、永久性的治疗措施,它既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需要,也可成为患者永久生活的保证[1].我国每年有10万以上患者需要做肠造口术,肠造口由于改变了粪便的正常出口,从隐蔽的会阴部移到腹部,不能随意控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我科于2012年1月~2014年12月对156例结肠造口患者采取标准化的造口护理流程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进行造口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华;刘学英;廖倩;胡鸽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4例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动脉粥样花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高血压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云燕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湿敷会阴在健进产后会阴切口愈合情况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自2009年3 月~2015年3月分娩对行会阴侧切缝合的产妇160例,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于会阴侧切缝合术后予以碘伏液擦洗后康复新液湿敷每日两次,对照组给予碘伏液擦洗,每日两次,将两组切口愈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85例,甲级愈合84例,术后切口乙级愈合1例,切口裂开延期愈合0例,对照组75例,甲级愈合66例,乙级愈合7例,切口裂开延期愈合2例.治疗组切口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切口延期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于对照组.结论 康复新液湿敷可明显减轻患者产后会阴切口疼痛,降低感染机率,促进切口愈合.
作者:李素文;孙丽娟;钱静;刘晓静;张亚静 刊期: 2015年第51期
手术室护理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专业,伴随着近代外科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及麻醉学等手术相关学科的发展,手术室护理也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与研究成果转化并应用于医学领域,手术室作为外科乃至医院中一个重要部门,是手术治疗和诊断疾病的一个关键场所,因此成为各种新技术、新方法集结之地,许多医学领域的高科技产品、设备都首先应用于手术室,这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给以完成手术配合工作为中心任务的传统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挑战.除此以外,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与疾病谱的改变、全球化带来的新的文化问题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等因素均影响着并将持续影响手术室护理专业的发展.
作者:陈菲菲 刊期: 2015年第51期
护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有关培养模式的研究长期处于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主导地位.流程管理指通过预测、规划、评估、改进等手段构建培养护理管理人才的科学体系,从事使护理管理人才培养成为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为建立一只与医院战略发展规划相适应的护理管理队伍奠定基础.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护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流程管理,笔者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刘斌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减轻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骨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已确诊患有肾性骨病的中青年MHD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持续的系统的综合护理,包括心理、运动、饮食、用药、透析、健康宣教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肾性骨病发生的程度,包括骨痛及关节痛症状、骨密度值(BMD),血钙、血磷、血PTH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器明显优于对照组,骨痛及关节痛等均有不同程度减轻,BMD、血钙、血磷、血PTH均有一定程度改善.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中青年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家莲;全丽霞;韦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妇产科患者,按住院号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指标方面均好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有效好的临床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金玲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总结毒性中药附子药理学特性及其不同炮制规格的使用和鉴别区别.方法 将各种炮制规格的附子单煎,通过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HPLC-TOF-MS)分析各种规格附子内六种生物碱的含量.结果 ①6神炮制方法的附子单煎后生物碱的含量均低于生附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六神炮制方法中生物碱含量的顺序由低到高为黄顺片<黑顺片<液附片<炮附片<盐附子<白附子.结论 附子是常见的毒性中药,其在抗心律失常、抗衰老、强心、扩血管等方面应用效果较佳.但是其毒性作用亦较强.不同炮制规格目的均以“存性”和“减毒”为目的,各种规格的炮制品具有不同的生物碱含量,回阳救逆是其主要作用,但是因其毒性作用,用药时要谨慎,辩证清晰.
作者:杨建萍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中药调剂对于临床疗效的影响,旨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中药调剂中的八个环节即处方审核、处方应付、剂量调配、炮制处理、脚注执行、药物质量、调剂复核及发药交待中影响重要临床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只有具有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的操作,才能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确保用药的安全.结论 中药调剂作为医院调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用药的安全,影响着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只有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的操作过程,才能提高提高临床疗效,并保证用药的安全.
作者:李建国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通过观察治疗性沟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疾病感知的影响,为督促患者增加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主动参与度及改善预后等方面开辟新的途径.方法 被试对象80例,干入院第1d在完善执行所有治疗护理常规的同时,采用疾病感知问卷中文版(IPQ-R)进行入组测评.然后实施治疗性沟通.具体包括真挚、尊重和同感心三个要素,分为准备与计划阶段、沟通开始阶段、沟通进行阶段、沟通结束阶段四个阶段.待治疗性沟通结束(即出院前1d),采用上述疾病感知问卷中文版(IPQ-R)重复测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 治疗性沟通实施后,患者疾病感知所包含症状识别、病程(急慢性)、周期性、后果、个人控制、治疗控制、疾病相关性、情感陈述8个维度得分与沟通前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均P<01).结论 实施治疗性沟通对患者的不良疾病感知具有良好的干预效应,可有效地改善患者对疾病的感知认知,促进患者对健康行为和疾病康复措施的选择与坚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全面恢复.
