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工作与医院感染控制

邢艳梅;魏晨彬

关键词:护士, 护理工作, 医院感染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重点部门护理工作与医院感染控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和护理工作密切相关,护士是感控工作的主体,规范的护理操作与护理管理可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护理工作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重要环节,在预防医院感染发生,控制及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费用及住EICU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8.00%、18.67%,均低于对照组的30.67%、4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E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患者的经济负担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昌友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腹膜透析置管术中行腹壁固定与非固定两种方式的效果对比

    目的分析比较腹膜透析置管术中行腹壁固定与非固定两种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来院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64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腹壁非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腹壁固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透析导管使用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腹膜透析液入液时间、腹膜透析液出液时间及超滤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2.38±8.31)分,优于对照组的(74.52±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腹膜透析管移位发生率为3.13%,对照组腹膜透析管移位发生为1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膜透析置管术中行腹壁固定较非固定方式更有优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鞘内给药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鞘内给药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6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腰大池置管引流,并且进行鞘内注射头孢曲松。结果26例患者中痊愈24例,2例患者因为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死亡,治愈率为92.30%。结论采用腰大池置管引流和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疗效理想,并且治疗周期短,并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振勇;张保田;李闯政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良肢位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应用体会

    目的通过自制材料的运用,观察良肢位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3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患者在年龄、性别、教育文化背景、医疗费用支付情况、肢体偏瘫部位等无显著性差异。采取随机分组法对3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运用自制的各种枕头形状为患者摆放良肢位,有针对性地一对一讲解指导良肢位摆放的注意事项及作用,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护理。经过1个月的观察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韦艳芬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上以“三多一少”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终身疾病,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发病人数也日益增多。经观察,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不仅仅与遗传和肥胖外,还与生活和心理因素紧密相关。因此,其病情控制除需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掌握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征,给予早期的心理干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及时给予疏导,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作者:鲁晨;陈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与乙肝病毒基因(HBV DNA)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53例乙肝患者的HBV DNA定量及乙肝两对半定量结果,计算不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组合模式中HBV DNA阳性率及分布情况,分析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相关性。结果6组血清学模式对应的HBV DNA阳性率在9.5~80.0%不等,以HBsAg(+)HBeAg(+)抗HBc(±)组对应的DNA阳性率及DNA拷贝数为高。 HBsAg、抗HBs、HBeAg、抗HBe、HBcAg与HBV DNA对数spearman结果分别为r=0.009,>0.05;r=-0.155,>0.05;r=0.541,<0.05;r=-0.493,<0.05;r=0.067,>0.05。结论 HBeAg含量与HBV DNA含量存在正相关(<0.05),抗HBe含量与HBV DNA含量存在负相关(<0.05)。联合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和HBV DNA定量,可以为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一个更准确的依据。

    作者:张智贤;何秋莹;温英梦;曾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对31例经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证实并发DVT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通过抗凝溶栓治疗并加强观察和护理。结果19例治疗4d~7d,11例治疗8d~16d症状好转,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显示血栓消失,未发生肺栓塞等并发症。其中一例病情加重,转上级医院治疗后好转。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并发DVT的患者,在应用抗凝溶栓治疗的同时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赵爱新;陈丽;黄再娣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急性白血病出凝血异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出凝血异常。方法选取从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按照出血程度划分为三组院12例无出血、15例轻度出血、10例重度出血,并选取同期32例健康献血者,分析凝血与纤溶指标。结果 AL组BPC低于对照组(<0.05),AL组FDP、Fbg高于对照组(<0.05)。轻度出血组与无出血组FDP、Fbg有明显差异(<0.05);重度出血组与无出血组TFA、PK、PLG、FDP、Fbg有明显差异(<0.05)。结论 bg、FDP能作为病情观察参考依据,但本组样本数量较少仍需作进一步研究。

    作者:石森森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2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MMP-12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9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采用ELISA检测其血清中MMP-12的含量。根据冠心病临床分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以CA正常为对照。结果 ACS及CHD+DM组血清MMP-12水平高于CA组及SAP组(<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中MMP-12水平增高与斑块的不稳定有关;2型糖尿病可增加冠心病患者血清MMP-12的水平。

