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朔婕;陈志奇;黄飞
随着优质护理的发展,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穿刺输液,创伤小,安全方便,保护血管,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静脉输液外渗是常见的护理问题,轻者外周静脉及周围组织红肿,胀痛,皮下硬结,重者溃疡,组织坏死,甚至截肢。据文献估计,外渗发生率为0.1%~6%,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因此,临床为了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留置针静脉输液并发症,分析外渗原因及对外周静脉周围组织损伤,并及时给予积极正确的处置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吕力学;刘灿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包皮环切术是一种治疗包皮过长、包茎的手术方式。但在长久影响下,主动进行包皮环切术的正常人极少,仅在出现疾病或炎症时,才会有患者进行包皮环切手术。包皮环切手术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自有关报道表明男性包皮环切可降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风险后,包皮环切术首次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深入研究。据有关资料表明,虽然WHO以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之后将包皮环切视为预防HIV感染的重要策略之一,但全世界仅六分之一的男性做过包皮环切术。主要原因是由于传统包皮环切术不能被大部分男性接受,担心影响性能力。而随着包皮环切术的不断进步,这一现象正在逐步改善。本文对传统包皮环切术及商环包皮环切术进行综述,探讨商环包皮环切术的优势。
作者:王东朝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在神经导航系统指导下,颅内占位性病变及周围结构定位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复旦数字医学Excelim-04神经导航系统,显微手术切除148例颅内占位病变,总结病灶定位的准确性及治疗效果。结果148例颅内占位病变,全切除132例(89.2%)、次全切除10例(6.75%),大部分切除6例(4.05%),出院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134例(90.5%),轻微改善6例(4.05%),无明显变化6例(4.05%),症状加重2例(1.35%),无死亡病例。结论使用神经导航系统,在术前可制定颅内病灶的手术计划,术中提供病灶的动态跟踪和实时导航,手术定位准确、可靠,有助于病灶全切及降低手术并发症,疗效佳。
作者:叶新运;蒋秋华;杨瑞金;张震宇;黄锦庆;冯开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院面临着市场经济中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必须进行医院市场营销的策划。而医院市场营销存在认识不足、营销观念缺乏内部宣传、营销管理与市场脱节等问题。针对目前医院市场营销出现的各种问题,从阐述医院进行市场营销的必要性出发,提出了医院进行市场营销的对策和营销手段。
作者:孙有为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营养性铁缺乏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营养性疾病,铁缺乏不仅影响造血机能,还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等各种功能,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常见病之一。由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早期铁缺乏往往因尚未贫血,又无特定的临床症状,容易被忽视,常不予治疗;另外,很多医生仅根据婴幼儿常规体检的贫血结果就给予铁剂治疗,难免有错误过量补铁情况存在。为调查本辖区婴幼儿铁营养状况,笔者在给2016名2岁以下婴幼儿常规体检时增加了铁蛋白(SF)检测,并做了总结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魏玉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超早期康复干预组(早期康复组),另一组为常规护理组(常规组)。常规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Barther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早期康复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为(64.9±9.3),Fugl-Meyer评分为(58.5±5.3),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经过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对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从而降低致残率,减少复发率。
作者:白洁琼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早产儿贫血是大多数早产儿均可出现的问题。早产儿贫血的治疗是早产儿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早产儿贫血的治疗取得显著进展,本文主要介绍早产儿贫血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铁剂的治疗进展。
作者:零庆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手足口病,采用随机例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我院给予观察组患儿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给予对照组利巴伟林治疗。记录两组的患儿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并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且观察组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邓联博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手术室是医院抢救患者,进行手术的重要场所,汇集多个科室的医疗技术,复杂性高,手术任务重,病情瞬息万变,风险系数特别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如何协助主治医生顺利完成各种手术,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已经受到各大医院的全面关注。本文就手术室护理缺陷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简要叙述。
作者:陈晓茜;张婉聪;路艳;闫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评价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相对于传统教学法对国内护理专业学生理论成绩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01.01~2014.10.31)、万方数据库(1982.01.01~2014.10.31)、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01.01~2014.10.31),收集有关CBL和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研究。在严格质量评价的基础上,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019篇相关文献,经筛选终纳入17篇进行Meta分析。分析结果院对于理论成绩,合并效应量[SMD合并=0.851,95%CI(0.587,1.116),<0.001],提示与传统教学法相比,CBL教学法更有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理论成绩。结论 C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国内护理专业学生理论成绩。由于纳入分析的研究质量差异较大,有必要开展更多设计严谨、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作者:郑金伟;叶菊风;李闪闪;郭进强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高压氧治疗联合早期药物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为后循环缺血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选用2011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神经康复科收治资料完整且符合后循环缺血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压氧组与对照组各40例。各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差异。两组均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原则早期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针刺风池穴结合高压氧治疗,1次/d。采用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眩晕症状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sps 18.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治疗组眩晕症状改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刺结合高压氧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后循环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尤其针对眩晕症状改善疗效显著。
