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面蓝光光疗和单面黄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比较

赵利秋

关键词:光疗治疗, 双面蓝光, 单面蓝光, 新生儿, 黄疸
摘要:目的探索不同光疗方法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黄疸新生儿患者98例,参照具体光疗方式,将全体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9例,即双面蓝光作为对照组,单面蓝光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的整体胆红素变化情况,与两组患儿不良症状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不同光疗治疗,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病进行治疗时,无论双面蓝光与单面蓝光都可以取得不错治疗效果,但相比较而言单面蓝光出现不良症状几率更低,临床医学方面应当得到大力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出院指导。结果245例术后均排尿通畅,无护理并发症出现。有3例出现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术治疗后,排尿通畅出院。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具有安全、无创,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较小,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津津;崔小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精神科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包括护理意外、冲动、自杀、外走、跌伤、自伤、噎食等。精神科护理风险来自很多方面,诸如法律的不健全、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制度等。在进行精神科护理行为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对易出现风险的护理项目进行及时正确的评估,正视护理风险,运用风险防范措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加强护士的业务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时处理各种危险苗头,发现和处理各种安全隐患,大限度地控制和避免风险,为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治疗护理环境。

    作者:胡慕群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多维度提升临床护理教师核心能力在护理带教中的研究

    目的通过采取多维度的模式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核心能力进行研究,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教师自身的核心能力。方法选取工作两年以上并能单独轮值班的注册护士;经护理部组织的操作、理论等专业考核合格,达到临床护理带教的护士180名,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实验组的带教护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多维度能力的培训。对其带教的护生进行理论、实践考核、护生自我评价问卷调查进行评价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实践成绩及护生自我评价问卷调查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取多维度的模式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核心能力进行培训,既可提高临床护理教师自身的核心能力,又可充分调动带教教师的带教积极性,优化临床护理教学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学质量,解决现阶段护理实习生对职业信心缺乏的问题。

    作者:邓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3月~2013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4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肱骨髓内钉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相关状况以及预后肩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等手术情况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0.05),颈干角比较无统计学差距(>0.05);两组患者预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无统计学差距(>0.05)。结论肱骨髓内钉能有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有利于术后骨折愈合。

    作者:潘仕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症的分析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6月~12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212例脑梗死患者,排除12例研究者,剩余20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并于出院后每3个月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宣教,行HAMD量表评估。结果两组比较,出院后第6、9、12个月,研究组HAMD量表评分和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抑郁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敬文;张玲;唐艳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临床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支气管哮喘64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两组。对照组32例,施行常规护理;给予余32例临床路径护理,入组研究组。观察评定效果,组间比较。结果研究组知识知晓率高(<0.05),依从性好(<0.05),满意度高(<0.05),有显著差异。结论支气管哮喘护理中运用临床路径,效果满意。

    作者:龚海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发展

    高血压治疗,药物的选择是关键,我国临床应用的降压药物种类,包括中西药及各种复方制剂有几百种之多,但我国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都很低,高血压防治形势不容乐观。本文拟对中国、美国及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有关药物治疗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高血压药物临床选择的原则进行探讨。

    作者:卢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细节服务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眼科细节服务在预防眼科疾病方面的疗效。方法结合医院眼科护理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检查临床护理的细节和安全,分析细节服务在眼科护理中的作用。结果自从医院实行了细节服务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采取细节服务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逐渐上升。结论对于眼科的细节护理服务非常重要,可以保证眼科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方艳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不同角度及深度对剪切波组织定量技术测量的影响

    目的初步分析剪切波组织定量(elastography point quantifi cation,ElastPQ)技术在不同的取样线角度和感兴趣区深度对正常成人肝脏测量的影响。方法将感兴趣区置于中线的肝包膜下0 cm、1 cm、2 cm、3 cm、4 cm,偏离中线15o、30o的肝包膜下1 cm处,获得ElastPQ值,比较不同角度和深度检测成功率及ElastPQ值。结果中线的肝包膜下0、1、2、3、4 cm及偏离中线15o、30o的肝包膜下1 cm处的检测成功率分别为0%(0/64)、98.4%(63/64)、98.4%(63/64)、98.4%(63/64)、93.8%(60/64)、95.3%(61/64)、89.1%(57/64),取样线角度和感兴趣区深度对测量ElastPQ值均没有影响(=1.493,=0.236;=1.192,=0.321)。结论剪切波组织定量技术可成功应用于肝脏组织的检测。

