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提升护理实习生带教质量的研究

陈友慧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 带教, 质量
摘要:护理是医学中的重要内容,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中的关键内容,只有通过实习才能让学生掌握护理的流程和主要内容,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实现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文就提升护理实习生带教质量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与阐述.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NT-proBNP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NT-proBNP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效果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90例,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分为轻度组(30例),中度组(30例)以及重度组(30例).根据预后的相关情况,将上述9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析预后的相关因素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NT-proBNP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住院期间的预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NT-proBNP、血糖、血小板计数、APACHEⅡ评分以及PH数值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成正相关的关系,NT-proBNP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严重程度也是正相关的关系.结论 NT-proBNP能够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严重程度的判断以及住院之后的预后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作者:杨翀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Fuchs综合症并发白内障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Fuchs综合症并发白内障的临床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15例Fuchs综合症并发白内障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15例患者中患眼为18只,所有的患者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15例Fuchs综合症并发白内障患者的18只患眼手术后的临床疗效与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在接受手术治疗的18只患眼中,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8.89%.结论 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式治疗Fuchs综合症并发白内障,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少.

    作者:胡小燕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主动脉夹层急诊救治及临床路径的分析

    目的 对主动脉夹层急诊救治及临床路径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3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主动脉夹层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率及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经镇静和镇痛治疗,病情均处于稳定状态;治疗前后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脉夹层容易被误诊为心肌梗死等其他疾病,应及时采取合理治疗方法,对其预后进行改善,可促使患者死亡率的降低.

    作者:朱伟民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血脂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 分析探讨血脂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32例可能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本组患者的临床检查记录进行分析,主要检查项目有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检测等,再使用CT、B超检测患者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32例患者中经确诊27例为脑梗死,5例非脑梗死.27例脑梗死患者中19例检出存在斑块或颈动脉管壁内膜-中层厚度超过0.9mm,所占比例为70.37%;8例为现病变,占29.63%;脑梗死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关系,血脂的升高则是导致脑梗死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志英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后鼻孔纱球填塞治疗老年鼻出血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探讨老年出鼻血患者实行后鼻孔纱球填塞止血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老年鼻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后鼻孔纱球填塞术进行治疗,在老年患者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60例患者中,共有58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患者鼻出血尚未完全愈合,由于其他因素自动离院.结论 在对老年出鼻血患者给子积极止血措施的过程中,全面地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性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预防再出血与并发症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邱丽艳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护理管理结合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并探讨在眼科护理中应用护理管理以及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眼科疾病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管理以及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和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眼科护理中应用护理管理以及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对比观察

    作者:陈霞光;刘振逾;蔡幸健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关于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运行故障分析与对策研究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优势很多,不仅便捷且安全、效果明显,但是运行时出现的故障经常会致使灭菌循环暂停,进而致使多次灭菌,严重浪费资源与费用.

    作者:张瑞波;徐占龙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舒利迭对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舒利迭对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64例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以支气管常规扩张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舒利迭药物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数因子与积分结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数因子与积分结果较之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FEV1、呼吸困难评分、6MWD、BODE以及身体质量指数分别为(55.28±9.43)%、(1.94±0.40)分、(334.51±44.03)m、(3.41-±2.23)分、(17.51±1.03)分,与对照组结果形成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气流受限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安君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 探究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98例行盆底重建术的老年子宫脱垂患者临床资料,4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49例干预组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子宫脱垂的有效治疗途径就是盆底重建术,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对策能够提升患者手术的安全性,患者也能够进行恢复正常生活,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左云云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对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临床应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脑梗死抑郁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式,研究组在以上基础之上增加早期心理干预.观察两组进行治疗之前与之后的效果.疗程过后使用抑郁量表实施测试,对比结果.结果 经过1个疗程后,对照组的抑都症状比研究组要高,研究组得到比较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 实施早期心理护理能够较好的患者的忧虑抑塞的情绪.

    作者:许忠慧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情志护理联合西医护理在可吸收钉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情志护理联合西医护理在可吸收钉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77例行可吸收钉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为我院在2014年7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将其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实施情志护理联合西医护理,对照组患者只进行西医护理.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依从度均优于对照组,其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0.01.结论 情志护理联合西医护理在可吸收钉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的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护理依从度高,并发症少.

    作者:林莺;肖冰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护理干预对便携式化疗泵配合PICC化疗肿瘤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便携式化疗泵联合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化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便携式化疗泵联合PICC化疗的124例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无1例患者发生药物性静脉炎及药物外渗性损伤,而对照组发生药物性静脉炎4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行使携式化疗泵联合PICC化疗的肿瘤患者中实施整体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许静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实验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与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随访12~24个月的肌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安全系数均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作者:周湘霞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绩效量化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绩效量化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将考核指标进行加以确立,将较为详细的考核方案编制出来,将单因素考核模式向多因素综合考核模式转变,同时将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落实,借助自评以及监督、抽查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建立手术室护理工作绩效量化考核体系,能够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服务质量.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工作绩效量化考核体系,能够使手术室护理服务总体质量以及护理人员满意度都得到提升.

    作者:蔡敏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疾病治愈率.方法 对80例不同程度的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退热黄时间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退黄时间以及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洪瑾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3年1具1日~12月31日急诊患者100例,,按就诊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人性化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护理形象、服务态度、服务语言、沟通方式和健康宣教等方面的评分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能够较大程度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着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李欣华;卢延娟;韩自华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以痴呆为突出表现的烟酸缺乏症1例

    烟酸缺乏症又称糙皮病,病因为烟酸类维生素缺乏,临床特征为皮炎、舌炎、肠炎、精神异常及周围神经炎.文中以1例以痴呆为突出表现的烟酸缺乏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临床症状,并就如何展开治疗进行了介绍,好对烟酸缺乏症的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刘鑫;贾丽景;张琴琴;邹月丽;何俊瑛;卜晖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98例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将62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动脉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31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3.5%;而对照组中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74.2%.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6.2±5.7mmHg、88.7±8.0mm Hg,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40.1±6.3mmHg、93.4±8.8mm Hg,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04.4±5.8mm Hg、107.7±6.5mm Hg,两组的平均动脉压及平均心率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过敏反应、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有2例患者曾出现低血压,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低血压,4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美托洛尔、缬沙坦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不良反应少.

    作者:苏先华;邓桂丽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经腹部B超与经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探讨

    目的 分析在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中应用B超分别经腹及经阴道两种途轻的使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具有一定可靠性的研究数据.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4年1月在我进行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398例,随机分成经腹部组及经阴道组,每组各199例,分别选择经腹B超及经阴道B超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 经阴道B超检查各项确诊率均高于经腹部B超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诊断异位妊娠中应用阴道B超具有临床符合率高、声像图特征明显、诊断明确、简单易行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有必要,可与经腹部途径联合应用以加强效果.

    作者:赵利霞 刊期: 2015年第4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