作者:李梅珠 刊期: 2015年第51期
通过临床护理观察,对影响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了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改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作者:柴丽娟;姚爱勤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叶酸联合甲钴胺、维生素B6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血液高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院治疗高Hcy血症患者130例进行研究,采用区组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33例采用大剂量叶酸+甲钴胺+维生素B6治疗,B组33例采用低剂量叶酸+甲钴胺+维生素B6治疗,C组32例采用甲钴胺+维生素B6治疗,D组32例不予B族维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月、治疗后12月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A、B、C组治疗后3月、6月Hcy水平持续下降,组间比较有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D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月、6月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B、C、D四组Hcy水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6.月 Hcy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分析,A、B、C组治疗后Hcv水平均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3月、6月 Hcy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Hcy水平均低于C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叶酸的B族维生素治疗对高Hcy血症的治疗均有良好效果,小剂量叶酸和大剂量叶酸联合治疗的效果一致,都达到治疗的预期目的,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可采用小剂量叶酸的联合方案.
作者:杨燕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 port lar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USPLC)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月~2015年3月,采用TUSPLC治疗86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病变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63例;年龄18~76岁.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6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26例.术前检查胆囊壁厚<4mm,无急性炎症,肝功正常,胆总管无异常.结果 86例手术均成功.无术后出血、胆漏、胆管损伤、胆管残余结石、穿刺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1d开始进食,住院3d出院.随访5~48个月,患者均恢复正常饮食,无腹痛、发热及黄疸等症状,生活质量良好,脐部切口瘢痕不明显,美容效果好.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TUSPLC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病变患者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陈兵 刊期: 2015年第51期
胫腓骨下段开放性骨折常由坠落伤、车祸等高能量损伤引起,合并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及胫距关节面的破坏,伤口污染较重,治疗上十分棘手.我院自2010年7月~2014年8月共收治34例,均采用结合固定技术(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架)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培林 刊期: 2015年第51期
早期艾滋病病毒(HⅣ)感染仅仅会表现出轻微症状或者无症状,只有通过实验室检测才可以准确发现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但是在实验室检测的过程中很容易由于各种问题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了有效避免漏检、误检现象,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较为常见的几种实验室检测方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提高艾滋病检测的有效性、准确性.
作者:唐晓均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自拟补气活血汤治疗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5例病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补气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MMSE(简易智能量表)评分、ADL(日常生活量表)评分.结果 ①观察组有40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有33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上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ADL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补气活血汤在老年痴呆症患者中的治疗价值较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立强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临床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80例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康复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1、IL-6、IL-8、IL-10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PCT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血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乌司他丁治疗效果显著,改善脓毒血症患者的免疫功能,达到保护器官效果.
作者:吴艳君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建立一种电化学测定人体尿液样中铅的不同形态的方法.方法 修饰传感器在季铵盐离子溶液优化测定条件下,用微分脉冲阳极伏安法对人体尿液中不同形态铅含量分析的测定.结果 季铵盐离子溶液修饰传感器,用微分脉冲阳极伏安法对人体尿液中不同形态铅——“游离态铅”、“不稳定络合态铅”、“稳定络合态铅”及“总铅”的含量分析加以测定.结论 首次提出了人体尿液中存有不同形态铅之分且选用季铵盐离子溶液修饰传感器,且用微分脉冲阳极伏安法完成了对人体尿液中不同形态铅测定.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操作方便、快速简捷;满足于人体尿液中铅的形态加分析.
作者:陈冠群;陈自强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疗法治疗因应用抗结核药物所导致的急性肾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当中选出16例,其均因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引发急性肾脏损伤病症,均采用血液透析疗法进行治疗,记录患者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中,疗效显著患者共11例,占比68.75%;治疗有效转为长期治疗的共3例,占比18.75%;治疗无效或死亡患者共2例,占比12.50%.结论 急性肾损害是结核疾病治疗时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表现较为明显,对脏器的影响较大,必须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血液透析的时机,保障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作者:彭金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熏洗方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效果观察.方法 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熏洗方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而对照组予以患者氨基葡萄糖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4w后膝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HSS)评分、VAS疼痛评分,根据证侯疗效判定评定方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膝关节功能及疼痛表现均得以改善.但相对而言,观察组效果更HS5评分提高及VAS评分降低幅度更优于对照组.结论 熏洗方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较单纯予以氨基葡萄糖治疗技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杨;张荣珍;陈先进 刊期: 2015年第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