    作者:赵淳;殷立平;吴意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乳腺癌重建的护理

    目的探讨乳腺癌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乳腺癌重建的意义。方法10例手术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褥疮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生命体征观察皮瓣观察和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经过精心护理,10例患者的乳房外形、功能锻炼恢复。结论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同侧乳腺,改善女性的身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伍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核医学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价值

    目的探讨核医学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价值。方法择18例PHPT患者,所有患者采用9 m Tc-MDP骨扫描筛查代谢性骨病,代谢指数达5或以上者行9 mTc-MIBI双时相核素检查以及行9 mTcO4-甲状腺现象。结果18例患者入院时的生化检查结果显示,血清钙离子水平、甲状旁腺素(PT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所有患者拟诊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结论核医学影像对PHPT诊断及其病灶定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作者:于立明;毕艳妮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子宫内膜息肉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息肉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4月我院接收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病理分型将其划分为两组,其中良性组(未进展为子宫内膜癌)473例,恶性组(进展为子宫内膜癌)20例,对比两组临床基本特征,探讨子宫内膜息肉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两组绝经年限、年龄及体质指数跃25、绝经后出血、糖尿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经由Logistic回归性分析发现,绝经后出血、绝经≥10年属于子宫内膜息肉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独立危险因素(<0.05)。结论妇女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易发生病变,进展为子宫内膜癌风险性较高,其中绝经持续10年及以上及出血症状为癌变的高危因素。

    作者:牛锦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百令胶囊对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煤炭工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6min步行距离测试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86例尘肺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用百令胶囊,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两组患者观察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测试(6MWT),并对患者随访1年,记录患者急性发作的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6MWT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且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百令胶囊对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提高抵抗力,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等方面效果明显。

    作者:轩杰;哈志云;刘秀芳;李颖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再次剖宫产患者加强优质护理对妊娠结局影响探析

    目的探讨加强优质护理对再次剖宫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行再次剖宫产术的孕妇12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抑郁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再次剖宫产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洋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38例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5例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8例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后服药不依从率、部分依从率、完全依从率分别为2.63%、13.16%、84.21%,护理满意度为97.37%,对照组护理干预后服药不依从率、部分依从率、完全依从率分别为18.92%、29.73%、51.25%,护理满意度为62.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袁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2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MMP-12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9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采用ELISA检测其血清中MMP-12的含量。根据冠心病临床分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以CA正常为对照。结果 ACS及CHD+DM组血清MMP-12水平高于CA组及SAP组(<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中MMP-12水平增高与斑块的不稳定有关;2型糖尿病可增加冠心病患者血清MMP-12的水平。

    作者:高灵;孟照辉;王琦;曹原;郭磊;吴春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68例结核性胸膜炎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和探讨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8例,并根据患者的病情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术前、胸腔放液、心理、高热等综合护理。结果经过有针对性的高效护理,68例患者在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的应用,对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大有助益。

    作者:黄金兰;吴荣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系统护理强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控制的近期效果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强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控制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系统护理强化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并比较实验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健康教育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护理后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行系统护理强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近期控制效果。

    作者:徐建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针对全州县计划免疫现状的研究分析

    目的对广西桂林全州县的计划免疫服务及相关工作人员对安全注射的基本知识、技能、服务态度,以及经济发展情况对地区计划免疫服务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为推进该县的计划免疫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2014年2月~5月对全州县的计划免疫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查阅和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及归纳。结果通过调查研究,只应用一次性注射器和玻璃注射器、一次注射器混合应用接种点有72.5%;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主要通过焚烧、掩埋处理,其次为毁形、随意丢弃;玻璃注射器应用只换头不换管达到30.3%,一人一针一管的69.7%;38.5%存在消毒不规范状况;接种率方面,该县适龄儿童计划免疫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86.7%,五苗单苗接种率均在85%以上。另外,该县计划免疫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因素主要有院经费不足、冷链设备缺乏及免疫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结论全州县整体计划免疫工作不容乐观,应加大经费预算,强化冷链建设,不断提升免疫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计划免疫工作。

    作者:唐乾德;唐桂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双源CT能量成像对新疆喀什地区泌尿系统结石成分研究

    目的观察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泌尿系结石成分鉴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DSCT单能量和双能量扫描。结果共获得82例患者随访资料,与结石光谱分析结果相符者74例,占90.2%。 DSCT双能量成像共诊断尿酸钙21例,草酸钙20例,混合含钙33例。尿酸钙组、草酸钙组、混合含钙组结石长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尿酸钙组HU比值与草酸钙组及混合含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图像资料,可初步区分结石成分,为结石患者的治疗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娅;周仁冰;戴国朝;田序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