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乳腺癌是临床上全身性疾病,临床上对于此疾病常采用外科治疗的手段,早临床上常用腋窝淋巴清扫术,但由于其在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弊端,我们在大量研究中发现哨淋巴结只是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屏障,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前哨淋巴活检技术(SLND),本文通过对SLND技术的介绍,分析其在乳腺癌检查临床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晓放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三维适形放疗对不同诊断分期食道癌的选择优势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食道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术后联合放疗治疗法,治疗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不同诊断分期患者的生存率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结果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组的I期-I 期以及II期患者的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4年生存率以及5年生存率对应结果和对照组I期-I 期以及II期患者的各年生存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道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方式,治疗疗效优,生存率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庆中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均有35例患者。对照组单纯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29%,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确切的效果,可达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的目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根据烧伤治疗的现实,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经常需要同时接受两种以上的体内导管治疗,如静脉切开导管,导尿管,鼻导管,胃管,气管切开插管等。这些导管对一般患者来说属于常规监护范围,但在烧伤患者中却有许多特殊性。烧伤患者除长期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管道治疗以外,烧伤本身的多种因素很易诱发局部或全身性感染,或诱发导管性败血症。因此,加强烧伤患者体内导管的监测与处理,对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全身感染机会十分有益。
作者:杨茂华;李薇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获得洁净的工作环境,专门训练的药房工作人员,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包括全肠外营养,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药物被集中分配的地方。将分散在治疗室开放环境下的化疗药物配置,重点由专职的技术人员在清洁、封闭的环境中,当地数个干净的操作台。大多数化疗药物是细胞毒性药物。美国医学协会(ASHP)是定义为一个高风险的药物,即使是少量的暴露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的潜在不利影响。突变和突变的影响,中央静脉中心和化疗药物的运作模式,采用从接收订单实现全过程管理的化疗药物,药物分布,和交付到病房。在提高化疗药物的安全性和保护性的过程中,化疗药物的安全性和保护性都是一样的。
作者:张梅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香砂养胃片佐治老年人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制酸、保胃、清除幽门螺杆菌(HP)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香砂养胃片,6片,tid,3次/d,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及有无毒副作用,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及检测HP。两组治疗前后均检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尿常规。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0.05),未见明显毒副作用,胃镜检查无明显差异。结论香砂养胃片对老年人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芳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调查我县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的服务现状以及服务能力,探讨当前我县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中的问题。方法对我县拥有的乡镇卫生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我县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评估,主要调查我县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力资源现状、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情况、卫生院科室建设以及设备配备情况。结果我县的中医药服务能力较差,亟待提高,本科学历工作人员占中医药总人数的5%左右,而高中及以下学历工作人员占总人数的30%左右。而在这些工作人员中,无职称的或非中医药专业工作人员占工作人员总数的30%,在所调查的乡镇卫生院当中,仅有50%的卫生院设有专门的中医科室或中药科室,而中药药房的配备则仅为10%左右。乡镇卫生院中没有配备专门的中医药设备,中医药服务基本建设不足,设备配备不良。在日常治疗中,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的治疗病症,而对妇科常见病的治疗则不足20%,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的比例则为10%左右,疾病治疗能力低。所调查的卫生院由于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缺泛,导致部分乡镇卫生院没有中医药科室。结论我县的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较低,需要进行优化和提高。
作者:严彦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精密附着体修复在牙列缺损中的应用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共20例,使用精密附着体为患者制作义齿,观察本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根据患者自我评价义齿的稳定性、咀嚼能力。结果经过PAD修复后两个月内,本组20例患者自我评价均感觉良好,精密附着体义齿稳定性良好,咀嚼能力好,使用过程中未有松动情况,患者满意程度(100%)。临床检查中也未发现患者有后续并发症情况。结论精密附着体修复在牙列缺损中有着良好的临床价值,精密附着体修复的义齿具有稳定性好、咀嚼能力好、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孙晓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分析鞘内给药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6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腰大池置管引流,并且进行鞘内注射头孢曲松。结果26例患者中痊愈24例,2例患者因为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死亡,治愈率为92.30%。结论采用腰大池置管引流和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疗效理想,并且治疗周期短,并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振勇;张保田;李闯政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了解护生临床实习早期的心理压力,讨论分析压力的形成原因,探讨减轻压力的方法及对策,使护生更好地适应临床实习,圆满完成实习任务,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213位护生分为早期组及中晚期组,进行压力源调查。结果护生实习早期的压力源主要为环境及人员陌生、学习缺乏目标与方法、沟通能力欠缺、理论与实践脱节、害怕动手及操作出错、担心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结论减轻护生实习早期的心理压力,有望更快地适应临床实习,圆满完成实习任务,为今后进入临床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付雪会;吴英;李雪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随着两代独生子女时期的到来,形成了当代人与人之间思维方式、认知、理解、信任等特有的形式。儿科护士应学习、掌握更多的护患沟通技巧和方法,减少护患纠纷,建立和谐护患关系,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服务。
作者:王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评价2014版《压疮的预防与治疗快速参考指南》对指导和规范临床护士判断I期压疮正确率的效果。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对2014年9月~2015年4月住院期间申报的I期压疮进行结果分析。其中对照组(2014年9月~12月)院按照《医疗护理常规》第4版中的预防压疮常规实施护理;实验组(2015年1月~4月)院按照2014年出版的《压疮的预防与治疗快速参考指南》实施护理。通过专职ET临床诊断,观察两组申报数据的误判率。结果在申报的I期压疮中,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的误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压疮的预防与治疗快速参考指南》的应用可有效降低申报的I期压疮的误判率,增强临床护士I期压疮鉴定能力,提高压疮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作者:汤利萍;曹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综合护理在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中的效果进行探讨,从而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数据。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50例为实验组,剩余5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护理后,统计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和导尿率等。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有24例发生尿潴留,经常规护理后,可以自行排尿的患者有8例,其余21例均行导尿术。而实验组患者中7例患者发生尿潴留,经常规护理后,4例患者可自行排尿,3例患者行导尿术。结论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肛肠疾病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进而降低导尿率。
作者:胡琼菊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形态学科,要系统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教育领域的渗透和使用,其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作者:陈剑英;许秀娟;吴文婷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高血压治疗,药物的选择是关键,我国临床应用的降压药物种类,包括中西药及各种复方制剂有几百种之多,但我国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都很低,高血压防治形势不容乐观。本文拟对中国、美国及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有关药物治疗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高血压药物临床选择的原则进行探讨。
作者:卢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感染性腹泻(也称急性胃肠炎)系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而引起的腹泻。根据腹泻的持续时间长短,可将其分为急性(<14d),持续性(14~29d)或慢性(≥30d)。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
作者:贾伟;刘昊;谢朝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用于药流后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40例行药流患者,孕囊排出后,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20例,服用桂枝茯苓胶囊)和对照组(20例,不服用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阴道流血时间I级、I I级人数及阴道流血量I度、I I度人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II级人数、阴道流血量I 度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药流后加用桂枝茯苓胶囊,能够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减少阴道流血量,值得推广。
作者:朱丽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营养性铁缺乏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营养性疾病,铁缺乏不仅影响造血机能,还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等各种功能,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常见病之一。由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早期铁缺乏往往因尚未贫血,又无特定的临床症状,容易被忽视,常不予治疗;另外,很多医生仅根据婴幼儿常规体检的贫血结果就给予铁剂治疗,难免有错误过量补铁情况存在。为调查本辖区婴幼儿铁营养状况,笔者在给2016名2岁以下婴幼儿常规体检时增加了铁蛋白(SF)检测,并做了总结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魏玉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5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其中48例诊断明确,2例延迟诊断,死亡1例。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多为伤情重,隐蔽,难以早期及时明确诊断为特点,故应当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科学的制定治疗方案,及时的早期诊断,适时的剖腹探查是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关键因素。
作者:章立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用药对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0例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患者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给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用药,对照组给以常规治疗方法,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3.33%和66.67%),且观察组患者止泻时间和痊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显著性(<0.01)。结论在对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患者治疗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用药效果显著。
作者:张亮;江娟;袁霄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孙达武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第二、三、五批指导老师,湖南省首届名中医,从事骨科临床56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手法正骨,笔者有幸成为其第五批学术继承人,跟随孙老师门诊,亦步亦趋,受益匪浅。现予以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董克芳;谢义松;孙绍裘;孙绍卫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护士培训是护理人员不断提升护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保证护理人员有能力胜任按照工作岗位要求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和任务,以满足临床需要[1],强化护士培训已成为护理队伍建设和护理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加强专科知识的累积与服务观念的创新。随着电脑的普及化,利用QQ群的资源优势在科室培训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优势。QQ也就是OICQ,也叫腾讯即时聊天工具,它是由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IM)软件,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即时传送视频、语音和文件等多种多样的功能,是一种方便、实用、高效的即时通信工具[2]。我科自2014年4月建立QQ群,通过发信息、上传文件等形式对科室人员进行分层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QQ群在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陈良莹;宦迎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CT与MRI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43例(86髋)为研究对象,同时行CT和MRI检查,比较二者对不同分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和典型征象的检出率。结果 MRI对Ⅰ期、Ⅱ期、总股头子坏死检出率明显高于CT(94.12%vs 58.82%,92.31%vs 42.31%,95.35%vs 63.95%)(<0.05);MRI检查对线样征、骨髓水肿、骨小梁模糊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90.63%vs 31.25%,93.75%vs 3.75%,90.00%vs 45.00%)(<0.05)。结论 CT、MRI都可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MRI具有更好的诊断检出率,可作为早期诊断成人股骨头坏死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刘代良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选择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患者临床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对于在我院治疗的218例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分别采取中药治疗于西药治疗的方式。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尼群地平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提供一致的治疗环境,并对比其临床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表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豫与82.50豫(跃0.05),在血脂水平等方面,对照组患者优于观察组患者(跃0.05)。结论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药疗法与西药疗法均具有着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不存在差异性,然而在其他的方面,中药疗法却明显地优于西药疗法,因此,临床中使用中药治疗的方法可能在效果上更要好于西药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应用。
作者:李绍珺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以保证助产士的职业安全。方法分析医院产房工作中存在着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结果本文总结了助产士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医源性感染、体液污染、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从助产士职业安全教育、生物、理化、环境和心理等方面提出安全防范对策。结论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以尽量降低对助产士身心健康的危害,以良好心态、满腔热情及精湛娴熟的技术为孕产妇服务。
作者:朱碧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监测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月?2015年3我院接诊的冠心病患者300例,均予以动态心电图诊断,总结诊断过程中的护理方法,观察分析患者的监测效果。结果300例患者共检出心肌缺血病例275例,占91.67%;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为74.91%(206/275),显著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25.09%(69/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05);白天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S T段变化.血阈变异性表现与夜间监测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 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及时诊断.确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刘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习惯用药中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规律和影响因素,发掘警戒信号,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8736份ADR的报告来源、患者信息、药品种类、ADR表现及转归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类药品和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居多;一般ADR主要损害皮肤及其附件,而严重ADR主要损害呼吸系统,且中老年患者的发生率较高;患者一旦发生ADR,及时采取救治措施,99.5%转归良好。结论 ADR是药品的固有属性,但其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与药品种类、剂型、患者体质、救治情况等诸多因素有关,应正确评价药品效益与风险,合理用药。
作者:班炳坤;韦敬土;孙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腮腺囊肿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4例腮腺囊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4例患者中有44例术前诊断为腮腺囊肿(腮腺囊肿),10例在手术中冷冻活检,诊断为腮腺囊肿。22例中,36例采用面神经部分切除术,肿瘤切除。术后切口愈合,无唾液瘘,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超声及穿刺可提高腮腺囊肿的诊断率院腮腺囊肿的治疗是完全切除术。
作者:潘桂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通过三维立体橡皮障和普通橡皮障在牙科治疗中的应用比较,对三维立体橡皮障的临床使用进行评价。方法通过收集我科做牙体治疗的14~65岁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使用三维立体橡皮障,第二组使用普通橡皮障,进行对比。观察使用情况。结果三维立体橡皮障组与普通橡皮障组术后反应情况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牙科治疗中通过对三维立体橡皮障的应用,能够帮助医生更好、更快的完成工作,也能够让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安全舒适。
作者:韩灵娟;樊俊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评价迪瑞BF-6700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性能指标。方法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和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制定的评价标准对BF-6700各项性能进行评价。结果 WBC、RBC、Hb和PLT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值)均<4%,表明BF-6700重复性良好;各项指标Bias均小于行业标准要求,表明仪器准确度良好;得出WBC携带污染率为0,RBC携带污染率为0.3,Hb携带污染率为0,PLT携带污染率为0.1,均<1%,符合行业标准和仪器厂家要求;BF-6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WBC、RBC、Hb和PLT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表明仪器测定值与理论值相关性良好。结论迪瑞BF-6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性能优良,符合临床实验室检验要求,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医院。
作者:陈晓彦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选取200例需进行肝脏疾病诊断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方法进行检查,观察组利用实时超声造影进行检查。观察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肝血管瘤、肝转移瘤、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检测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肝脏疾病,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潘洪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主动训练在儿童福利机构脑瘫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儿童福利机构内符合脑瘫诊断标准的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动训练,对儿童福利机构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肢体运动FM A运动功能量表评分与对照组评分对比,差异明显,(=6.7231,<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整体治疗效率为96.66%,与对照组的86.66%相比,差异明显,(=6.7325,<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采用主动训练有效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及整体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杨洁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自制血标本盒对急诊血标本漏检和误检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急诊室2013年01月~11月以及使用自制血标本盒后的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两个不同阶段的血标本漏检率和误检率,分析急诊血标本漏检和误检的原因,以及使用自制血标本盒对漏诊率和误诊率的影响。结果2013年01月~11月漏检和误检3例,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未发生一例漏检及误检血标本事件。讨论急诊室患者较多、患者流动性较大,口头形式医嘱较多;试管多样化以及样本储存随意是急诊血样本容易漏诊和误诊的原因,自制血标本盒可以减少血标本漏检及误检次数,因此可提高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而且此项发明已获得国家专利。
作者:张亚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术后继发性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84例,随机分为两组,电话随访组43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在出院后3个月进行电话随访,随机组在出院后1、2、4w、第2个月、第3个月进行电话随访。观察两组术后继发性出血的发生率。结果电话随访组继发性出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电话随访组能有效地减少继发性出血的发生,提高医护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黄乐群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麻醉分娩中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随机从2014年1月~2015年5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孕妇当中选出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48例孕妇。对其中一组分娩时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作为研究组;对另外一组分娩时采用芬太尼进行镇痛,作为对比组。分别记录两组孕妇药物显效时间、产程时间、出血量、首次加药时间、不良反应,同时记录两组孕妇分娩疼痛评分和新生儿评分。结果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孕妇的药物显效时间和各时间段疼痛评分均低于对比组,首次加药时间则高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但两组孕妇产程时间、出血量、不良反应率、新生儿评分均没有较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利用舒芬太尼能够取得更好的分娩镇痛效果,并且疼痛减轻程度较高。
作者:王珣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围术期呼吸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围手术期呼吸护理,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各项呼吸功能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排痰难度、痰液黏稠度、肺部啰音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围术期呼吸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具有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齐慧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蒙药塔本温都素具有滋补健身、壮阳作用的一组蒙药,用于治疗年迈体弱、四肢无力、腰酸腿疼、肾寒肾虚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具有抗衰老作用、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塔本温都素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研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陈红梅;王秀兰;美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护患沟通是护士进行护理活动基本要求,它与护理知识和技术同等重要。良好的护患沟通增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增进了解,协调关系,相互信任,从而减少冲突、矛盾、纠纷,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杨冬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2013年1月~9月收治的4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接受顺铂联合吉西他滨的两药联合方案化疗,顺铂75mg/m2,第1d;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d;21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以上。结果46例患者化疗有效率为30.5豫(14/46),疾病控制率为87豫(40/46),中位生存期9.5个月,1年生存率为28.7豫;芋~郁度骨髓抑制发生率、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50豫、16.6豫。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毒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邓洁;汤渝玲;赵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评价奥氮平在帕金森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帕金森病所致精神障碍的30例患者使用奥氮平,奥氮平起始剂量2.5~5mg/d,4w内视病情调整至(10~15mg/d)。使用简明精神评定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总有效率93.3豫,显效20例(66.7豫),有效8例(26.7豫),无效2例(6.7豫)。结果完成治疗及评定患者30例,奥氮平治疗2、4w后,BP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0.05),总有效率93.3豫。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显著,副反应少,仅4例出现体重增加、嗜睡、头昏等副反应。结论奥氮平治疗伴发精神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无明显药物间相互不良反应。
作者:王云;张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2年起开始实行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现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内收治的140例急诊患者纳为观察组,再选取我院在2012年之前收治的140例急诊患者纳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质量优良率为92.1%,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质量优良率为73.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率为96.4%,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率为81.4%,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率。
作者:廖敏姝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MRI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或刮宫等病理证实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术前行MRI平扫,其中1例行GD-DTPA动态增强检查。结果 MRI显示病灶部位与手术所见一致,均为疤痕处附着孕囊。 MRI所见中下段宫腔内见不规则团块状异常信号影,T1WI,T2WI均呈高低混杂信号,DWI呈高信号,病变与子宫粘膜分界不清,病灶向前局限性突出压迫膀胱后壁。动态增强显示病灶明显强化,部分液化坏死区域不强化。结论 MRI对临床高度怀疑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依据高软组织对比,大体解剖直观、多平面成像及无辐射等优势,为临床早期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提供更精准的方法。
作者:韩峰;刘涓;朱勇;冯彦琦;王小康;林学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感染肺部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在各种结核病中常见,严重危害了人类身心健康。很多患者初次被诊断为肺结核病时,对肺结核病相关知识了解很少,再加上心理不愿接受或不信任阶段而不进行正规治疗,造成传染源的扩散,复治患者较多。为了提高结核病的防治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有针对性的对每个住院阶段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护士留取高质量的痰液,指出了健康教育在指导肺结核患者留取合格痰标本中的作用。
作者:陈善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移动护理系统是一种全新的护理形式,通过无线覆盖网络,能够对医生的医嘱以及用药状况执行自动化,并且有利于对患者病情及生命指征进行监控,随着临床上的大量使用,令护理质量更为优化。
作者:林志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11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均为我院在2012年2月1日~2014年12月10日收治,将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呼吸护理,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为(90.14±1.02)分,其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0.34%;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为(78.58±5.56)分,其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29.31%。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以及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应用效果确切,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低,且生存质量较高。
作者:寸明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联合前列地尔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阿魏酸钠联合前列地尔静输,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输,治疗21d后,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疗效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阿魏酸钠与前列地尔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既改善了周围神经组织的微循环,有促进了神经纤维的恢复,不但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周庆金;邹俊强;李颖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前瞻性观察两种营养支持对严重烧伤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临床烧伤患者32例,随机分为含DF肠内营养组(FSF)和不含DF肠内营养组(FFF)。除行常规抗休克等处理外,FSF组伤后第1 d即口服或经鼻饲管注入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混悬液(瑞先),FFF组口服或经鼻饲管注入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瑞素),两组热量和氮摄入基本相等。连续1 w观察患者每日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入院及入院1w肠内营养结束后第2d进行生化测定结果。结果研究中发现含DF肠内营养组患者耐受良好,所需胰岛素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较容易控制。结论使用含DF肠内营养患者的代谢调理作用优于普通肠内营养患者。
作者:石磊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的西医内科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对从2013年8月~2014年8月,这12个月中入住我院的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西医内科治疗方式,其中实验组采用毗格列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肌药物进行治疗,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和用药前后2h和空腹状态下,患者血糖水平状况。结果药物毗格列酮(89.6%)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有效率要明显的高出药物二甲双肌(72.9%)许多,在餐后2h和空腹的情况下,实验组的治疗效果都明显的好于对照组。结论毗格列酮在糖尿病患者的西医内科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淑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应用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依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两组均行全麻,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脊椎硬膜外麻醉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清醒的时间和自主恢复的时间以及拔管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和加用镇痛药物情况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应用全麻与脊椎硬模外麻醉的联合方法可以有效地优化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刘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探讨脊柱外伤患者行CT和MRI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脊柱外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CT、MRI影像学诊断结果,将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方法对脊柱不同部位损伤的检出率。结果90例患者经CT检查,检出骨折椎体98个,可清晰辨认骨折线的有93个,辨认率为94.90%。经MRI检出,检出骨折椎体100个,可清晰辨认骨折线的有35个,辨认率为35.00%,MRI显著低于CT的辨认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而通过MRI对软组织、神经根、前/后纵韧带及脊髓损伤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 CT和MRI都可以对脊柱外伤情况进行有效诊断,但CT在骨折线的辨别上优势更强,而MRI在空间定位上更为准确,对脊髓损伤情况也有良好的显示,两种诊断方法可以互相弥补彼此的不足之处,为脊柱外伤的后续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曹越强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常规开胸手术对肺大泡的疗效情况。方法2014年1月~2015年4月选择我院83例肺大泡手术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开胸手术,观察组43例实施VATS,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采用VATS治疗肺大泡明显优于常规开胸手术,具有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冷忠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心源性肺水肿是临床常见病,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左心功能衰竭,在临床实践中,早期准确的诊断对决定治疗方案及预后起关键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CT影像学的特点及表现,进而比较肺水肿在胸部CT上的影像学变化特点,以便作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心源性肺水肿属于临床中比较多见的一类疾病,主要是由于各类因素导致的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CT表现会与肺部原发性病变难以进行鉴别,准确的诊断是疾病治疗的关键。心源性肺水肿主要是由于患者左心功能不全引起肺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肺静脉压上升,肺毛细血管血浆渗出,产生肺泡性肺水肿以及间质性肺水肿[1]。CT表现为肺门影扩大并,支气管血管束模糊,视野密度提高,显示为磨玻璃样高密度影,肺泡性肺水肿属于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主要表现,CT显示为云雾状高密度影,肺野内显示斑片状,能见支气管气相。肺水肿一般在肺静脉高压性心脏病和左心功能不全中比较多见,心外原因,例如输液过多、尿毒症以及过敏反应等都会出现肺水肿,心源性肺水肿不但具有上述肺部主要表现意外,心脏外型会出现变化,患者的心脏会增大。
作者:朱雪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骨科自控静脉镇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曲马多复合舒芬太尼(A组)、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B组)和舒芬太尼(C组),观察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镇痛泵追加次数评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相比,B、C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0.05)。B组在T2~T4时的Ramsay镇静评分优于A、C组(<0.05)。B组按压次数明显少于A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骨科手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洋;王守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干预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生活质量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n=35)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①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②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控制、症状改善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溟;张晓梅;姜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在小儿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施护,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行中医辨证护理科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作者:吴玉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随着我国护理教育和医学的不断发展,国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护理人才,满足了当前社会对医疗行业的服务需求,使患者能够获得更具针对性和专业化的医疗护理服务,减轻了住院部医生的负担,方便了患者及时就医。门诊部护理工作的内容是直接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患者平时应注意的问题加以指导,对患者有不明白的地方加以解释说明,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要想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对患者的身体健康要有深刻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有效有益的医疗工作模式,才能规范护理门诊得的实践,才能更加有效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刘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烧伤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患者各50例。常规组给予一般性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结果护理前院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无明显差异(跃0.05),护理后院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0.05)。结论对烧伤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刘丽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为了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针对手术室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易出现的差错事故,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分析常见事故的原因,找出对策,并在工作中加以防范。实行前馈控制管理,有效杜绝手术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唐智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对数字化医院中心机房建设过程中,关于机房选址、环境与安全、电源管理、避雷设计、消防系统、综合布线等系统设计进行探讨。
作者:徐瑾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 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是指女性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经过治疗后,临床体征和症状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后再次出现症状,真菌学检查又呈阳性,且1年内反复发作4次或以上者,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 RWC突出的特点是复发率高,具有传染性,因而彻底治愈较难,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一种妇科炎症。
作者:马桂元;王学会;率腊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4年8月我院眼科选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的护理总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眼科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可树立患者接受治疗信心,促进护理关系,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丽丽;马晶;李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氧驱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观察组采用氧驱雾化吸入沐舒坦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FEV1、FVC、SaO2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显著提升,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91.8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氧驱雾化吸入沐舒坦方式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雾化吸入方式,患儿肺功能改善效果更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姜红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呋喃唑酮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胃溃疡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观察组实施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观察组实施奥美拉唑、呋喃唑酮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奥美拉唑、呋喃唑酮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牛秀得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运行以后,通过对静脉用药的集中配置,减少了静脉用药配置过程中细菌和微粒的污染,提高了静脉用药质量,促进合理静脉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减轻护士工作负荷,把护士还给患者。
作者:高新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观察选择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06月~2014年06月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44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随机分组。 C2组(对照组72例)院临床选择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进行治疗。 C1组(观察组72例)院在C2组基础上选择甲氧那明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变化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症状评分以及肺功能变化方面,C1组明显优于C2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0.05)。结论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选择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进行治疗,能够将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将患者的非特异性气道高反应性作用有效降低。
作者:陈芳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通过对比,回顾分析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结果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异常回声的195例患者行宫腔镜检查,结合病检明确子宫内膜息肉者90例,宫颈息肉者28例,子宫内膜炎者16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者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者3例,子宫内膜恶性肿瘤者18例,粘膜下子宫肌瘤者17例,子宫内膜结核1例。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准确率高于超声检查,及刮宫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临床诊断方法。
作者:李娟;王璇;苏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纳洛酮联合二羟丙茶碱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确诊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尼可刹米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联合二羟丙茶碱进行治疗,治疗后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16例(44.4%),有效9例(25.0%),无效11例(30.6%),总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69.4%(25/36),观察组患者显效29例(58.0%),有效16例(32.0%),无效5例(10.0%),总有效45例,总有效率为90.0%(45/5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8399,=0.0156)。结论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纳洛酮联合二羟丙茶碱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患者意识恢复,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顾志坚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门诊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并探讨相对应的改善策略。方法结合我院门诊部护理工作中的实际困难,采取了强化内部分工、组织培训、完善应急制度和引导护患沟通等方法。结果我院门诊部护理工作收到了较为显著的成果。2014年,患者对我院门诊部的护理技术、健康教育、病房环境、护理管理和护理服务等护理项目的评分均在90分以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通过强化内部分工、组织培训、完善应急制度和引导护患沟通等策略,能够有效克服门诊部护理工作的难点,提升护理水平,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作者:康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温热逢源》是柳宝诒对于伏邪发病所著的温病专篇,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注解了《内经》、《难经》及《伤寒论》中有关温热病的原文;中卷就明、清医家所写的有关温热病的论著提出商榷意见,加以分辨;下卷阐述了自己对温热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及疗法的认知。全书对伏邪温病学说有着突出的贡献。
作者:刘蕊;张国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本文通过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普外科患者意外拔管率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得出结论院正确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普外科患者意外拔管率和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作者:陈武;谭娅;秦春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3月在我中心入院治疗的116例宫颈糜烂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高频电波刀组(n=58)与对照组(n=58),对于高频电波刀组患者,应用高频电波刀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对照组患者,选择电热烧灼器来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高频电波刀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3.1%,前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后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宫颈糜烂患者,采用高频电波刀治疗法有着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和出血量少的优势,且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疗法,该种治疗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玉先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伴随着教育的其他问题诸如卫生、后勤等也提上日程。文章通过对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卫生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找出问题,并给出解决对策。
作者:江平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从2014年1月~2015年1月,60例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150mg辕d,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10mg辕d,1w后,根据超声心动图,血压,心电图、血液生化检验结果调整药物剂量,血压不超过140辕90mmHg为目标。每15d复查血压。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是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后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半年,厄贝沙坦与贝那普利能有效改善舒张收缩压患者的降压疗效,但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跃0.05)。左心室重量指数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但有两种药物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跃0.05)。患者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厄贝沙坦和贝那普利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效果好,两种药物无差异。
作者:张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方法,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进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39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方法。结果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变化快,而且临床治疗比较困难,临床中常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法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结论综合治疗是临床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主要方法,临床治疗效果较理想。
作者:韦春荷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不典型表现及常见误诊原因,以提高多发性抽动症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特点、误诊误治情况及终疗效。结果误诊为结膜炎11例,鼻炎5例,咽峡炎4例,呼吸道疾病2例,面肌痉挛2例,面瘫1例,癫痫2例,不良习惯8例。误诊患儿于相关科室接受对症治疗后未见好转,其中23例患儿症状加重并合并其他TS表现。后经我科确诊后并采用抽动穴配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32例患儿中,临床治愈21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已治愈、有效患儿6个月年随访无复发。结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由于症状复杂及早期症状不典型,患极易被误诊。临床医生要拓展思路,避免误诊;并要全面掌握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治疗手段,加强多学科协作,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燕;李晶;覃亮;闫国霞;杨信才;崔景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不孕症是影响男女双方身心健康的世界性问题,全世界的不孕患者人数约上亿,且成上升趋势。不孕症的原因有2/3在于女方,而女性不孕的病史中又以子宫、输卵管,卵巢的病变为主。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结合了两种微创手术的优势互补,融诊断与治疗为一体,可同时诊治宫腔内病变,尤其在因输卵管及子宫方面的因素导致的不孕症方面效果更显著。患者经历一次麻醉,一期手术,可同时查清盆腔和宫腔情况,明确诊断治疗,避免再次住院手术治疗另一种疾病的麻烦。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是目前用于诊断和评估宫腔、输卵管、盆腔等不孕因素的佳方法,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等优点。手术配合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关绍秋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溃疡性结肠炎病机关键是虚损所致,以脾胃虚弱尧气血亏损为本,血瘀肠络、湿热留滞为标,乃本虚朴实,虚实杂夹之症。治疗中,标本先后有病机会有变化,应注意临证辨证。治宜健脾化湿,清热并用。治疗组40例,治愈17例,显效20例,无效3例。
作者:陆鲜桃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患者经护理方法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对100例40~50岁年龄段的中年女性,制定护理计划,术后干预随访。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情绪压抑,生活热情提高,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田甜;孙秀梅;张黎琴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究对社区人群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预防和治疗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两个社区年龄45岁以上高血压人群210例,分为两组,各105例,观察组予以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对照组未予以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后效果、血压变化以及满意度。结果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社区人群中应用效果显著,适合社区工作广泛推广。
作者:王慧芬;黎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的疗效并分析患者依从性。方法将本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管理2013年1月~2014年1月管理的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厄贝沙坦治疗,而观察组接受口服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方案,每组均持续治疗12w,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及降压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4、8和12w后的患者依从情况。结果治疗12w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67%vs.85.00%,<0.05);其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均降低,且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幅度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12w后的血压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治疗4、8和12w后的依从率为96.67%、70.00%和38.33%,而观察组依次为95.00%、86.67%和76.67%,除4w后的依从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观察组组其余时间的患者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方案治疗社区高血压的效果较好,且该方案的患者依从性较好,可考虑在社区推广。
作者:孔翔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瑞芬太尼是超短效阿片滋受体激动剂,起效迅速,镇痛作用强,停药后苏醒快,麻醉平稳,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患者的全身麻醉。但也因其超短效药理特性,在停药后短时间内即出现手术部位的剧烈疼痛甚至痛觉过敏(opioid induced hyperalgesia,OIH),违背了麻醉的初衷,有必要进行预防。喷他佐辛是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镇痛效果显著,本研究拟观察手术结束前静脉给予喷他佐辛对瑞芬太尼全麻后痛觉过敏的抑制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黄丽;朱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内收治的,按照有无接受院前急诊护理将这8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接受院前急诊护理的为观察组,共有36例,没有接受院前急诊护理的为对照组,共有44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了同样的治疗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36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经抢救后病情得到了控制并转入到了普通病房,占总数的88.9%;4例患者经抢救后转入到了ICU重症监护室继续接受治疗,占总数的11.1%;0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占总数的0%;总抢救成功率为100%。对照组的44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经抢救后病情得到了控制并转入到了普通病房,占总数的59.1%;13例患者经抢救后转入到了ICU重症监护室继续接受治疗,占总数的29.5%;5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占总数的11.4%;总抢救成功率为88.6%。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前对其实施一定的院前急诊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检查过程中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胃镜检查的患者225例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105例,给予常规护理)和干预组(120例,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采用心理与行为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检查前后的心理状况(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的满意率和拒检率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电子胃镜检查中,实施综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顺利完成该检查,同时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楚妮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提高急危重症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危重症患者按照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西帕依固龈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口臭、口腔溃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口臭、口腔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用于急危重症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口腔溃疡症状,清除口臭。