作者:张亚娟;秦彦强;张瑞杰;薛桂红;周新闻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通过探讨肺结核伴咳血的临床护理方式,旨在为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伴咳血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咳血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首次平均咳血量、转归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首次平均咳血量为(65.06±1.04)ml、转归率为86.67%、护理满意率为91.1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伴咳血患者临床给予综合护理能显著减少咳血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腮腺囊肿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4例腮腺囊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4例患者中有44例术前诊断为腮腺囊肿(腮腺囊肿),10例在手术中冷冻活检,诊断为腮腺囊肿。22例中,36例采用面神经部分切除术,肿瘤切除。术后切口愈合,无唾液瘘,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超声及穿刺可提高腮腺囊肿的诊断率院腮腺囊肿的治疗是完全切除术。
作者:潘桂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中间高血糖(IHG)及其各组份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C组)、单纯糖耐量受损(I-IGT,D组)及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受损(IFG﹢IGT,E组)的内皮功能损害与遗传和代谢性因子的关系。方法 IHG者共215例,包括C组60例、D组83例和E组72例,与糖耐量正常者(N组)共142例作对照,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0min 、10min、20min、30min、60min、120min血糖、免疫活性胰岛素,同时检测空腹血脂、游离脂肪酸(FFA)、脂联素(A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SET),留取晨尿测定内皮素(UET)与微量白蛋白(MUA),并观察血压、身高和体重,测定肱动脉休息时、加压及服用硝酸甘油后的内径变化。结果校正年龄和性别后,IHG组、C组、D组、E组的内皮指标hs-CRP、MUA、SET、UET、EDD及EID与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或<0.01),D组的hs-CRP、SET和UET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或<0.01),E组的hs-CRP、MUA、SET、UET和EDD分别与C组和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或<0.01);因子分析显示六个因子中其中五个甘油三酯、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血糖和血压因子与内皮改变关系密切,其中家族史和肥胖等变量与多个因子密切相关。结论 IHG及其各组分均出现了大血管和微血管内皮功能损害,C组较轻,D组较重,E组严重;在家族史和肥胖的基础上独立或联合如血脂、葡萄糖、胰岛功能、胰岛素抵抗和血压等代谢因素损害IHG内皮功能。
作者:吕以培;黄文萍;车红英;张素华;黄中莹;杨丕坚;黄虹;李舒敏;卢伟波;罗文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治疗,治疗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一段时间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84.38%,<0.05。结论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崇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是结核病的高发地区,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因结核病承受着沉重的经济负担与社会压力。随着国务院《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1]的出台,我国结核病的防治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对复杂多变的结核病流行形势,仍需进一步完善我国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本文将立足于我国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作者:张春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及围手术期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方法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28例,围手术期的护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结果2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是4.6d。结论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主要心理护理和健康相关知识教育,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上述措施是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实施的重要保证。
作者:叶璐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用于药流后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40例行药流患者,孕囊排出后,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20例,服用桂枝茯苓胶囊)和对照组(20例,不服用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阴道流血时间I级、I I级人数及阴道流血量I度、I I度人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II级人数、阴道流血量I 度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药流后加用桂枝茯苓胶囊,能够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减少阴道流血量,值得推广。
作者:朱丽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病例导入式教学在生理学教育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我校2个护理班的60名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30名学生,对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教学方式,实验组在传统组的基础上加入病例导入式教学方式,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在考核成绩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生理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高露文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方法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大部分患者为肝炎后肝硬化,腹水量较多,缺乏典型的临床特点,给予保肝及综合支持治疗5~10d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有效率为84.0%,痊愈率为32.0%,随访1年期间,共6例死亡,死亡率为12.0%。结论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发展快,应在早期行腹水常规、生化及细胞培养检查,一旦确诊应尽快予综合治疗,积极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
作者:王刚 刊期: 2015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