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胰腺炎螺旋CT平扫的临床价值

陆弢

关键词:螺旋CT, 平扫, 急性胰腺炎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螺旋CT平扫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并分析经我院螺旋CT平扫、实验室检查确诊的43例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胰腺肿大及左前肾旁间隙积液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的CT征象,螺旋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均有极大的帮助。结论螺旋CT运用容积数据采集的方法,不受呼吸及胃肠道气体的干扰,解剖断面清晰,密度分辨率高。螺旋CT平扫是可靠的定量分级方法,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及分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整形美容门诊受术者实施整形护理的方法和效果

    目的分析整形美容门诊受术者实施整形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整形美容门诊受术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患者给予整形护理综合性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本文研究可以看出,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4.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整形美容门诊受术者实施整形护理综合性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彭云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脑出血患者急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体会。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120例,观察组69例采用急救护理程序,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抢救与预后。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和观察组FM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0.05)。结论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救护理程序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

    作者:涂红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进行诊治的1193例疑似阴道炎症患者,检验分析其阴道分泌物的病原体情况。结果本组1193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中,检出含有病原体的标本共888例,<为74.43%。其中,淋球感染者57例,滴虫感染者85例,衣原体感染者89例,细菌性阴道炎者169例,支原体感染者222例,真菌感染者266例。结论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常见的病原体感染为真菌感染,多发生于30~41岁年龄段,临床应加强宣传阴道分泌物的定期检测,避免阴道疾病的发生。

    作者:刘志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解除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方法通过对安全隐患问题的分析,制定防范措施。结果消除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结论通过护士和患者及家属之间的协作,建立安全防范意识,为患者创建一个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

    作者:王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美容缝合在急诊面部创伤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体表部位损伤应用美容缝合技术治疗急诊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03月~2014年03月诊治的260例面部损伤患者(其中男性156例,女性104例,年龄1.5~81岁)运用美容缝合技术,在局麻或阻滞麻下进行伤口清创,配合重组牛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一期缝合;对于局部有皮肤或组织缺损的,采用转移皮瓣技术。结果500例患者均一期愈合,无疤痕孪缩及皮瓣坏死现象。术后对100例患者随访6个月,术区无明显瘢痕增生,面部器官无牵拉变形,患者满意。结论美容缝合技术配合重组牛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在面部损伤急诊的治疗中,对伤口的恢复、形态及功能的恢复效果满意。

    作者:赵国青;赵国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良肢位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应用体会

    目的通过自制材料的运用,观察良肢位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3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患者在年龄、性别、教育文化背景、医疗费用支付情况、肢体偏瘫部位等无显著性差异。采取随机分组法对3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运用自制的各种枕头形状为患者摆放良肢位,有针对性地一对一讲解指导良肢位摆放的注意事项及作用,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护理。经过1个月的观察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韦艳芬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探索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的临床效果

    目的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不同地区流行趋势及治疗耐药情况不一,探索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潘托拉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门诊和住院部3~14岁的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患儿500例,均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潘托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14d后间隔1月,观察组治疗前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尿素13C呼气试验转阴率及总有效率。结果对比治疗前后13C阳性患儿例数以及比例,结果提示治疗后10例13C试验阳性,说明经治疗后患儿13C试验阳性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分析(<0.01);治疗后治愈患儿490例,占98%,无效10例,占2%。结论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潘托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疗效确切,值得在昆明地区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智宽;王明英;王美芬;邓成俊;段金涛;方佳慧;李娟;刘四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症的分析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6月~12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212例脑梗死患者,排除12例研究者,剩余20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并于出院后每3个月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宣教,行HAMD量表评估。结果两组比较,出院后第6、9、12个月,研究组HAMD量表评分和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抑郁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敬文;张玲;唐艳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医院住院部PLC双速电梯的微机+变频器改造尝试

    利用微机+变频器控制电梯运行,不仅可以使电梯电气控制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使用效率大大提高,更能够大大的提高电梯的乘坐舒适感。本文通过对医院住院部PLC双速电梯电气控制特点的分析,提出了采用微机+变频器进行改造的方案,并介绍了微机主板、变频器与》引电动机的接口接线及关键参数的设定。