作者:魏凤洁;林芸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分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共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院进行常规的西药进治疗;实验组院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段时间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血压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平均血压和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具有比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比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周进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选择80例慢性胃炎患者,然后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主要观察其临床症状、胃镜检查及HP结果,对照组给予西药质子泵抑制剂(PPI),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加用两种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胃康汤加减治疗。1个月后复查胃镜,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慢性胃炎的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辨病、辩证治疗,疗效更显著。
作者:张山河;彭志高;范波;陈元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芬太尼贴剂以及芬必得治疗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100例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观察组采用芬必得治疗,经过2w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明显低于对照组(1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耳鼻喉急性感染术后疼痛,芬太尼贴剂与芬必得相比,芬必得能够取得更为满意的临床效果,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且操作方便。
作者:肖云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西比灵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用。方法选取本院门诊治疗且符合诊治标准的28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临床综合有效率、脑电图复查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西比灵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脑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显著,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红梅;李三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本文论述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身心健康的保护作用。针对职业危险因素,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强职业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明确了职业危害的所在,可以有效地降低职业暴露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
作者:邱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微波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过程中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3年1月~2015年1月按照电脑随机抽取方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微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上加以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使用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更优(<0.05),其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0.05)。结论在微波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过程中,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而有效巩固治疗效果。
作者:陈桂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分析计划免疫预防儿童传染病的效果与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社区500例年龄小于7岁的儿童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250例,其中对照组不实施计划免疫预防,观察组实施计划免疫预防,观察对比两组儿童免疫预防传染病的效果,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儿童的传染病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儿童免疫规划过程中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达到较高水平,但仍存在免疫工作宣传不到位、儿童监护人对计划免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问题。结论计划免疫的施行简单有效,且避免了儿童传染病的发生率,重视计划免疫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建斌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慢性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文主要回顾性地对慢性肺炎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分析。本次的分析对象是从我院患有慢性肺炎的患者当中抽选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院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在护理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的患者则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这俩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将他们的病情变化详细地记录,以这些临床资料作为数据来源,对患有慢性肺炎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护理过程中,观察组的患者的平均持续发热时间为2d,平均住院时间为10d,3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7.5%),而后经过护理后康复。其余患者均迅速康复。对照组的患者当中,平均持续发热时间为5d,平均住院时间为20d,9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22.5%)。通过对以上两组效果进行对比,护理效果较明显。结论通过对在我院进行临床护理的80例慢性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的分析,可以得出院对慢性肺炎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施灵芝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使用诺顿评估表结合Bro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评估,扩大压疮风险评估范围。方法观察组运用诺顿评分表结合Bra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估患者,对照组单纯使用诺顿评分表评估患者。结果观察组在压疮风险患者人数、新发生压疮例数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0.05)。结论诺顿评估表结合Bro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估患者,扩大了压疮风险患者的评估范围,提高护士对压疮风险的防范意识,有效减少了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作者:翁莉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扣眼穿刺在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绳梯穿刺,观察组采用扣眼穿刺。观察两组患者新血管瘤、血管狭窄发生率及穿刺点渗血情况、穿刺成功率、拔针后止血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扣眼穿刺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內瘘穿刺中较为理想的穿刺方法。
作者:顾丽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白介素-11在ITP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ITP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组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白介素-11治疗,实验组采用白介素-11联合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显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采用白介素-11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方式比使用白介素-11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对提高血小板水平作用更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明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竹节参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A.Mey.的干燥根茎,本课题旨在生产出高产无公害的竹节参。方法按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规程(GAP)》要求,根据竹节参的生物学特性,结合产区生态环境,进行了多年实践验证。结果该种植技术药农能熟练掌握,达到了竹节参优质高产无公害的目的。结论竹节参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SOP)具有科学性、重现性及推广性。
作者:张知贵;任华忠;伍朝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纵隔引流管在防治食管癌术后食管胸内吻合口瘘的临床意义及护理体会。方法收治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患者300例,留置纵膈引流管150例,其中未留置纵膈引流管150例,比较两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放置纵膈引流管可以降低吻合口发生率及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琴;王巧英;何青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后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内囊预警综合症(CW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27例CWS患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复查头颅CT,后给予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经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下降(<0.05);②治疗后的BI评分均显著上升(<0.05);③治疗期间,仅1例发生脑梗死,发生率为3.70豫。结果对内囊预警综合症患者予以静脉溶栓后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脑梗死的发生率较低,效果良好。
作者:尹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抗痨浓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淋巴结结核的疗效。方法对44例淋巴结结核患者采用抗痨浓煎剂与西药抗结核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疗程1年。结果有效率100%,能明显缩小肿大淋巴结,并且为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创造条件。结论抗痨浓煎剂联合西药对淋巴结结核有明显的疗效,并且副作用小。
作者:张丹;钮晓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VATS)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7例,随机分成常规组36例,胸腔镜组41例,常规组接受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胸腔镜组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使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为92.68%,使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常规组有效率为83.33%,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VATS)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开胸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一飞;蔡铭;翁鸢;耿纪群;朱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婚前医学检查中疾病的检出率,以说明婚前医学检查的必要性,从而保证青年夫妻婚后的幸福生活、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以助于提高国民人口素质。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婚前医学检查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1月~2014年12月4年受检总数10983人,检出患病人数为2523人,占22.97豫,其中男性总数为5485人,患病人数为1307人,患病率23.83豫,女性总数5498人,患病人数为1316人,患病率23.94豫。所检查出疾病总数中内科疾病例数1473例,生殖系统疾病例数983例,指定传染病病例96例,遗传病病例71例。结论婚前检查可提前为准夫妻提供安全保健工作,对其进行知识教育指导,可提前预防传染病、性病和出生缺陷率的出现。
作者:李炎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牙冠延长术改善前牙修复美观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患者共108颗前牙行牙冠延长术后再行修复手术治疗,治疗后,采用Kay牙齿美学分类相关标准对治疗前后的美观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18例患者的露龈笑较治疗前都得到了改善,治疗后的美观程度都满足Kay牙齿美学标准中的ClasⅠ-Ⅱ级标准,在修复2w后复查,有16.67%患者患牙牙龈有明显的炎症,采取相应治疗后得到改善。治疗6个月后随访,95.37%患牙牙龈和牙周健康情况良好。结论正确的适应症选择、精准的修复设计和严谨的手术操作,在术后恢复期间保持好口腔卫生,牙冠延长术配合相关的修复手术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前牙修复美观效果。
作者:何苗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常用口服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影响。方法在常规给予胰岛素控糖基础上,将100例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格列美脲组;二甲双胍组;安慰剂组。12w为研究周期。在入组及治疗结束时,检测患者骨密度。结果治疗后,各组血糖均出现下降。二甲双胍、胰岛素促泌剂、与单纯胰岛素相比,均能不同程度地使骨密度提高,存在统计学意义(<0.05)。二甲双胍相比其它药物,其对于骨密度的提高效果佳,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加服常用口服降糖药,可不同程度提高骨密度,其中以二甲双胍效果佳。
作者:桂红利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分析切开引流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肛周脓肿患者,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切开挂线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脓肿复发率及肛痿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指标数值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手术后恢复较快,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汤勇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手术室是医院抢救患者,进行手术的重要场所,汇集多个科室的医疗技术,复杂性高,手术任务重,病情瞬息万变,风险系数特别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如何协助主治医生顺利完成各种手术,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已经受到各大医院的全面关注。本文就手术室护理缺陷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简要叙述。
作者:陈晓茜;张婉聪;路艳;闫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铁之缘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IDA)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缺铁性贫血的小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予以铁之缘片口服,对照组有40例,给予硫酸亚铁口服液治疗,两组连续用药2w后,复查血红蛋白,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贫血症状与血红蛋白明显改善,对照组贫血症状与血红蛋白大部分改善,但部分病例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痛、纳差、恶心、呕吐、口腔铁锈味及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其中4例呕吐症状较重未坚持再服而影响疗效。结论铁之缘治疗IDA疗效满意,口感好,小儿易服与于接受,价格低廉,无胃肠道反应,无毒副作用,值得各级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辉;刘红林;赵明波;韩亚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超声检查早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4000例产检的孕妇当中通过超声检查确定的先天畸形胎儿为120例,对这120例先天性畸形的患儿超声波诊断报告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120例胎儿当中,有61例在经过超声波诊断之后,符合率为93.44%。结论在产前检查的过程中使用超声波诊断技术可以有效的对胎儿的先天畸形状况进行诊断,这样也就使得新生儿畸形的发生几率大大的降低。
作者:王南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便携式血糖仪血糖测量不同的时间间隔在第一第二滴血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方法60例糖尿病患者,2014年1月~2015年1月不同时间测定,通过便携式血糖仪(空腹和餐后2h),测试外周第一滴血第二滴血和静脉全血血糖值,与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清血糖相比便携式血糖仪的测定不同时间外周血和静脉血的血糖值,比较便携式血糖仪检测血糖与静脉血浆血糖生化的差异。分别测血糖。结果外周血和便携式血糖检测值与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清血糖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和静脉血检测无统计学意义(跃0.05),在不同的时间段确定类似良好的血糖结果的不同检测方法。结论便携式血糖仪具有快速,准确,简单可靠,可以直接选择血糖测定。
作者:张秋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2015年3月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5例,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33%、97.78%、2.22%,对照组分别为75.56%、77.78%、20.0%,各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0.05),有可比性。结论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付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骨关节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骨性关节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玻璃酸钠注射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1.1%),(<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骨关节病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太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老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判断的危险指数。方法对86例老年肝硬化患者进行临床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分析,并进行电话随访研究。结果3个月,6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为87.1%,84.8%,75.9%,72.8%,39%,19.9%分别,平均存活为3.76年。独立的影响老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因素有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肌酐,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和肝性脑病(<0.01)。5年存活独立的影响老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因素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肌酐,尿素氮,低密度脂蛋白,腹水,肝肾综合征和肝性脑病(<0.05)。结论肝、肾功能及主要并发症的主要并发症会影响老年肝硬化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杨栋梁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二仙逍。散联合黛力新治疗肝郁气滞型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8例肝郁气滞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服用黛力新,治疗组在对照组的西医基础治疗之上加服二仙逍。散,分别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HAMD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4w后及治疗8w后评分较前改善,且有统计学意义(<0.05,<0.01),两组治疗8w后评分有显著差异(<0.01)。治疗组改善HAMD评分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二仙逍。散联合黛力新治疗肝郁气滞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作者:果志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的作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06月~2015年0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3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研究组65例患者采集静脉血;对照组65例患者采集末梢血,均进行血常规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水平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水平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诊断准确率更高。
作者:王桂红;武春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在小儿区域麻醉中应用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芬太尼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麻醉患儿,依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5例。在麻醉中,对照组应用单一氯胺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亚麻醉剂量的芬太尼进行辅助区域的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小儿麻醉中,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芬太尼麻醉方法有助于维持患儿生命体征的稳定,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促进患儿清醒。
作者:苏华凤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及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综合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经验。方法对人工关节置换术的534例患者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及时准确服用利伐沙班配合足底和下肢静脉泵,并行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等综合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人工关节置换术的534例患者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未见髂静脉和腘静脉血栓,无1例发生肺栓塞死亡。结论及时准确服用利伐沙班配合足底和下肢静脉泵等综合措施可以达到有效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目的。
作者:黎娜娜;邓姝;周丹;刘春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青春期乳腺肥大伴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的形态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对青春期乳腺肥大伴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进行常规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乳腺组织弥漫性增生,间质中见有特征性的裂隙状假血管腔,内衬无明显异型的梭形细胞。免疫组化结果院裂隙内衬梭形细胞CD34+、CD31-。结论青春期乳腺肥大伴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为良性病变,可通过病理学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诊断。
作者:周梦云;徐晔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甲状腺自身抗体(ThyAb)和甲状腺功能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选择46例娠期糖尿病孕妇,设为观察组,另选择43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孕妇甲状腺自身抗体指标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以及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比较两组孕妇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情况。结果观察组TGAb阳性3例,TPOAb阳性6例,TGAb、TPOAb均阳性2例,ThyAb阳性率为23.91%,对照组TGAb阳性1例,TPOAb阳性1例,ThyAb阳性率为4.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FT4为(5.24±0.89)p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3±0.87)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TSH、T3、T4、FT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高,甲状腺功能紊乱,需要进行早期筛查。
作者:王艳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通过自制材料的运用,观察良肢位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3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患者在年龄、性别、教育文化背景、医疗费用支付情况、肢体偏瘫部位等无显著性差异。采取随机分组法对3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运用自制的各种枕头形状为患者摆放良肢位,有针对性地一对一讲解指导良肢位摆放的注意事项及作用,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护理。经过1个月的观察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韦艳芬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MFS)是由法国医师Marfan于1886年首先报告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发病率为1/5000~1/10000,预后差,死亡率高[1]。MFS侵犯的器官和系统主要包括骨骼、眼和心血管,临床表现有蜘蛛样指(趾)、晶状体脱位、夹层主动脉瘤等,其心血管改变易致死。心血管表现包括主动脉环扩张、伴有或不伴有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二尖瓣脱垂和肺动脉扩张[2]。目前外科治疗大多采用Bental 手术或Cabro手术,即用带瓣(大多是机械瓣)的人工血管置换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同时做冠状动脉再植入。术后患者将面临机械瓣抗凝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部分患者动脉瓣环和瓣叶正常,因此David设计了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术(简称David手术),术后无需抗凝[3]。根据手术类型,大致可分为David玉型和DavidⅡ型两型。David玉型国内翻译为再植法(reimp lantation),DavidⅡ型国内翻译为成形(remodeling)。我院2014年8月收治了1名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儿,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行David术,术后恢复良好,护理情况如下。
作者:张晶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ICU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用我院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收治于ICU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100例,通过采用数据分析法来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各脏器功能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以论述连续型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接受连续型血液净化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患者54例,病情无明显改善患者46例,病情恶化后死亡患者28例。所有患者治疗后脏器功能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对ICU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采用连续型血液净化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同时还能够不同程度的改善预后情况。
作者:张何银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合生元益生菌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功能的影响,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本科室入住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合生元益生菌冲剂口服,0.75g/次,2次/d,共2w。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观察两组间喂养耐受情况及不良反应(包括皮疹、呕吐、腹泻、便秘和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NEC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达到全肠道喂养天数及住院天数、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36.7%,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2=4.228,<0.05);治疗组NEC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1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3.208,<0.05),且程度轻于对照组;过渡到全胃肠喂养所需时间治疗组为(12.3±3.1)d,对照组为(16.2±3.1)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3.68,<0.05);住院天数(40.1±15.6)d亦较对照组(47.3±16.7)d明显缩短(=5.35,<0.01)。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合生元益生菌冲剂可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及NEC的发生率,减少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发生,缩短达到全胃肠喂养的时间及住院天数,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黄涛;欧阳福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HD)和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HD+HP)清除维持性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在本中心随机选取40例维持性透析患者,其中所有患者均实施甲状腺旁腺素维持性透析,并且患者病情均已稳定,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HD组及HD+HP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磷及PTH实施测定对比。结果 HD组患者在治疗后,PTH和血清磷均有所下降,PTH清除率为(14.03±2.68)豫,其中PTH治疗前后差异不明显(跃0.05),血清磷治疗前后差异显著(<0.05);HD+HP组患者和治疗前相比,PTH及血清磷均有显著下降,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单次治疗PTH清除率为46.33豫。结论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可以有效清除PTH及磷,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清除血清磷但不能有效清除PTH。
作者:赵园园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外科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诊疗资料,统计诊断误诊率,诊断性腹腔穿刺和X线检查阳性率。结果本组患者共出现误诊3例,总误诊率为2.5%,X线诊断正确率为79.7%,诊断性腹腔穿刺的诊断正确率为100%。结论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应结合询问病史、体检检查及各种辅助检查手段,鉴别诊断要注意急腹症的复杂性及辅助措施的局限性。
作者:徐永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应用国家中医护理方案对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62例中风病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按国家中风病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法进行护理,共观察4w,以临床症候改善率、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第14d临床证候改善率提高,对照组无提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第14d、第28d临床证候改善率提高明显。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常规护理法比较,国家中医护理方案在改善临床常见症状方面更有效,能更好地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推行。
作者:黄莉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MRI(上腹部磁共振)常规扫描联合MRCP(胆胰管造影)诊断胆管癌的临床价值,以期为科学诊断胆管癌疾病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0例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管癌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院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MRI扫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MRI常规扫描联合MRCP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中,35例患者提示占位,只提示为胆道系统感染的患者有31例,结石性合并感染的患者有15例,3例患者提示胰头占位,提示没有异常表现的患者有15例,对照组患者检出率达到35.0%。对观察组患者实施MRI常规扫描联合MRCP诊断结果显示,97例患者提示占位,提示为炎性改变的患者1例,提示胰头占位的患者1例,考虑患有壶腹癌的患者2例,患者胆管癌检出率达到97.0%。观察组患者胆管癌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MRCP对胆管癌疾病诊断以MRCP与MRI源像为其重要补充,MRI常规扫描联合MRCP能够准确定位与诊断肝外胆管癌,且定性诊断特异性比较高。
作者:秦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对胃肠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与预防对策的研究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通过加强检查医院的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随机调查,能够知道胃肠外科中存在的风险,并针对性地制定一系列方案完善护理风险管理机制。这样不仅能够降低护理风险系数,还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经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5%提升到95%,通过加强胃肠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的满意度,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
作者:杜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在对于面部皮炎患者在临床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通过使用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之内接受治疗的面部皮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以及综合组。常规组的患者在临床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常规的炉甘石洗剂的方法进行治疗,综合组患者在临床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使用综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综合组患者在临床治疗完成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于面部皮炎患者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对于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形式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高,<占95%。而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影响患者健康危险的因素、预防疾病的发展、促进患者的康复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的关键做法是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本文首先讲述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及教育方法,其次,强调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赵瑞环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晚夜班护理管理方法。方法抽调2014年11月~2014年12月我科晚夜班护理工作录像回放。结果发现存在护理质量缺陷16例,并分析原因,加强管理,2015年3月~2015年4月又抽调我科晚夜班护士工作录像回放,未发现晚夜班工作缺陷。结论通过监控录像回放,了解晚夜班护理工作情况,加强管理,补充护士长仅白班护理管理的不足,以提高晚夜班护理质量,切实可行。
作者:郭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划分为两组,各2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手法整复联合石膏外固定法,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优良率为74.1%,明显低于观察组92.6%,对比差异明显(<0.05)。结论手术治疗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效果明显,解剖复位优良,促使踝关节功能大限度恢复,有推广价值。
作者:何鼎;倪兴强;周富彬;王修勤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以盐酸美金刚对帕金森痴呆患者进行治疗所得到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帕金森患者10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盐酸多奈哌齐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盐酸美金刚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中患者有效率90.6%,对照组中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7%,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及ADL评分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所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不良反应有12例,观察组中有4例出现不良反应,差异显著。结论利用盐酸美金刚对帕金森痴呆患者进行治疗可得到较满意效果,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恽鸿博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儿童孟氏骨折位小夹板外固定后的康复功能锻炼的疗效。方法对纳入治疗范围的几例儿童孟氏骨折进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后,按骨折三期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并定期随访。结果84例经随访4~8个月(平均5个月)优76例,良5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6豫,有效率达100豫。结论治疗效果良好,无并发症。
作者:张雪林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级评分对呼吸科压疮风险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采用Braden评分表,将292例压疮风险患者进行准确的分级评分,评估值院≤14分中危风险;≤12分高度危险;≤9分极度危险。≤12分的患者每班评估1次,≤14分中危风险患者评估1次/d,其他患者评估1次/w或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结果压疮评估患者292例,极高危、高危风险249例,中危风险28例,低危风险15例,2例难免压疮发生,压疮发生率0.68%。采用此方法后提高了护士对患者皮肤情况掌握的责任心,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结论分级评分能有效的加强护士责任心,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王丽;冉珊;张静;白莲;符丽娥;孙璐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布病流行因素、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方法对我单位布病咨询门诊的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填写个案调查表,统计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结果57例患者,20~60岁占82.46%,以青壮年为主;有动物接触史的占66.67%;发热、乏力、多汗、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利福平联合多西环素治疗6w,发热、多汗症状痊愈率100%,乏力症状痊愈率90%,头痛痊愈率76.92%,关节疼痛痊愈率73.08%,睾丸肿大痊愈率100%。结论青壮年男性是布病主要发病人群,生产生活的密切接触是传播的主要途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利福平联合多西环素在缓解症状中疗效显著。
作者:段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特点。方法对45例MM初诊患者(患者组)与30名健康人(对照组)的凝血因子、抗凝物质、纤溶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患者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凝血因子峪、愈活性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凝血因子吁、喻、抗凝血酶芋(AT芋)活性、蛋白C活性、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0.05);FIB与β2-MG水平呈正相关关系(<0.05),峪因子与β2-MG水平呈负相关关系(<0.05)。结论初诊MM患者的凝血、抗凝、纤溶的部分功能会发生改变并与其临床分期相关。
作者:刘朔婕;陈志奇;黄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通过探讨肺结核伴咳血的临床护理方式,旨在为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伴咳血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咳血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首次平均咳血量、转归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首次平均咳血量为(65.06±1.04)ml、转归率为86.67%、护理满意率为91.1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伴咳血患者临床给予综合护理能显著减少咳血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比单一用药治疗高血压的优势,阐述联合用药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1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对照组与联合组,予以对照组单一药物治疗,予以联合组联合药物治疗,治疗8w后,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有效率为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245,<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比单一用药治疗高血压更高效,高血压患者对联合用药的接受度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红卫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是中医诊病的重要依据。《伤寒论》中关于脉诊的条文共有146条,约占全文的条文的1/3还多,而涉及到浮脉的条文就占据了其中的64条,足以窥见张仲景对浮脉的重视和观察研究的之深奥,为后世临脉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至今在指导临床诊疗上仍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仲景脉学中浮脉主病和后世脉学有所不同,为此,笔者仅就仲景《伤寒论》中对浮脉主病临证研究作一辨析。
作者:张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是结核病的高发地区,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因结核病承受着沉重的经济负担与社会压力。随着国务院《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1]的出台,我国结核病的防治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对复杂多变的结核病流行形势,仍需进一步完善我国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本文将立足于我国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作者:张春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通过对两种不同留取女婴尿标本方法的比较,获取改良后成功率高的留尿标本的方法。方法采用原始一次性尿袋留取女婴尿标本48例(对照组)与改良后5ml空针留取女婴尿标本50例(试验组)进行对比,观察哪种方法留取尿液成功率高。结果改良后留取尿标本成功率高达92%,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宁丽;包永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早产儿贫血是大多数早产儿均可出现的问题。早产儿贫血的治疗是早产儿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早产儿贫血的治疗取得显著进展,本文主要介绍早产儿贫血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铁剂的治疗进展。
作者:零庆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艾灸关元穴并金匮肾气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肾阳不足证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诊治的86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肾阳不足证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艾灸关元穴并金匮肾气丸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尿频、尿急、尿无力、尿失禁等症状改善及膀胱残余尿量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显效患者34例,有效患者46例,无效患者6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02%。治疗后患者临床尿频、尿急、尿无力、尿失禁等症状及膀胱残余尿量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艾灸关元穴并金匮肾气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肾阳不足证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尿频、尿急、尿无力、尿失禁等症状,并且可以明显的降低膀胱残余尿量,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姜岩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手足口病,采用随机例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我院给予观察组患儿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给予对照组利巴伟林治疗。记录两组的患儿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并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且观察组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邓联博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外科手术是其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腔镜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领域。腹腔镜的术后疼痛程度和切口感染率较传统手术低,体现了腹腔镜的微创优势;而且腹腔镜视野开阔,能够全腹腔探查,有利于发现隐匿病灶。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对于手术室护士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业务学习,展现良好的配合素质。传统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是在腹腔内将阑尾自阑尾系膜游离切除,我们在大量临床病例中发现在患者的阑尾炎症状表现明显但阑尾局部与周围组织粘连不重时可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这要求器械护士熟悉手术步骤,熟练使用手术器械,传递及时准确。术后器械清洗保养也是腹腔镜手术的又一重要环节,正确保养可明显延长器械使用寿命,为成功开展腹腔镜手术提供保障。
作者:房金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艾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中药熏洗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西乐葆治疗,各3w。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艾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优于口服西乐葆治疗。
作者:于永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加超声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加超声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跃0.05;平均住院天数、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0.05。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加超声碎石取石术可有效治疗输尿管结石,一次性碎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福铨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索社区医院内高血压患者控制效果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6月本社区医院临床高血压患者资料,共计144例,对患者做全方位抽样调查,结合高血压评测问卷针对社区医院的高血压患者控制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做接下来的调查,调查内容包含经济,文化,血脂,慢性合并症,药物依从性,高血压遗传情况,体重指数,血压,病程,盐摄入等。结果144例患者中,控制良好39例,控制不好105例,控制率27.08%。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病程、性别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将控制良好作为实验组,控制不好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血压控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论高血压病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在中老年人群中尤其多发,血压病控制率同生活习性,盐摄入,经济,慢性合并症,药物依从性,遗传情况与体重指数等息息相关。参照高血压患者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防治方法,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意义深远,临床医学上应当得到大力推广。
作者:朱正一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急性心梗的非特异性临床特征与误诊原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不典型急性心梗患者,统计其临床资料,并分析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结果非特异性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有:①无胸痛性或者胸痛不是首要症状;②疼痛的部位不典型,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③以咽痛、下颌痛和牙痛为首发症状;榆以四肢痛为主要表现;虞以心衰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愚以神经系统为主要表现;舆以晕厥为主要表现者;误诊原因:其中有9例被误诊,误诊率为6.9豫,其中有4例被误诊为消化道疾病,2例被误诊为不稳定心绞痛,2例被误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被误诊为晕厥。结论急性心梗和许多疾病具有类似的临床表现,较容易引起误诊,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韦利元;花冠杰;韦颖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评价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肺功能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2月~2015年1月,某院儿科共884例儿童开展肺功能检测,据需要检测相关指标,均经完整的体格检查与系统培训,确保检查质量,取坐位、含口嘴、夹住鼻腔,连测3次,工作站分析处理。结果支气管肺炎与毛细支气管炎小气道阻力增高率分别为48.35%、41.3%低于支气管炎60.0%、支气管哮喘56.3%,支气管肺炎总气道阻力阳性率54.2%高于毛细支气管炎37.5%、支气管炎26.3%、支气管哮喘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四种基本功能残气量阳性率均在50%~60%,大气道阻塞阳性率在15%以下,静态呼吸系统顺应性阳性率在10%~20%,限制性通气障碍在5%以下,且差异不显著(跃0.05);检查过程中未严重不良反应,检查后1w新发呼吸道感染率3.17%。结论肺功能检测可应用于小儿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疗效评估之中,不同患儿异常表现存在较大差异,检查较安全、可靠,但可能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需做好全程质控,提高检测效用。
作者:高菲;张媛媛;张丽;路冬煦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90例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动脉硬化指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既可以明显改善的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等临床症状。
作者:辛冬桂;桂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影响低年资护士(工龄2年以内的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的因素及对策。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自我感受表,原因分析表对我院48名低年资护士分别工龄为1~2年的护士进行调查问卷。结果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对低年资护士满意度提高(<0.01)。结论除了应加强低年资护士的穿刺技术更应该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及良好工作环境的塑造。
作者:余柳霖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应用Meek微型皮片移植技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观察和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使用Meek轧皮机,以1:4或1:6聚酰胺双褶薄纱扩展移植皮片,与分别采用的邮票皮片移植技术比较,对两种方法的受皮区皮片成活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结论 Meek微型皮片植皮技术是目前国内多家医院采用的一项创面修复技术,节省皮源,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成为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创面的较佳方法。
作者:王鹏;叶以铨;罗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血脂康联合荷丹片治疗玩固性血脂异常的方法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40例玩固性血脂异常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低脂饮食;治疗组20例,行血脂康联合荷丹片常规量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情况相比,治疗后患者的血脂情况均优于治疗前(<0.05);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脂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血脂康联合荷丹片治疗玩固性血脂异常,可显著改善患者疗效,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人类寿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兰香;谢红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方药结合八髎穴推法治疗产后癃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12月在我院分娩的80例单胎头位顺产后癃闭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诱导排尿后辅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组在方药基础上结合八髎穴推法治疗,观察两组产妇解除产后癃闭的效果。结果治疗组解除产后癃闭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1)。结论八髎穴推法结合方药治疗产后癃闭,起效快、疗效显著、无创伤、无副作用,是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齐樱;康建颖;寿薇洁 刊期: 2015年第43期
产褥期是指产妇全身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时间,一般为6w。产褥期内产妇身体的每一个系统特别是生殖系统及乳房有较大的生理变化,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特别是产时的疼痛。焦虑,产程中的过度疲劳。以及产后1~2d出现的产后宫缩痛均能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及营养摄入,所以很好的调适,即保证了营养平衡搭配,又保障了产褥期妇女身体恢复的需求及乳汁的充足,以便满足婴儿的需求。
作者:孙秀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完善手术室护理文书监控与管理体系,以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护士长对术中护理文书即时书写进行环节质控;专人到下一护理单元对护理文书的完整性与规范性进行全面质控;护理文书反馈记录本的应用等。结果2011年检查病历7036份,护理文书缺陷645处。2013年检查病历7861份,护理文书缺陷180处。护理文书缺陷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提高了手术室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使护士明白护理文书与法律有关的潜在性问题,从法律角度认识护理文书的重要性,严肃工作态度,杜绝书写护理文书书写的随意性。
作者:孙丽;郑霞;薛东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的关系,了解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对糖尿病诊断与监测意义。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患者,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4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运用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运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其空腹与餐后2h血糖进行检测,然后对两组人员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及其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呈显著地正相关关系(<0.05),但其和餐后2h血糖的相关性显著优于和空腹血糖的相关性(<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密切相关,能够将科学依据提供给糖尿病的诊断和监测。
作者:窦文忠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探讨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在神经内科的效果分析,我院神经内科是首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护理单元,从2010年至今,我科不断完善专科患者自理能力评估表和生活照顾等级判定表,经实线证明,该表的使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雅萍;廖敏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辐射式新生儿抢救台作为手术室的重要仪器,能有效控制新生儿病儿手术的温度调节,解决新生儿病儿潜在的安全隐患,为难产儿的抢救赢取时间,从而降低新生儿病儿在手术室的风险系数。
作者:谢小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对被矫正鼻中隔偏曲部位作局部浸润麻醉,分析术中剥离黏软骨(骨)膜顺畅性。方法对23例鼻中隔不同程度偏曲的患者进行矫正手术,术前麻醉时均在被矫正部位作黏软骨(骨)膜下局部浸润麻醉,分析术中手感剥离顺畅性和破损程度。结果32例患者中,在偏曲部位术前浸润麻醉注射药物时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在术中剥离黏软骨(骨)膜非常容易,只有2例黏膜撕裂,余完整剥离。结论在鼻中隔偏曲部位作局部浸润麻醉,因注入液体药物,产生压力,将鼻中隔软骨及骨与黏软骨(骨)膜分离,既起到麻醉作用,又起到分离作用,更好的保护了黏软骨(骨)膜。
作者:夏威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真菌感染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了2011年1月~2014年4月本人所在医院经痰液真菌培养后的38例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确诊患者,采用真菌培养的方法了解真菌种类,并进行分析了感染因素。结果本研究中,慢性支气管炎,占42.11%,是真菌感染的基础病比例高的。其次分别为肺肿瘤26.32%、肺源性心脏病15.79%、肺气肿10.53%、肺炎5.26%。白色念珠菌,占68.42%是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高的,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与年龄、抗生素应用、病程等关系都比较直接,年龄越大、抗生素应用滥用、病程越长,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几率越高(<0.01)。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诊断时杜绝药物滥用,为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给予积极有效的辅助检查措施,同时也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张东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自制灌肠装置在中药保留灌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78例,对照组为70例,实验组采用自制灌肠装置进行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筒进行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感、被服污染例数、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制灌肠装置进行保留灌肠效果良好,减轻患者不适感,减少被服污染,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卫平;杨晓薇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查找在骨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主要原因,并且相应的对其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方法汇总分析在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24例骨科疾病患者,筛选出其中的80例患者,通过对其年龄层次的划分,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接受骨科手术后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形式对其进行护理,对于实验组接受骨科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在对照组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辅之心理护理。在护理一段时间后,对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疼痛程度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通过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实验组骨科手术后的患者无论是在疼痛程度上,还是在对护理满意程度上,都远远超过对照组。结论在对骨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对其施以心理护理的辅助护理,能够大大提升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因此,该护理方式应该在骨科手术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得到普及。