    作者:高灵;孟照辉;王琦;曹原;郭磊;吴春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三维适形放疗对不同诊断分期食道癌的选择优势探讨

    目的三维适形放疗对不同诊断分期食道癌的选择优势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食道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术后联合放疗治疗法,治疗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不同诊断分期患者的生存率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结果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组的I期-I 期以及II期患者的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4年生存率以及5年生存率对应结果和对照组I期-I 期以及II期患者的各年生存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道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方式,治疗疗效优,生存率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庆中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预防ICU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应用于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按照患者的情况下,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和措施,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呼吸机的时间是明显比对照组短。结论加强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房管理控制,并采取有效措施在呼吸道患者的管理,减少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概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林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技术新进展及应用

    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对患者的治疗康复以及医院的临床治疗效果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也是降低医院交叉感染的基本方法。当前,医院医疗器械清洗方法相对较多,常见的有院手工清洗、机械清洗等,这些清洗方法各有优缺点,本文将以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技术为起点,分析不同清洗方法的优缺点,研究清洁剂的选择及其清洗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危害等,提高医院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黄河芬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核医学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价值

    目的探讨核医学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价值。方法择18例PHPT患者,所有患者采用9 m Tc-MDP骨扫描筛查代谢性骨病,代谢指数达5或以上者行9 mTc-MIBI双时相核素检查以及行9 mTcO4-甲状腺现象。结果18例患者入院时的生化检查结果显示,血清钙离子水平、甲状旁腺素(PT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所有患者拟诊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结论核医学影像对PHPT诊断及其病灶定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作者:于立明;毕艳妮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是指患者喘息、气促、咳嗽等症状突然发生并症状短时间内急剧加重,一般发作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主要特征为呼气流量的降低,一般诱发原因为情绪变化、接触变应原及刺激物导致。针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常规治疗方法不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常处于急重状态或持续发作中。通过进一步的治疗干预可缓解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症状,同时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具有重要作用,可通过辅助治疗仪器的护理、护理模式转变及针对性护理几个角度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间期进行干预。

    作者:高坤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观察100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患者的护理效果,介绍并总结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11月~2015年5月在我院诊疗的100例不孕不育患者,所有患者进行均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根据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和心理状态等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详细记录患者治疗护理后的妊娠率和心理状态等。结论合理的护理方式能够促进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治疗不孕不育患者的妊娠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作者:廖太秀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预防和减少住院患者跌倒。方法针对我院2012年、2013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中,位于前3位之一的跌倒进行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通过组建团队、头脑风暴法找出潜在失效模式,根据风险值(RPN)的高低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实施改进措施后住院患者的风险总值由4188下降到3079。结论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有助于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作者:周江玲;曹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9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了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从来我院就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随机选取49例作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另选取49例作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通过不同临床护理方法后的疾病预后效果。结果①两组患者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各阶段患病人数均有所减少,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减少人数更多(<0.05),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不良结局发生率为9.16%,低于对照组的20.40%。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给予全面、到位的临床护理干预,可让患者血压更稳定,减少不良结局发生率。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4例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行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24h出血量与术后Hb优于对照组(<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63%比对照组68.75%高,且术后输血量、输血率与产褥病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0.05)。结论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的效果确切,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尹小凤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21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经验与护理措施,提高该病的痊愈率。方法是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的儿科病例21份,根据患者年龄结构、临床分型,疾病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通过与医生配合和根据本病特点对疾病进行对分型护理,临床治愈6例,占28.57%。好转15例,占71.43%.治愈好转率100%。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精心的治疗,能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凯维坤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影响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并总结影响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34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并询问患者的用药情况,查阅老年人用药安全的相关文献资料。对用药安全和护理对策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影响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的因素包括药物的吸收与分布、药物的代谢情况、药物应用种类、药物使用是否合适和是否配合治疗。结论影响老年患者用药安全因素包括药物吸收和代谢、药物应用种类和用药规范等,应通过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和评估老年人用药能力等方式促使老年患者做到安全用药。

    作者:赵丽珺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