    作者:高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针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致呃逆的进展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化疗引起的副作用呃逆导致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受到了明显制<;针灸疗法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对恶性肿瘤化疗致呃逆的症状有着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本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致呃逆症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的针刺方法对化疗引起的呃逆均具有治疗作用,通过文献综述,认识到针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致呃逆症状确实效宏价廉,期望有益于临床应用。

    作者:罗斌;田建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以保证助产士的职业安全。方法分析医院产房工作中存在着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结果本文总结了助产士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医源性感染、体液污染、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从助产士职业安全教育、生物、理化、环境和心理等方面提出安全防范对策。结论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以尽量降低对助产士身心健康的危害,以良好心态、满腔热情及精湛娴熟的技术为孕产妇服务。

    作者:朱碧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重症监护病房为重病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干预措施

    目的调查与分析重症监护病房中重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探究重症监护对其采取的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出200例于2014年12月~2015年4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重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其心理状况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结果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负面情绪明显,患者存在明显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等消极思想,十分关注病情发展情况、自身安全性和预后等情况。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应加强与重病患者的交流与沟通,时常为其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措施,这有利于形成良好医患关系,提高患者配合医生治疗的意识。

    作者:朱瑞;徐凤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90例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动脉硬化指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既可以明显改善的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等临床症状。

    作者:辛冬桂;桂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和对比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分别采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施行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对照组60例患者术前采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研究组患者术前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麻醉持续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麻醉后30 min、麻醉后60 min及术毕等时间的SBP和DBP均明显低于麻醉前,(<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术中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均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但是腰硬联合麻醉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作者:杨承艳;彭军其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移动护理系统是一种全新的护理形式,通过无线覆盖网络,能够对医生的医嘱以及用药状况执行自动化,并且有利于对患者病情及生命指征进行监控,随着临床上的大量使用,令护理质量更为优化。

    作者:林志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技术新进展及应用

    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对患者的治疗康复以及医院的临床治疗效果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也是降低医院交叉感染的基本方法。当前,医院医疗器械清洗方法相对较多,常见的有院手工清洗、机械清洗等,这些清洗方法各有优缺点,本文将以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技术为起点,分析不同清洗方法的优缺点,研究清洁剂的选择及其清洗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危害等,提高医院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黄河芬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全程护理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全程护理措施,为提高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3年7月~2014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2例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19例,皮下血肿4例,腹胀7例,无大出血、高热、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精心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颜婕;邵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应用

    目的探究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8例进行会阴、下腹和下肢部位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氯胺酮麻醉,观察组则采用七氟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以及在入室时、气管插管后和拔管后患儿的MAP、HR和SpO2。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在入室时、插管后和拔管后观察组的MAP和HR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唐剑铭;龚明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外固定架结合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骨折并皮肤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架结合胫后动脉穿支旋转皮瓣修复足踝部骨折并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采取外固定架固定、设计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足踝部骨折并皮肤缺损23例,出院后随访观察踝关节活动范围、皮瓣外形及功能、有无皮肤破溃等情况。结果23例中,2例因踝关节损伤较重行踝关节融合,皮瓣修复中发生皮瓣远1/4坏死1例,经中厚皮植皮治疗愈合,其余皮瓣均成活,随访皮瓣外形及皮肤功能良好,供区直接缝合2例,余下皮瓣均采用中厚皮植皮覆盖,且均成活。1例女性患者皮瓣移植后外形臃肿,经二次手术去脂修整变薄。术后5~9个月拆除外固定架。结论运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足踝部骨折并皮肤缺损操作简单、降低感染风险、皮瓣成活率高、术后皮肤外形及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陈磊;霍乐乐;李晓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多维度提升临床护理教师核心能力在护理带教中的研究

    目的通过采取多维度的模式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核心能力进行研究,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教师自身的核心能力。方法选取工作两年以上并能单独轮值班的注册护士;经护理部组织的操作、理论等专业考核合格,达到临床护理带教的护士180名,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实验组的带教护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多维度能力的培训。对其带教的护生进行理论、实践考核、护生自我评价问卷调查进行评价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实践成绩及护生自我评价问卷调查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取多维度的模式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核心能力进行培训,既可提高临床护理教师自身的核心能力,又可充分调动带教教师的带教积极性,优化临床护理教学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学质量,解决现阶段护理实习生对职业信心缺乏的问题。

    作者:邓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