作者:吴秀玲;张阿利;王飞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中医综合康复疗法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86例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86例患者中基本治愈19例,显著进步47例,进步17例,无变化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6.51%。结论中医综合治疗中风患者能够真正改善患者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状况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秀玲;邱美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6个月~18个月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调查200例来我院儿保科门诊健康体检的6~18个月的婴幼儿,进行常规查体同时静脉采血检测血清铁蛋白和血常规,同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资料。结果铁缺乏发生率为28%,贫血发生率为9%,母亲孕期及哺乳期贫血,婴幼儿更容易发生贫血(值分别为0.043和0.00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铁蛋白可以更早的反应体内铁的贮存情况。母孕期和哺乳期贫血是造成6~18个月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因素,加强相关健康教育,母亲定期检测血常规,及时纠正贫血,可以有效预防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作者:张婷婷;王文媛;张秀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双黄连,蓝芩口服液单独使用和联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效果。方法 A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3~5d的疗程;B组双黄连口服液,10mg辕d,3次/d口服,3~5d的疗程;C组蓝芩口服液15~30ml辕d,3次/d口服。治疗时间为3~5d,三种药物的联合应用,观察体温正常时间和疱疹消失时间。结果联合组儿童体温返回正常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均低于单用组,四组之间的差异是统计学意义(<0.05);联用组总有效率达98.1%是明显优于单组80.2%,79.3%,81.8%,四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双黄连,蓝芩口服液联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秋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湘西地区感染性角膜病的诊治策略,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湘西地区201例感染性角膜疾病患者进行临床和病原学分析,在表面麻醉下行角膜渍疡刮片,行细菌、真菌、病毒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201例角膜感染性疾病病原菌检测阳性率68.2%,总共占137例;细菌性感染占32.9%,45例;病毒性感染18%,23例,真菌性感染5.8%,8例;混合性细菌感染占2.9%,4例,支原体感染占0.09%,1例,诊断不确定,49.8%,56例,其中13例细菌感染者被误诊为真菌4例;1例混合性感染者被误诊为细菌感染。结论改善农村的就医环境,提高基层眼科医疗专业水平、提高基层眼病医疗基础设施,推广应用现有的规范化诊断及治疗标准是对感染性角膜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莉;柳洁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Glidescope可视喉镜在院前急救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可视喉镜插管组(A组)和普通喉镜插管组(B组),分别观察气管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插管成功率及插管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A组气管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插管成功率与B组相比,<0.05;A组插管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与B组相比,<0.05;差异显著。结论Glidescope可视喉镜用于院前急救气管插管,可明显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减少插管次数,降低插管并发症,为进一步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蒋晓龙;李松森;李艳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现代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情况深入探讨,了解中医治疗的具体方法。方法选择1999年~2014年间关于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核心研究文献及书籍,总结和归纳中医治疗方法的研究和发展情况。结果中医理论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阐述主要有肝肾不足、气血两亏、伏邪致痹及外感风寒湿热;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内治和外治。结论目前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包括在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上,促进了现代中医技术的发展。
作者:吴艳兵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门诊输液室作为医院的窗口之一,人员流动快,工作繁忙,工作量大,护理人员接触的是来自于社会各知识层面的人员,性格差异,素质高低不同,加之门诊就诊完后后关口是输液室,患者经过诊疗流程后耐心已经减弱,极易和输液室护理人员产生矛盾,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增加护患间的信任,理解,避免护患冲突的发生,是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关键。
作者:陶秋芬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有利于患者及早发现并治疗。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将非老年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采用观察法以及收集资料法对这124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并记录。
作者:刘小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在妊娠晚期进行护理干预,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32w以上孕周的孕妇110名,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前培训。结果干预组的自然产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妊娠后期对孕妇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孕产妇的分娩知识及自然分娩率,且提高了孕产妇的满意度。
作者:徐利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的影响及疗效丙泊酚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60例我院患者无痛胃镜检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开始4g辕ml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目标,逐渐增加至6 g辕ml。当患者消失睫毛反射后改到5g辕ml;观察组丙泊酚静脉缓慢注射,同时使用右美托咪定。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的记录。结果观察组T1,T2,T3的HR较T0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对照组T1,T2,T3的HR较T0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中,呼吸抑制发生率,躯体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右美托咪啶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军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通过对川崎病临床特点的探讨,为川崎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1年中35例川崎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35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中发热、唇及口腔粘膜改变、球结膜充血及周围肢体变化较为常见,淋巴结肿大及消化系统疾病出现的频率低。35例川崎病患儿C-反应蛋白、血沉、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均有改变。在病程5~9d内应用丙种球蛋,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率较低。结论川崎病患儿临床表现差异较大,非典型KD容易误诊和漏诊,早期诊断标准仍有待研究,实验室辅助检查对KD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是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关键。
作者:谷娟;李佳;雷小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了解对产妇开展健康教育对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有无影响。方法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观察组的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产程观察及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产程明显缩短,产后2h的出血量明显减少(<0.05),新生儿窒息明显下降(<0.05)。结论对孕产妇开展产前健康教育,可以影响产妇的自我行为,达到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北下降,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芬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讨精细化管理对提高医院药房工作效益的影响。方法将门诊药房药剂师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精细化管理前后侯药时间、日调剂处方量、调剂单张处方时间、差错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精细化管理能缩短病患拿药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运枝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更好的推广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方法首先分析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剖析存在的每一个问题,并深入探讨相应的对策。结果在当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全面推广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面临一定的困难,例如医院重视度不够、临床医生诊治不具中医特色、医生下达医嘱时具有限性和局限性、缺乏专业的中医护理人员、护理人员不足、护理工作缺乏对患者的动态评估等。结论从医院关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推广、医生诊疗活动具有中医特色、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培养中医护理人才、合理招收及配置护理工作人员、落实对患者的动态评估等方面入手,可更好的推广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从而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蕊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新生儿应激性溃疡是危重患儿重要并发症之一,在新生儿中发病率很高,多伴有出血症状,是一种急性胃黏膜病变。应激性溃疡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重症监护的加强,生命器官的有效支持,以及抗感染药物的更新,增加了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机会。
作者:刘勇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属血流感染鉴定的快捷方法,并进行药敏试验,为提高检验速度提供依据。方法将2012年3月~2015年2月送至检验科检验的血液培养的阳性标本进行研究,从中共分离出葡萄球菌属48株,分别采用标准法(A组)和直接法(B组)对血液培养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比两种方法的结果。结果和标准法进行比较可知,葡萄球菌属血流感染鉴定的准确率为91.67%,药敏试验的标准符合率为93.18%,组间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葡萄球菌属血流感染的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中,利用自动化仪器进行直接检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在保证检测准确率的基础上缩短血液标本的培养时间,有助于及时救治患者。
作者:文学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随着优质护理的发展,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穿刺输液,创伤小,安全方便,保护血管,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静脉输液外渗是常见的护理问题,轻者外周静脉及周围组织红肿,胀痛,皮下硬结,重者溃疡,组织坏死,甚至截肢。据文献估计,外渗发生率为0.1%~6%,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因此,临床为了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留置针静脉输液并发症,分析外渗原因及对外周静脉周围组织损伤,并及时给予积极正确的处置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吕力学;刘灿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体表部位损伤应用美容缝合技术治疗急诊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03月~2014年03月诊治的260例面部损伤患者(其中男性156例,女性104例,年龄1.5~81岁)运用美容缝合技术,在局麻或阻滞麻下进行伤口清创,配合重组牛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一期缝合;对于局部有皮肤或组织缺损的,采用转移皮瓣技术。结果500例患者均一期愈合,无疤痕孪缩及皮瓣坏死现象。术后对100例患者随访6个月,术区无明显瘢痕增生,面部器官无牵拉变形,患者满意。结论美容缝合技术配合重组牛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在面部损伤急诊的治疗中,对伤口的恢复、形态及功能的恢复效果满意。
作者:赵国青;赵国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中医五行音乐对肺癌伴转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36例入选肺癌伴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让患者选择听自己喜欢的中医五行音乐,1次/d,<30min/次。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1]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SAS与SD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SAS、SDS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0.05),但干预组改善更为明显,治疗后的SAS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中医五行音乐对肺癌伴转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缓解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梁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在当前社区医院中,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心脑血管已成为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脑梗塞的发病率却很高,由于我国的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康复意识缺乏,许多脑梗塞患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康复治疗,使其功能和能力未获得大程度的恢复,社区护士应担当起这一重要角色。
作者:陈法荣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骶尾部藏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1例骶尾部藏毛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14例行一期切除缝合,2例因创面大行藏毛窦切除+“Z”形皮瓣转移术,5例患者给予切开引流及抗炎治疗后手术切除病灶,伤口开放。结果14例一期切除缝合患者中12例一期愈合,2例切口感染,给予敞开换药后愈合,2例皮瓣转移患者一期愈合,余5例伤口开放者一期愈合。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病灶切除彻底、术式选择适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恩;方远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手术室患者进行安全管理,强化安全观念,加强安全教育,分析手术室的常见风险因素,并根据不同的风险因素,制仃相应的有效防范措施。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建立护理差错主动报告制度,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和防范意识。结果手术室患者进行安全管理后,护理缺陷及差错的发生率均得到了降低,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手术室患者的安全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降低手术室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防范风险的能力,保证了手术的护理质量。
作者:唐燕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情况。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30例,对照组患者仅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尿激酶静脉滴注以及溶栓治疗,观察两组终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其他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观察对比,观察组患者各项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患者临床治疗上,采用常规药物和尿激酶联合治疗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总结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与对策。方法采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本院呼吸内科9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这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结果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着坠床风险、呼吸道感染风险、发错药、引流管堵塞、压疮风险。96例患者中,出现坠床8例,呼吸道感染12例,发错药20例,引流管堵塞8例,压疮10例,风险发生率为60.4%,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呼吸内科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在护理内科中,护理风险有着较大的发生率,针对护理风险,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后能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施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空气和水是人体每天所需,因此呼吸是每个有生命迹象的人都会做的活动,因此在医疗机构中,一旦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就必须快速采用机械通气护理,所谓的机械通气护理就是指借助呼吸机所建立起来的吸气通道口和肺泡之间产生的压力差,来帮助不能自主护理以及呼吸功能不健全的患者提供帮助,也就是采用医疗设备来控制或者代替也可以说是改变患者自己呼气以及吸气运动的一种方式,这也是现代医疗机构中比较常见的帮助患者呼吸的方法,下面本文就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护理方式展开讨论,从机器的使用方法,如何妥善固定机器,以及保持患者气道畅通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了解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该如何护理,以便于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作者:张阿利;王慧;吴秀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92例月经不调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内对照组(西医治疗)和实验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每组均46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经统计,对照组14例为痊愈,15例为显效,10例为有效,总有效率为84.78豫(39/46);对照组23例为痊愈,13例为显效,9例为有效,总有效率为97.83豫(45/46);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疗效确切。
作者:马丽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探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其临床价值进行总结。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颈椎等手术患者(共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占20例,麻醉诱导后对照组使用直接喉镜经鼻气管插管,实验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使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手术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成功率为90.00%,而对照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成功率比实验组少了20.00%,为70.00%,经对比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插管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光导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具有成功率高、损伤小的优点,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作者:俞利忠;郑达明;蒋小琴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方法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大部分患者为肝炎后肝硬化,腹水量较多,缺乏典型的临床特点,给予保肝及综合支持治疗5~10d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有效率为84.0%,痊愈率为32.0%,随访1年期间,共6例死亡,死亡率为12.0%。结论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发展快,应在早期行腹水常规、生化及细胞培养检查,一旦确诊应尽快予综合治疗,积极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
作者:王刚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的不规范服用率。方法科室成立QCC小组,确定主题,对科室口服药不能规范服用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口服药的不规范服用率由48.3%下降到13%.。结论影响住院患者口服药不规范服用的因素主要有患者的因素、医护人员的因素、药物种类多的因素,应用品管圈活动有助于系统的分析要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的不规范服用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杨永芳;陈婷;朱婷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探讨外科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干预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管理对策。在普外科护理中采用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临床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及时准确识别外科护理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对策,是显著提高临床外科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的关键。
作者:李卫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下收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分析下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对应的改进措施。结果2014年9月我院三甲复审验收顺利通过。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下收工作中,遇到问题,分析问题,努力找到合乎要求的解决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娈鸾;张小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远远优胜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比较具有显著差异(<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老年病患者的康复率,对老年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应受到重视与提倡。
作者:何倩;张海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麻患者的心理状况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拟行非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术前1h、术后4h时的心理状况(SAS、SDS)及舒适度(GCQ)。结果两组术后4h时评分较术前1h时明显下降(均<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0.01),两组GCQ评分中社会文化、环境、生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心理精神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01)。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手术室非全麻患者的围术期焦虑及抑郁心理,提高术中术舒适度感受。
作者:贾春梅;马梅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胃肠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ASAI-I 级要求行门诊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3000例,随机分为三组,即分为丙泊酚+芬太尼组(PF组)、丙泊酚+舒芬太尼组(PS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R组),每组1000例。丙泊酚200mg内加入2%利多卡因20mg以缓解静脉注射痛,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插入胃镜(肠镜),检查过程中连续监测HR、BP、SpO2,记录丙泊酚的总量、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胃(肠)镜操作时间、术中知晓发生率等,观察注药时静脉疼痛、胃(肠)镜检查中呛咳、体动等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中H R、BP、SpO2在术前与术后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各组之间HR、BP、Sp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PF组与PS、PR组相比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PS、PR组之间无显著差别。丙泊酚用量PF组比PS、PR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PS、PR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0.03~0.05ug/kg)或瑞芬太尼(0.5~1ug/kg)不仅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有效降低呼吸抑制等副反应,而且能缩短苏醒时间,使麻醉更加平稳,为降低病员经济负担,舒芬太尼相对便宜。
作者:刘芳;冯锐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析前牙种植修复中全瓷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前牙种植修复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所有氧化锆种植修复体均没有出现松动、折裂以及缺损等不良反应,并且患者的满意度、牙龈出血指数以及骨吸收情况等均较高,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临床上将全瓷技术运用在前牙种植修复中,不良反应小、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改善患者的牙龈出血情况。
作者:陈敏箴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探讨更为有效的护理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结果患者生活自理50例(44.2%),部分自理33例(29.2%),重残不能自理者9例(8.0%),持续植物状态者5例(4.4%);死亡9例(8.0%),自动出院7例(6.2%)。其中并发再出血3例,肺炎致呼吸衰竭9例,消化道出血5例,泌尿系感染7例,肾功能不全6例。结论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预后。
作者:顾黎薇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在癌症化疗患者便秘情况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肿瘤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穴位贴敷、腹部按摩等中医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便秘改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1)。结论中医综合护理能降低肿瘤化疗患者便秘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易被患者接受,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黄俊玮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研究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老年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院治疗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6例,观察组采取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采取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及发作时间分别为(4.34±1.23)次、(854.24±121.43)s,优于对照组的(8.23±2.14)次、(1412.34±234.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用药后ST段压低减少次数、ST段压低减少持续时间及ST段下移值减少量分别为(152.45±12.56)次、(243.53±24.46)min、(0.074±0.036)mV,优于对照组的(72.35±8.43)次、(112.45±13.25)min、(0.041±0.025)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作为其首选药物。
作者:彭明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评价我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0年1月~2015年7月,我院共执行120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给予静脉泵预防、应用抗凝药物、早期功能锻炼等综合措施预防DVT。结果下肢肿胀发生率8.67%(104/1200),确诊DVT8例,发生率0.67%,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未发生1例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DVT患者腿围相较于术前增加(3.22±0.79)cm,治疗后腿围缩小2~3cm,相较于术前增加(0.44±0.51)cm,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患者满意率97.5%(1170/1200)。结论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预防效果可靠,经济费用低,临床应用方便,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梁鸿志;姚树俊;刘照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架结合胫后动脉穿支旋转皮瓣修复足踝部骨折并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采取外固定架固定、设计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足踝部骨折并皮肤缺损23例,出院后随访观察踝关节活动范围、皮瓣外形及功能、有无皮肤破溃等情况。结果23例中,2例因踝关节损伤较重行踝关节融合,皮瓣修复中发生皮瓣远1/4坏死1例,经中厚皮植皮治疗愈合,其余皮瓣均成活,随访皮瓣外形及皮肤功能良好,供区直接缝合2例,余下皮瓣均采用中厚皮植皮覆盖,且均成活。1例女性患者皮瓣移植后外形臃肿,经二次手术去脂修整变薄。术后5~9个月拆除外固定架。结论运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足踝部骨折并皮肤缺损操作简单、降低感染风险、皮瓣成活率高、术后皮肤外形及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陈磊;霍乐乐;李晓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脑脊液对脑外科术后切口脑脊液漏的治疗效果。方法院运用回顾性分析,对2013年3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脑外科手术治疗并患上术后并发症切口脑脊液漏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以治疗方法为分组标准,将98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运用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术对其中的54例患者进行治疗,一组为对照组,运用漏口旁头皮下引流术对其中的54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相差不大(跃0.05),实验组治疗花费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0.05),且在治疗过程中,实验组发生反应的概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0.05)。结论在进行脑外科手术切口脑脊液漏的治疗中,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脑脊液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治愈率高、治疗时间短的特点,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小。
作者:肖庆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4例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行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24h出血量与术后Hb优于对照组(<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63%比对照组68.75%高,且术后输血量、输血率与产褥病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0.05)。结论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的效果确切,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尹小凤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对重症脑血症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60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如何。结果观察组中,有23例患者存活,有7例患者死亡;对照组有16例患者存活,有14例患者死亡,两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好。结论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很好。可以提高患者存活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婧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阻石篮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不同部位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4月485例在我院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患者资料,比较阻石篮在输尿管上段结石(153例)、中段结石(121例)、下段结石(211例)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结果485例患者,80例(16.5%)使用了阻石篮,其中上段结石40例、中段结石19例、下段结石21例,碎石成功率分别为95.0%(38/40)、94.7%(18/19)、100%(24/24),而未使用阻石篮碎石成功率分别为77.9%(88/113)、85.3%(87/102)、93.7%(178/190),上段结石阻石篮碎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阻石篮有效提高上段结石的碎石成功率,安全性好,但对于中下段结石并未显示出其优越性。
作者:龚豪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讨绝经和非绝经妇女宫颈细胞学刮片检查在宫颈癌疾病检出率的效果。方法探纳入我院接受宫颈疾病筛查的绝经和非绝经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纳入研究的受试者行宫颈细胞学刮片检查及宫颈HPV检查,对比绝经和非绝经妇女的筛查结果,判断两组患者宫颈癌的检出率及HPV感染率,并对诊断为宫颈癌以外的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结果绝经和非绝经妇女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为0.159%和0.239%,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0.05);HPV感染率分别为20.9%和21.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05);对宫颈癌以外的患者随访检查结果示,绝经和非绝经妇女宫颈相关疾病的检出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绝经和非绝经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计HPV感染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绝经后妇女更容易发展为高级别的病变。
作者:潘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强心剂治疗,实验组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95%对治疗方案疗效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85%)(<0.05);实验组95%对疗效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率为65%)(<0.05);实验组治疗前心率、LVEF、NT-proBUN、hsCRP指标差异不显著(>0.05);实验组治疗后心率、NT-proBUN、hsCRP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实验组治疗后LVEF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莫意德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分析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进行诊治的1193例疑似阴道炎症患者,检验分析其阴道分泌物的病原体情况。结果本组1193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中,检出含有病原体的标本共888例,<为74.43%。其中,淋球感染者57例,滴虫感染者85例,衣原体感染者89例,细菌性阴道炎者169例,支原体感染者222例,真菌感染者266例。结论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常见的病原体感染为真菌感染,多发生于30~41岁年龄段,临床应加强宣传阴道分泌物的定期检测,避免阴道疾病的发生。
作者:刘志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核医学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价值。方法择18例PHPT患者,所有患者采用9 m Tc-MDP骨扫描筛查代谢性骨病,代谢指数达5或以上者行9 mTc-MIBI双时相核素检查以及行9 mTcO4-甲状腺现象。结果18例患者入院时的生化检查结果显示,血清钙离子水平、甲状旁腺素(PT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所有患者拟诊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结论核医学影像对PHPT诊断及其病灶定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作者:于立明;毕艳妮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小切口阑尾炎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分析及比较两组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观察组较对照组而言手术时间更短、切口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时间较更短,其术后留痕率为10.00豫、感染率为12.50豫,较对照组的27.50豫、32.50豫而言,相对较低,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阑尾炎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且术后恢复较快,降低感染几率等优势。
作者:白建斌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的MRI诊断。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22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患者的MRI诊断、鉴别诊断、MRI表现、临床分期、临床病理性分期。结果在MRI检查时,前列腺癌显示准确率以及病历分期准确率较高,在接受内分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前列腺组织活检,对于有前列腺炎病史的患者检测准确率不高,应对前列腺神经血管束、包膜不规则的状况以及前列腺尖部位置重点关注,能够使诊断分期以及定性的准确率得到提升。经MRI诊断的前列腺癌无法有效诊断中央带病灶。结论 MRI作为影像学诊断手段前列腺癌能够有效的诊断,使患者病史的采集能够更加全面,能够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使诊断者的临床经验得以提升,并使MRI诊断分期以及定性的准确性得以提升。
作者:李国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6月~10月收治的儿童支气管肺炎140例,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平均分为两组,静脉组和雾化组,各70例,分别静脉滴注和压缩雾化吸入注射用盐酸氨溴索。全部患儿采用抗感染、改善通气、对症治疗等,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静脉组和雾化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和88.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05);静脉组和雾化组显效率分别为31.4%和4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跃0.05)。雾化组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缩短(<0.05)。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气促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跃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少。结论压缩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有助于支气管肺炎患儿在短期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较为安全。
作者:罗顺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别应用放置时间不同的静脉血标本进行常规生化指标的检查,并对各时间的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其所能起到的影响。方法选择172例经过诊断为正常检查者的血清标本,并分别将血标本在室温下进行保存,时间分别为1h,3h以及6h,对所有的标本进行常规生指标的检查,并由护理人员对放置时间不同的血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并对比其中存在的差异。结果在室温下放置1h的静脉血标本其检验的结果同直接检查的标准值之间虽然出现了一定的差异,但组间对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但放置时间在3h以及6h时,指标中GLU的检验结果较之于标准值出现了较大的降低(<0.05),但放置1h与3h后的ALT,Na+,AST以及K+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跃0.05),在放置6h后结果表明,TBIL与BUN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升高(<0.05)。结论在完成标本的采集工作之后,若非有特殊情况或者存在特殊的需要,应尽可能地在完成采集工作之中的2h之内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测,若放置之间较长,则很容易导致在检测中出现误差的情况,对临床正常的诊断与治疗造成困扰,甚至出现医疗事故,造成医患纠纷。
作者:于福荣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是分析曲美他嗪在临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月这一时期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心绞痛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数目相等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后比较这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很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并且还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以及持续时间,因此,曲美他嗪在冠状介入治疗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性。
作者:张新贵;牛靖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心脉隆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评价辅助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36例心力衰竭的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加用心脉隆注射液辅助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血脑钠肽(BNP)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有缓解,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BNP水平下降,LVFF数增加,但加用心脉隆的治疗组的相关数据优于对照组(
作者:彭琛;黄春平;谢鎏晖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急性腹膜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围麻醉期的影响,从而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方法选取2008年06月~2014年0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腹膜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静脉麻醉。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拔管时,对照组心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且麻醉各期观察组MAP均低于对照组(<0.05)。其他各项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0.05)。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显著差异(>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短(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在急性腹膜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中麻醉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梁建国;李庆和;张涛;张光信;王中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奥施康定在治疗慢性癌性中的重度疼痛的不良反应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对30例慢性癌性中重度疼痛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其中包括女17例,男13例,鼻咽癌24例,食管癌6例。没有肝肾损害以及重要并发症,没有药物滥用史。疼痛类型院主要是骨疼,其次是神经疼痛、腹痛以及胸痛等。所使用奥施康定的剂型是10mg及40mg,患者对疼痛进行诉说并给与用药,并且都是首次使用奥施康定。在服用奥施康定时必须是整片吞服,不能掰开和研磨服用。在刚开始的剂量应为10mg·12h-1,如果服用24h以后其相关的疼痛分级下降不到1级的话,第2d应将其药量加至20mg·12h-1,并以此类推,至疼痛下降到3分以下,药量加至多在120mg·12h-1。在具体的用药过程中根据相关的疼痛环境程度对剂量进行调整,所有患者都要持续用药4w。结果在30例慢性癌性中重度疼痛患者当中,其使用的奥施康定小剂量为10mg·12h-1,而大剂量为60mg·12h-1。治疗效果院完全缓解的有15例(50.0%),部分缓解的有12例(40.0%),轻度缓解的有3例(10.0%),所有患者的总体上的显效率是90.0%(27/30)。不良反应院其中出现便秘的有5例,腹胀3例以及厌食的有1例等。结论奥施康定在治疗慢性癌性中重度疼痛具有确切的疗效,并且服用安全和不良反应轻等优点。
作者:李玉齐;莫贤毅;何惠;涂晶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三七总甙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VEGFmRNA表达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AGEs、三七总甙+AGEs及不含胎牛血清的DMEM作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24h,利用RT-PCR技术检测三组实验样本的VEGFmRNA表达水平,分析三七总甙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VEGFmRNA表达过程的影响。结果 AGEs浓度增加,VEGFmRNA表达水平逐渐上升,其中100ug/mL、200ug/mL、400ug/mLAGEs作用RPE细胞VEGF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10ug/mL、50u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三七总甙作用RPE细胞后VEGFmRNA表达明显降低,与单纯AGEs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三七总甙浓度越大,VEGFmRNA表达水平越低。结论 AGEs可显著提高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VEGFmRNA表达,三七总甙能减少由AGEs导致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VEGFmRNA的表达水平,有效改善因AGEs导致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刘万里;蒋晖;匡国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MMP-12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9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采用ELISA检测其血清中MMP-12的含量。根据冠心病临床分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以CA正常为对照。结果 ACS及CHD+DM组血清MMP-12水平高于CA组及SAP组(<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中MMP-12水平增高与斑块的不稳定有关;2型糖尿病可增加冠心病患者血清MMP-12的水平。
作者:高灵;孟照辉;王琦;曹原;郭磊;吴春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足内翻踝足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100例,其中男63例、女37例,平均年龄为61.5±8.6岁(50~65岁),随机分为AFO穿戴(对照)组和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组,每组50例,病程1个月~1年。对照组只穿戴AFO;治疗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包括院给予踝足畸形紧张肌肉的牵伸训练、拮抗肌群肌力训练、内外旋矫正器使用等治疗方法。疗程为3个月。结果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后,治疗组踝足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以病程时间较短患者的治疗效果佳。两组效果比较,治疗组有84%的患者完全掌握康复知识和功能锻炼的方法,对照组只有10%完全掌握康复知识(=26.296,<0.05)。治疗组有82%的患者足内翻的稳定性控制好,可以独立的步行,对照组只有4%恢复功能(2=32.671,<0.05)。结论早期踝足稳定性综合康复训练可改善足内翻畸形,提高站立、行走的稳定性。
作者:许亚男;谭文捷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对比,为相关病症的治疗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20013年9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共计10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全胃代食管术,治疗组管状胃代食管术,对比各自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吻合口狭窄1例,胸胃综合征1例,反流性食管炎2例,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中吻合口狭窄8例,胸胃综合征5例,反流性食管炎7例,发生率为37.7%。对比发现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0.01。治疗组中吻合口狭窄1例,胸胃综合征1例,反流性食管炎2例,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中吻合口狭窄8例,胸胃综合征5例,反流性食管炎7例,发生率为37.7%。对比发现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0.01。结论管状胃代食管术是一种有效治疗食管癌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手术方案。该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临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刘建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球囊扩张支气管形成术在良性支气管狭窄治疗中的肺功能影响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良性支气管狭窄患者60例,根据患者、支气管狭窄部位、程度以及长度直径等状况给与相应的支气管镜辅助球囊支气管扩张术治疗,手术前和球囊扩张支气管形成术后对患者的支气管狭窄直径、气促评分和肺功能FEV1评分进行比较,并对患者的术后恢复进行随访。结果0例患者中,在实行球囊扩张支气管性成熟后,患者的支气管直径、气促评分以及肺功能FEV1评分比较均显著高于术前(<0.05),术后共出现并发症胸痛5例,黏膜撕裂、出血等伤3例。术后随访中给予联合治疗的,包括4例肉芽组织过度增生而接受冷冻治疗的患者和4例支气管软化接受支架植入的患者。结论球囊扩张支气管形成术在良性支气管狭窄中疗效显著,患者支气管扩张效果明显,临床价值客高。
作者:曾忠;蒋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8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地兰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情况及治疗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3~8h和治疗8h复律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低血压、轻微呕吐、心室期前收缩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胺碘酮有助于提高阵发性房颤复律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治疗房颤的首选药物。
作者:杜雷;王国团;刘建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急诊螺旋CT平扫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并分析经我院螺旋CT平扫、实验室检查确诊的43例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胰腺肿大及左前肾旁间隙积液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的CT征象,螺旋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均有极大的帮助。结论螺旋CT运用容积数据采集的方法,不受呼吸及胃肠道气体的干扰,解剖断面清晰,密度分辨率高。螺旋CT平扫是可靠的定量分级方法,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及分型。
作者:陆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规范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行针对性治疗,必要时可给予抗生素、血管扩张剂及小剂量强心剂等,统计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经治疗,80例患者治愈30例、显效21例及有效20例,无效8例、死亡1例,治疗有效率为88.75%。结论给予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规范性治疗,治疗有效率高,死亡率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分析乡镇地区孕妇产前检查的影响因素,分析对孕妇产前检查造成影响的相关原因。方法院本次研究分析以2010年6月~2014年6月,来本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266例孕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现阶段乡镇阶段影响孕妇产前检查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孕妇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均有可能对孕妇的产前检查行为造成影响。结论妇产科的临床医务人员应该加强孕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让孕期女性认识到产前检查的重要性,提高新生儿质量,促进优生优育。
作者:李笑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评价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相对于传统教学法对国内护理专业学生理论成绩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01.01~2014.10.31)、万方数据库(1982.01.01~2014.10.31)、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01.01~2014.10.31),收集有关CBL和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研究。在严格质量评价的基础上,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019篇相关文献,经筛选终纳入17篇进行Meta分析。分析结果院对于理论成绩,合并效应量[SMD合并=0.851,95%CI(0.587,1.116),<0.001],提示与传统教学法相比,CBL教学法更有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理论成绩。结论 C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国内护理专业学生理论成绩。由于纳入分析的研究质量差异较大,有必要开展更多设计严谨、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作者:郑金伟;叶菊风;李闪闪;郭进强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采用厄贝沙坦配合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98例,其中49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通过厄贝沙坦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和心功能改善情况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心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并且观察组在治疗后总治疗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71.42%的总治疗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厄贝沙坦配合曲美他嗪在临床上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进行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显著,增强患者心功能,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娟;陈丹;肖俊会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分析胆石症患者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胆石症患者,通过对患者采集发生胆道感染患者静脉血和胆汁,对其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筛查,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胆石症患者发生胆道感染129例,感染率为64.5%;血培养阳性71例,阳性率为35.5%,胆汁培养阳性129例,阳性率为64.5%,胆汁培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血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胆汁培养出病原菌12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3株占41.09%,革兰阴性菌76株占58.91%,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粪肠球菌为主;各病原菌的耐药性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对胆石症合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培养的阳性率较高,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较严重的耐药性,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潘永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人工泪液中西医并用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干眼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局部和远端腧穴相结合的方法,穴取睛明、攒竹、瞳子髎、四白、太阳、风池、太冲、太溪、三阴交等,并配以电针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3次/d,1滴/次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3次/d,1滴/次;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87.5%,与对照组(70.8%)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干眼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局部眼药治疗。
作者:祁玮;李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的临床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研究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观察和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T-proBNP水平与LVEF、LVESD及LVEDD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而研究组的改善更为显著(<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40mg/d剂量的疗效更优。
作者:谭照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泌尿系结石成分鉴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DSCT单能量和双能量扫描。结果共获得82例患者随访资料,与结石光谱分析结果相符者74例,占90.2%。 DSCT双能量成像共诊断尿酸钙21例,草酸钙20例,混合含钙33例。尿酸钙组、草酸钙组、混合含钙组结石长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尿酸钙组HU比值与草酸钙组及混合含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图像资料,可初步区分结石成分,为结石患者的治疗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娅;周仁冰;戴国朝;田序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结合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综合评估此种治疗方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①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分配至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结合小针刀(治疗组)与单纯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对照组)各30例,告知患者治疗方法,签订患者授权书;②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测定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得分,检测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流速(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③两组患者分别接受1次/w治疗,总共治疗3次,在治疗1w及3w后分别评定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得分及测定血流速度变化值,并对总有效率进行评估。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8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40﹪)根据四格表资料的2检验进行比较,(2=10,<0.005)说明:治疗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②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内治疗1w后、3w后根据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得分与治疗前检验比较,(<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内治疗1w后、3w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疗效;③治疗组治疗1w后、3w后分别与对照组组内治疗1w后、3w后根据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得分进行检验比较,(<0.05)说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④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内治疗1w后、3w后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流速(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与治疗前检验比较,(<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内治疗1w后、3w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疗效;⑤治疗组治疗1w后、3w后分别与对照组组内治疗1w后、3w后测定Vs、Vm、Vd进行检验比较,(<0.05)说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单纯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结合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均有一定疗效,但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结合小针刀治疗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理云;陈腾;陈翔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PFD)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PFD)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100例;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28±2.5)岁。本院给予对照组患者盆底肌肉锻炼,观察组患者采用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的各项盆底器官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盆底综合肌力测试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PFD)通过进行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恢复状况较佳,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随机分为对照组(30)与观察组(30),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6.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能改善患者微循环,使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延缓与逆转。
