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越强
目的分析头位难产的原因、选择分娩的方式,让头位难产的处理和识别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让母婴健康得到保证。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头位难产产妇80例,回顾性分析产妇出现头位难产的原因、分娩方式以及临床特点。结果通过分析可知,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是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另外还包括宫缩乏力、产道异常以及胎头位置严重异常;在胎头位置异常的产妇中,剖宫产手术是主要的分娩方式。结论在产妇临产时,医护人员要对产妇的产程进行严密监测,给予试产,选择分娩方式要谨慎,剖宫产是头位难产的首选分娩方式,可以让头位难产对母婴健康的危害有效降低,让母婴健康得到保证。
作者:周述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促使产妇早进食早泌乳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102例产妇临床资料,对比两组产妇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泌乳时间以及泌乳量。结果干预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同时干预组产妇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后,临床中早期进食可以刺激肠蠕动,有利于产妇饮食的恢复,对早期泌乳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并且会增加产妇的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何冬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本文综述国内外关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总结国内外学者针对PDMS-2的信度效度研究,分析PDMS-2与其他运动发育量表的对比和在日常康复医学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找出PDMS-2的优缺点,并展开讨论。
作者:李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析晚期肺癌患者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晚期肺癌50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两组。25例接受常规护理,入组对照组;实验组25例,护理方式为综合护理。观察评定两组效果,比较分析。结果组间对比,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满意度高(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晚期肺癌患者综合护理有极大运用价值。
作者:毕良琼;刘丽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观察选择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06月~2014年06月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44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随机分组。 C2组(对照组72例)院临床选择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进行治疗。 C1组(观察组72例)院在C2组基础上选择甲氧那明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变化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症状评分以及肺功能变化方面,C1组明显优于C2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0.05)。结论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选择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进行治疗,能够将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将患者的非特异性气道高反应性作用有效降低。
作者:陈芳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根据笔者多年在新生儿科室的护理经验,本文针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及护理时的注意事项作了比较详细的讲解,在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治疗同时应该给予积极的护理措施。
作者:肖芳;杨慧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重症麻疹患儿输液外渗中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11月~2015年7月在我科住院输液的152例重症麻疹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防渗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出现输液外渗的比率及外渗程度,并分析预见性护理的作用。结果152例重症麻疹患儿进行静脉输液,有47例患儿发生静脉输液渗漏,其中观察组有13例,对照组有3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重症麻疹患儿采取积极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可降低静脉输液渗漏的发生机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倪郝林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外伤性脑梗死通过CT诊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40例外伤性脑梗死CT诊断案例,分析其诊断情况。结果在轻度外伤患者检查结果中多表现病灶集中在基底节及其邻近区域,严重病患则集中在基底节、脑叶区域的病灶,以及颅脑受损征象,如果梗死面积较大,则会有脑疝的合并情况,致死率较高;其中病灶边缘清晰者为17例,边缘模糊者为23例;轻度梗死者为42.5%,严重梗死者为57.5%。结论 CT诊断外伤性脑梗死可有效的确定梗死部位和严重程度,操作便捷,有效指导临床治疗进行。
作者:卯殿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讨精细化管理对提高医院药房工作效益的影响。方法将门诊药房药剂师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精细化管理前后侯药时间、日调剂处方量、调剂单张处方时间、差错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精细化管理能缩短病患拿药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运枝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而化学合成的抗癌药多半对人体正常细胞产生毒副作用,因此从天然动植物中寻找低毒、高效的抗癌活性成分仍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季树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长托宁联合利多卡因在宫腔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选择我院门诊需进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①观察组100例,宫腔镜检查前30min肌肉注射长托宁0.5mg,检查时宫颈注射1%利多卡因2ml;②对照组100例,单纯于宫腔镜检查时宫颈注射1%利多卡因2ml。比较两组用药后的临床效果。观察检查中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宫劲口松弛度、疼痛程度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血压、心率、血氧度饱和并发症方面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在宫颈口松弛度和疼痛及检查后不良反应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长托宁和利多卡因联合应用风险率低、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可有效地软化宫颈、减轻疼痛,减少恶心、呕吐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检查的接受度,使宫腔镜检查顺利进行。
