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
目的查找在骨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主要原因,并且相应的对其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方法汇总分析在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24例骨科疾病患者,筛选出其中的80例患者,通过对其年龄层次的划分,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接受骨科手术后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形式对其进行护理,对于实验组接受骨科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在对照组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辅之心理护理。在护理一段时间后,对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疼痛程度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通过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实验组骨科手术后的患者无论是在疼痛程度上,还是在对护理满意程度上,都远远超过对照组。结论在对骨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对其施以心理护理的辅助护理,能够大大提升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因此,该护理方式应该在骨科手术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得到普及。
作者:吴秀玲;张阿利;王飞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重点部门护理工作与医院感染控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和护理工作密切相关,护士是感控工作的主体,规范的护理操作与护理管理可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护理工作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重要环节,在预防医院感染发生,控制及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邢艳梅;魏晨彬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通过制定完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低位肠外瘘在疾病的转归过程中,心理护理极为重要,能够缩短病程,早日康复。
作者:杜杨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90例,对其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老年患者的各种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妥善、全面、个性化的护理,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能明显减轻不适症状,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学梅;崔俐;赵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综合护理在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中的效果进行探讨,从而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数据。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50例为实验组,剩余5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护理后,统计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和导尿率等。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有24例发生尿潴留,经常规护理后,可以自行排尿的患者有8例,其余21例均行导尿术。而实验组患者中7例患者发生尿潴留,经常规护理后,4例患者可自行排尿,3例患者行导尿术。结论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肛肠疾病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进而降低导尿率。
作者:胡琼菊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了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从来我院就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随机选取49例作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另选取49例作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通过不同临床护理方法后的疾病预后效果。结果①两组患者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各阶段患病人数均有所减少,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减少人数更多(<0.05),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不良结局发生率为9.16%,低于对照组的20.40%。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给予全面、到位的临床护理干预,可让患者血压更稳定,减少不良结局发生率。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分析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4月~2015年3月入院的210例分娩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办法,实验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两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初产妇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为(94.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0.05)。同时,实验组初产妇的角色适应能力合格率为94.14%,对照组为81.95%,且实验组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初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初产妇角色适应能力和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也较为显著。
作者:欧阳长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对于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手机2010年3月~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就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出血的78例儿童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术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疗效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头痛症状的减轻和神志恢复清醒时间也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脑脊液置换术对于治疗小儿蛛网膜下腔出及脑室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康桥英;程伟;康检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并实施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患者出院时,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对照组42例患者,满意26例(61.9%),较满意12例(28.6%),一般3例(7.1%),不满意1例(2.4%),总满意38例,满意度为90.5%(38/42);观察组42例患者,满意36例(85.7%),较满意6例(14.3%),总满意42例,满意度为100%(42/4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2000,=0.0404)。结论在腹腔镜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增强其手术、护理的依从性,减少医患纠纷,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莉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评价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肺功能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2月~2015年1月,某院儿科共884例儿童开展肺功能检测,据需要检测相关指标,均经完整的体格检查与系统培训,确保检查质量,取坐位、含口嘴、夹住鼻腔,连测3次,工作站分析处理。结果支气管肺炎与毛细支气管炎小气道阻力增高率分别为48.35%、41.3%低于支气管炎60.0%、支气管哮喘56.3%,支气管肺炎总气道阻力阳性率54.2%高于毛细支气管炎37.5%、支气管炎26.3%、支气管哮喘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四种基本功能残气量阳性率均在50%~60%,大气道阻塞阳性率在15%以下,静态呼吸系统顺应性阳性率在10%~20%,限制性通气障碍在5%以下,且差异不显著(跃0.05);检查过程中未严重不良反应,检查后1w新发呼吸道感染率3.17%。结论肺功能检测可应用于小儿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疗效评估之中,不同患儿异常表现存在较大差异,检查较安全、可靠,但可能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需做好全程质控,提高检测效用。
作者:高菲;张媛媛;张丽;路冬煦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运用于心内科护理中的护理质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以及护理经验总结。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1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的41例患者也应用常规护理并且在此基础上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待患者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48,<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95,<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尚琴;张晓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脊柱外科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外科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观察组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脊柱外科患者进行疼痛护理有利于缓解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疗效显著。
作者:方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对患者的治疗康复以及医院的临床治疗效果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也是降低医院交叉感染的基本方法。当前,医院医疗器械清洗方法相对较多,常见的有院手工清洗、机械清洗等,这些清洗方法各有优缺点,本文将以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技术为起点,分析不同清洗方法的优缺点,研究清洁剂的选择及其清洗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危害等,提高医院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黄河芬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新生儿应激性溃疡是危重患儿重要并发症之一,在新生儿中发病率很高,多伴有出血症状,是一种急性胃黏膜病变。应激性溃疡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重症监护的加强,生命器官的有效支持,以及抗感染药物的更新,增加了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机会。
作者:刘勇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小切口阑尾炎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分析及比较两组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观察组较对照组而言手术时间更短、切口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时间较更短,其术后留痕率为10.00豫、感染率为12.50豫,较对照组的27.50豫、32.50豫而言,相对较低,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阑尾炎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且术后恢复较快,降低感染几率等优势。
作者:白建斌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小包装中药饮片是中药调剂方式中新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小包装中药饮片保管操作简单方便,配方剂量准确,调配速度快,调配质量较高,干净卫生。且小包装中药饮片保持了中药饮片的原有性状,未改变饮片入药、煎汤、诸药共煎的特色,作用显著。但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应用,在包装质量、饮片质量管理等设定均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需加强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管理,明确期间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管理措施。
作者:黄斌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检测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临床收治207例呼吸道感染者进行分组,同时设健康体检54例儿童对照组,对比CRP、WBC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CRP、WBC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与病毒感染组,<0.01;细菌感染组CRP、WBC及CRP联合WBC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0.01。结论检测CRP和WBC对于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儿童用药提供参考依据,对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的应用起到作用。
作者:高翔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浅析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控制和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方法分析12例PICC置管中血栓形成护理中置管前护理、置管后护理、置管后血栓形成护理的详细过程。结果12例血栓形成患者,经过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ICC置管穿刺血管选择与穿刺后专业护理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作者:罗桂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调查我县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的服务现状以及服务能力,探讨当前我县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中的问题。方法对我县拥有的乡镇卫生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我县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评估,主要调查我县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力资源现状、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情况、卫生院科室建设以及设备配备情况。结果我县的中医药服务能力较差,亟待提高,本科学历工作人员占中医药总人数的5%左右,而高中及以下学历工作人员占总人数的30%左右。而在这些工作人员中,无职称的或非中医药专业工作人员占工作人员总数的30%,在所调查的乡镇卫生院当中,仅有50%的卫生院设有专门的中医科室或中药科室,而中药药房的配备则仅为10%左右。乡镇卫生院中没有配备专门的中医药设备,中医药服务基本建设不足,设备配备不良。在日常治疗中,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的治疗病症,而对妇科常见病的治疗则不足20%,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的比例则为10%左右,疾病治疗能力低。所调查的卫生院由于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缺泛,导致部分乡镇卫生院没有中医药科室。结论我县的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较低,需要进行优化和提高。
作者:严彦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5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其中48例诊断明确,2例延迟诊断,死亡1例。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多为伤情重,隐蔽,难以早期及时明确诊断为特点,故应当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科学的制定治疗方案,及时的早期诊断,适时的剖腹探查是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关键因素。
作者:章立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