作者:单婷;谢晓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胱抑素C(Cys C)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阿魏酸钠治疗组(30例),治疗4w,观察两组治疗前后ET-1、Cys C及UAER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阿魏酸钠治疗组ET-1、Cys C、UAER水平较前下降,有统计学差异(<0.05),常规治疗组ET-1、Cys C、UAER水平较前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阿魏酸钠能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ys C、UAER及ET-1水平,改善内皮功能,延缓肾病进展。
作者:张玉静;郭更新;刘爱翔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分析带锁髓内针固定与微创钢板固定在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优劣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2013年7月我院骨科收治的49例肱骨干骨折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应用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微创钢板固定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长、平均愈合时间以及肩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等手术情况以及平均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0.05),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距(>0.05)。结论带锁髓内针固定和微创钢板固定钉均能有效治疗肱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针固定较微创钢板固定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有利于术后骨折愈合。
作者:张利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硫辛酸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硫辛酸联合羟苯磺酸钙。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硫辛酸联合羟苯磺酸钙可显著改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作者:王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NPDR)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控制DR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19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眼底病变程度分为NPDR组(163例)与PDR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DM)发病年龄、DM病程、血糖波动值、应用降血糖药物的方式以及全身合并症的情况,采用检验、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同时以150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的糖尿病患者与DR患者的全身合并症进行比较,应用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NPDR组与PDR组比较,年龄、DM发病年龄、DM病程、血糖波动值及胰岛素使用情况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全身合并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DR组与NDR组比较,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及高血压病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0.05)。 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病程、血糖波动与PDR发生相关;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肾病及冠心病与DR的发病相关(<0.05)。结论 DM患病时间长以及血糖波动不稳定为PDR发生的高危因素,合理用药控制血糖减少PDR发生,同时关注其他器官合并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胡艳滨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中WT1基因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收集1989~2015年国内公开发表论文,均为WT1基因在AL中表达及预后的独立病例对照研究,对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以AL病组及对照组比值比(OR值)为效应指标,应用RevMan 5.3及stata 12.0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算合并OR值及95%CI。结果纳入系统评价的文献共有8篇,其中AL患者434例,对照组115例,Meta分析结果合并OR(95%CI)为36.30(13.00~101.40),合并效应量检验结果=6.85,<0.00001,WT1基因表达与AL类型之间无明显相关,而明显影响预后。结论 WT1基因的表达可能在AL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AL的诊治及预后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周靖;黄知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配合尿激酶灌注治疗结核性浆膜腔积液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结核性浆膜腔积液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联合抗结核化疗,两组抽液后均给予异烟肼0.3,地塞米松10 mg浆膜腔注射。其中治疗组患者通过中心静脉导管置于浆膜腔每次抽液后注入尿激素,而对照组采用穿刺针穿刺进胸膜腔抽取积液。结果治疗组在显效、总有效率、无效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配合尿激酶灌注治疗结核性浆膜腔积液疗效确切,对结核性浆膜腔积液治疗更彻底,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作者:李胜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餐前运动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糖影响效果。方法将106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餐前运动干预组及餐后运动干预组,餐前组54例、餐后组52例,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餐前干预组运动后患者血糖、血钾均较运动前稍升高,血糖升高范围主要在0.2~0.8 mmol/L,血钾升高范围主要在0.3~0.7 mmol/L,运动后无发生低血糖情况,血钾仍在正常值范围内波动,而餐前运动干预组餐后2 h血糖(2hPG)明显低于餐后干预组,3个月后复查HbA1c,两组HbA1c均降低,但餐前干预组其降低比例明显优于餐后干预组(<0.05)。结论餐前运动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糖具有更好的影响效果,更好改善餐后血糖代谢,同时可以减少脂肪,改善脂肪细胞分泌功能,能延缓IGT发展,可使患者病情保持在平稳状态,能够有效控制糖耐量减低人群的糖尿病发病趋势。
作者:唐恭正;胡林雅;刘文国;刘东平;梁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对肺结核患者实施督导管理的影响条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抽取部分的样本,使用自制调查问卷于2010年11月对大新县部分医生采取随访形式的进行访谈调查。结果其中进行过相关的医生有42.1%,每名医生平均督导2.11人,督导患者的间隔时间为9.7 d;不同性别(2=19.561)、年龄(2=53.666)、所学专业(2=43.925)、对现行督导管理费标准的看法(2=130.350)、对结核患者的态度(2=84.573)和结核病服务提供意愿(2=33.505)对医生督导管理肺结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肺结核医生对患者实施督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医生性别问题,年龄问题,专业的相关性,自身素质以及对患者的态度等都可能成为影响对肺结核患者督导管理的因素。
作者:庞武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与乙肝病毒基因(HBV DNA)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53例乙肝患者的HBV DNA定量及乙肝两对半定量结果,计算不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组合模式中HBV DNA阳性率及分布情况,分析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相关性。结果6组血清学模式对应的HBV DNA阳性率在9.5~80.0%不等,以HBsAg(+)HBeAg(+)抗HBc(±)组对应的DNA阳性率及DNA拷贝数为高。 HBsAg、抗HBs、HBeAg、抗HBe、HBcAg与HBV DNA对数spearman结果分别为r=0.009,>0.05;r=-0.155,>0.05;r=0.541,<0.05;r=-0.493,<0.05;r=0.067,>0.05。结论 HBeAg含量与HBV DNA含量存在正相关(<0.05),抗HBe含量与HBV DNA含量存在负相关(<0.05)。联合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和HBV DNA定量,可以为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一个更准确的依据。
作者:张智贤;何秋莹;温英梦;曾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儿童变应性鼻炎(al ergic rhinitis,AR)患者在接受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前后鼻分泌物涂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nophils,EOS)百分比的变化。方法收集由本院确诊的持续性AR患儿(近1个月内未接受任何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60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对其治疗前及治疗4w和8w后分别检查其鼻分泌物中EOS的百分比,观察其变化。同时对AR患儿治疗前及治疗4w和8w后进行变应性鼻结膜炎症状视觉模拟评分判定疗效。结果①治疗前鼻分泌物中EOS百分比重度(跃0.50)的AR患儿44例,经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4w 31例鼻分泌物中EOS百分比下降,治疗8w 42例鼻分泌物中EOS百分比下降,治疗8w鼻分泌物中EOS百分比的下降率显著高于治疗4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724,=0.003<0.05);治疗前鼻分泌物中EOS百分比中度(跃0.10-0.50)的AR患儿11例,经治疗4w 6例鼻分泌物中EOS百分比下降,治疗8w 10例鼻分泌物中EOS百分比下降,治疗4w与治疗8w鼻分泌物中EOS百分比下降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字2=3.667,=0.149跃0.05)。②60例AR患儿经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4w的有效率为80.00%,治疗8w的有效率为93.33%,治疗8w的有效率高于治疗4w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15,=0.032)。结论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AR能迅速降低患儿鼻分泌物中EOS的百分比,鼻分泌物中EOS百分比可作为儿童AR治疗疗效的一个判定指标。
作者:严仁纯;刘少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分析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某院创伤术后住院老人200例,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展开比较。试验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兼用神经心理学测试技术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术前12h、1d、3d及术后进行评定认知功能,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结果试验组总有效91例,占比91%,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运用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优于全身麻醉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锐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320例耳鼻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创造舒适环境、分散注意力、心理干预、家属支持、健康宣教等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措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正确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可以缓解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张秀娟;许应林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在ICU人工气道患者留置液囊空肠导管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将入住ICU60例需留置液囊空肠导管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者组30例采用利多卡因鼻咽喉表面麻醉后按液囊空肠导管改良方法(下称改良方法)置管,对照组30例直接应用改良方法置管。结果两组置管所需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人工气道患者留置液囊空肠导管前1~3 min行利多卡因3~5 ml表面麻醉,能提高人工气道患者留置液囊空肠导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短,减少置管过程呛咳、恶心、呕吐、心血管反应等,方法简便、安全。
作者:张静;黄爱知;莫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评估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氯诺昔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480mg,3次/d;辅助服用氯诺昔康片8mg,2次/d。记录用药前,用药后2w、4w及停药后2w的的Lequesne总指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Lequesne总指数于药后2、4w及停药后2w较用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氯诺昔康治疗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膝骨关节炎治疗方案。
作者:蔡敏;许振波;余征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张大炯副主任中医师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汤剂口服(六味地黄汤加减)、针刺治疗(以督脉以及手足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主穴院水沟、内关、神门、太冲)、精神治疗中风后抑郁3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口服31例,分别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客观全面地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判断疗效。结果张大炯副主任中医师治疗中风后抑郁有效率达93.5%。痊愈14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2例。结论张大炯副主任中医师治疗中风后抑郁效果显著。
作者:尹春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6月~12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212例脑梗死患者,排除12例研究者,剩余20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并于出院后每3个月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宣教,行HAMD量表评估。结果两组比较,出院后第6、9、12个月,研究组HAMD量表评分和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抑郁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敬文;张玲;唐艳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探讨高压氧治疗小儿重症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小儿重症脑外伤患者9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治疗小儿重症脑外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程伟;康桥英;康检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检测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临床收治207例呼吸道感染者进行分组,同时设健康体检54例儿童对照组,对比CRP、WBC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CRP、WBC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与病毒感染组,<0.01;细菌感染组CRP、WBC及CRP联合WBC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0.01。结论检测CRP和WBC对于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儿童用药提供参考依据,对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的应用起到作用。
作者:高翔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分析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3月~2013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4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肱骨髓内钉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相关状况以及预后肩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等手术情况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0.05),颈干角比较无统计学差距(>0.05);两组患者预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无统计学差距(>0.05)。结论肱骨髓内钉能有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有利于术后骨折愈合。
作者:潘仕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超早期康复干预组(早期康复组),另一组为常规护理组(常规组)。常规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Barther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早期康复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为(64.9±9.3),Fugl-Meyer评分为(58.5±5.3),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经过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对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从而降低致残率,减少复发率。
作者:白洁琼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依据护理工作绩效对护士进行分类研究,为护士类型划分提供新思路。方法以科室2014年4月~7月护理工作绩效评分为原始数据,对绩效评分进行灰色关联聚类分析。结果当籽i0≥r时,可视所有i个对象归属同一类;当r分别取0.1,0.05和0.03时,可将研究对象分为工作绩效高、中等、低三种类型。结论工作绩效灰色关联聚类分析可对护士进行客观、动态分类,可以促进护士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为分层管理使用、分类教育培养护士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谢婧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经皮肾镜与输尿管镜取石术在上尿路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诊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通过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输尿管镜取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在上尿路结石的治疗上较输尿管镜取石术具有手术操作简便、降低患者创伤、临床效果更理想等优势。
作者:陈刚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应用锁骨钩钢板和带线锚钉联合喙锁韧带重建两种方法治疗Rockwood芋-遇型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比较。方法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骨科应用锁骨钩钢板和带线锚钉联合喙锁韧带重建两种方法治疗Rockwood芋-遇型肩锁关节脱位46例回顾性分析,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JOA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病例46例,随访8~12个月。带线锚钉联合喙锁韧带重建组术后1w、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JOA肩关节功能评分优于锁骨钩钢板组(<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术后8个月JOA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锁骨钩钢板和带线锚钉喙锁韧带重建都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带线锚钉喙锁韧带重建早期疗效优于锁骨钩钢板。
作者:徐杰;王龙剑;倪永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在CT诊断中采用造影剂产生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收的进行CT造影增强检查的患者1200例。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所有1200例检查患者出现造影剂不良反应者6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7%,其中发热感、恶心和荨麻疹是发生率高的三种不良反应,分别占97.06%(66/68)、57.35%(39/68)和41.18%(28/68)。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注射剂量和注射速度的上升而增加。结论在对患者进行CT造影剂增强扫描时,注射剂量和速度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发热感、恶心和荨麻疹时为常见的不良反应现象,需要进行积极预防和治疗,增加CT扫描的安全性。
作者:李铸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促使产妇早进食早泌乳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102例产妇临床资料,对比两组产妇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泌乳时间以及泌乳量。结果干预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同时干预组产妇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后,临床中早期进食可以刺激肠蠕动,有利于产妇饮食的恢复,对早期泌乳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并且会增加产妇的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何冬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钬激光泌尿系碎石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13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均采取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按照护理方式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围术期护理,分析两组一次性成功碎石率、住院时间、心率、SBP、DBP、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一次性成功碎石率98.46%与对照组90.77%对比无统计学差异(>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0.05);术前1d两组患者心率、SBP、DBP无显著差异(>0.05);研究组麻醉前心率、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8.46%明显高于对照组78.46%,有显著差异(<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中进行应用,能够提高手术耐受性,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
作者:吴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通气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气管插管率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气管插管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东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比较应用胫骨远端内侧锁定钢板与胫骨外侧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内侧远端锁定钢板固定(内侧组40例)和外侧远端锁定钢板固定(外侧组38例)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75例获随访,时间8~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院内侧组为(124±21.3)d,外侧组为(164±1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骨不连及延迟愈合发生率,内侧组为1例,外侧组为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按Ovadia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分院内侧组为(92.3±4.2)分,外侧组为(87.3±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并发症发生情况院切口裂开及感染发生率院内侧组为4,外侧组为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内固定变形及断裂院内侧组为0%,外侧组为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应用内侧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较外侧远端锁定钢板,操作损伤小,符合生物力学,有利于骨折愈合,同时需处理好局部软组织,减少并发症出现。
作者:谷军;王爱兵;李坤庆;明亮;刘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在肥胖患者上肢手术应用中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72例行上肢手术的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异感法进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种操作完成时间,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操作完成时间和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阻滞效果的得优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与传统异感法相比,在肥胖患者上肢手术中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显著地缩短操作时间和阻滞起效时间,效果好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杨世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右美托咪啶(Dex)是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作用于脑和脊髓的α2A受体,产生剂量依赖性的镇静、镇痛、抑制交感活动的效应。与阿片类药比较,Dex大特点是无呼吸抑制作用。Dex在镇静同时对循环、呼吸影响轻微的特点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但右美托咪定会增大老年人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风险,本文研究Narcotrend指数监测下右美托咪定对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的影响。
作者:梁秀萍;彭卫平;莫平;彭志勇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外伤性脑梗死通过CT诊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40例外伤性脑梗死CT诊断案例,分析其诊断情况。结果在轻度外伤患者检查结果中多表现病灶集中在基底节及其邻近区域,严重病患则集中在基底节、脑叶区域的病灶,以及颅脑受损征象,如果梗死面积较大,则会有脑疝的合并情况,致死率较高;其中病灶边缘清晰者为17例,边缘模糊者为23例;轻度梗死者为42.5%,严重梗死者为57.5%。结论 CT诊断外伤性脑梗死可有效的确定梗死部位和严重程度,操作便捷,有效指导临床治疗进行。
作者:卯殿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培训方法,制定有效的培训措施。方法选取于2009年1月~2014年5月来我院工作的180名护士,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护士采用传统的培训方法进行培训,实验组的护士采用新型培训体系进行培训。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护士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和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均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运用新型培训体系对护士进行培训,能够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岗位胜任能力,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陈得一;宁强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护理干预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将160例研究对象按一定的标准纳入,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后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疗效胜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护理干预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显著,可以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作者:乐玉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煤炭工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6min步行距离测试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86例尘肺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用百令胶囊,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两组患者观察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测试(6MWT),并对患者随访1年,记录患者急性发作的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6MWT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且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百令胶囊对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提高抵抗力,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等方面效果明显。
作者:轩杰;哈志云;刘秀芳;李颖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肝吸虫病的早期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确诊为肝吸虫病的患者15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反复3次或以上大便华支睾虫卵检查阴性的患者15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给予肝胆脾胰超声检查,并对两组患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肝吸虫病的声像图主要表现为肝左叶增大;出现肝实质和胆囊改变;肝内胆管壁增厚、回声增强、轻度扩张、肝左叶胆管显著。结论超声检查方便、简单,在对肝吸虫病经早期诊断时,可以将超声诊断作为普查手段。
作者:李秀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通过PICC门诊的开展及护理临床路径的实施,规范PICC门诊导管维护管理,降低带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择2014年06月~12月在我院进行PICC维护的肿瘤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带管患者出院导管维护回原住院科室进行。实验组100例为2014年10月~2015年04月在PICC门诊进行维护的肿瘤患者。实验组在PICC门诊按护理临床路径的标准,由P ICC门诊专职人员进行导管维护。结论 P ICC门诊的开展及护理临床路径的实施,规范了带管出院患者的导管维护,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为护理专科化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吴江;关琼瑶;陶静楠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中间高血糖(IHG)及其各组份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C组)、单纯糖耐量受损(I-IGT,D组)及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受损(IFG﹢IGT,E组)的内皮功能损害与遗传和代谢性因子的关系。方法 IHG者共215例,包括C组60例、D组83例和E组72例,与糖耐量正常者(N组)共142例作对照,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0min 、10min、20min、30min、60min、120min血糖、免疫活性胰岛素,同时检测空腹血脂、游离脂肪酸(FFA)、脂联素(A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SET),留取晨尿测定内皮素(UET)与微量白蛋白(MUA),并观察血压、身高和体重,测定肱动脉休息时、加压及服用硝酸甘油后的内径变化。结果校正年龄和性别后,IHG组、C组、D组、E组的内皮指标hs-CRP、MUA、SET、UET、EDD及EID与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或<0.01),D组的hs-CRP、SET和UET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或<0.01),E组的hs-CRP、MUA、SET、UET和EDD分别与C组和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或<0.01);因子分析显示六个因子中其中五个甘油三酯、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血糖和血压因子与内皮改变关系密切,其中家族史和肥胖等变量与多个因子密切相关。结论 IHG及其各组分均出现了大血管和微血管内皮功能损害,C组较轻,D组较重,E组严重;在家族史和肥胖的基础上独立或联合如血脂、葡萄糖、胰岛功能、胰岛素抵抗和血压等代谢因素损害IHG内皮功能。
作者:吕以培;黄文萍;车红英;张素华;黄中莹;杨丕坚;黄虹;李舒敏;卢伟波;罗文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方法在神经外科脑出血住院患者中应用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神经外科住院的脑出血患者共150例,患者接受分级护理措施,通过对患者满意度、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及护理安全。结果分级护理方法在神经外科脑出血住院患者中应用后,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加强医患沟通的频率、及时给予患者帮助及治疗护理、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采用分级护理可以对神经外科脑出血的住院患者进行有效、及时的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突发抢救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痴呆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盐酸美金刚联合盐酸多奈哌齐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认识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认知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0.05;治疗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跃0.05。结论临床上采用盐酸美金刚对帕金森痴呆患者进行治疗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也能有显著提升,其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症状较轻,安全可靠。
作者:刘仕翔;黄小红;夏斌;杨凤;谢玉芳;徐江奇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慢性胃炎行雷贝拉唑与替普瑞酮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30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替普瑞酮予以治疗,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与替普瑞酮联合治疗,随访半年,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显著比对照组高70.00%高,观察组活动性、慢性炎症评分均比对照组低,且复发率1.33%比对照组16.67%低(<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行雷贝拉唑与替普瑞酮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炎症反应,降低复发率。
作者:周光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建立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砷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给出不确定度,为提高检测质量提供依据,评定测定结果,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有关生活饮水检验的科学方法和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生活饮用水的金属指标GB/T5750,6-2006,应用测量不确定度理论,建立检测方法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标准系列稀释过程以及水样的量取等相关过程的讨论分析,讨论每个过程的不确定度分量,并对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进行评估。结果对扩展不确定度影响比较大的两大因素分别是标准系列稀释过程和仪器测量精密度过程。讨论与体积相关的四个分项的不确定度,并将标准系列稀释过程作为讨论的重点。结论此方法适用于评估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砷含量的不确定度。
作者:应绍先;泽周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探讨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FE复合酶漱口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FE复合酶漱口液、叶酸片、维生素B2、甲钴胺片以及维生素E软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无溃疡时间和随访总间歇期长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晓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不同预处理方法清洗妇科窥阴器的效果,从中选择佳预处理方案,以确保窥阴器清洗质量。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2014年9月~12月的非感染性窥阴器300件,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100件。 A组采用常温(1:270)多酶液浸泡,B组采用40益水温(1:270)多酶液浸泡,C组采用40益水温(1:135)多酶液浸泡。三组分别预浸泡10min,再上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采用目测和ATP荧光检测进行清洗效果比较。结果 B组和C组目测合格率为94%和9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ATP荧光检测,B组和C组残余ATP测试,结果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上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前,使用40益水温、浓度加倍的多酶液进行妇科窥阴器预处理,可以有效去除血渍、污渍等污染物,提高了妇科窥阴器的清洗质量。
作者:李彦琼;杨春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对DSCT(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用于冠心病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7月于我院进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不使用硝酸甘油,观察组采取舌下含硝酸甘油。用德国Soma tom Definition Flash型双源CT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各血管节段管径,比较冠状动脉的狭窄度。结果观察组的冠状动脉血管节段管径扩张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各血管节段的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其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硝酸甘油能够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各血管节段的管径,有助于DSCT扫描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有效的评估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对提高用D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有极大的益处。
作者:苟杰;杨帆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分析腹部按摩联合肛提肌运动预防脊柱外科术后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治疗的100例脊柱外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腹部按摩联合肛提肌运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的时间,观察组为(2.38±1.01)d,对照组为(3.71±1.69)d,t=4.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观察组便秘的发生率为24.0%,对照组便秘的发生率为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部按摩联合肛提肌运动预防脊柱外科术后患者便秘效果显著,减少患者的排便时间,减少便秘的发生率。
作者:朱睿智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高尿酸血症(HUA)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12月经临床确诊年龄在40岁以上中老年HUA患者78例为病例组,另外选择同时期同年龄段10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选择腰臀比(WHR)、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UA组患者BMI、WHR、TG、TC高于非HUA组(<0.05),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是HUA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中老年人中高HUA与MS密切相关,应早期控制MS的相关指标来有效预防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作者:杨晶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行X线诊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痛风性关节炎行X线检查结果。结果痛风性关节炎多发于四肢关节,第一跖趾关节发病率高。患者X线表现为受累关节旁软组织肿胀,43例软组织肿胀患者的软组织密度增高,肿胀边界清晰。13例患者X线检查图片可见中等密度小点片不规则密影,24例可见高度不规则钙化影。38例患者发生骨质破坏,并表现出受累关节呈囊状或穿凿状偏心性骨质破坏特特点;破坏灶大小不均,外形多以弧线形为主,可单发或多发,多发灶呈蜂窝状,边缘锐利且硬化。39例患者发生关节间隙改变,间隙变窄且关节表面增生硬化。结论检查痛风性关节炎行X线检查结果呈多样化,容易误诊为其它骨关节病,应仔细分析X线征象和临床表现再做出准确的判断。
作者:赵有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前β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BE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pMLC)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缺氧复氧中的表达及相互间的相关性。方法体外常规培养HUVEC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缺氧复氧组三组,每组10个培养板孔细胞;Western blot ing检测三组PBEF、VEGF和pMLC蛋白表达;并分析PBEF、VEGF和pMLC三组在HUVEC缺氧复氧中的相关性。结果 HUVEC细胞缺氧后,PBEF,VEGF和pMLC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0.01);缺氧组HUVEC细胞复氧12h后,PBEF,VEGF和pMLC蛋白表达较单纯缺氧组进一步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 PBEF、VEGF和pMLC蛋白在HUVEC缺氧复氧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BEF和VEGF间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493,PBEF和pMLC间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534,VEGF和pMLC间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469。结论 PBEF、VEGF和pMLC参与HUVEC缺氧复氧过程,且三者在HUVEC缺氧复氧中的表达之间均呈正相关。
作者:杨威;董啸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全麻和椎管麻醉下进行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70例,患者满足选取要求再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5例。 A组进行全麻的方法进行手术,B组进行椎管麻醉进行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中和术后的各项数据。结果 B组患者在麻醉剂量(18.26±4.74)mg比A组(136.23±16.88)mg更低的情况下,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苏醒时间方面全面占优,术中和术后身体特征和疼痛感更稳定。结论椎管麻醉在关节置换手术中效果明显好于全麻,药物用量更少效果更快且对身体伤害更小。
作者:毛成武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外科手术术前科学有效的皮肤准备方法。方法本次研究分析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7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皮肤准备方法,实验组患者使用优质皮肤准备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细菌检出率、头皮损伤程度、患者及家属对术前准备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细菌检出率、头皮损伤程度、患者及家属对术前准备工作的满意度等评价指标是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优质皮肤准备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细菌检出率和头皮损伤程度,提高患者对术前准备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中不同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半数有效剂量。方法随机将择期在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单胎足月初产妇42例分为两组(n=21),玉组为0.5%重比重罗哌卡因(HR)组,Ⅱ组为0.5%轻比重罗哌卡因(LR)组,经L2,3间隙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比较不同比重的罗派卡因在孕产妇麻醉中半数有效剂量的比较。结果0.5%重比重罗派卡因腰麻的ED50为9.57mg,(95%CI为8.78~10.56mg),0.5%轻比重罗派卡因腰麻的ED50为9.78mg,(95%95CI为9.18-11.1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0.5%重比重罗哌卡因和0.5%轻比重罗派卡因在剖宫产术中的ED50分别为9.57和9.78,比重因素在剖宫产术中对腰麻无影响。
作者:李海斌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自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自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观察组仅单纯的采用常规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4w为一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有效率。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心电图有效率也明显较高,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比常规方法更为显著,有效率高,心电图检查的效果也相对较好。
作者:周本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胺碘酮和西地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房颤转复时间、治疗前后心室率及药物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0.05),但观察组的房颤转复时间、用药后24h心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唐华荣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总结血液净化在儿童中毒临床应用的经验。方法对2014年2月~2015年4月以来的我院ICU病房6例患儿9次血液净化,包括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血浆置换(PE)、血液透析滤过(HDF)、血液滤过(HF)及以上述方法联合应用进行分析。结果急性中毒6例(百草枯中毒2例、异烟肼中毒1例、杀鼠剂中毒2例、毒蕈中毒1例,治愈(66.7%,4/6),死亡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自动出院1例。结论血液净化在儿科应用效果较好,副作用少,可以较好的帮助中毒渡过危险期。
作者:张霞;刘红林;李斌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构建符合云南省情的老年专科护士培养目标。方法采用Delphi法对16名省内专家进行两轮咨询,采用重要性赋值平均分配法与百分权重法确定培养目标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构建了老年专科护士培养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其中具体目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40个二级指标。咨询问卷有效率分别为88.9豫和100豫,专家权威系数为0.76,一、二级指标Kendal 'W系数分别为0.74和0.75。结论该研究构建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可行性,为云南省老年专科护士培训设置课程内容、遴选教学方法、制定评价体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廖玉琼;和国艳;杨淑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6月泌尿外科手术后600例患者用于MEWS评分系统,按照分值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且将MEWS评分与病情转归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608例术后患者中,入住普通病房的351例,入住抢救室的228例,转入ICU的26例,死亡3例。结论 MEWS评分分值越高,术后患者的病情会越严重,病死率会随之增高。
作者:徐冬梅;太荣芬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中医辩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片联合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试验组根据症状进行分型,采用中药进行辩证治疗,分型包括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痰浊阻络三种证型,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后血糖、血压改变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管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均<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中医辩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血压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王秀枝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调查肺结核抗酸分枝杆菌阳性老年患者的自尊水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老年传染性肺结患者的自尊水平,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采取自尊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0例痰菌阳性老年肺结核患者(实验组)和200例老年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老年肺结核痰菌阳性患者自尊水平低下的原因。结果痰菌阳性老年患者自尊水平较低,我们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从而提高痰菌阳性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春荣;张文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长托宁联合利多卡因在宫腔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选择我院门诊需进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①观察组100例,宫腔镜检查前30min肌肉注射长托宁0.5mg,检查时宫颈注射1%利多卡因2ml;②对照组100例,单纯于宫腔镜检查时宫颈注射1%利多卡因2ml。比较两组用药后的临床效果。观察检查中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宫劲口松弛度、疼痛程度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血压、心率、血氧度饱和并发症方面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在宫颈口松弛度和疼痛及检查后不良反应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长托宁和利多卡因联合应用风险率低、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可有效地软化宫颈、减轻疼痛,减少恶心、呕吐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检查的接受度,使宫腔镜检查顺利进行。
作者:丁鲡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利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术室显微器械的管理效能。方法应用PDCA循环工作程序,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培训,并检查成效及跟踪评价。结果实施PDCA 5个月后,显微器械清洗合格率由90%提高到99%,可追溯性从68%提高到100%,完好率由87%提高到100%,损坏丢失率由1.07译降低到0.29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利用PDCA循环法可对手术室显微器械使用的各个环节及时控制和管理,规范了清洗流程,明确了工作职责,提高了显微器械的管理效能。
作者:胡林婕;丁宁;张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胆道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采取2013年9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50例胆道结石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对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后,手术时间(38±5.6)min,术中出血量(105±3.6)mml,住院时间(4±1.5)d,25例患者,24例患者康复出院,有效率为96.0%;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术治疗后,手术时间(68±6.8)min,术中出血量(385±3.6)mml,住院时间(15±1.5)d,25例患者,18例患者康复出院,有效率为72.0%,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治疗胆道结石中有着不错的疗效,但腹腔镜疗效更为显著,腹腔镜手术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健康。
作者:孙华保;胡光华;孙文凤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预防和减少住院患者跌倒。方法针对我院2012年、2013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中,位于前3位之一的跌倒进行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通过组建团队、头脑风暴法找出潜在失效模式,根据风险值(RPN)的高低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实施改进措施后住院患者的风险总值由4188下降到3079。结论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有助于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作者:周江玲;曹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建立祛斑霜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规定进行方法学验证,采用常规法进行细菌计数、霉菌和酵母菌计数,采用常规法进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查。结果祛斑霜中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回收率均>70.0豫。控制菌检查中,供试品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均未检出控制菌,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均检出。结论常规法可消除祛斑霜的抑菌作用,该法可用于祛斑霜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何维;朱星枚;乔炜;宋小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为了在新形势下对儿童保健科普袋入户这一健康教育形式重新进行评估。方法我们在科普袋入户坚持比较好的村抽样对0~3岁儿童的家长就有关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和常用儿童保健工作指标进行了调查。同时以基本上未开展这项工作的村作对照。结果结果显示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了解的情况和婴儿死亡率、儿童身高、佝偻病及贫血患病情况入户村都明显好于对照村。但儿童体重超均值一项对照村高于入户村。结论儿童保健科普袋入户效果满意,在新形势下依然是我市农村地区科学育儿、健康教育的经济、实用的好形式。对照村儿童体重超均值一项高于入户村,可能隐含着儿童的肥胖、超重问题,有待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张庆菊;高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对小儿手足口病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n=40),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儿采用个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方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痊愈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采用个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方式,可改善疗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程文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家兔急性肺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健康普通家兔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急性肺损伤组(ST+LPS组)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IC组)。ST+LPS组和IC组,两组采用经外力致双侧股骨骨折复合内毒素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成功造模1 h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经静脉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混悬液,正常对照组和急性肺损伤组同法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干预后抽取时间0 h,6 h,12 h,24 h(T0~T4)各时间点的耳中央动脉血行ELISA法检测血浆IL-6含量,TNF-α及IL-10含量;于T4时采集血样后处死动物取肺,肺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病理形态学积分;肺组织湿/干比值(W/D);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cloperoxidase,MPO)含量测定。结果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减轻严重创伤复合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的损伤程度;IC组在各时间点与ST+LPS组比较,病理损伤评分、肺干湿质量比、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血浆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浆白细胞介素10水平明显升高。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维持机体内炎性递质和抗炎递质平衡。
作者:朱存志;许铁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植入性胎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彩色超声多普勒(CDFI)诊断为胎盘植入的19例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并与临床和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经临床和病理证实,CDFI诊断正确14例,误诊5例,诊断符合率73.7%。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在胎盘植入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在产前诊断尤为重要,可为临床处治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杨姣;陈思佳;张慧;朱冬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9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而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性(跃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7.08%(<0.05);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跃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马群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小儿在腹腔镜下的消化道重建术后肠外肠内营养对比,观察效果、分析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的特发性巨结肠、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病患46例,再随机分成肠内营养支持(EN)组与肠外营养支持(PN)组各23例,分别提供肠内营养支持(EN)、肠外营养(PN)。结果 EN组的营养改善成效幅度显著大于PN组(<0.05);术后发生感染率:PN组17.39%,EN组4.35%。结论表明肠内营养支持用于小儿消化道重建术患者,具有显著的改善病患术后多数存在的营养不良,利于术后器官恢复,提高病患生活质量。
