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高坤

关键词:重症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期, 护理进展
摘要: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是指患者喘息、气促、咳嗽等症状突然发生并症状短时间内急剧加重,一般发作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主要特征为呼气流量的降低,一般诱发原因为情绪变化、接触变应原及刺激物导致。针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常规治疗方法不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常处于急重状态或持续发作中。通过进一步的治疗干预可缓解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症状,同时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具有重要作用,可通过辅助治疗仪器的护理、护理模式转变及针对性护理几个角度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间期进行干预。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应用

    目的探究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8例进行会阴、下腹和下肢部位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氯胺酮麻醉,观察组则采用七氟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以及在入室时、气管插管后和拔管后患儿的MAP、HR和SpO2。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在入室时、插管后和拔管后观察组的MAP和HR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唐剑铭;龚明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糖尿病与抑郁障碍共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和抑郁障碍都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二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相关因素涉及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本文综述两种疾病的相关性以及糖尿病合并抑郁障碍的治疗进展,以期提高对糖尿患者群发生抑郁症的警惕性,早诊断,早治疗。同时,为此类人群的治疗提供一份诊疗思路参考。

    作者:郭彩慧;张新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西比灵联合中医辩证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西比灵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用。方法选取本院门诊治疗且符合诊治标准的28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临床综合有效率、脑电图复查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西比灵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脑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显著,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红梅;李三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曲美他嗪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主要是分析曲美他嗪在临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月这一时期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心绞痛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数目相等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后比较这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很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并且还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以及持续时间,因此,曲美他嗪在冠状介入治疗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性。

    作者:张新贵;牛靖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急性胰腺炎螺旋CT平扫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急诊螺旋CT平扫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并分析经我院螺旋CT平扫、实验室检查确诊的43例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胰腺肿大及左前肾旁间隙积液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的CT征象,螺旋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均有极大的帮助。结论螺旋CT运用容积数据采集的方法,不受呼吸及胃肠道气体的干扰,解剖断面清晰,密度分辨率高。螺旋CT平扫是可靠的定量分级方法,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及分型。

    作者:陆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移动护理系统是一种全新的护理形式,通过无线覆盖网络,能够对医生的医嘱以及用药状况执行自动化,并且有利于对患者病情及生命指征进行监控,随着临床上的大量使用,令护理质量更为优化。

    作者:林志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绝经和非绝经妇女宫颈细胞学刮片检查在宫颈癌症检出率的应用分析

    目的讨绝经和非绝经妇女宫颈细胞学刮片检查在宫颈癌疾病检出率的效果。方法探纳入我院接受宫颈疾病筛查的绝经和非绝经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纳入研究的受试者行宫颈细胞学刮片检查及宫颈HPV检查,对比绝经和非绝经妇女的筛查结果,判断两组患者宫颈癌的检出率及HPV感染率,并对诊断为宫颈癌以外的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结果绝经和非绝经妇女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为0.159%和0.239%,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0.05);HPV感染率分别为20.9%和21.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05);对宫颈癌以外的患者随访检查结果示,绝经和非绝经妇女宫颈相关疾病的检出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绝经和非绝经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计HPV感染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绝经后妇女更容易发展为高级别的病变。

    作者:潘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谈《温热逢源》对伏邪温病学说的贡献

    温热逢源》是柳宝诒对于伏邪发病所著的温病专篇,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注解了《内经》、《难经》及《伤寒论》中有关温热病的原文;中卷就明、清医家所写的有关温热病的论著提出商榷意见,加以分辨;下卷阐述了自己对温热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及疗法的认知。全书对伏邪温病学说有着突出的贡献。

    作者:刘蕊;张国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外科再造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对手外科再造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手外科再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30例,对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对医护人员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模式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在提高病患对护理的认同,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倪启迪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2015年3月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5例,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33%、97.78%、2.22%,对照组分别为75.56%、77.78%、20.0%,各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0.05),有可比性。结论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付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难治性气胸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难治性气胸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5年8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5例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且引流时间超过1w,根据患者的不同转归,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对患者的不同病因,采取针对性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尤其是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可有效的控制病情,促进患者康复。结论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有利于难治性气胸患者的康复。

    作者:姚丽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方法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大部分患者为肝炎后肝硬化,腹水量较多,缺乏典型的临床特点,给予保肝及综合支持治疗5~10d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有效率为84.0%,痊愈率为32.0%,随访1年期间,共6例死亡,死亡率为12.0%。结论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发展快,应在早期行腹水常规、生化及细胞培养检查,一旦确诊应尽快予综合治疗,积极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

    作者:王刚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女婴留取尿标本方法改良

    目的通过对两种不同留取女婴尿标本方法的比较,获取改良后成功率高的留尿标本的方法。方法采用原始一次性尿袋留取女婴尿标本48例(对照组)与改良后5ml空针留取女婴尿标本50例(试验组)进行对比,观察哪种方法留取尿液成功率高。结果改良后留取尿标本成功率高达92%,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宁丽;包永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参附注射液在心力衰竭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强心剂治疗,实验组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95%对治疗方案疗效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85%)(<0.05);实验组95%对疗效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率为65%)(<0.05);实验组治疗前心率、LVEF、NT-proBUN、hsCRP指标差异不显著(>0.05);实验组治疗后心率、NT-proBUN、hsCRP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实验组治疗后LVEF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莫意德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奥氮平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精神症状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奥氮平在帕金森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帕金森病所致精神障碍的30例患者使用奥氮平,奥氮平起始剂量2.5~5mg/d,4w内视病情调整至(10~15mg/d)。使用简明精神评定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总有效率93.3豫,显效20例(66.7豫),有效8例(26.7豫),无效2例(6.7豫)。结果完成治疗及评定患者30例,奥氮平治疗2、4w后,BP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0.05),总有效率93.3豫。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显著,副反应少,仅4例出现体重增加、嗜睡、头昏等副反应。结论奥氮平治疗伴发精神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无明显药物间相互不良反应。

    作者:王云;张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纳入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产科的新生儿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脐带护理情况以及儿童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临床上在对新生儿脐部护理中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降低脐部感染率,促进脐带脱落,改善新生儿生存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靖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食管癌术后留置纵隔引流管的临床意义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纵隔引流管在防治食管癌术后食管胸内吻合口瘘的临床意义及护理体会。方法收治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患者300例,留置纵膈引流管150例,其中未留置纵膈引流管150例,比较两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放置纵膈引流管可以降低吻合口发生率及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琴;王巧英;何青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护理干预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护理干预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将160例研究对象按一定的标准纳入,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后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疗效胜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护理干预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显著,可以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作者:乐玉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重要性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预见性和警惕性。采用预见性护理,护士在进行风险评估后能够主动的、有针对性性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提升护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而提升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石慧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对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

    目的在对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使用预防性抗生素,观察并分析其对于患者在医院感染方面的影响。方法对于在我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204例患者随机性地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选择使用我院常规的治疗方法,而并不对其使用抗生素以及其他的护理与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针等抗生素,在患者入院后便进行应用,已达到预防的目标,直到患者的出血情况停止3d之后方可停药,对两组患者在我院治疗后的医院感染率以及死亡率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比。结果临床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仅为20.4豫,较之于对照组患者的58.3豫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着显著性(<0.001),61.5豫的医院再感染患者出现了再出血的情况,其明显要比并未出现感染的患者的17.5豫要高(<0.01),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20.4豫。也要远远地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7.9豫(<0.01)。结论对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现则应用预防性的抗生素能够对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再出血率进行降低,加强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理想的临床预防措施。

    作者:颜成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