作者:丁鲡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评价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相对于传统教学法对国内护理专业学生理论成绩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01.01~2014.10.31)、万方数据库(1982.01.01~2014.10.31)、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01.01~2014.10.31),收集有关CBL和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研究。在严格质量评价的基础上,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019篇相关文献,经筛选终纳入17篇进行Meta分析。分析结果院对于理论成绩,合并效应量[SMD合并=0.851,95%CI(0.587,1.116),<0.001],提示与传统教学法相比,CBL教学法更有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理论成绩。结论 C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国内护理专业学生理论成绩。由于纳入分析的研究质量差异较大,有必要开展更多设计严谨、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作者:郑金伟;叶菊风;李闪闪;郭进强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应用国家中医护理方案对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62例中风病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按国家中风病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法进行护理,共观察4w,以临床症候改善率、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第14d临床证候改善率提高,对照组无提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第14d、第28d临床证候改善率提高明显。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常规护理法比较,国家中医护理方案在改善临床常见症状方面更有效,能更好地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推行。
作者:黄莉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对胃肠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与预防对策的研究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通过加强检查医院的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随机调查,能够知道胃肠外科中存在的风险,并针对性地制定一系列方案完善护理风险管理机制。这样不仅能够降低护理风险系数,还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经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5%提升到95%,通过加强胃肠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的满意度,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
作者:杜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经皮肾镜与输尿管镜取石术在上尿路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诊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通过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输尿管镜取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在上尿路结石的治疗上较输尿管镜取石术具有手术操作简便、降低患者创伤、临床效果更理想等优势。
作者:陈刚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指导医疗实践中优质护理在肿瘤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些年入院接受治疗的肿瘤内科患者70例作为研究样本,按照计算机随机数组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临床护理方式,对实验组患者在一般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方面的缺陷发生率为2.8%,无发生护患纠纷现象,患者满意度为100%,发生并发率为5.4%。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肿瘤内科对患者治疗的同时,应使用科学的优质护理辅助治疗,优质护理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弥补治疗的缺陷,降低手术并发率,并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吴明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铁之缘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IDA)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缺铁性贫血的小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予以铁之缘片口服,对照组有40例,给予硫酸亚铁口服液治疗,两组连续用药2w后,复查血红蛋白,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贫血症状与血红蛋白明显改善,对照组贫血症状与血红蛋白大部分改善,但部分病例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痛、纳差、恶心、呕吐、口腔铁锈味及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其中4例呕吐症状较重未坚持再服而影响疗效。结论铁之缘治疗IDA疗效满意,口感好,小儿易服与于接受,价格低廉,无胃肠道反应,无毒副作用,值得各级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辉;刘红林;赵明波;韩亚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检查过程中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胃镜检查的患者225例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105例,给予常规护理)和干预组(120例,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采用心理与行为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检查前后的心理状况(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的满意率和拒检率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电子胃镜检查中,实施综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顺利完成该检查,同时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楚妮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中WT1基因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收集1989~2015年国内公开发表论文,均为WT1基因在AL中表达及预后的独立病例对照研究,对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以AL病组及对照组比值比(OR值)为效应指标,应用RevMan 5.3及stata 12.0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算合并OR值及95%CI。结果纳入系统评价的文献共有8篇,其中AL患者434例,对照组115例,Meta分析结果合并OR(95%CI)为36.30(13.00~101.40),合并效应量检验结果=6.85,<0.00001,WT1基因表达与AL类型之间无明显相关,而明显影响预后。结论 WT1基因的表达可能在AL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AL的诊治及预后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周靖;黄知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对比,为相关病症的治疗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20013年9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共计10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全胃代食管术,治疗组管状胃代食管术,对比各自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吻合口狭窄1例,胸胃综合征1例,反流性食管炎2例,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中吻合口狭窄8例,胸胃综合征5例,反流性食管炎7例,发生率为37.7%。对比发现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0.01。治疗组中吻合口狭窄1例,胸胃综合征1例,反流性食管炎2例,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中吻合口狭窄8例,胸胃综合征5例,反流性食管炎7例,发生率为37.7%。对比发现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0.01。结论管状胃代食管术是一种有效治疗食管癌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手术方案。该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临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刘建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