作者:李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比较腹膜透析置管术中行腹壁固定与非固定两种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来院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64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腹壁非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腹壁固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透析导管使用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腹膜透析液入液时间、腹膜透析液出液时间及超滤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2.38±8.31)分,优于对照组的(74.52±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腹膜透析管移位发生率为3.13%,对照组腹膜透析管移位发生为1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膜透析置管术中行腹壁固定较非固定方式更有优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评价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对中年和老年人群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从方山大武镇责任村组抽取40岁以上人群进行脑卒中八项高危因素的筛查,其中筛查出高危人群175例,中危人群1140例,低危人群1553例。对48.26%的中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和药物干预。并与51.76%的低危人群进行随访调查对照。结果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教育措施后,观察组的健康教育良好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并进行康复训练现场指导,经过调查测评后对照,健康教育知晓率和认知度明显高于未进行健康教育人群。
作者:徐艳娥;田沛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对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肾病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通过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平肝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SCr和BUN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24h尿蛋白、SCr和BUN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指标都有显著改善,但研究组患者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患者明显(<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3.3%,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21,<0.05)。结论高血压肾病患者在服用西药的基础上适当辅以中医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24h尿蛋白、SCr和BUN水平,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赵亚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妇炎康片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附件囊肿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附件囊肿患者1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予妇炎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金刚藤胶囊。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妇炎康片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附件囊肿,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有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疗效比较。方法将我科收治的36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为两组院HP+CVVH(血液灌流和血液滤过)20例及CVVH组(血液滤过)16例,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甘油三酯(T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APECHA-Ⅱ动态评分。结果血液净化后24、36 h两组患者、TNF-α、APACHEⅡ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0.05),且HP+CVVH组下降幅度大于CVVH组(<0.05),且HP+CVVH组在第2次血液净化治疗后三酰甘油水平已基本正常,第3次只行CVVH治疗。结论HP+CVVH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效果比CVVH好,能尽快清除甘油三酯,尽早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提高生存率。
作者:范远华;朱华勇;刘远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补充叶酸(FA)、甲钴胺、维生素B6(VitB6)对高Hcy血症的影响。方法150例伴高Hcy血症的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A组(叶酸组);B组(叶酸+甲钴胺+维生素B6)和对照组。测定血浆Hcy、FA、VitB12、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治疗4w后再次测定血浆Hcy的浓度。结果伴高Hcy血症的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和生化指标及Hcy、TGF-?1、水平三组间无差异,治疗后,2个治疗组Hcy明显下降。 B组与A组相比,B组降Hcy显著。结论补充叶酸、甲钴胺、维生素B6可降低血浆Hcy的水平。
作者:张巧慧;李平;柳洁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Q开关Nd院YAG激光联合亚格激光治疗酒渣鼻的疗效。方法应用Medlite C6激光联合亚格激光对30例酒渣鼻患者进行治疗3~远次,每次治疗间隔1~2月,观察疗效及治疗次数对疗效的影响。结果3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人数9例(30%),有效率为83.3%,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MedliteC6 Nd院YAG激光联合亚格激光治疗酒渣鼻疗效显著、安全,副作用少。
作者:芦玉慧;王菜花;陈亮;胡云霞;陈艳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将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应用于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2例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将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患者,观察组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者10例,有效者14例,无效者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显效者5例,有效者8例,无效者1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6.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皮疹者2例,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者4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3%。结论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与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的治疗效果相当并且具有临床不良发应发生率低的优势,治疗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朝仁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人工流产术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要求终止早孕患者68例,其中34例采用传统人工流产术作为对照组,另34例采用无痛人工流产术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观察组术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结论相比于传统人工流产术,无痛人工流产术应用于终止早孕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提高完全流产率、缓解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吴海英;熊贻海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Hedgehog信号通路与直肠异常隐窝病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63例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全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确诊为腺瘤和癌的患者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异常活跃。结论 Hedgehog信号通路在结肠黏膜隐窝干细胞的分化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曾久平;张明;赖裕红;张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治疗中阿托伐他汀的临床抗炎作用。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冠心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脂、一氧化氮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一氧化氮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有明显上升,C反应蛋白以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针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令人满意的抗炎效果。
作者:张小娟;王炳华;刘秀芳;孙树兰;潘双双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治疗的必要性进行深入的剖析。方法从我单位近2年来接收过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当中,随机选取67例来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本组患者,均于入院前接受过本单位实施的院前急救治疗,且所有患者在急救之后,都被送入我市的同一家三甲级医院。然后再将同期送入该三甲级医院接受治疗的5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拿来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本组患者于入院前,均未接受过相应的院前急救治疗。对两组治疗的终效果作出系统性的剖析与对比。结果研究组经治疗后,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针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研究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治疗,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的。
作者:谭华社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与平板DSA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该院接诊的39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和CT三维血管造影(3D-CTA)检查,比较二者诊断动脉瘤的效能以及检出率。结果3D-CTA与2D-DSA特异度相同,二者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差异显著(<0.05),二者各项参数与3D-DSA比较差异显著,3D-DSA的容积再现(VR)的诊断结果与临床证实结果一致;3D-DSA与2D-DSA、3D-DSA(MTP)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0.05),与3DSA(VR)检出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3D-CTA(VR)与平板DSA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效果相同,但3D-DSA(VR)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检出率高.诊断效能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卢小文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移植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我中心10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对照组(非临床护理路径组),研究组以肾移植临床护理路径为指导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移植相关知识、并发症、认知行为、护理满意度以及护士移植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研究组在肾移植相关知识、认知行为、护理满意度以及低年资护士移植相关知识知晓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肾移植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升护理工作水平,提高护理工作满意率。
作者:罗雅丹;李丹;李琪俐;李红;董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铸型结石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肾铸型结石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1、2组,每组各为40例。观察组实施标准通道以及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1组实施双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2组实施单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手术。结果三组手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而对照1、2组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肾铸型结石的治疗中,经皮肾镜取石术存在一定的视野盲区,而选用标准通道以及微通道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胡碧川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了解龙泉驿地区腹泻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RV)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2014年1月~12月的1763例腹泻婴幼儿粪便标本,采用胶体金法检测标本中的A群轮状病毒抗原,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763例标本中380例A群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总阳性率为21.55%;其中男、女阳性率分别为22.71%、19.89%,不同性别婴幼儿的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0.05);不同年龄段婴幼儿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1),6月龄~2岁的腹泻婴幼儿RV感染率在所有年龄段中高;1、11、12月是本地区RV感染高峰期,阳性率占全年阳性率的67.37%。结论 A群状病毒是龙泉驿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且每个季节都有发生,疾病的高发季为每年的1、11、12月。6月龄~2岁的婴幼儿是RV的易感人群,其感染与性别无关。
作者:杨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治疗HLSAP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HLSAP患者3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n=17)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n=18)给予CRR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临床上对该病治疗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存活率高,对患者体内过多的溶质与水可有效清除,对患者机体内环境有调节作用,对其临床症状有改善及预后的作用。
作者:马颖颖;吴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对首发抑郁障碍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 oproteinases-9,MMP)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38例抑郁患者文拉法辛治疗前及治疗4w后和34名正常对照bFGF、VEGF、MMP-9水平;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MMA)评定治疗前及治疗4w后的抑郁、焦虑症状,应用TESS副反应量表记录药物副反应。结果实验组血清bFGF、VEGF、MMP-9水平治疗前及治疗4w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不同性别血清bFGF、VEGF、MMP-9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血清bFGF、VEGF、MMP-9水平与抑郁患者的病情轻重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跃0.05)。结论 bFGF、VEGF、MMP-9可能参与抑郁发作的病理生理机制。
作者:韩毅;陈涛平;王丽莉;左津淮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Cage融合术后切口内应用氨甲环酸对术后失血及术后功能恢复影响。方法对腰椎后路椎间Cage融合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于椎板切开后把2g氨甲环酸用100ml生理盐水稀释后灌注切口内浸泡1min,及术中缝合深筋膜后向切口内注射氨甲环酸10ml(1g);对照组患者于椎板切开后单用100ml生理盐水冲洗及术中缝合深筋膜后向切口内注射生理盐水10ml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12h、12~24h、24~48h失血量,输血量,术后第3d血红蛋白值、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原二聚体浓度,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但术后12h、12~24h、24~48h失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第3d血红蛋白值,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D原二聚体浓度(D原dime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第3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随访两组均无感染病例及未发现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结论腰椎后路椎间Cage融合术切口内应用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术后伤口失血量、输血量,减轻血肿,促进切口愈合,还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此药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张海存;李展振;吴沧陆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广西桂林全州县的计划免疫服务及相关工作人员对安全注射的基本知识、技能、服务态度,以及经济发展情况对地区计划免疫服务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为推进该县的计划免疫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2014年2月~5月对全州县的计划免疫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查阅和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及归纳。结果通过调查研究,只应用一次性注射器和玻璃注射器、一次注射器混合应用接种点有72.5%;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主要通过焚烧、掩埋处理,其次为毁形、随意丢弃;玻璃注射器应用只换头不换管达到30.3%,一人一针一管的69.7%;38.5%存在消毒不规范状况;接种率方面,该县适龄儿童计划免疫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86.7%,五苗单苗接种率均在85%以上。另外,该县计划免疫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因素主要有院经费不足、冷链设备缺乏及免疫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结论全州县整体计划免疫工作不容乐观,应加大经费预算,强化冷链建设,不断提升免疫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计划免疫工作。
作者:唐乾德;唐桂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了解90后医学生择业效能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医学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某医学院校219名学生,采用《择业效能感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90后医学生择业效能感各维度发展不均衡,不同性别、专业和成绩学生择业效能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是否独生子女和班干部、有无兼职经历学生择业效能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父亲学历对学生择业效能感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90后医学生择业效能感水平还有待提高,高校应结合90后大学生特征和个体差异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作者:许金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200例PCOS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单纯克罗米芬治疗,研究组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BMI变化情况及排卵、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T、FINS指标水平及BMI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T、LH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促排卵天数与成熟卵泡个数均优于对照组,且排卵率60.00%及31.00%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6.00%、11.00%(<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疗效显著,不仅可有效提高其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且可提高妊娠率与排卵率。
作者:邓金桂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通过对某高校教师体检结果的分析,了解高校教师整体健康状况,确定教职工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方法收集2014年的体检结果,找出患病率较高的疾病,分析患病率高的疾病以及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结果该校教职工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慢性病患病率平均值为29.0%、23.2%、22.1%,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并随年份增加而增加。脂肪肝和高血脂患病率在40~59岁年龄段显著增高,而高血压则在60岁以上年龄段显著增加。本校教职工肝囊肿患病率较高,并在60岁以上年龄段显著增加。高血糖患病率与文献中高校教职工患病率相符,并且高血糖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年增加。结论本校教职工的健康情况不佳,学校应增加全校教职工的健康的关注,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增强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降低慢病的发生,延缓其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婷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治疗,治疗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一段时间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84.38%,<0.05。结论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崇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息肉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4月我院接收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病理分型将其划分为两组,其中良性组(未进展为子宫内膜癌)473例,恶性组(进展为子宫内膜癌)20例,对比两组临床基本特征,探讨子宫内膜息肉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两组绝经年限、年龄及体质指数跃25、绝经后出血、糖尿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经由Logistic回归性分析发现,绝经后出血、绝经≥10年属于子宫内膜息肉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独立危险因素(<0.05)。结论妇女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易发生病变,进展为子宫内膜癌风险性较高,其中绝经持续10年及以上及出血症状为癌变的高危因素。
作者:牛锦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更换的佳时间。方法将2014年12月~2015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留置导尿患者分为三组,3d组、5d组、7d组,所有患者均使用康乐保公司的康维抗返流集尿袋。通过定时尿培养,观察三组患者的尿路感染情况。结果3d组与5d组尿路感染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014),5d组与7d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0014),3d组与7d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014)。结论康维抗返流集尿袋的更换时间以3d更换为适宜。
作者:熊柱凤;汤利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研究手术压疮评估会诊单在胸外科手术患者压疮的应用。方法选择全麻下胸外科肿瘤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术前1 d手术室护士到病房访视实验组患者,评估患者皮肤情况,记录在评估单上,请患者或家属在评估单上签名。进入手术室后根据术前评估情况准备好体位垫,术中不定期观察患者皮肤情况,术后根据患者皮肤情况跟病房护士交接,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程序进行。比较两组压疮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当天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结论在胸外科手术中推行手术压疮评估会诊单可以减少手术压疮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郭淑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应用苏黄止咳胶囊与玉屏风颗粒联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选取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外周血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经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同对照组80.49%比较,明显较高(<0.05);两组患儿治疗前WBC及IgE水平无明显差异(跃0.05),治疗后观察组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同对照组24.39%比较,显著较低(<0.05)。结论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辛宝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了解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慢性肝炎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住院127例慢性肝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慢性乙肝61例、肝硬化47例、肝癌19例,检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对照组58例健康人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肝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相对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0.05),如果以同型半胱氨酸单一指标做标准对慢性肝炎的检出率高达90.6%。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对慢性肝炎关系密切,可以作为检测、监测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一个参考指标。
作者:吴文俊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中医证候与不同体质Ⅱ型糖尿病的相关性,为中医辩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搜集2010年2月~2012年6月某院院诊治的231例原发Ⅱ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按其体质分为少阳气郁体质组、少阴阴虚体质组及平和体质组,调查分析这三组患者一般情况、中医证候、并发症等方面的特点。结果出现中医证后中的气郁证者,Ⅱ型糖尿病少阳气郁体质组显著多于Ⅱ型糖尿病平和体质组;出现中医证后中的疾湿证者,Ⅱ型糖尿病少阴阴虚体质组发生阴虚证者显著多于Ⅱ型糖尿病平和体质组,(<0.01)。结论不同体质Ⅱ型糖尿病患中医证候分布研究对于糖尿病临床防治具有的重要意义。
作者:鄢永周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奥氮平组各34例,治疗8 w,随访6个月,两组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于治疗6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定生活质量。结果两组PANSS评分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0.05或<0.01)。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奥氮平组(<0.05或<0.01)。治疗6个月后除物质生活维度评分无显著变化外,两组其余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均<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GQOL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随访,阿立哌唑组在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上显著高于奥氮平组(均<0.01)。结论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少,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略优于奥氮平组。
作者:韩曙林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比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常规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结石中的效果,探究其临床适用性。方法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86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明显低于对照组(20.9%),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出血量少、恢复快,临床疗效显著,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较少。
作者:温小晖;沈晓亮;曾剑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不同地区流行趋势及治疗耐药情况不一,探索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潘托拉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门诊和住院部3~14岁的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患儿500例,均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潘托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14d后间隔1月,观察组治疗前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尿素13C呼气试验转阴率及总有效率。结果对比治疗前后13C阳性患儿例数以及比例,结果提示治疗后10例13C试验阳性,说明经治疗后患儿13C试验阳性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分析(<0.01);治疗后治愈患儿490例,占98%,无效10例,占2%。结论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潘托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疗效确切,值得在昆明地区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智宽;王明英;王美芬;邓成俊;段金涛;方佳慧;李娟;刘四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9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来进行检查,并和病理结果对比。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率,甲状腺肿瘤以及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的相关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0.05。结论甲状腺肿瘤具有较为复杂的临床表现症状,对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建瓯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头位难产的原因、选择分娩的方式,让头位难产的处理和识别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让母婴健康得到保证。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头位难产产妇80例,回顾性分析产妇出现头位难产的原因、分娩方式以及临床特点。结果通过分析可知,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是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另外还包括宫缩乏力、产道异常以及胎头位置严重异常;在胎头位置异常的产妇中,剖宫产手术是主要的分娩方式。结论在产妇临产时,医护人员要对产妇的产程进行严密监测,给予试产,选择分娩方式要谨慎,剖宫产是头位难产的首选分娩方式,可以让头位难产对母婴健康的危害有效降低,让母婴健康得到保证。
作者:周述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乙胺丁醇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视神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2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的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63例。给予研究组的患者乙胺丁醇用药剂量为0.75g/d,给予观察组的患者乙胺丁醇,用药剂量为1.25g/d,观察两组患者的视神经的损害程度,并作比较。结果在经过不同剂量的乙胺丁醇治疗以后,观察组的患者视功能损害较研究组的患者更为严重,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乙胺丁醇对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视神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会给视神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应该科学的降低用药的剂量,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曹海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在神经导航系统指导下,颅内占位性病变及周围结构定位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复旦数字医学Excelim-04神经导航系统,显微手术切除148例颅内占位病变,总结病灶定位的准确性及治疗效果。结果148例颅内占位病变,全切除132例(89.2%)、次全切除10例(6.75%),大部分切除6例(4.05%),出院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134例(90.5%),轻微改善6例(4.05%),无明显变化6例(4.05%),症状加重2例(1.35%),无死亡病例。结论使用神经导航系统,在术前可制定颅内病灶的手术计划,术中提供病灶的动态跟踪和实时导航,手术定位准确、可靠,有助于病灶全切及降低手术并发症,疗效佳。
作者:叶新运;蒋秋华;杨瑞金;张震宇;黄锦庆;冯开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比分析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36(90%)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1例(2.5%)术后出现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33.7±15.5)min,平均住院时间短(3.9±0.4)d。对照组40(100%)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3例(7.5%)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77.6±27.9)min,平均住院时间短(7.7±2.5)d。试验组的一次性成功率、并发症几率、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
作者:徐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发病趋势及其临床特点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685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支原体抗体(MP-IgM)与冷凝集试验检测,并对检测出的172例阳性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分析总结儿童呼吸道支原体感染发病趋势及临床特点情况。结果MP-IgM及冷凝集试验结果显示,呼吸道感染患儿总阳性率为22.04%(151/685),阳性率处于高水平;2012年呼吸道感染205例,阳性18例,检测阳性率为18.05%;2013年呼吸道感染199例,阳性43例,检测阳性率21.61%,2014年呼吸道感染281例,阳性92例,检测阳性32.74%,2014年阳性率明显高于前2年,差异明显(<0.05);肺炎支原体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CMV感染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肺炎支原体(MP)与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关系较为密切,为降低感染率,临床上应重视肺炎支原体的防治。
作者:唐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系统评价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1994~2014年关于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对照研究文献,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共计纳入7篇对照研究文献,合计患者730例,meta分析提示院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实验组)与单用利巴韦林(对照组)相比[有效率院OR=4.96,95%CI院(1.36~18.1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热持续时间院WMD=-0.80,95%CI院(-1.07~-0.52),<0.00001;头痛持续时间院WMD=-1.62,95%CI院(-2.73~-0.52),<0.01;腮腺肿大时间院WMD=-1.73,95%CI院(-1.99~-1.46),<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可以显著缩短发热、头痛及腮腺肿大持续时间,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研究受样本量和文献质量的影响,还有待于更多大规模、多中心、高质量的文献进一步验证。
作者:段然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皮质醇升高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从2011年6月~2015年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接受体检并填写调查表,使用RIA法对血浆皮质醇进行测量,检查心血管危险因素。结果随着年龄增加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r=0.084,<0.05)。血浆皮质醇升高同糖尿病病程、HbA1c无相关性,同空腹血糖升高有明显相关性。血浆皮质醇升高同HDLC有明显相关性,同CHOL呈正相关。血浆皮质醇升高同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提高有明显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HPA轴激活同代谢综合征有着密切联系,且血浆皮质醇升高同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呈正相关。
作者:李志平;马广蕊;王玉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初步分析剪切波组织定量(elastography point quantifi cation,ElastPQ)技术在不同的取样线角度和感兴趣区深度对正常成人肝脏测量的影响。方法将感兴趣区置于中线的肝包膜下0 cm、1 cm、2 cm、3 cm、4 cm,偏离中线15o、30o的肝包膜下1 cm处,获得ElastPQ值,比较不同角度和深度检测成功率及ElastPQ值。结果中线的肝包膜下0、1、2、3、4 cm及偏离中线15o、30o的肝包膜下1 cm处的检测成功率分别为0%(0/64)、98.4%(63/64)、98.4%(63/64)、98.4%(63/64)、93.8%(60/64)、95.3%(61/64)、89.1%(57/64),取样线角度和感兴趣区深度对测量ElastPQ值均没有影响(=1.493,=0.236;=1.192,=0.321)。结论剪切波组织定量技术可成功应用于肝脏组织的检测。
作者:赵淳;殷立平;吴意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微型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09年1月~2013年9月,我科采用微型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21~56岁,平均32.4岁,Mason I 型16例,I I型18例。34例患者均采用微型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术后3d行功能锻炼,并定期x线复查,采用Broberg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判肘关节功能。结果33例患者获得3~18个月随访,平均11月,其中1例随访2个月时,肘关节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未见并发症,失去随访。剩余33例肘关节平均得分9分,优30例,良3例,差0例,优良率100%。结论微型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能完全解剖关节面,行早起功能锻炼,为桡骨小头骨折后肘关节功能回复提供了一种理想办法。
作者:张勇;陈敬煌;杨文宇;曹武臣;汪亮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对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通过对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治疗的46例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超声检查,实验组患者实施CT血管造影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患者采用CT血管造影技术检查,可直观立体检查血管情况,同时准确判断动脉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方学全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比较开腹、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5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5例。观察组患者行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4.7%,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比开腹手术好,患者赎回恢复快,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杨幸明;严存文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创伤性气胸应用心胸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创伤性气胸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63例以及对照组6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心胸外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43例显效、18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8%(61/63);对照组患者31例显效、25例有效、7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8.9%(56/63);观察组患者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创伤性气胸患者而言,选择采用心胸外科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联合腹部及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卵巢黄体破裂,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2例2014年1月~7月到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初步拟诊断为卵巢黄体破裂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腹部超声检查,实验组患者除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外,再采用阴道超声检查。根据病理检查情况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检查准确性。结果实验组从各种其他妇科急腹症中将卵巢黄体破裂的检出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0.05);术后进行病理检查后对比两组准确率,采用腹部及阴道联合超声检查的实验组准确率明显高于采用单一腹部超声检查的对照组(<0.05)。结论腹部及阴道联合超声检查在诊断卵巢黄体破裂时准确率高,误诊率低。
作者:汤文亮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胆囊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管理办法。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胆囊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行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在手术前对患者的血糖进行调控,手术开始进行时为患者静滴RI+5%的葡萄糖,并为患者检测血糖,1次/30 min,依据测定结果来调整胰岛素的输送速度。手术后,每隔4 h为患者检测一次血糖,以此来作为胰岛素用量调整的依据。结果所有患者在围术期的血糖监测控制结果比较理想,手术后并没有出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以及酮症酸中毒现象。结论胆囊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避免酮症酸中毒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炳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在预防消化道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方面的意义。方法将2014年1月~12月我科98例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院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气压治疗,对照组则单纯应用双下肢人工按摩,其他治疗和护理措施无差异,7d为观察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液流速、双下肢周径、DVT率。结果在观察期内实验组有1例下肢DVT,对照组有3例下肢DVT,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两组双下肢深静脉血液流速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0.0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0.05);两组双下肢周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气压治疗在预防消化道肿瘤术后下肢DVT方面有显著意义。
作者:曹青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8例进行会阴、下腹和下肢部位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氯胺酮麻醉,观察组则采用七氟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以及在入室时、气管插管后和拔管后患儿的MAP、HR和SpO2。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在入室时、插管后和拔管后观察组的MAP和HR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唐剑铭;龚明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0例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与对照组(40),研究组术前给予替罗非班,血栓抽吸后采取PCI术;对照组术前给予替罗非班后采取PCI术,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左室射血分数、CKMB达峰时间、CKMB峰值、sumSTR、心肌MBG3级、TIMI血流3级有明显差异(<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靶器官再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且无死亡情况。结论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治疗中,采取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卢志红;王孟杰;邱小芩;蒙绪宁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胰头肿块性胰腺炎及胰头癌的CT表现,探讨鉴别要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证实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与胰头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薄层重建及图像后处理,多种重组模式观察,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比较统计学差异。结果①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增强后动脉期、胰腺实质期CT值分别采用配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脉期=6.45;胰腺实质期=5.72,均<0.01);②胰头炎性肿块及胰头癌其它影像学特征各组进行检验院优胰腺及胰管钙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8,>0.05);悠假囊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1,>0.05);忧胰胆管扩张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7,<0.05);尤肾周筋膜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7,<0.05)。结论 CT增强扫描在胰头肿块性胰腺炎及胰头癌中的表现具有一定差异,能作为二者鉴别诊断的重要临床依据。
作者:王志刚;周宇;葛攀;赵德官;李建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建立适合穿刺研究的骨肿瘤动物模型。方法采用VX2肿瘤组织悬液法,超声检查加以验证,建立兔VX2骨肿瘤动物模型,并分别于种植后第1、2、3 w拍摄X线片进一步验证骨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结果成功建立兔VX2骨肿瘤动物模型。结论总结大量经验,兔VX2骨肿瘤动物模型易于建立,适合本课题组后续穿刺研究。
作者:魏然;赵景新;孔庆柱;金宇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腰腿痛患者60例,根据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自体骨组与融合器组,每组各30例。自体骨组植入自体骨,而融合器组在植入自体骨的基础上,植入合适型号的Cage。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椎体间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钉棒无断裂,Cage均无后移、沉陷,椎间隙高度均无明显丢失,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②两组患者术后的腰椎JOA评分好转率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融合器组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的JOA评分好转率均显著优于自体骨组,而随着时间推移治疗组术的腰椎JOA评分好转率逐渐相似,两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第12个月的腰椎JOA评分好转率均无统计学意义(>0.05)。③患者术中均无合并脑脊液漏,无因手术导致死亡及神经症状加重者。结论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植入碎骨块)与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植入融合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腿痛均疗效确切,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具体运用。
作者:孔令磊;肖杰;邹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子宫颈癌放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武警浙江总队杭州医院2007年10月~2014年10月,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期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使用rhTPO者为用药组,未使用rhTPO 10例为对照组。结果20例使用rhTPO治疗后,平均(10.5±4.9)d血小板升高,并恢复正常,而对照组则于(21.44±8.6)d血小板恢复正常(<0.001)。使用rhTPO患者中4例患者产生副作用,分别为头晕1例次,发热2例次,恶心呕吐1例次。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可治疗放化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且不良反应轻微,但尚需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作者:曾繁瑞;李永强;程宇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评估高压氧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滨海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收治的偏头痛患者共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高压氧组、尼莫地平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并分析各组间治疗后8w有效率和止痛率。结果治疗前三组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治疗后第8w,高压氧组有效率为76.7%,止痛率为70.0%;尼莫地平组有效率为80.0%,止痛率为73.3%,联合组有效率为100%,止痛率为96.7%;三组数据有效率及止痛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尼莫地平是治疗偏头痛的较为理想方法。
作者:陈娟;刘德胜;许虎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鼻(合剂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FESS术后术腔黏膜上皮化的影响。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术腔上颌窦口黏膜内EGFR的表达强度,将符合标准的病例分成两组,实验组10例(布地奈德鼻喷剂+鼻(合剂)和对照组10例(布地奈德鼻喷剂+罗红霉素胶囊+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两组患者均予相同的手术处理,术后1w开始用药,分别在术后第1、2、4w采取标本。结果实验组用药前后比较,用药1w后EGFR表达强度明显增加(<0.01),用药3w后EGFR表达强度明显增加(<0.01);对照组用药前后比较,用药1w后EGFR表达强度轻度增加(<0.05),用药3周后EGFR表达强度明显增加(<0.01)。结论鼻(合剂在FESS术后的运用可促进术腔黏膜的上皮化,加速创面的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GFR表达强度有关。
作者:秦岭;马华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情况,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00例需行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手术法,实验组患者给予低位小切口手术方法。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法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黄应刚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糖尿病是危害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其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严重者可致残、危及生命,给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1]。目前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血糖,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良好的自我管理。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教育已经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那么健康教育就应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干预,影响和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使其达到佳健康状态。本研究运用PDCA循环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贾磊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佳方法。方法将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真空负压进针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颈外静脉穿刺,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成功所需时间。结果试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成功所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真空负压进针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能缩短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有利于创伤性休克患者尽早建立静脉通道。
作者:周水鑫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ICU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生呼吸衰竭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的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生呼吸衰竭使用呼吸机患者28例,在机械通气期间使用右美托咪定镇静,观察用药前、用药后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气道压力、氧合指数等参数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右美托咪定对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生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能够快速镇静,降低气道压力,稳定心率和循环,用药后患者心率、血压、呼吸次数、氧合指数有明显改善(<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是ICU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时的理想镇静剂。
作者:雷贤英;李雨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小儿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诱导时不同的芬太尼、丙泊酚给药顺序对于患儿呼吸循环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择期于全麻下行不同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芬太尼组(PF)PF组和芬太尼-异丙酚组(FP)FP组,PF组予以丙泊酚3mg/kg,芬太尼3 ug/kg静注后,置入相应型号的喉罩,术中3%七氟烷维持麻醉,保留自主呼吸。 FP组在组予以芬太尼3 ug/kg,丙泊酚3mg/kg的顺序静注后,置入相应型号的喉罩,术中3%七氟烷维持麻醉,保留自主呼吸。记录置入喉罩前T1,置入喉罩后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结束时T4,拔除喉罩后T5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两组患儿给药后的呼吸抑制情况。结果 PF组的呼吸抑制时间与频率均高于FP组,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异丙酚-芬太尼组相比,芬太尼-异丙酚组对小儿呼吸抑制的程度明显减弱,且两组对于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无明显异常。
作者:孙鑫;吴嘉伟;卓芝政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情绪、消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0.01),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性沟通能有效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段振燕;杨绍平;伍倚欣;胡恩梦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卵圆孔早闭或卵圆孔血流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超声检查及生后随访证实,总结其声像图特征并探讨其原因。结果符合条件的20例胎儿参与本研究统计和分析,卵圆孔孔径为(0.470±0.116)cm,不同孕周段间卵圆孔孔径有差别(<0.05),卵圆孔孔径与孕周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0.122+0.020X。结论胎儿卵圆孔异常伴发于先天性心脏病,随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出现不同的声像图。
作者:帕提古力·依马木;吐尔洪江·努尔拉;玛依努尔·吐尔逊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急诊外科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48例的临床资料,分为手术组(n=24)与非手术组(n=24),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治愈、好转或死亡)、总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胃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选时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总治疗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在住院时间和胃肠营养开始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手术中出血量不多,并发症少或无。结论通过采用急诊外科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有效地提高生存率,胃肠营养开始时间短。
作者:李钧荣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本文主要比较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所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腹部B超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阴道B超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阳性确诊率、宫内假孕囊、心血管搏动、胚芽、附件包块等检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异位妊娠患者而言,采用腹部B超与阴道B超进行检查的效果都比较好,但是相对而言,阴道B超检查的检出率更高,且具有无痛、安全、快速等优势。
作者:周大为;张燕;张士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照射辅助治疗小儿浅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浅表脓肿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换药及药物外涂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常规换药及药物外涂治疗并辅以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脓肿引流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半导体激光照射辅助引流换药及药物外涂治疗小儿浅表脓肿具有较好的疗效,该方法操作方便、无痛苦,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止痛、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和伤口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建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分析X线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情况,并评价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95例AS患者,收集其X线平片并根据其影像学表现分析骶髂关节病变情况,对骶髂关节病变程度分级并计算各分级的发生率,分析比较X线诊断骶髂关节病变与年龄、性别、病程的关系,评价X线诊断强值性脊柱炎的效果。结果X线影像结果有:正常(8.42%)、关节面不光滑(12.63%)、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31.58%)、关节强直(22.11%)、关节软骨及骨侵蚀或硬化(24.21%)。95例患者中,0级10例(10.53%),玉级15例(15.79),Ⅱ级24例(25.26),芋级38例(40.00%),郁级10例(10.53%)。骶髂关节病变级别与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骶髂关节病变程度与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X线能诊断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方法可行。
作者:何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了解护生对老年护理的认知以及其对从事老年护理的工作意向,从而使老年人享有更优质的生活照理、预防保健及疾病治疗。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成都某医学院220名本科护生,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法将接受过老年护理学习和未接受过老年护理学习的分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显示少部分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占29.7%,试验组显示少部分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占33.3%。结论通过对护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增加护生对老年护理的兴趣和护生对老年护理的就业意向,从而促进老年护理的发展。
作者:陈可;施国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分析拜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的作用。方法随机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以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45例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仅以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疗效、血脂水平控制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疗效为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疗效为6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优势,LDL水平显著降低,HDL水平显著增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的不良病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控制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黄河;潘琳;姬晓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高压氧治疗联合早期药物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为后循环缺血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选用2011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神经康复科收治资料完整且符合后循环缺血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压氧组与对照组各40例。各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差异。两组均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原则早期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针刺风池穴结合高压氧治疗,1次/d。采用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眩晕症状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sps 18.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治疗组眩晕症状改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刺结合高压氧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后循环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尤其针对眩晕症状改善疗效显著。
作者:张亚娟;秦彦强;张瑞杰;薛桂红;周新闻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4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载脂蛋白含量。结果研究组患者TG、TC及LDL-C水平比对照组高,HDL-C比对照组低(<0.05);研究组男性60岁以上TG、TC及LDL-C水平高,女性20~40岁HDL-C水平高(<0.05)。结论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显著,可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初步临床诊断操作过程中。
作者:曾蕾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和对比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分别采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施行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对照组60例患者术前采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研究组患者术前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麻醉持续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麻醉后30 min、麻醉后60 min及术毕等时间的SBP和DBP均明显低于麻醉前,(<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术中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均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但是腰硬联合麻醉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作者:杨承艳;彭军其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采用外痔剥除内痔消痔灵注射部分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治愈89例,占95.5%;显效5例,占4.5%;有效率100豫。疗程11~18d,平均13.8d。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患者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肖端;徐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糖、高血脂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235例作为冠心病组,将其分为冠心病合并高血糖组(A组)48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组(B组)63例,冠心病合并高血糖及高血脂组(C组)55例,冠心病无高血糖无高血脂组(D组)69例。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10例人群作为体检组。通过测定各组Hcy的水平及阳性率,对相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Hcy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体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A组、B组、C组的Hcy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D组(<0.05);C组的Hcy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0.05);B组的Hcy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A组(<0.05)。结论通过检测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Hcy的水平,可以证实高血糖和高血脂会加速冠心病的形成和发展。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和Hcy的水平,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作者:王菲;胡晓美;高文;陈喜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上皮下结缔组织治疗牙龈退缩患者的疗效,对其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牙龈退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30例。给这30例牙龈退缩的患者,都使用上皮下结缔组织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所有牙龈退缩患者的GR值和GT值,观察患者牙龈退缩的高度和牙龈退缩的厚度。结果在治疗前,测量的牙龈退缩疾病患者的GR值平均为(2.69±0.89)mm,GT值平均为(0.61±0.38)mm,在治疗后,测量的牙龈退缩疾病患者的GR值平均为(0.51±0.59)mm,GT值平均为(1.79±0.49)mm。由此可以得出,治疗后牙龈退缩疾病患者的GR值、GT值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的牙龈退缩高度、患者的牙龈退缩厚度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0.05)。结论使用上皮下结缔组织治疗牙龈退缩的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牙龈退缩高度、患者的牙龈退缩厚度,以保证满意的治疗效果和美学效果。
作者:苗丽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回顾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10月小儿外科择期全麻手术患儿70例,其中男52例,女18例,年龄0.5~12岁,体重6~52kg。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结果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为(58±10)s,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98%。气管插管后即刻、气管插管后3minSpO2无明显变化,气管插管后即刻、气管插管后3minBI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静吸麻醉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苏醒质量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通过meta分析全面、定量、系统地评价长春西汀在治疗脑梗死及后遗症中对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和生化指标的分析,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国内相关数据库,查找长春西汀在急性脑梗死及后遗症中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采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26项研究描述了长春西汀对脑梗死神经缺损的治疗效果,发现长春西汀对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优于对照药物;70项研究描述了长春西汀对脑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在对脑梗死治疗中,长春西汀优于其它对照药物,且联合用药有统计学意义;长春西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如全血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比积等均有显著改善作用。结论长春西汀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脑部血液循环,大限度降低病残率,对神经功能恢复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陈会生;谢珺超;刘学源;尹智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索不同光疗方法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黄疸新生儿患者98例,参照具体光疗方式,将全体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9例,即双面蓝光作为对照组,单面蓝光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的整体胆红素变化情况,与两组患儿不良症状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不同光疗治疗,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病进行治疗时,无论双面蓝光与单面蓝光都可以取得不错治疗效果,但相比较而言单面蓝光出现不良症状几率更低,临床医学方面应当得到大力推广。
作者:赵利秋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通过采取多维度的模式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核心能力进行研究,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教师自身的核心能力。方法选取工作两年以上并能单独轮值班的注册护士;经护理部组织的操作、理论等专业考核合格,达到临床护理带教的护士180名,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实验组的带教护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多维度能力的培训。对其带教的护生进行理论、实践考核、护生自我评价问卷调查进行评价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实践成绩及护生自我评价问卷调查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取多维度的模式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核心能力进行培训,既可提高临床护理教师自身的核心能力,又可充分调动带教教师的带教积极性,优化临床护理教学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学质量,解决现阶段护理实习生对职业信心缺乏的问题。
作者:邓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出凝血异常。方法选取从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按照出血程度划分为三组院12例无出血、15例轻度出血、10例重度出血,并选取同期32例健康献血者,分析凝血与纤溶指标。结果 AL组BPC低于对照组(<0.05),AL组FDP、Fbg高于对照组(<0.05)。轻度出血组与无出血组FDP、Fbg有明显差异(<0.05);重度出血组与无出血组TFA、PK、PLG、FDP、Fbg有明显差异(<0.05)。结论 bg、FDP能作为病情观察参考依据,但本组样本数量较少仍需作进一步研究。
作者:石森森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对于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手机2010年3月~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就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出血的78例儿童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术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疗效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头痛症状的减轻和神志恢复清醒时间也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脑脊液置换术对于治疗小儿蛛网膜下腔出及脑室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康桥英;程伟;康检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不同BMI大学生群体部分肠道细菌数量差异。方法依据身高体重指数(BMI),于大学生群体中随机选择BMI≥24的16例(超重组),BMI≤18.5的11例(偏瘦组),18.5≤BMI≤24的19例(正常组),以此为研究对象,采集新鲜粪便,运用活菌计数法统计其需氧条件下在TSC、PS、EMB培养基上细菌的生长数量,比较三组间细菌生长数量差异。结果三种培养基上不同BMI组间细菌数量均存在差异,其中各组间进行两两比较,TSC培养基上,超重组和偏瘦组的细菌菌落数比正常体重组均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跃0.05);PS培养基上,偏瘦组比正常体重组细菌菌落数明显升高(<0.05);EMB培养基上,偏瘦组比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的细菌菌落数量均明显升高,且随着体重指数的升高,有细菌数量明显下降的趋势。结论不同BMI大学生群体粪便中细菌数量构成存在差异。
作者:王尧;林燕楠;王丽艳;张玉倩;公丕昊;王秋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包皮环切术是一种治疗包皮过长、包茎的手术方式。但在长久影响下,主动进行包皮环切术的正常人极少,仅在出现疾病或炎症时,才会有患者进行包皮环切手术。包皮环切手术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自有关报道表明男性包皮环切可降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风险后,包皮环切术首次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深入研究。据有关资料表明,虽然WHO以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之后将包皮环切视为预防HIV感染的重要策略之一,但全世界仅六分之一的男性做过包皮环切术。主要原因是由于传统包皮环切术不能被大部分男性接受,担心影响性能力。而随着包皮环切术的不断进步,这一现象正在逐步改善。本文对传统包皮环切术及商环包皮环切术进行综述,探讨商环包皮环切术的优势。
作者:王东朝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在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通络中药汤的应用效果,为慢性胃炎患者快速康复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个小组,各组患者分别50例,对照组主要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主要进行通络中药汤治疗。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在患者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期病情复发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络中药汤治疗不仅可以明显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还能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快速改善,降低患者后期病情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刘新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比较不同温度条件下冷冻保存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后其组织形态与生物活性因子的差异。方法离心提取PRF标本后平均分为三等份,分别标记为实验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光镜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冷冻前后实验组1生物活性因子(PDGF及IL-4)阳性率明显高于实验组2。结论-80益冻存PRF的方法优于-196益,对PRF组织形态及生物活性因子影响小。
作者:张宇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本文通过分析我县各乡镇的免疫规划工作现状,对免疫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总结,对我院的免疫规划工作提出有建设性意义的对策及建议,确保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在我院顺利实施。
作者:罗厚儒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血液净化技术救治重度农药中毒中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39例急性重度农药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方法治疗共115次。经颈内静脉或股静脉建立中心血管通路,根据治疗需要选择相应滤器。使用血泵用于驱动血液体外循环。低分子肝素0.2~0.3ml抗凝;治疗血流量80~150ml/min。结果治愈35例,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为89.7%。共发生副反应11次。发生率9.5%。结论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和抢救急性农药中毒是一项确实行之有效的、安全方便的治疗新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而在临床应用中,严密、精心的护理则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陈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百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T2DN)的临床效果,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我院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患者为20例,对照组的患者为2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使用百令胶囊(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5粒/次,3次辕d口服,然后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U-MA)含量情况。结果添加使用百灵胶囊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降低UAE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百灵胶囊进行治疗,能明显降低其尿微量白蛋白(U-MA)的含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伟捷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合并清华德人脑病治疗机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丁螺环酮合并清华德人脑病治疗机治疗,对照组给予丁螺环酮治疗,观察8w。于治疗前及治疗1w、2、4w、8w末采用汉密顿治疗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w末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为91.7%,经Ridit分析两组总体疗效相当(z=1.059,=0.273)。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研究组治疗1w末、2w末较对照组下降显著(=-3.16,-3.08,<0.01),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分研究组织料1w末较对照组下降显著(=-3.42,<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合并清华德人脑病生理治疗机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张景崴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在对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使用预防性抗生素,观察并分析其对于患者在医院感染方面的影响。方法对于在我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204例患者随机性地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选择使用我院常规的治疗方法,而并不对其使用抗生素以及其他的护理与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针等抗生素,在患者入院后便进行应用,已达到预防的目标,直到患者的出血情况停止3d之后方可停药,对两组患者在我院治疗后的医院感染率以及死亡率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比。结果临床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仅为20.4豫,较之于对照组患者的58.3豫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着显著性(<0.001),61.5豫的医院再感染患者出现了再出血的情况,其明显要比并未出现感染的患者的17.5豫要高(<0.01),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20.4豫。也要远远地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7.9豫(<0.01)。结论对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现则应用预防性的抗生素能够对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再出血率进行降低,加强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理想的临床预防措施。
作者:颜成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心电图呈现缺血性T波的非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电图呈现缺血性T波的非冠状动脉综合征180例,通过分析患者心电图特征及临床表现,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并行影像学检查治疗效果。结果180例心电图呈现缺血性T波的非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172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8例患者因临床症状严重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临床上患者心电图呈缺血性T波改变时除考虑冠状动脉综合征之外,还存在非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可能,必须通过详细观察患者临床表现、询问患者病史,配合其他检查明确病情,以免造成误诊,影响临床治疗。
作者:彭少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某肿瘤专科医院2011~2013年肺癌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为控制该疾病的住院费用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减轻患者负担。方法收集浙江省肿瘤医院2011~2013年住院肺癌患者的病案资料,对住院费用基本情况、构成情况、人均费用、日均费用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2011~2013年肺癌患者资料32201例,人均住院费用2012年同比增长7.05%,2013年同比增长7.82%,日均住院费用2012年同比增长8.49%,2013年同比增长8.64%,2013年全部肺癌患者住院总费用构成中,西药费所占比例高(55.80%),自付金额占58.90%。手术患者人均费用为41421.85元,其中手术用材料费和西药费分别占32.72%和24.65%,自付金额占69.93%。化疗患者住院费用中,西药费占73.70%,自付金额占53.99%。结论肺癌患者经济负担呈现增长趋势,西药费是重要因素。应加强药品管理力度,合理用药;进一步深化医疗改革,降低恶性肿瘤费用的自费比例,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缪艳瑶;胡欣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高龄肾盂肾炎的临床护理,为日后临床治疗高龄肾盂肾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8例高龄肾盂肾炎疾病患者118例,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于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及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5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57%;其结果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89.83%;对照组患者对满意度64.41%;其结果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高龄肾盂肾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燕;张俊芳;曲宪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20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并给予系统的临床护理,观察护理效果,并记录相关数据。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均取得成功,成功控制术后相关症状,护理效果良好。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良好,且患者在术前术后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能够巩固治疗的效果。
作者:曹敏;乐迎春;高建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综合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2年7月~2015年6月来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68例)和观察组(n=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膀胱痉挛发生率分别为5.80%、2.90%,均低于对照组的23.53%、1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5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静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通过制定完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低位肠外瘘在疾病的转归过程中,心理护理极为重要,能够缩短病程,早日康复。
作者:杜杨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报告1例运用自理模式指导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康复护理。应用Orem自理模式,根据病例特点及不同时期提供完全补偿、部分补偿和教育支持的护理模式对该患者进行护理,充分调动和激发患者的主动参与意识,减少对他人的依赖,恢复自信和正常的社会功能,使患者平稳渡过危险期,顺利康复出院。
作者:丁佳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了解卵巢癌患者术后的心理变化及特征,提出相应的心理疏导方式。方法应用症状来自评量表(SCL-90)对168例卵巢癌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并与其他肿瘤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卵巢肿瘤患者,其焦虑、恐惧、躯化、敌对、人际关系等项因子分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结论加强宣教,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精神支持的护理疗法,改变不适当的态度和行为,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作者:万丹会;熊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我科从2003年3月~2014年10月共收治大面积烧伤合并颅脑损伤伴昏迷患者5例,针对大面积烧伤合并颅脑损伤护理重点及注意事项,为此类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以利于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和度过良好的休克期和改善生存质量。现将此类患者休克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爱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加强优质护理对再次剖宫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行再次剖宫产术的孕妇12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抑郁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再次剖宫产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洋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中的作用。方法32例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n=16)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n=16)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不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2w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及时发现并消除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及潜在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作者:浮燕;曹庆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随着微创外科手术器械的改进和手术技巧的提高,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甲状腺手术方式,其中腔镜手术方式用于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手术就是其中研究较多,且日趋成熟的方法,这种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操作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从而获得美容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甲状腺患者实施腔镜下切除手术进行全程护理配合,术前做好宣教和全面的准备工作,术后作好病情观察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进行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痊愈以后颈前没有手术留下的疤痕。不改变皮肤的色泽,不会有手术并发症。结论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有极强的美容疗效,具有手术安全、恢复快的特点,是治疗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患者甲状腺良性肿瘤的良好方法。
作者:杨晓琼;杨玉玲;李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肾结石是临床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柔性输尿管镜技术的内镜治疗泌尿外科的迅速发展已变得越来越简单,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结石手术已成为一些肾结石的首选技术,越来越明显的优势[1]。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了“临床路径”的医疗管理模式,对患者的有效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2]。在本文的作者进一步提高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治疗肾结石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负担,患者在我们医院的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钟勤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及围手术期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方法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28例,围手术期的护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结果2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是4.6d。结论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主要心理护理和健康相关知识教育,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上述措施是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实施的重要保证。
作者:叶璐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门诊应用与推广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四手操作技术,对照组未采用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尽量避免交叉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以及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有41例,占82.0%,不舒适度有9例,占18.0%,对照组患者舒适度患者有22例,占44.0%,不舒适度有18例,占36.0%;在手术治疗评价上,工作效率和医疗效果,观察组均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差异,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手操作在提高医疗质量、工作效率、降低治疗过程中伤害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都有显著作用,对口腔治疗具有满意的效果。
作者:徐胜;朱佳宝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指导医疗实践中优质护理在肿瘤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些年入院接受治疗的肿瘤内科患者70例作为研究样本,按照计算机随机数组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临床护理方式,对实验组患者在一般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方面的缺陷发生率为2.8%,无发生护患纠纷现象,患者满意度为100%,发生并发率为5.4%。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肿瘤内科对患者治疗的同时,应使用科学的优质护理辅助治疗,优质护理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弥补治疗的缺陷,降低手术并发率,并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吴明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护理特点。方法对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5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6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创伤小,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做好术前治疗,使患者尽可能达到正常生理水平,提高LC耐受力,术中、术后密切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能够保证高危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
作者:马学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在急诊手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0例急诊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心率和血压、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急诊手术患者中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稳定其血压和心率水平。
作者:刘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在乳腺微创旋切术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特殊护理。并在护理的前后期用SAS和SDS对他们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特殊的优质护理后,生活质量及病情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其测评的结果显示<0.05;而对照组的测评结果>0.05,差异不大。结论优质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经过了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患者的病情及其生活质量。
作者:高建红;乐迎春;曹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路径护理对重症脑梗死偏瘫康复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96例重症脑梗死偏瘫康复期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8例,一组为对照组,仅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一组为路径组,采用路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实验期限为3个月,实验结束后将两组重症脑梗死偏瘫康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路径护理的路径组,其患者在身心康复及综合康复能力上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路径护理可有效缓解重症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的精神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坚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治愈率、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及治愈率、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可以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作者:贺海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给予阴茎假体植入术患者人文护理的临床效果,并探讨人文护理在阴茎假体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7月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例功能勃起性障碍(E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以及护理效果。结果9例患者的手术均取得满意的效果,且术后未出现感染的现象。结论给予ED患者人文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手术成功的机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梁艳文;刘蕾;程笑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30例老年心肌缺血患者,依据其病情特点将其分别列入有痛组(对照组)与无痛组(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身体症状,并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经研究,在观察组患者处于睡眠状态的情况下,其心电图S-T会出现向下偏移现象,但是偏移的幅度不超过1.0mm;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发病率要明显较高,且其平均心率则显著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护理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时,要注意为其提高全面护理干预,以及时地发现并处理各种突发病危事件,以使其发病率显著较低。
作者:乔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全程护理措施,为提高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3年7月~2014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2例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19例,皮下血肿4例,腹胀7例,无大出血、高热、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精心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颜婕;邵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入院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由救护车送入医院的患者40例,均经急诊护理干预,由患者家属送入医院的60例,分别记为A组和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死亡率以及治疗期间的窒息发生率等。结果 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98.6%和88.0%,死亡率分别为1.4%和12.0%,抢救期间的窒息发生率分别为3.1%和20.0%,A组患者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急诊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王晓英;胥秋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膀胱粘膜切除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科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将其临床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与责任护士医生共同探讨治疗及护理措施,总结女性腺性膀胱炎护理对策,探讨开展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意义。结果38例患者,通过精心护理后,有16例治愈,20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94.7%。结论通过充分了解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术前,术后心里方面的感受,对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心理及临床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木卡带司·阿不都外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长期定量运动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其影响进行对比分析讨论。方法从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2型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使用一般的糖尿病2型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长期定量运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及血压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脂肪百分比、胆固醇水平以及血清甘油三酯。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血糖血压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血压改善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0.05),脂肪百分比、胆固醇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实验组改善更优(<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长期定量运动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病情大大缓解,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以及各项身体指标。
作者:田亚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模式在精神科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并为精神科的临床护理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于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模式;选取我院精神科于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开展整体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临床疗效,并做好对比。结果①研究组非常满意28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非常满意14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75.0%,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②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精神科病房中开展整体护理模式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能提高临床疗效,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饶爱群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情绪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经心理护理干预后,SDS及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在围手术期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子宫全切术患者的不良情绪表现,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胡云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综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高于对照组的78.0%(<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炎患儿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图拉古丽·吐尔荪;柴素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中的1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以及一般性的健康宣传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知晓率以及母乳喂养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与母乳喂养达到半年以后的孕妇明显比对照组高,其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全过程优质护理干预能够使母乳喂养率有所提高。
作者:欧阳燕;李运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探讨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不仅保证了导管的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又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晶惠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集束化分阶段综合护理进,观察两组患者住院的天数和费用,出院后12个月内疾病的复发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的天数、住院的费用和复发率情况明显比对照组低,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
作者:曹苹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根据笔者此前多年在外科诊室的护理经历,本文针对肾结石产生的原因、治疗期间的护理、及护理时的一般注意事项作了比较详细的讲解。
作者:江林;张蓓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慢性胃炎属于身心疾病范畴,本文重点探讨慢性胃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根据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一般护理、病情观察护理等以及健康教育。结果通过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显效7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治疗效果良好。结论100例慢性胃炎患者通过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后,疾病康复效果良好。
作者:李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费用及住EICU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8.00%、18.67%,均低于对照组的30.67%、4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E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患者的经济负担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昌友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并探讨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收集我院消化科2014年1月~2012年1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选择62例为本课题研究对象。内镜下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2例,对临床治疗的患者采取紧急护理措施。结果6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下止血治疗和急救护理后,59例均治愈,的成功率96%,3例患者术后治疗过程中再出血现象,相应有效的治疗是终出院后。结论使用有效的治疗治疗上消化道患者,给予紧急护理,有效防止出血现象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效果,它是值得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邓春秀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母亲及胎儿都有极高的危险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6月住院的248例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护理,并对其特性进行总结,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并实施。结果248例胎膜早破孕妇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自然分娩者178例,剖宫产者70例,发生羊水污染6例,住院期间,孕妇积极参与护理过程,对胎膜早破的处理感到满意,无新生儿死病例,母婴健康出院。结论重视对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观察,加强护理,可有效降低剖宫产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作者:李艳容;宋清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支气管哮喘64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两组。对照组32例,施行常规护理;给予余32例临床路径护理,入组研究组。观察评定效果,组间比较。结果研究组知识知晓率高(<0.05),依从性好(<0.05),满意度高(<0.05),有显著差异。结论支气管哮喘护理中运用临床路径,效果满意。
作者:龚海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驱虫斑鸠菊联合UVB光照治疗白癜风的影响。方法将61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注射驱虫斑鸠菊针2ml,1h后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同时全程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注射驱虫斑鸠菊针2ml,1h后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后观察色素脱失区色素恢复面积。采用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安全性和疗效的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8.81%,对照组有效率为66.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36,<0.05)。结论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并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疗效和患者满意度,是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玲;蔡瑶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宫颈癌放射性皮炎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和方法。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2015年07月在我院进行放射治疗并发生放射性皮炎的宫颈癌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结果72例宫颈癌放射性皮炎患者均好转或治愈,均能按计划完成放疗。结论通过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皮炎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周晓春;李清娟;陈丽宜;黄秀兰;周丽娟;桂玲;易梦婷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方法,降低或避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住院期间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方法自2008年12月~2009年12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1例,术前评估准备,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术后遵医嘱及时、准确、规范给药,密切观察患肢深静脉血流情况,指导、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等。结果无1例因护理措施不到位而发生症状性DVT。结论有效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可以减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春梅;邓姝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总结了30例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护理经验。本文主要介绍介入治疗逐渐成为脑血管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许多诊疗新业务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借鉴他人经验,应不断总结临床经验,丰富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内涵。严密的病情观察、科学、个体化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地防治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曹玮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了支原体肺炎合并发热患儿进行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患者100例,男性56例,女性44例,所有的患者都出现了咳嗽的症状,给予退热、平喘、止咳化痰等治疗,疗程为2~4w。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细心护理,全部患儿都痊愈出院。结论对患有支原体肺炎合并发热患儿进行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疗效显著。
作者:罗丽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乳腺癌重建的意义。方法10例手术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褥疮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生命体征观察皮瓣观察和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经过精心护理,10例患者的乳房外形、功能锻炼恢复。结论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同侧乳腺,改善女性的身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伍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的80例经病理确诊为早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综合性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及护理前后心理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除淋巴结数目、术中出血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跃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早期宫颈癌患者负面情况,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夏迪慧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肠镜下儿童肠息肉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对100例儿童肠息肉患儿,做肠镜前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指导,做好患儿的饮食指导,做好患儿肠道清洁处理,术中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支持和病情观察,术后加强并发症预防,做好家长和患者的健康指导。结果本组患儿均顺利完成肠镜切除肠息肉手术,无一例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1~2d,均康复出院。结论肠镜下电切除儿童肠息肉治疗方法安全有效,术前心理护理和肠道准备是肠镜治疗成功的关键,医护密切配合,操作者技术娴熟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本组100例儿童肠息肉通过肠镜检查得以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显示肠镜在诊断和治疗儿童结直肠疾病中的优势,而且在电子肠镜下切除儿童肠息肉,简便易行,安全可靠,适合推广。
作者:张荣书;张国来;刘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眼科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择期手术的眼科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护理组40例,常规组40例,对护理组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围术期基本生命特征、护理总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常规组,护理组的住院时间、围术期基本生命特征、护理总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要明显优于常规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的运用对于眼科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的缩短,健康的恢复,不良反应的减少和护理满意度的提升都大有助益。
作者:李晴晴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11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一般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进一步饮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显效45例,有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8豫,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80.3豫,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有效的饮食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同界医护人员临床实施。
作者:罗艳霞;张小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腹泻患儿40例进行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总有效率为79%是对照组,总有效率是93%是实验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是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干预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可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赖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一般病情危重,随时都有抢救的危险。在这过程中必须配合医生做好各种容量的管理,氧合的管理,还有各种外出的检查。目前常规在用的颈内深静脉,锁骨下深静脉,股静脉的置管都因重症监护室环境的关系及患者病种的复杂显得越来越受局限。PICC是将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由肘部静脉沿血管送入上腔静脉的一种技术[1]。抗压型PICC导管不仅适用于静脉输液治疗,输注化疗等刺激性药物患者,全胃肠外营养或者缺乏外周静脉通路患者,还因它能高压注射,可用于增强CT时高压注射造影剂,抢救时加压输血输液,也可测量中心静脉压及抽取混合静脉血气。抗压型PICC导管的使用给危重患者的血管通路建立带来了新的契机[2]。目前已在我们重症监护室广泛应用,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诸凌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体会。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120例,观察组69例采用急救护理程序,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抢救与预后。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和观察组FM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0.05)。结论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救护理程序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
作者:涂红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2月入我院行腹部全麻手术治疗的1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麻醉苏醒护理,即根据全麻苏醒期躁动的诱发因素进行术前评估,给予术中和术后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心率及血压。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在静息期血压和心率无显著性差异(<0.05),但在苏醒期,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率也对照组慢(<0.05);总躁动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在行腹部全麻手术时,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可减少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几率,同时能基本控制苏醒期的血压和心率。
作者:余丽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观察全程助产护理模式下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36例糖尿病产妇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产妇。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及生产方法,干预组产妇给予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质量。结果干预组产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组产后出血量、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组新生儿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果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明显提高分娩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小希;宋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眼科细节服务在预防眼科疾病方面的疗效。方法结合医院眼科护理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检查临床护理的细节和安全,分析细节服务在眼科护理中的作用。结果自从医院实行了细节服务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采取细节服务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逐渐上升。结论对于眼科的细节护理服务非常重要,可以保证眼科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方艳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重症骨盆骨折48例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从本院收治的重症骨盆骨折患者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的临床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患者的恢复程度。结果研究组骨盆骨折患者的恢复率为95.83%,明显优于对照组70.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重症骨盆骨折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工作,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并给与患者心理、急救、饮食、术后、出院护理,有助于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预防并发症。
作者:史珊珊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给予妇科患者在住院期间采取人性化护理方案,并分析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妇科患者的护理方式,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给予的护理方式非常满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结论人性护理方案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收效显著,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卢卫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4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采取合理的吸氧,以确保气道通畅,管理好呼吸机,应对各种条件的变化,选择合适的时间照顾患者一系列措施等。结果54例患者后插管条件逐步改善,插管1~50d(平均30d)断呼吸机、拔管,其中8例昏迷患者拔管意识清晰。拔管后患者需要重新插管,4例患者拔管后需给予正压通气,并在随后的治疗中予以随访。4例患者术后深昏迷、气管插管后呼吸衰竭改善,治愈率为95%。64例无气管壁坏死,喉水肿及医源性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呼吸机应用和呼吸衰竭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金晨曦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妊娠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剖宫产手术,给予一般护理,术前护理,低体温护理,术后护理,并观察临床效果,探讨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采集、分析、整理的方法对我院2013年~2014年间住院手术的20例产妇,进行手术室护理配合,观察护理配合后的效果。结果经手术室护理配合后,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的过程顺利,20例妊娠高血压病产妇及婴儿均康复出院。术中有2例产妇发生低血压症状,3例发生了子痫。术中以及术后发生低血压症状的病患人数为11例。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剖宫产是进行良好的手术室护理,使剖宫产手术的成功率得到了提升,降低临床中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使预后恢复良好,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施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难治性气胸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5年8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5例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且引流时间超过1w,根据患者的不同转归,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对患者的不同病因,采取针对性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尤其是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可有效的控制病情,促进患者康复。结论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有利于难治性气胸患者的康复。
作者:姚丽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COPD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使用本研究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发生并发症及疱疹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COPD临床症候(包括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咳痰等)的急性加重恶化、严重疼痛影响睡眠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痊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对于COPD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水平,促进临床愈合,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蒋珠玲;钟晓莉;唐智菊;谢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在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从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77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参照组,共有38例)以及依照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进行护理(研究组,共有39例)。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参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在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好,患者满意程度高,可以推广运用。
作者:曹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并实施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患者出院时,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对照组42例患者,满意26例(61.9%),较满意12例(28.6%),一般3例(7.1%),不满意1例(2.4%),总满意38例,满意度为90.5%(38/42);观察组42例患者,满意36例(85.7%),较满意6例(14.3%),总满意42例,满意度为100%(42/4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2000,=0.0404)。结论在腹腔镜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增强其手术、护理的依从性,减少医患纠纷,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莉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对31例经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证实并发DVT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通过抗凝溶栓治疗并加强观察和护理。结果19例治疗4d~7d,11例治疗8d~16d症状好转,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显示血栓消失,未发生肺栓塞等并发症。其中一例病情加重,转上级医院治疗后好转。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并发DVT的患者,在应用抗凝溶栓治疗的同时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赵爱新;陈丽;黄再娣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术后患者心理应激状态,观察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80例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进行了调查,并对80名患者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心理干预在恢复期间的阳性率均显著降低(<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减少术后麻醉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袁冬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老年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占老年人心脏病发病率首位,老年冠心病根据其临床特征,分为隐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硬化及心律失常五型。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如何掌握疾病的特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正确护理治疗方式,对疾病的转归极为重要。
作者:徐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经验与护理措施,提高该病的痊愈率。方法是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的儿科病例21份,根据患者年龄结构、临床分型,疾病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通过与医生配合和根据本病特点对疾病进行对分型护理,临床治愈6例,占28.57%。好转15例,占71.43%.治愈好转率100%。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精心的治疗,能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凯维坤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门诊小儿输液存在的问题,采取风险防范的护理措施,并观察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5月收治的91例门诊输液的小儿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9例患者根据小儿输液的难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对照组42例患者选择常规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3.33%,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门诊输液的小儿患者在管理中存在较多的难点,为使小儿的情绪保持稳定,提高护理质量,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高质量护理,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小儿的哭闹等。
作者:乔新燕;马文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及对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桂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静脉置管导管堵塞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57例手术后经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观察,分析导管堵塞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置管患者导管的护理,掌握预防导管堵塞的方法。结论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加强对置管患者及导管的护理,以降低堵管的发生率。
作者:陈顺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应激性溃疡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等严重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消化道糜烂、溃疡等病变,后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并使原有病变恶化。应激性溃疡出血是胸外科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较高,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与护理极为重要。我科行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其中1例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现将应激性消化道溃疡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何青;候玉华;王巧英;陈琴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口腔癌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200例口腔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应用整体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评分、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80.2±5.1),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56.2±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任国琼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基于糖尿病性白内障围术期安全护理原则,探索合理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方法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围术期综合评估患者整体身体状况,针对高血糖症结合临床生化检测指标使用POCT技术检测Hbaic,GSP,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制定管理目标和护理侧略,防止术后感染和各种并发症过早发生。结果围术期血糖管理达标,术后并发症降低,治疗效果明显。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围术期规范化干预,合理化护理,全面化评估,是稳定可控的高效管理模式。
作者:赵娜;李亚争;赵建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嗜铬细胞瘤是由嗜铬细胞形成的肿瘤[1],肿瘤细胞大多来源于肾上腺髓质,少数来源于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由于肿瘤或增生细胞能持续或间断地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物质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从而导致持续性或阵发性血压增高和多个器官功能代谢紊乱,严重者可致死、致残;目前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唯一方法,特别是腹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嗜铬细胞瘤的金标准[2],由于肿瘤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3],并且异常增高的血压使得该手术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做好围手术期血压的监测和护理对手术的成败至关重要[4]。笔者将其所在科室2012年~2014年收治的3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海荣;董彦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运用于心内科护理中的护理质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以及护理经验总结。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1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的41例患者也应用常规护理并且在此基础上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待患者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48,<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95,<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尚琴;张晓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中如何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法针对患者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采取个体化超滤曲线、钠曲线、低温透析液、透析中禁止进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等,明显降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低血压会使血液透析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影响患者透析效果。讨论个体化透析,避免透析中进食,加强健康宣教,改善营养状况等措施可以大大降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作者:张懿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脊柱外科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外科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观察组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脊柱外科患者进行疼痛护理有利于缓解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疗效显著。
作者:方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4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4例患者行腔内治疗术中并发症,患者行内镜下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缓解症状、下肢皮肤温度升高,改善皮肤颜色。结论介入治疗是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和综合性的医院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谢可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对于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效果的分析。方法将我院妇科收治的92例采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对照组在常规的护理模式上增加更为全面系统的心理干预,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增用心理护理的患者对比常规护理的患者,护理前后在焦虑和抑郁两个量表上的评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且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对于子宫切除的患者在不论在心理状态上还是身体恢复上均有较大改善。
作者:孙秀兰;曹招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了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存在的误区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饮食治疗知识调查表,评价10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存在的误区,并实施饮食护理教育、评价教育干预效果。结果病患者对于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误区主要表现在其没有正确掌握关于机体所需要的7大营养素,以及对于蛋白质的摄入、盐分的摄入、水果富含糖分的食物的摄入、坚果的食用以及食品能量交换表等等。经过健康教育护理之后,所有研究对象都明确了解了糖尿病饮食控制的重要性。结论糖尿病患者对于饮食治疗方法去是存在多方面的误区,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之后,其对于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明显得到改善。
作者:苏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嗅、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所以易导致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忽视它的产生和存在。它一旦经呼吸道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使组织持续缺氧,脑细胞对缺氧耐性差,故可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甚至造成死亡。由于我们对患者观察仔细,救治及时,从而降低并发病及康复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作者:徐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整形美容门诊受术者实施整形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整形美容门诊受术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患者给予整形护理综合性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本文研究可以看出,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4.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整形美容门诊受术者实施整形护理综合性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彭云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宫外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人文关怀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0.05)。②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6%,而对照组的满意率为66%(<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实行人文关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李淑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并总结影响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34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并询问患者的用药情况,查阅老年人用药安全的相关文献资料。对用药安全和护理对策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影响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的因素包括药物的吸收与分布、药物的代谢情况、药物应用种类、药物使用是否合适和是否配合治疗。结论影响老年患者用药安全因素包括药物吸收和代谢、药物应用种类和用药规范等,应通过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和评估老年人用药能力等方式促使老年患者做到安全用药。
作者:赵丽珺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了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从来我院就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随机选取49例作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另选取49例作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通过不同临床护理方法后的疾病预后效果。结果①两组患者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各阶段患病人数均有所减少,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减少人数更多(<0.05),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不良结局发生率为9.16%,低于对照组的20.40%。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给予全面、到位的临床护理干预,可让患者血压更稳定,减少不良结局发生率。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出院指导。结果245例术后均排尿通畅,无护理并发症出现。有3例出现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术治疗后,排尿通畅出院。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具有安全、无创,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较小,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津津;崔小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前,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中低位直肠癌约占到65%~75%。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理想术式。TME不仅能够降低直肠癌术后的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且可以使盆腔神经丛得到良好的保护,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也得以提高,由既往的40%提高到70%[1]。但是此术式仍有较高的肠瘘发生率,文献报道的发生率高达5%~15%[2]。肠瘘的发生常会引发腹腔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可造成二次手术、甚至死亡。面对肠瘘,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效果显著,然而为了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精心而专业的护理是必须的。
作者:王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对手外科再造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手外科再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30例,对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对医护人员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模式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在提高病患对护理的认同,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倪启迪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神经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择2012年1~12月在嘉兴市康慈医院178例神经症患者为对照组,同法选取184例神经症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法,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法。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观察组患者舒适度的平均得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舒适护理在神经症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
作者:沈晓阳;沈海群;汤娟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并且探讨对老年患者普及护理知识后对他们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分析应用效果。方法在2013年11月11日~2014年9月11日,选取88例我院附近社区的老年人群进行研究,按照信封法将88例老年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4例)以及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需要普及护理知识。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由后的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老年人群普及护理知识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孙丽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迷走神经反射是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拔除股动脉鞘管时发生的一种高危并发症,防止发生的关键在于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尽可能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在拔鞘管过程中,规范操作,降低术中对患者的各种不必要疼痛刺激。拔鞘管过程中尽量与患者多互动,转移其注意力,降低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术后护理过程中尽量减少尿潴留等因素对空腔脏器过度扩张的刺激以及血容量不足等诱因,均可避免或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因此,了解拔除股动脉鞘管时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干预是完全可以避免此反应发生的。
作者:庞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根据笔者多年在新生儿科室的护理经验,本文针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及护理时的注意事项作了比较详细的讲解,在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治疗同时应该给予积极的护理措施。
作者:肖芳;杨慧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梗阻患者8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贺翠琴;代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压疮的预防及可行性护理措施。方法对226例脑卒中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方案,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226例患者中,除2例患者临终前发生难免性压疮(11度),其余患者均无护理并发症。结论通过正确的护理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心护理,有效地预防并减轻了脑卒中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魏国荣;董韶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均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分析比较两组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好转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好转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患者优质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龙新燕;陈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行冠状动脉介人治疗术后患者合并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以防止和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方法护理人员通过密切的临床观察,正确合理服用口服药时间、方法、顺序、与饮食的搭配等,针对问题,查阅相关药物资料和文献的直接和间接实证,并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临床实践,制定出护理方案并实施。结果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全部正常时间出院,无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患者有15例出现慢性胃炎,10例出现消化性溃疡或粪潜血强阳性,12例出现牙龈或穿刺处皮肤出现瘀斑。结论合理正确服用抗凝口服药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发生,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杜洪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助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6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00例,参照组采用护理人员随机排班,无亲人陪伴,助产人员很少与产妇交流;观察组在分娩前后有亲人的陪伴,且助产人员施以有效的心理护理,与产妇沟通交流,护理人员实行弹性排班。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参照组,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结论在产妇分娩前后医护人员应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保证产妇处于一种轻松的状态,做好分娩过程的解释工作,是产妇能够配合分娩,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付微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纳入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产科的新生儿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脐带护理情况以及儿童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临床上在对新生儿脐部护理中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降低脐部感染率,促进脐带脱落,改善新生儿生存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靖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手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共72例,选取年限在2013年6月~2015年1月通过抽签随机将72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36例。其中一组患者通过常规手段进行护理,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对比,设定为优势组。结果优势组中手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3例),低于对照组的25%(9例),且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对手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的并发症发生进行干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丽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根据笔者多年在外诊室的护理经验,本文针对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期间的护理、及护理时的一般注意事项作了比较详细的讲解,该病症在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同时应该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沈莘;郭琪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27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科学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治疗期间经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出院。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患者癌灶并没有出现显著扩增。结论对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肝癌患者,给予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让手术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保证。
作者:潘肖铭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系统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质量和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方法将我院ICU收治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8例予以ICU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8例每日行APACHEⅡ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制定护理策略和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比较两组患者间住院时间、总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救治成功率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人力配置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总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人力配置的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应用APACHEⅡ评分系统有助于提高ICU护理质量,节<患者住院成本,且优化护理资源合理配置。
作者:崔美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总结5例特重烧伤患者使用翻身床的护理,翻身前做好充足准备,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翻身时注意管道维护及仪器工作正常,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综合考虑各种特殊情况,保证翻身安全。翻身床治疗特重度烧伤,能加速创面干燥、结痂、减轻因创面或长期强迫体位引起的严重感染,从而有效地预防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利于身体康复,同时加强翻身时的全程护理,防止意外。
作者:岳敬敬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肝性脑病是指严重肝病引起的肝脏功能衰竭而导致代谢紊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是肝功能衰竭的终末表现,是肝硬化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文通过对46例肝性脑病患者的神志、行为等的观察,总结院加强安全防护,控制蛋白质饮食,减少外界刺激,保持大便通畅,是及时发现肝性脑病及防止病情恶化的重要依据。
作者:孙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调查与分析重症监护病房中重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探究重症监护对其采取的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出200例于2014年12月~2015年4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重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其心理状况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结果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负面情绪明显,患者存在明显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等消极思想,十分关注病情发展情况、自身安全性和预后等情况。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应加强与重病患者的交流与沟通,时常为其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措施,这有利于形成良好医患关系,提高患者配合医生治疗的意识。
作者:朱瑞;徐凤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总结20例地震致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的早期、积极康复护理经验。特别是护士对患者进行早期、积极的康复锻炼和情志护理的作用。方法地震致胸腰段椎体骨折20例,重点是指导患者康复锻炼并对其进行情志护理、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采取JOA腰痛评分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评价其治疗前后效果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心理评价采用焦虑评分表、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在其治疗前及出院前给予测评。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JOA腰痛评分(8.24±2.28VS16.12±5.44)、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38.88±3.06 VS 26.82±7.9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8.53±8.62VS58.24±38.28)及患者的情志方面(抑郁院41.75±8.53VS25.44±2.10,焦虑院41.63±7.65VS23.06±2.96,社会支持:38.75±7.35VS45.38±4.8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患者的腰部功能明显改善和心理功能恢复较好。结论早期介入对患者进行情志及康复指导,有利于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减少残障和有效减少心理疾患,减少心理疾患的发病程度。
作者:黄聪;高梦徽;郜娟;黄英;余艳;张兰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癌症的诊断一旦被确立,自然会导致一系列的情感反应。对晚期癌症患者来说,产生悲观情绪是对这种痛苦生活体验的正常反应。感觉紊乱会引起众多其它情绪变化如震惊、否认、焦虑等等。然而当这些症状达到一定程度,符合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时,确定诊断和治疗就是非常必要的了。癌症患者产生抑郁的情绪的机率是非常大的,根据相关的数据调查显示,接近25豫的癌症住院患者伴有抑郁的情绪,其心理状态要比一般的患者要复杂得多,一旦被确诊为癌症,很多患者都会对生命产生绝望的心理,加上疼痛以及长期住院带来的经济问题和家庭矛盾,都很容易使患者产生抑郁的情绪。早期识别并评估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情绪,并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汉荣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重症麻疹患儿输液外渗中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11月~2015年7月在我科住院输液的152例重症麻疹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防渗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出现输液外渗的比率及外渗程度,并分析预见性护理的作用。结果152例重症麻疹患儿进行静脉输液,有47例患儿发生静脉输液渗漏,其中观察组有13例,对照组有3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重症麻疹患儿采取积极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可降低静脉输液渗漏的发生机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倪郝林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胃肠道肿瘤患者临终自我感受负担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11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采取针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及患者临终阶段应对方式来评估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SPBS评分(41.81±5.39)显著低于对照组(49.26±6.56)(<0.05);临终关怀阶段配合治疗、社会参与、合理膳食、心态平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等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自我感觉负担,引导胃肠道肿瘤患者临终期间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肖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小儿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对2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小儿入院后给予积极抢救、快速、准确用药,精心护理。结果2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小儿全部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为3d。结论及时、准确、有效地用药,积极、精心的护理,可减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小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康复,减少住院天数。
作者:侍海棠;李月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高血压脑出血一直占据着致死率的首位,临床特点表现为发病突然性、病情发展迅速、临床症状严重、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较多、预后差异显著等。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高血压病常导致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管壁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强度,出现局限性的扩张,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他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其中豆纹动脉破裂为多见,其他依次为丘脑穿通动脉、丘脑膝状动脉和脉络丛后内动脉等。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先使血管内膜下基质肿胀,内膜下有脂质沉淀,在内膜与内弹力层之间形成无结构物质,弹力降低,脆性增加。血管壁张力丧失并有纤维素性坏死,产生局部动脉在血压冲击下呈纺锤体或球状凸出,即粟粒状动脉瘤,血液还可侵入管壁而形成夹层动脉瘤。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动脉瘤破裂引起出血。另外,高血压还可引起脑小动脉痉挛,导致远端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产生出血。此外,脑内动脉壁薄弱,中层肌细胞及外膜结缔组织少,且无外弹力层,可能导致高血压脑出血多于其他内脏出血。由于近几年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血压脑出血在神经外科的治疗当中能够运用更为先进及有效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合优质合理的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本次研究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与护理服务,进行临床诊治方面的观察与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王银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通过对38例实施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总结出亚低温治疗患者的护理要点为院神经系统监测、生命体征监测及护理、消化系统监护、体位护理、复温护理、基础护理等。
作者:闭芬艳;王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8例,并根据患者的病情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术前、胸腔放液、心理、高热等综合护理。结果经过有针对性的高效护理,68例患者在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的应用,对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大有助益。
作者:黄金兰;吴荣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糖尿病健康教育在非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血管外科/普外科所有患者中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116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度、自我保健意识、健康习惯养成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度、自我保健意识、健康习惯养成率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糖尿病健康教育应用于合并有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晓度与自我保健的意识,使其能够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控制病情发展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晓庆;李秋蕾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患者中应用综合心理护理措施对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为45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综合心理护理。结果两组血压、心率、疼痛评分和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手术室患者中应用综合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效果显著。
作者:徐芙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对脊柱外科患者临床应用护理。方法将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外科患者共120例,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采取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60例,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比出院前对每1例患者就健康教育效果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掌握相关知识、患者情绪稳定度、能自我护理、能进行功能锻炼、发生并发症等方面,观察组百分率比均优于对照组。在掌握相关知识、患者情绪稳定度、能进行功能锻炼、发生并发症等方面上,两组数据存在差距,<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自我护理上,两组数据差异不大,<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就应用临床护理来说,开展健康教育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
作者:赖玲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分析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4月~2015年3月入院的210例分娩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办法,实验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两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初产妇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为(94.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0.05)。同时,实验组初产妇的角色适应能力合格率为94.14%,对照组为81.95%,且实验组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初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初产妇角色适应能力和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也较为显著。
作者:欧阳长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解除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方法通过对安全隐患问题的分析,制定防范措施。结果消除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结论通过护士和患者及家属之间的协作,建立安全防范意识,为患者创建一个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
作者:王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90例,对其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老年患者的各种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妥善、全面、个性化的护理,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能明显减轻不适症状,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学梅;崔俐;赵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讨论对严重创伤急诊患者在救治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4年6月治疗的100例严重创伤患者结果:100例严重创伤患者中,经过抢救脱险的患者为97例,死亡的患者为3例,抢救成功率为97%结论:医生与护士采取以患者为中心的抢救方式,取高效率的严重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医生与护士的通力协作下,能够显著的提升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温钰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甲亢患者中应用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甲亢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和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甲亢患者中应用心理干预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满意度。
作者:田惠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护理干预预防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有创与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所引起的呼吸机相关肺炎。方法将2014年1月~12月住院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并应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治疗患者78例作为实验组,将2013年1月~12月住院的同类疾病且施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的患者8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了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了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0.05)。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有创与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吴旭明;王彩荣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鹅口疮两种护理方法的疗效对比。方法将32例新生儿鹅口疮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先用2%碳酸氢钠溶液口腔护理后再将10~20万u/ml涂擦鹅口疮处;观察组仍用2%碳酸氢钠溶液口腔护理后再用该溶液打湿的棉签蘸上制霉菌素细末涂擦鹅口疮处;观察口腔黏膜的修复状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结论用2%碳酸氢钠溶液口腔护理后再用该溶液打湿的棉签蘸上制霉菌素细末涂擦鹅口疮处,此方法可加快口腔黏膜的修复,从而减轻患儿痛苦,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爱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诊的89例老年眼科手术患者,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检测患者入院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焦虑程度。结果患者入院时焦虑度评估值为9,手术前中后的评分为12、6、7,患者术前评分明显高于后来,焦虑感在手术过程中低,手术结束后略微回升。结论眼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刚入院时焦虑情绪严重,入院后,进行个性化护理,手术患者的焦虑状况均得到积极改善,固眼科手术前后对患者展开个性化护理是有临床效果的。
作者:张文怡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析晚期肺癌患者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晚期肺癌50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两组。25例接受常规护理,入组对照组;实验组25例,护理方式为综合护理。观察评定两组效果,比较分析。结果组间对比,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满意度高(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晚期肺癌患者综合护理有极大运用价值。
作者:毕良琼;刘丽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强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控制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系统护理强化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并比较实验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健康教育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护理后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行系统护理强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近期控制效果。
作者:徐建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浅析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控制和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方法分析12例PICC置管中血栓形成护理中置管前护理、置管后护理、置管后血栓形成护理的详细过程。结果12例血栓形成患者,经过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ICC置管穿刺血管选择与穿刺后专业护理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作者:罗桂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因眼压急剧升高,眼睛出现剧烈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视力急剧下降,可仅存光感。因此患者常常表现为较强烈的焦虑和恐惧,对护士采取的所有护理措施很排斥,这对手术治疗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本人对3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加强心理护理,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的焦虑及恐惧程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彭春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是临床诊治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而ERCP术后引起的并发症仍然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是ERCP术后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一般为1%~10%,在某些高危患者中可高达30%[1-2]。如何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科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对12例患者进行ERCP检查,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徐兰兰;谷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悦栽引导下内脏大小神经毁损术治疗胆囊癌癌痛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行悦栽引导下内脏大小神经毁损治疗胆囊癌癌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及术后进行及时有效的支持、对症等围手术期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1例患者出现穿刺处轻度酸痛、低血压,2例患者出现腹泻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术前VAS评分(7.54±1.23)分,术后员w、2w、1月、2月随诊,患者VAS评分(2.19±0.36)分,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0.05)。结论悦栽引导下内脏大小神经毁损术是治疗胆囊癌癌痛的有效方法,心理护理、术前指导以及术后及时有效的支持、对症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华秀;曹新添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应用于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按照患者的情况下,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和措施,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呼吸机的时间是明显比对照组短。结论加强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房管理控制,并采取有效措施在呼吸道患者的管理,减少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概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林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应用VSD引流的护理干预方式,并对其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共计160例,在征得患者本人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调查与研究。将16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我院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对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如心理护理等,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患者术后负压引流的时间与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并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应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发生感染,负压值以及引流管堵塞等情况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的住院时间以及负压引流时间方面均要明显地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也存在着统计学的意义(<0.05)。结论在对四肢开放性骨折并应用VSD引流的患者实施有效地护理干预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蒋华荣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的近期疗效,并提出具体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61例小肝癌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入选者均有手术指征,分别采取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腹腔镜组,n=25)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n=36)。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术中出血、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术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近期疗效好、安全性高,加强围术期护理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徐伟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乳房分期护理针对顺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产科98例顺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院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方法是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取的护理方法是对孕妇乳房进行分期护理,将两组的母乳喂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纯母乳喂养13例(26.5%),纯人工喂养33例(67.3%),混合喂养3例(6.1%);实验组纯母乳喂养28例(57.1%),纯人工喂养19例(38.8%),混合喂养2例(4.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采用乳房分期护理方式对顺产后的母乳喂养具有积极的影响,减少了乳房并发症,提高了母乳哺养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苏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ICU病房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ICU病房中28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及封管方法,总结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结果280例患者中出现留置针脱落20例,皮下血肿10例,液体渗漏15例,导管堵塞8例,静脉炎5例,静脉血栓2例,通过及时处理,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静脉留置针取代钢针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但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杨玉静;李亚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脑梗死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1],是指因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2]。部分患者多伴有偏瘫等肢体功能障碍,长期卧床不起,营养不良,因病情需要,必要时会进行输血治疗。临床输注血液制品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措施之一[3],在输注过程中可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常见的输血反应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轻度的过敏反应表现为输血后出现皮肤瘙痒,局部后全身出现荨麻疹;中度的过敏反应可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也可发生喉头水肿,表现为呼吸困难,两肺可闻及哮鸣音;重度的反应表现为过敏性休克,一般很少发生。通过回顾1例输入同型血浆出现发热、荨麻疹以及哮喘患者的抢救,探讨发生的原因、护理措施和对症处理措施,以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提高医护人员的抢救能力,保证输血安全[4],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5例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8例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后服药不依从率、部分依从率、完全依从率分别为2.63%、13.16%、84.21%,护理满意度为97.37%,对照组护理干预后服药不依从率、部分依从率、完全依从率分别为18.92%、29.73%、51.25%,护理满意度为62.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袁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护理干预在降低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治疗中出现非计划性下机情况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呼吸泌尿内科中收治的行CRRT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研究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另选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院呼吸泌尿内科中收治的行CRRT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后CRRT治疗中出现非计划性下机的发生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CRRT治疗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非计划性下机的发生率,有效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周惠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颈深部筋膜间隙感染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对策,预防和减少此类疾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8月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05例颈深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特征和护理策略。结果105例颈深部间隙感染患者病情观察及时、护理措施得当、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良好,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颈深部筋膜间隙感染患者病情危重,并发症较多,工作中要有预见性地观察其病情变化,并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护理措施,方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周琪琳;夏琬寓;杨杨;林爱桃;程红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进一步研究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有效应用。方法选取收治的骨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几率、满意度、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差异。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几率(16%)明显低于对照组(48%),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住院费用(31254.6±325.4)元、住院时间(13.2±7.7)d显著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降低并发症几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营;顾翔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共80例,按照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以上两组患者均进行临床常规内科疾病及抑郁症治疗,并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对临床护理非常满意21例,对于临床护理基本满意12例,对于临床护理不满意7例,本组患者治疗前SDS评分平均为44.16分,SAS评分平均为43.62分,治疗后SDS评分平均为33.91分,SAS评分平均为34.87分;相比较对照组40例患者对临床护理非常满意16例,对于临床护理基本满意11例,对于临床护理不满意13例,本组患者治疗前SDS评分平均为43.28分,SAS评分平均为43.17分,治疗后SDS评分平均为38.61分,SAS评分平均为39.13分。应用统计学软件将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即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论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应用于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琴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总结后路矫形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采用后路矫形术治疗8例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相应护理。结果8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经后路矫形手术治疗后,通过精心护理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对采用后路矫形手术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患者术前应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评估,做好术前准备,训练呼吸功能及床上大小便;术后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体位及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疼痛护理,引流管护理,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及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同时重视术后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锦荣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6月~2014年12月经确诊为糖尿病的6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32例),常规组给予基础治疗,干预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结果经社区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控制达标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0.05)。结论本研究证实,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者:朱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主动固定起搏电极导线的起搏器安置术对患者的好处及护理工作上的优势。方法分别选45例主动固定起搏电极导线的起搏器植入术为实验组和被动固定起搏电极导线的起搏器植入术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术后护理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卧床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缩短,营养状况良好,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而对照组则相反。结论主动固定起搏电极导线的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不但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而且有效的减少了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韩江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方法在提高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成功率的应用。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提高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成功率为活动主题,通过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进行现状调查,对影响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成功率由改善前49.06%提高到改善后达70.40%,患者满意率由89.52%提高到93.2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品管圈管理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外周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成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增强了护士的成就感,值得推广。
作者:周湘莉;冯慧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对压疮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通过建立压疮预防和护理措施,明显降低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结论护理人员应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宣教工作,对于压疮患者不但加强皮肤护理,还要增进营养的摄入,增加抵抗力,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费用和负担。
作者:姚海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对于盆腔炎的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3年5月~2014年5月到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120例盆腔炎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临床护理,而对于研究组患者则是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明显比对照组好,且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在临床护理的满意度上,研究组患者高达96.67%,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为68.3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盆腔炎的住院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很好的提高盆腔炎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具有非常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冉红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上以“三多一少”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终身疾病,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发病人数也日益增多。经观察,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不仅仅与遗传和肥胖外,还与生活和心理因素紧密相关。因此,其病情控制除需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掌握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征,给予早期的心理干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及时给予疏导,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作者:鲁晨;陈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预见性和警惕性。采用预见性护理,护士在进行风险评估后能够主动的、有针对性性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提升护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而提升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石慧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糖尿病并发肺结核74例,按照护理干预模式差异将其分组。对照组共37例,施行常规护理干预;余37例模式选择中医护理干预,入组研究组。观察两组效果,予以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血糖指标改善明显(<0.05),结核病灶及胸腔积液变化明显(<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血糖控制较好,肺结核病情改善明显,影响较大。
作者:赵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手术患者206例,其中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7例。对其临床资料。术后所采取的预防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于及时治疗和恰当的预防护理措施的落实,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高龄、长期卧床、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解剖结构的差异等有关。根据原因采取积极治疗和及时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止DVT的发生,减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武颖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分析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6例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脑积水患者的护理方案。通过加强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的方式。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计算患者的治疗的显效率。结果本次实验的86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之后,79例患者的脑积水症状得到改善,7例未改善,总体有效率达91.86%<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脑积水患者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配合综合性护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显效率,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门诊输液室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4月182例在门诊输液的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101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81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1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7.42%。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门诊输液室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效果,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殷春健;马文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总结优质护理在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的实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2年甲状腺手术患者55例选为对照组,2013年甲状腺手术患者55例选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予以个性化优质护理模式。结果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手术疗效,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张继宏;周丽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析眼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眼科接受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风险因素的认知情况、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医患纠纷率,并记录相关数据。结果对照组患者对风险因素的认知情况和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优于常规组,同时,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医患纠纷率也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眼科住院患者实施安全管理,能够提高患者对风险因素的认知和护理的满意度,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医患纠纷率。
作者:王洁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的中医多途径给药综合调理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西医护理组与中医护理组,各35例;西医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单纯抗生素治疗,中医护理组在西医护理组的基础上采用同一剂中药,分别给予中药灌肠、离子导入、药渣湿敷;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并总结护理此类患者的有效方法。结果中医护理组经过中医多途径护理干预后,愈显率48.56豫,总有效率94.3豫,明显高于西医护理组的愈显率31.42豫,总有效率85.7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分析总结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多途径给药综合护理慢性盆腔炎临床护理的确切疗效,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无明显不良反应,经济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并为临床护理此类患者提供参考。
作者:刘茜;宋利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在提高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中的影响和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于我院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5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进行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情况以及患者术后12月的生活质量CQOLI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评分相比较,观察组HSS评分以及GQOLI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赖华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现代外科手术的发展要求,是小的手术创伤,达到相同或更好的治疗传统手术。腰椎骨折手术是第一选择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经椎间孔腰椎骨折手术(TLIF)因为并发症发生率小,成为更多人的认可[1]。传统开放TLIF技术通过对经典的中间背部中间,大量剥离椎旁肌肉和韧带的两端,腰背肌损伤,出血。微创侵入性、微创TLIF椎旁Wiltse手术入路,经多裂肌和背长肌进入太空,可以避免插入肌肉剥离,减少椎旁肌肉挤压损伤,减少术中出血,相同或更好比传统开放TLIF手术疗效。微创技术,介入技术,微创TLIF技术和椎弓根螺钉可以用来完成微平面和X射线设备[2]。近年来,微创外科在我院进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应用,完成了10例手术,具有良好的效果。现在的报告如下。
作者:丁美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核医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核医学科室接受检查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核医学科检查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核医学科检查时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1.11%),<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推进核医学检查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核医学科的护理质量,提高病患满意度。
作者:万琦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精神科封闭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的实践和成效。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实践,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成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患者的健康效果都明显有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精神科封闭病房开展优质护理实践成效较高,可以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护理技能水平和质量,增强护士服务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对于老年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沟通方式,以求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选取了老年性脑血栓患者200例,强化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并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解,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有41例患者首次发病,因溶栓及时都已基本痊愈;95例患者肢体活动、语言功能恢复较好,进行康复训练;63例有肢体活动、语言功能部分恢复,并且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另有1例患者因合并多种疾病医治无效死亡。结论在通过药物对老年性脑血栓进行治疗的同时,强化对患者的临床护理与心理沟通,可以使得老年患者的各项需求得以满足,有效降低老年性脑血栓的致死、致残率。
作者:姜秀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严重眼外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严重眼外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眼外伤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症状与视觉功能、身体机能、精神心理及量表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严重眼外伤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谢德淑;朱良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后的体会。方法研究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后的护理心得,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4月~12月19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术后没有1例发生刀口出血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有6例发生轻微气腹,有2例发生咽部不适,经过精心护理后症状消失。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的关键。
作者:徐晓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通过观察100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患者的护理效果,介绍并总结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11月~2015年5月在我院诊疗的100例不孕不育患者,所有患者进行均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根据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和心理状态等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详细记录患者治疗护理后的妊娠率和心理状态等。结论合理的护理方式能够促进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治疗不孕不育患者的妊娠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作者:廖太秀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总结临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肺癌患者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0例肺癌患者应用速碧林(根据患者体重选择所用速碧林剂量,体重≤50 kg者用0.3ml;≥80kg者用0.6ml;介于两者之间,则用0.4ml,每天皮下注射一次)预防性治疗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注射部位及注射手法改良等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疗效。结论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肺癌患者血栓形成有显著增疗效,通过积极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
作者:吴海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索直肠癌造口术术后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总结2014年1月~2015年1月采用该术式治疗直肠癌31例的术后护理成效。结果3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无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术后细心的护理,以及出院前后的健康指导、饮食护理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是媞;王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比较全程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7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39例,给予研究组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出院15d后对其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QUL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著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其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情况。
作者:刘俊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已经成为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肥胖、2型糖尿病等疾病关系密切,其中主要包括了院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炎、肝硬化等。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不显著,且临床上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方法主要以饮食调整和适当运动降低体重治疗为主,但是这些方法长期疗效前景,治疗预后较差。本文将以非酒精性脂肪肝为起点,分析当前非酒精性脂肪肝常见的治疗方法,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王荣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本文综述国内外关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总结国内外学者针对PDMS-2的信度效度研究,分析PDMS-2与其他运动发育量表的对比和在日常康复医学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找出PDMS-2的优缺点,并展开讨论。
作者:李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早期再灌注可以立即恢复闭塞冠状动脉血管有效的前向血流灌注,缩短心肌细胞的整体缺血缺氧时间是治疗的首要目标。早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能挽救濒死心肌、保护心功能、改善心室重构、维持梗死边缘区域电稳定,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其对人员技术及设备条件要求较高,且部分患者就诊时间较晚,已错过再灌注治疗的佳时机,对于这些未能接受直接PCI的患者,延迟PCI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是否可获得与直接PCI相似的临床效果以及延迟PCI的时机问题尚存在较大争议。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延迟PCI治疗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张霞;曹艳君;张红雨;仇宝华;吴志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孟河医家丁甘仁,广闻博览医术精湛,备受后世推崇。《丁甘仁医案》详尽列数了丁氏治疗内伤咳嗽的相关病例,体现了丁氏治疗咳嗽方面丰富的经验。其对于咳嗽的治疗上继承先贤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发挥,融汇伤寒和温病两大学说,熔经方及时方于一炉,精于脏腑辨证,注重后天之本脾脏,综合运用健脾和胃、清肺润燥、温阳逐饮、佐金平木等多种治法,疗效卓著,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作者:吴永钧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与危险因素密切相关,除传统危险因素外,心理因素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与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相互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后,因此心理平衡是心血管健康的基石。提高医护人员对冠心病患者的精神心理障碍的认识,帮助冠心病患者正确应对疾病,形成健康、积极的心态,对提高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及改善临床长期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车琮璐;刘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1年内有症状并经真菌学证实的VVC发作4次或以上,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 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发生率约5%[1]。分初始治疗与巩固治疗,多数患者复发机制不明确,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巩固治疗方案。妇女反复发生,严重影响着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本文复习有关文献,,就RVVC的病因、可能的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率腊梅;王学会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而化学合成的抗癌药多半对人体正常细胞产生毒副作用,因此从天然动植物中寻找低毒、高效的抗癌活性成分仍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季树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通过对风湿性心脏病护理的探讨,有针对的进行瓣膜置换术前术后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方法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加强全方位护理,包括专科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疾病的预防及康复指导。结论及时有效的观察与护理,可提高治疗的效果,加快患者的恢复。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白血病是我国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排在第6位。但在小儿恶性肿瘤中,白血病的发病率排在第1位。近年来,小儿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不断提高,但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是多种环境因素与遗传易感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本文就小儿白血病的环境与遗传易感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吴丕六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暴聋,西医学称为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 ,SSHL),是指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本文对暴聋现阶段研中医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姜辉;黄丽贤;丁雷;刘大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是一种少见的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静脉窦内血栓形成造成颅内压增高,同时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多见于围产期妇女。由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漏诊、误诊,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病死率很高。目前影像学检查是CVST确诊的主要手段,具有重要价值。随着近年来影像诊断学的进展,目前除了抗凝和溶栓治疗外,多途径联合血管内治疗是治疗CVST的主要方案。本文对近几年该病的相关问题的新研究进行了总结。
作者:佟志凯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呼吸机是重症监护病房内常用及主要的医疗监护设备。随着呼吸机的使用日渐普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 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本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如何采用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降低VAP的发生进行综述。
作者:徐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且气流受限呈进行性进展,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的疾病,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COPD的发病主要与生物燃料和颗粒物所致的炎症反应有关,机制复杂[1]。本文主要阐述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 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瘦素等细胞因子在其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刘颖卉;綦君香;田美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中老年疾病,而对于妇女来说,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常会患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易引发骨折、骨骼变形等症,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有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是骨组织中含量高的一种功能多肽,其含量可能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存在关联性,故本文将主要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进展。
作者:夏晓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是一组主要来自胃肠道和支气管的罕见肿瘤。随着正电子发射型核素镓-68(68 Ga)标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s,SSAs)在临床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Emis ion Tomography,PET)方面的成功运用,68 Ga标记受体显像正在成为NETs富前景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商品化锗-68/镓-68(68 Ge/68 Ga)发生器及68 Ga标记放射性药物自动化合成装置在市场上的稳定提供,将会在临床上成就安全、实用、灵敏而又特异的神经内分泌肿瘤68 Ga标记受体显像。
作者:张林;杨星;任庆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血管生成与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抗血管生成治疗是不同于常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治疗方法的新策略,它具有靶向性高、高效、低毒等优点。本文就血管生成与NPC的关系及相关靶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莹;刘艳军;余文兴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原发性胰腺癌是一种相对罕见、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但疗效不确切,患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探索有效的诊疗方法迫在眉睫。本文总结了分子生物学在胰腺癌的遗传性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随着新的诊疗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胰腺癌的预后有望在将来得到改善。
作者:潘利;姜成文;杜爱杰;张洪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化疗引起的副作用呃逆导致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受到了明显制<;针灸疗法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对恶性肿瘤化疗致呃逆的症状有着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本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致呃逆症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的针刺方法对化疗引起的呃逆均具有治疗作用,通过文献综述,认识到针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致呃逆症状确实效宏价廉,期望有益于临床应用。
作者:罗斌;田建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颈动脉狭窄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它属于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主要致病因素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如果颈内动脉狭窄超过70%,往往引发患侧大脑血流灌注显著减低。本文简要介绍颈动脉狭窄超声检查方面的常用技术及其进展。
作者:曹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1中西医的特点对比中医和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学科,如果说西医是科学,那么中医就是哲学,就是艺术。西医的科研结果是从小白鼠等动物体为对象做实验,而中医则是从漫长几千年人类缺医少药,根据不同病情需要人体直接试用、总结再实用而得出的医治效果[1]。西医的观念是局部的,定止的、形而上学的。中医是以阴阳五行八卦理论为根据,运用朴素辩证法观点把人体看成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中医特点是:整体观念辩证论治[2]。
作者:殷永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1破骨细胞、成骨细胞与骨质疏松症破骨细胞(OC)来源于造血干细胞,介导骨的吸收。成骨细胞(OB)来源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介导骨的形成。在正常骨组织中OC和OB维持在一定的数量,其相互作用也处于动态平衡。任何破坏其平衡、使骨吸收作用强于骨形成作用的因素均会促使骨质疏松症的形成。
作者:周圆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是指患者喘息、气促、咳嗽等症状突然发生并症状短时间内急剧加重,一般发作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主要特征为呼气流量的降低,一般诱发原因为情绪变化、接触变应原及刺激物导致。针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常规治疗方法不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常处于急重状态或持续发作中。通过进一步的治疗干预可缓解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症状,同时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具有重要作用,可通过辅助治疗仪器的护理、护理模式转变及针对性护理几个角度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间期进行干预。
作者:高坤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老龄化,临终和死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全球癌症、AIDS等疾病的发生率呈现普遍上升趋势,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及临终和死亡给患者及家属所带来的影响也备受重视。临终关怀的推广有利于提高患者临终阶段生命质量,也有利于节约卫生资源,对患者自身及其家庭、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需要全社会共同重视。本文通过从临终关怀的概念、意义、我国临终关怀的主要问题、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方向几个方面综合论述了我国临终护理的现状与发展情况。
作者:李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概括近年来慢性胃炎药物治疗的新进展。方法综合使用文件检索法和病历分析法来总结慢性胃炎的治疗药物及其临床疗效。结果临床上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很多,总体疗效较好。结论立足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谭伟强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及死亡率位居所有肿瘤第一位,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据统计,近年来随着吸烟人群的增多及空气污染的严重,肺癌的发生率呈逐步上升趋势。手术是治疗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无手术禁忌的患者越早进行手术治疗效果越佳。临床上以往使用传统开胸手术进行治疗,随着传统手术的运用,其缺点也越来越明显,不仅失血多、并发症多、创伤大,且对于患者的恢复有较大影响,尤其是体质差的老年患者。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胸腔镜的出现为胸腔手术提高了安全性,其微创的优势明显优于开放式手术,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本文对肺癌患者不同外科手术方式进行综述,总结胸腔镜治疗肺癌的优势。
作者:李文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已超过心血管疾病成为新世纪人类的头号杀手[1]。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几乎伴发每个患者病程发展的各各阶段,可从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多个方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其整体生活质量下降[2]。医生、护士、患者在癌性疼痛控制上都起重要作用,护士作为病情观察及治疗执行者与患者接触密切,在疼痛管理上起关键作用,有些发达国家或地区以护士作为疼痛管理的主体模式,护士癌痛知识缺乏是普遍现象,我国尤其明显,作为妇产科护士,因癌痛患者相对少,对癌痛认知能力尤显不足。本文将妇产科护士对癌性疼痛的认知现状做一综述。以便对不足加以改进,以期护士对癌痛形成长期的管理机制,有效的控制疼痛。
作者:徐艳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cute traumatic coagulopathy,ATC)是人的机体在严重创伤的打击下,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高,进展迅速,及早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作者:陈杨璞;贾国强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留置导尿术被广泛应用于麻醉或手术后排尿困难的患者及危重患者,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包括尿道损伤、尿路感染和尿道狭窄等,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住院费用。国内外已有较多研究报道了留置尿管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尿管的选择、导尿操作过程的损伤及患者自身的器质及精神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对导尿管留置过程中的外固定方法对尿道并发症的影响关注较少,现就留置导尿患者导尿管留置的不同固定方法对尿路感染的影响综述如下。
作者:裴素华;李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糖尿病和抑郁障碍都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二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相关因素涉及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本文综述两种疾病的相关性以及糖尿病合并抑郁障碍的治疗进展,以期提高对糖尿患者群发生抑郁症的警惕性,早诊断,早治疗。同时,为此类人群的治疗提供一份诊疗思路参考。
作者:郭彩慧;张新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发热待查是临床常见的疑难杂症。了解发热待查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石丽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对患者的治疗康复以及医院的临床治疗效果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也是降低医院交叉感染的基本方法。当前,医院医疗器械清洗方法相对较多,常见的有院手工清洗、机械清洗等,这些清洗方法各有优缺点,本文将以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技术为起点,分析不同清洗方法的优缺点,研究清洁剂的选择及其清洗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危害等,提高医院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黄河芬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在社区开展多方面、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或患者家属(照顾者)的认知度,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裔昭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孕期营养过剩带来孕期体重增长过快过重并发妊娠期糖尿病越来越多,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虽然已为大家所熟知,但对妊娠期尿病的饮食了解仍是不足的[1]。全球肥胖和糖尿病的持续流行,使得更多育龄妇女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漏诊的2型糖尿病孕妇也可能随之增多。针对这一情况,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织对GDM的标准进行了调整,为了加强GDM的管理,一些地区的妇产科开设了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人们迫切需要得到方便可及的预防、治疗及护理、康复、社会支持、心理保健等健康服务和指导,而这些孕妇绝大多数可以通过采取医学营养治疗、运动和生活方式的干预策略将孕期血糖控制满意[2]。目前,我国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管理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使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管理向更加专科化方向发展值得思索和探讨。
作者:白爱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院面临着市场经济中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必须进行医院市场营销的策划。而医院市场营销存在认识不足、营销观念缺乏内部宣传、营销管理与市场脱节等问题。针对目前医院市场营销出现的各种问题,从阐述医院进行市场营销的必要性出发,提出了医院进行市场营销的对策和营销手段。
作者:孙有为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如何确保患者的就医安全成为医院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结合心内科实际,分析心内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策略,以降低心内科护理安全的风险,减少护患纠纷,确保患者的就医安全,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爱武;闫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利用微机+变频器控制电梯运行,不仅可以使电梯电气控制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使用效率大大提高,更能够大大的提高电梯的乘坐舒适感。本文通过对医院住院部PLC双速电梯电气控制特点的分析,提出了采用微机+变频器进行改造的方案,并介绍了微机主板、变频器与》引电动机的接口接线及关键参数的设定。
作者:高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重点部门护理工作与医院感染控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和护理工作密切相关,护士是感控工作的主体,规范的护理操作与护理管理可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护理工作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重要环节,在预防医院感染发生,控制及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邢艳梅;魏晨彬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小包装中药饮片是中药调剂方式中新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小包装中药饮片保管操作简单方便,配方剂量准确,调配速度快,调配质量较高,干净卫生。且小包装中药饮片保持了中药饮片的原有性状,未改变饮片入药、煎汤、诸药共煎的特色,作用显著。但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应用,在包装质量、饮片质量管理等设定均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需加强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管理,明确期间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管理措施。
作者:黄斌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建设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迎接医疗改革的挑战。方法分析消毒供应室追溯系统流程的弊端及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实现智能的消毒供应室追溯管理流程,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结论先进的事务设计理念,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适合于在开发其他相关系统中推广。
作者:沈启松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规范医疗机构收费行为是我国医改的关键环节,加强医院物价管理是促进医改顺利进行的核心,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由此可见,医院管理中的物价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地位也日益提高。本文中笔者就医院管理中物价管理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发挥该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为医院物价管理的同行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贾林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讨论血液透析室医院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制定管理预防措施,有效预防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血液透析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加强医务人员的患者管理,将医院感染管理贯穿于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监控的各环节。通过对制度、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血液净化室、医疗废物等的管理及进行环境微生物学的监测,采取隔离措施。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结果有效提高了医疗质量,保证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有效提高了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结论加强血液净化室的管理和环境微生物学监测,是控制及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周渝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新的医改给我国各级医院,尤其是大型综合医院的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反腐倡廉、以民生为工作出发点在医院表现为为医务人员减轻压力,给患者提供服务。让医务人员受到鼓舞、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是医改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有效加强医务人员党员的党性,远离商业贿赂等不正之风,大程度拉近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距离,是医院党建工作中的新任务。探索大型医院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有着实际的社会价值。
作者:马木提江·阿巴拜克热;陈瑛瑛;杨萍;董旭南;单志桂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包括护理意外、冲动、自杀、外走、跌伤、自伤、噎食等。精神科护理风险来自很多方面,诸如法律的不健全、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制度等。在进行精神科护理行为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对易出现风险的护理项目进行及时正确的评估,正视护理风险,运用风险防范措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加强护士的业务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时处理各种危险苗头,发现和处理各种安全隐患,大限度地控制和避免风险,为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治疗护理环境。
作者:胡慕群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如何准确把握新时期医院发展的特点,做好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让医院档案更好地为临床医疗、医院管理以及社会各界服务。本文就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档案管理意识淡薄、管理范围不明、制度不健全、专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硬件投入不足、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等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方法,以供同行及医院管理者参考。
作者:谢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本文通过对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后勤工人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对包括后勤工人管理的问题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并探讨医院后勤工人的现存问题。同时也为有关部门对症下药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依据。
作者:胡滨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我国医院物资管理体制存在低效率、高消耗的问题。这是混乱的管理模式和落后的设备造成的。本文针对这两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管理混乱、人力资源消耗过大的问题。本文还设计并实现了物资管理系统,实现了物资的信息化管理。
作者:孙文芳;刘欣卓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日益发达和普及,网络舆情运营而生,网络舆情不仅会影响医患之间的关系,还会影响医院的声誉。本文笔者首先从网络舆情的含义和特点入手;分析了医院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后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网络舆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医院应对网络舆情提供参考。
作者:陈丽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信息技术支持的妇产科实训教学,不仅仅是在教学过程中简单应用课件,而是将有效的信息技术资源融入到实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教学中注入新的元素,采用新的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教学手段、探索符合学科特性、符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规律的新的实训教学实施策略,以提高实训教学的效率,达到实训教学的目标。
作者:蔺坤;杨剑宁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健康评估实验教学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实践掌握重点评估的主要内容和评估的方法,以便为实施护理程序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我校自2012年至今的健康评估实验教学进行总结,以期探讨健康评估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作者:邓力;刘航;李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学物理学课程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研究和解决与医学诊断、治疗以及与人体基础研究有关问题的交叉学科。但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和物理学实验设备的缺乏和落后,大多数教学都局限于一些浅显的物理现象,对于与医学联系紧密的前沿问题没有太多的涉及和延伸。因此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本文就实验课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提出规划意见,以便解决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作者:刘春华;李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病例导入式教学在生理学教育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我校2个护理班的60名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30名学生,对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教学方式,实验组在传统组的基础上加入病例导入式教学方式,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在考核成绩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生理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高露文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正在探索和实践的一种新型本科生教育管理制度,它对于本科生综合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从目前本科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导师制的背景、意义、遴选、职责、考核等方面就我院药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情况进行了阐述。
作者:张立明;马欣 刊期: 2015年第43期
临床护理人员承担着患者的所有治疗、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操作中尤其是侵入性操作中,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及组织液,而往往就是如此,患者的分泌物中又含有大量的病原体,由此看来护理人员的各项工作也就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护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前岩阵地。而护生作为未来的护理工作者,教育实习护生做好职业防护的防护措施对提升护理工作质量,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显得尤为重要,而实习护生作为新近人员对职业防护的措施只是停留在书本知识,同时临床实习是护士进入临床的过度阶段,良好的习惯养成也是护士将来工作的重要学习阶段,如何在临床实习阶段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及职业防护规范化培训是临床管理者、教育者带教老师需要关注的问题,我们在临床带教过程中体会到,在带教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的意识,还要在言传身教上下功夫。
作者:员萍;王晓英;孔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士人员从理论基础向临床实践过渡的必经过程,也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而环节质量控制则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相关的教学人员为护士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方法,是确保护理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护理临床教学中的环节质量控制进行详细地分析论述,对提高其教学质量的方法提出具体的意见和措施。
作者:欧阳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程序化契<学习法在门诊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在我院门诊一站式便民服务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实施程序化契<学习法带教,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法,比较两组护生在主动学习能力、主动服务意识、预检分诊准确率、出科考试成绩、实习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生在主动学习能力、主动服务意识、预检分诊准确率、出科考试成绩、实习满意度方面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程序化契<学习法在更大程度上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有效的提高了契<学习法的学习成效。
作者:刘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结合基层二级医院开展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实践,总结开展市级继续医学教育的做法与成效,探讨此项工作中存在的难点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建议。认为院对于市级继续教育普遍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等问题,应加强院领导与医务人员对市级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视,广泛宣传动员,树立终身教育观念;针对市级继续教育批准项目少,难以满足所有医务人员需求的问题,考虑应制定相关激励措施鼓励科室积极申报;为保证培训效果,应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并树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考核机制。
作者:单楠;路云霞;聂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临床上也称之为多站式考核,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临床能力考核的方法,它是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同时也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临床能力评估的方法[1]。考生通过一系列事先设计的考站进行实践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标准化患者、在医学模拟人上实际操作、临床资料的采集、文件检索等。我校自2010年开始实行OSCE考核。为了提高我院实习生OSCE考核的通过率,为执业医师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院吸取历年培训、考核中的经验,并借鉴兄弟院校一些成熟的训练模式,完善培训体系,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初步形成了具有我院特点的培训方法和手段。
作者:魏开建;张淯枫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妇产科是综合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属临床二级学科,在医院发展和整体布局中举重轻重。我院是唐山市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拥有一大批省市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妇产科作为我院的一个重点发展学科近几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提升医院的整体实力及医院发展起到了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学科建设的点滴体会及其对医院发展的意义及提升整体实力进行浅析。1加强学科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临床型重点专科我院是唐山市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为一身的大型综合医院,综合实力强是我们医院的大优势,因此应利用好我们的优势,发展我们的妇产科为专业,形成特色优势。我院内外科、急救及重症医学在唐山市举足轻重,妇产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发展成当地的疑难杂症诊断及治疗中心。医院是保健单位,首要任务是诊断和治病疾病,妇产科作为较大专科承担着较为繁重的临床任务。为较好地完成好这一任务,我们的几点体会如下。
作者:刘恩令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血液内科高年资住院医师专科规范化培训的薄弱环节包括骨髓细胞形态学培训及学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掌握以及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在骨髓细胞形态学教育中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包括显微数码互动教学及微信平台的应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BL教学法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教学中应用可提高教学的生动性,提高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的培训需穿插在临床工作中,设立导师加强科研能力的培训,开展读书报告会及制定科研任务,对科研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晓宁;贺鹏程;孙春红;郭彩利;张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随着当前国际上医学交流的大力拓展,越来越多医学院附属医院承担着留学生的临床教学任务,结合留学生传染病学临床课程的教育实践特点,我们采取因材施教,对留学生应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结合图像教学法(Diagram-based learning,DBL)进行了探索;并对医学留学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与讨论。
作者:雷飞飞;汪兴禄;孙晓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Acute Intermit ent Porphyria,AIP)在血性卟啉病中较为多见,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由于胆色素原(PBG)脱氨酶(HMB合成酶)活性缺乏所致。起病常在20~40岁,15岁以前和60岁以后极为罕见。男女之比为2:3。因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故易误诊,影响治疗。
作者:段小琼;何文华;唐宁宁;王欣;唐雪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是经皮穿刺,由股动脉置入在降主动脉上段,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的一种容量置换术,是利用IABP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充气,加大主动脉舒张压,从而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心肌供养;在心肌收缩前气囊放气,主动脉压力下降,心脏后负荷下降,心脏对血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下降,以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1]。患者行急诊PCI术,为稳定血流动力学及防治恶性心律失常等情况的发生,术中可应用IABP辅助治疗。患者行急诊PCI术后应用抗血小板凝集药物治疗,易发生抗凝过度而发生出血情况,如上消化道出血或脑出血,严重危机患者生命。而应用IABP期间,容易因创伤因素及术后需要长期卧床而形成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一旦发生出血及血栓形成,医务人员应在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出凝血状况,积极配合医生给予止血、抗凝、溶栓的治疗,同时做好护理管理工作,避免脑出血及血栓造成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我院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应用IABP泵的辅助治疗中,出现了一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现将护理体会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张志娟;王越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1例23岁男学生因肺炎静脉滴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g,1次/d。第3d,患者诉阵发性心悸不适。第9d,患者诉全身疲乏无力,易饥饿,头晕,出汗。第10d,复查空腹血糖3.71 mmol/l,考虑左氧氟沙星导致低血糖反应。立即停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第11d,心悸,乏力消失。复查空腹血糖4.03mmol/l。
作者:佟颖;梁胜;邱肃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通过对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临床特点、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的了解,提高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分析我院近1年来的2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于55岁以后缓慢起病,临床表现为姿势不稳、帕金森综合征、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假性球麻痹和痴呆等症状。2例头颅MRI均见左侧基底节区陈旧腔隙性脑梗塞。结论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是一种误诊率很高的疾病,临床医生应予重视。
作者:范穗强;孟春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对H7N9禽流感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通过对收治的1例禽流感患者的护理,围绕各个系统产生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关措施进行阐述,并对效果进行相应的评价。结论总结经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团队合作精神,高度重视医院感染,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段艳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结肠癌可沿肠壁环行发展,沿肠管纵径上下蔓延或向肠壁深层浸润,除经淋巴管、血流转移和局部侵犯外,还可向腹腔内种植或沿缝线、切口面扩散转移。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等为易感人群。
作者:常宁;刘安梅;朱良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一种肿瘤。子宫肌瘤可独发生也可多处发生,根据肌瘤发生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很多不同的种类,常见类型有: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子宫颈肌瘤。子宫肌瘤一旦确诊需要及早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疾病危害:1感染和化脓2粘连或炎症3肌瘤游。4继发性贫血5不孕或流产6恶性病变。[1]我科2015年2月收治1例例子宫静脉平滑肌瘤移行至右房,使患者右房出现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联合妇科给患者行右房下腔静脉肿瘤切除术+全腔子宫切除+右侧卵巢切除+右侧附件肌瘤切除手术综合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伟 刊期: 2015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